交班模式需要结构化、标准化、简明扼要、防止重要信息丢失、方便于临床。
概述
护理交接班是一组护理人员向即将负责相同患者的另一组护理人员进行患者信息交流的过程,是接班护士了解病人健康状况的重要途径,是确保护理工作整体性、动态性、安全性和连续性的关键环节,是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确立问题
P(population):住院患者;
I(intervention):基于最佳证据的临床护理交接模式;
P(professional):护士;
O(outcome):缩短护理交接班耗时,提高护理交接效率,提升护士交接班质量;
S(setting):医院各病区;
T(typeofevidence):最佳临床实践、指南、系统评价、证据总结、专家共识。
文献检索结果
经查重、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后,纳入文献20篇:指南1篇,系统评价13篇,证据总结3篇,最佳循证实践3篇。经证据提取与汇总,最终形成护理交接班的最佳证据包括标准化/结构化交接、交接场景、交接管理、交接培训、交接实施及交接质控监督与反馈6个方面,共35条最佳证据。
纳入文献的一般情况
护理交接班的最佳证据总结
标准化/结构交接模式
(1)交接模式
01、护理交接应采取标准化/结构化的交接模式,推荐使用SBAR和ISOBAR。(推荐等级Level1A)
02、护理交接框架应符合交接情境及考虑患者需求.(推荐等级Level3A)
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于20世纪90年代引入,并逐渐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包括4个部分:
S:Situation(现状),即患者的阳性体征及不适主诉;
B:Back-groud(背景),即患者的现病史及既往史;
A:Assess-ment(评估),即汇报者对患者现存问题的评估及判断;
R:Recommendation(建议)。
ISOBAR沟通模式(identify-situation-observa-tions-background-agreedplan-readbackprotocol)是基于现有的SBAR交班工具而开发的标准化临床交接模式:
I:(identification),患者基本身份信息;
S:(situation)现状分析,患者目前临床情况;
O:(observations)病情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临床评估;
B:(background)病史背景,患者既往史,过敏史;
A:(agreeplan),临床评估患者的目前情况和临床评估;
R:(readback),信息核实,核实交接信息。
(2)交接工具
03、应使用标准化的沟通工具进行结构化交接,如查检表、交接单和信息化工具(推荐等级Level1A)
04、交接主要人员应参与标准化交接单的选择(推荐等级Level1A)
改良四段式SBAR护理交接单构建了具有妇科特色的交班模式与内容,使交接班模式更加程序化,内容全面,交接班合格率从73.63%提升至91.87%(详见附表)。
(3)交接载体
05、可使用信息化技术支持临床交接过程,如电子化交接系统、音频或视频、语音技术系统(推荐等级Level2B)
交接场景
06、患者应参与床旁交接(推荐等级Level2A)
07、交接应在合适的空间、无干扰、光线充足、安静、易于获取患者信息的地点进行(推荐等级Level2A)
08、临床交接可在不同情景进行,如换班、转科、入院、转诊时(推荐等级Level5B)
有研究证明,97.3%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愿意积极参与医疗安全管理活动,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管理能有效促进医务人员规范操作,减少伤害。提示医院应积极营造安全文化氛围,为患者提供适宜的参与医疗安全的有效途径。
交接管理
09、让护士共同参与培训计划的制定和交接指引工具、策略及流程的开发,对交接班规范达成一致并遵循(推荐等级Level2A)
11、让护士交接患者的重要信息,通过团队建设促进人际关系,营造安全文化(推荐等级Level5A)
13、加强医护沟通,找出交接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推荐等级Level2A)
14、通过已实施科室/护士来探讨护理交接模式的有效性(推荐等级Level2A)
交接培训
15、应对医务人员反复进行交接沟通/结构化交接方面的培训(推荐等级Level1A)
16、多学科教育可以促进团队合作(推荐等级Level4B)
17、可使用角色扮演来教授有效的交接技巧(推荐等级Level3B)
18、培训护士的决策力和倾听技巧(推荐等级Level3A)
19、创建海报、口袋卡片、网络资源和其他工具来强化交接技能(推荐等级Level3A)
医务人员应反复接受交接沟通/结构化交接方面的培训。除了培训结构化交接内容外,还要培训决策力和倾听技巧。培训课程需要多元化和多形式,比如多学科教育、角色扮演等。
交接实施
(1)交接前
21、了解患者参与交接的意愿(推荐等级Level3B)
22、在交班前,定期评估患者当前和不断变化的护理需求(推荐等级Level3B)
(2)交接中
23、应重视保护患者及家属的隐私(推荐等级Level3A)
24、应重视患者及照护者的参与(推荐等级Level3A)
25、护患双方应面对面沟通,使用患者易懂的语言,避免评判性陈述和使用专业术语、缩写词(推荐等级Level2A)
26、交接应以患者为中心,包括沟通患者病情和报告患者生命体征(推荐等级Level3A)
27、交接时应清楚、简洁、完整地传达患者重要信息(推荐等级Level4A)
28、交接者面对面沟通时采用互动式提问,接班者及时提出疑问(推荐等级Level3A)
29、在巡视或床旁交接时,检查仪器设备;检查是否有遗漏的信息或询问其他问题;同患者和家属共同讨论计划和目标(推荐等级Level4B)
(3)交接后
31、责任交接:核实接班人员是否理解并接受责任转移,若患者病情不稳定(或有疑问)则延迟移交(推荐等级Level2A)
交接质控监督与反馈
32、临床护理交接应有标准、准备、组织、监督并记录(推荐等级Level5A)
33、交接过程标准化:互动式问答;交接工具应涵盖患者重要信息;根据不同的地点或场景(如换班、患者转诊)使用个性化的报告工具;每次报告信息顺序相同;通过复述等方式来确保信息被接收和理解(推荐等级Level4B)
35、可将交接质量纳入工作绩效评估(推荐等级Level2B)
在临床工作中,这些你都做到了吗?
交班模式需要结构化、标准化、简明扼要、防止重要信息丢失、方便于临床。根据专科特点制定相应的交接班流程表、思维导图,交接班表格等并运用于临床护理交接班中,能帮助接班护士迅速全面掌握患者的病情,有效降低因交接班导致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从而确保了患者的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
附表-1:
附表-2:
胸部肿瘤科交接班思维导图
附表-3:
老年科SBAR交接班表
参考文献
[1]张翠翠,钟英,肖月,等.临床护理交接班流程及策略的最佳证据总结[J].2020,29(20):32-38
[2]王晓洁,高红梅.SBAR标准沟通模式在我国护理工作中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J].护理研究,2018,32(13):2040-2047
[4]张莹,张月兰,王俊杰,等.基于知识-行动模型的电子护理交接单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1,27(36):5013-5016.
[5]张玉红,陈海红,何曙芝,等.改良四段式SBAR护理交接单在妇科手术患者交接班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学报,2019,26(2):20-23.
[6]陈程,张贵洁,刘欣冉.SBAR沟通模式在危重患者交接班中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8,38(10):2215-2222.
[7]吴晓燕,孙丽,夏忞婧,等.胸部肿瘤科护理交接班思维导图的制作及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7,32(9):47-49.
[8]汪春华,黎莉,标准化沟通模式交接班表在老年病区交接班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护理,2021,13(11):693-697.
[9]朱梦琦,楼艳,练正梅,等.病人参与护理床旁交接班真实体验及期待的质性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21,18(6):551-555.
[10]邓珊,周利军,黄金.麻醉术后复苏室护士交班模式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理,2022,14(5):320-323.
作者:夏利娜
单位:河南宏力医院心胸外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我有话说
0/500
同步到新浪微博
进群即领
扫码加入
扫码进群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意见反馈
下载APP
健康界APP
了解更多
返回顶部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