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ESG、企业就业、就业净增长、就业技能结构
一、引言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大力拓宽就业渠道,各地都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受新冠疫情冲击等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目前中国就业形势复杂严峻,城镇就业压力较大,“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的结构性就业矛盾日益突出。另外,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无论是从总量还是从结构来看,“稳就业”都面临着很大压力。因此,在中国追求实现“稳就业”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背景下,探究企业ESG优势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是否有助于企业提高就业水平、促进“稳就业”目标的实现进而解决就业这一民生问题,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本文将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试图对这一重要问题进行探索性研究。
与既有的研究相比,本文可能在以下几方面做出了边际贡献:
第三,在影响机制方面,现有大多数研究就业问题的文献大多从劳动力需求层面探究影响机理,本文则从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供给的综合视角系统深入地揭示了ESG优势对企业就业水平的传导路径。本文发现,在劳动力需求维度,ESG优势通过生产规模扩张效应和融资约束缓解效应提高了企业的就业水平,在劳动力供给维度,ESG优势通过劳动力吸引效应提高了企业的就业水平,多维度的机制探究有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ESG优势与就业的内在联系。
第四,除了考察ESG优势对企业就业水平的影响外,本文还进一步研究了ESG优势对企业就业变动和就业技能结构的影响,更为细致全面地提供了ESG优势的就业效应的经验证据,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有关就业动态变化和更高质量就业的驱动因素的研究。
最后,在政策含义方面,面对中国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与就业优先战略的双重背景,探究ESG优势的就业效应对中国当今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证实了ESG优势对就业水平和就业质量的积极影响,揭示了ESG优势在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同时,对于促进稳就业、增强就业吸引力、解决就业这一民生问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于中国同步实现“双碳”目标和“稳就业”目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理论上,ESG优势对就业水平的影响机制既包括企业的劳动力需求层面,也包括劳动力供给层面。在劳动力需求层面,ESG优势通过生产规模扩张效应和融资约束缓解效应提高了企业的就业水平;在劳动力供给层面,ESG优势通过劳动力吸引效应提高了企业的就业水平。接下来,我们基于这三个效应分析ESG优势影响企业就业水平的理论机制。
(一)生产规模扩张效应
(二)融资约束缓解效应
(三)劳动力吸引效应
综上,具有ESG优势的企业会通过劳动力吸引效应吸引更多的员工,提高企业就业水平。综上,本文提出如下三个研究假说:
假说1:ESG优势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就业水平。
假说2:在劳动力需求层面,ESG优势主要通过生产规模扩张效应和融资约束缓解效应促进企业就业水平的提升。
假说3:在劳动力供给层面,ESG优势主要通过劳动力吸引效应促进企业就业水平的提升。
三、研究设计
(一)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本文旨在考察ESG优势对企业就业的影响,设定以下基本回归模型:
其中,被解释变量lnemployit表示企业就业,用上市公司i在t年的员工人数的对数表示。为了尽可能缓解内生性问题,本文将核心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均使用滞后一期项。核心解释变量ESGit-1表示上市公司i在t-1年的ESG评级,采用华证ESG评级数据来衡量。①本文参考Linetal.(2021)的做法,将上市公司的ESG评级从低到高依次赋值为1到9,数值越高代表上市公司的ESG优势越大。系数β衡量上市公司ESG优势对就业的影响,如果β大于0,则表明ESG优势越大,企业的就业水平越高,即ESG优势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就业水平。
Xit-1表示控制变量,参照既有研究,本文在模型中加入以下变量的滞后一期项:企业规模size,采用企业资产总额的自然对数衡量;企业年龄age,采用当年年份与企业成立年份的差来衡量;企业工资水平wage,采用企业应付职工薪酬与员工人数的比值取对数衡量;企业成长能力tobinQ,采用企业市值与资产的比值衡量;总资产净利率ROA,采用企业净利润与总资产的比值衡量;资产负债率lev,采用企业负债总计与资产总计的比值衡量;企业所有制soe,如果企业属于国有企业,则soe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②此外,本文还控制了企业固定效应φi和年份固定效应μt,εit为随机误差项,在企业层面进行聚类。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基准回归结果
表1报告了ESG优势对企业就业水平影响的基准回归结果。其中,第(1)列在控制企业固定效应和年份固定效应时,只加入了核心解释变量。结果表明,ESG优势的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第(2)列在此基础上加入了控制变量,加入控制变量的结果能够更加准确地估计ESG优势对企业的就业水平的影响。从中可以看到,ESG优势的系数为0.0241,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ESG优势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就业水平;具体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ESG评级每上升一个级别,企业的就业水平将提高2.41%,可见ESG优势的就业提升效应也具有明显的经济显著性。以上检验表明,ESG优势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就业水平,验证了假说1。这可能是因为,包含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在内的企业ESG优势,有利于提高企业声誉并扩大企业生产规模、缓解融资约束以及吸引劳动力就业,从而促进企业就业人数增加。
从控制变量看,其中,企业规模size的系数显著为正,说明企业规模越大,对劳动力的需求越大;企业工资水平wage的系数显著为负,这验证了劳动力供求理论,即工资作为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工资上涨会降低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企业成长能力tobinQ的系数显著为正,说明成长能力越强的企业越会增加员工的雇佣;资产负债率lev的系数显著为正,说明资产负债率越高的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越大。
(二)内生性处理
(三)更多的稳健性检验
稳健起见,本文进行了如下检验:(1)采用WindESG评级指标和WindESG综合得分指标衡量企业的ESG优势;(2)为了避免极端值对回归结果的影响,对因变量lnemploy分别在1%和5%水平上进行缩尾处理;(3)更换固定效应,进一步控制地区—年份固定效应和行业—年份固定效应;
(4)更换聚类方式,将标准误分别在地区层面聚类和行业层面聚类;(5)进一步控制企业发展效益指标,在回归中进一步控制企业固定资产规模gdzc、研发投入yftr、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topten和企业利润率profit;(6)借鉴Oster(2019)的方法进行遗漏变量偏误检验。以上检验结果均表明,本文的估计结果具有较好的稳健性。
五、影响机制检验与异质性分析
(一)影响机制检验
1.生产规模扩张效应
2.融资约束缓解效应
3.劳动力吸引效应
对于具有ESG优势的企业是否会吸引更多员工加入,需要对员工的求职原因进行调查,难以获得这方面的数据。受数据可获得性方面的限制,若要对劳动力吸引效应进行直接检验则很难实现,对此,我们通过观察ESG优势的动态系统性变化,采用间接方式对该机制进行检验。
(二)排除其他竞争性解释
(三)异质性分析
1.企业所在地区
本文根据企业所在地区的不同,将样本划分为东部地区企业和中西部地区企业两类,表5第(1)列和第(2)列报告了对这两类子样本分别进行估计的结果。结果显示,ESG优势的估计系数均显著为正,表明ESG优势对东部地区企业和中西部地区企业就业水平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不过,中西部企业子样本中ESG估计系数大于东部企业子样本,且费舍尔组间系数差异检验的P值为0.0430,即两组系数间的差异性在5%的水平上显著,这表明与东部地区企业相比,ESG优势在更大程度上促进了中西部企业就业水平的提高。对此可能的解释为,中西部地区受限于经济发展程度和金融市场化程度的影响,相对于东部地区企业,中西部地区企业可能面临更大的融资约束。前文的研究表明,企业的ESG优势可以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中西部地区企业对于融资约束的缓解可能更加敏感,因此ESG优势对中西部地区企业就业水平的提高作用更大。
2.企业要素密集度
相对于资本密集型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对于生产设备和技术的依赖度较小,而对于劳动力的依赖程度较大,而且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劳动力面临的失业风险概率更高(刘贯春等,2021),据此,ESG优势对就业水平的提升作用可能在劳动密集型企业更加明显。为了对此进行检验,本文借鉴刘贯春等(2021)的做法,使用固定资产净值与就业人数的比值取对数来衡量企业的要素密集度,并将要素密集度大于其中位数的样本划分为资本密集型企业,其余的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企业。表5第(3)列和第(4)列分别展示了ESG优势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就业水平影响的估计结果,ESG优势的估计系数均显著为正,但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估计系数和显著性相对更大(费舍尔组间系数差异检验的P值为0.00200),这一结果表明ESG优势均显著提高了资本密集型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就业,但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就业促进效应更大。对此并不难理解,如前所述,劳动密集型企业相对于资本密集型企业更多地依赖劳动力,其员工通常面临更高的失业风险,因此当ESG优势促进企业生产规模扩张时,劳动密集型企业相对于资本密集型企业会雇佣更多的劳动力以满足企业生产规模需要,在更大程度上降低员工的失业风险。
3.重污染企业与非重污染企业
六、进一步研究
(一)ESG优势与企业就业变动
(二)ESG优势与企业就业技能结构
(三)ESG分项对企业就业的影响
七、结论与政策启示
本文的研究结论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新冠疫情、气候变化以及环境污染问题的频繁出现,使得国内外各界对ESG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ESG成为推动企业践行新发展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还要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前,中国现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ESG体系有助于实现“双碳”目标和可持续发展。另外,ESG的国际化进程加速,现已成为国际市场合作的重要内容,因此加快推进ESG政策体系建设不仅有助于中国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还有利于中国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的发展。本文的研究揭示了ESG优势对于提高企业就业水平、促进就业净增长以及优化就业技能结构的积极作用,证实了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在促进稳就业、保民生、增强就业吸引力中的重要地位。这不仅对于进一步缓解就业难问题、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目标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而且对于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助力国家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