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项目临床意义

1.谷丙转氨酶(ALT):ALT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肝细胞损损害和坏死情况。肝胆疾病如传染性肝炎、肝癌、肝硬化活动期、中毒性肝炎、脂肪肝、胆石症、胆管炎、胆囊炎均可使ALT升高;另外如心血管疾病、骨骼肌病、多发性肌炎及某些药物和毒物也可引起ALT升高。

2.谷草转氨酶(AST):AST存在于各种组织细胞中,尤以心肌含量最为丰富,其活性强度的顺序大致为心、肝、肌肉、肾,所以AST升高主要见于下列疾病:急性肝炎、药物中毒性肝坏死、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心肌炎等;心肌梗死时AST活性明显升高,常在急性心肌梗塞发生后6-12小时开始升高,24-48小时达高峰,约3-6天恢复正常。

3.谷氨酰转肽酶(GGT):GGT对各种肝胆疾病均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在大多数肝胆疾病均可升高,但在不同的肝胆疾病其升高的程度以用与其它血清酶活性相对比例不尽相同:阻塞性黄疸时GGT明显增高,其升高程度比肝癌更为明显,且与胆红素、ALP相一致;其它如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酒精性肝炎、脂肪肝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4.碱性磷酸酶(ALP):血清ALP测定主要用于肝胆系统及骨骼系统疾病的诊断,其病理性增高主要有阻塞性黄疸、伴有黄疸的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坏死、原发或继发性肝癌以及骨细胞瘤、变形性骨炎、骨折恢复期等;生理性增高主要见于妊娠、新生儿骨质增生和正在发育的儿童。

5.总蛋白(TP):TP升高见于各种原因失水所致血液浓缩、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以及一些慢性感染造成球蛋白升高的一些疾病;TP降低可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清蛋白丢失或摄入不足如肾病综合症、营养不良及消耗增加(如甲亢、结核、恶性肿瘤以及蛋白质合成障碍等疾病。

6.白蛋白(Alb):血清白蛋白浓度增高偶见于脱水所致的血液浓缩;降低与总蛋白降低原因大致相同。急性降低见于大量出血和严重烧伤,慢性降低见于肾病性蛋白尿、肝功能受损、腹水形成、恶性肿瘤、甲亢、长期慢性发热等。

7.总胆红素(TBIL):肝细胞性疾病如急性黄疸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坏死等,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均有升高;阻塞性疾病如胆石症、肝癌、胰头癌等压迫造成的胆道阻塞性疾患,可使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均增高;新生儿黄疸、败血症、溶血性贫血、恶性疟疾、严重大面积烧伤或因输血不当引起溶血等可引起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增高。

8.直接胆红素(DBIL):肝细胞性疾病如急性黄疸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坏死等,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均有升高;阻塞性疾病如胆石症、肝癌、胰头癌等压迫造成的胆道阻塞性疾患,可使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均增高;新生儿黄疸、败血症、溶血性贫血、恶性疟疾、严重大面积烧伤或因输血不当引起溶血等可引起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增高。

9.乳酸脱氢酶(LDH):此项测定目前常用于诊断心肌梗塞、肝病和某些恶性肿瘤。心肌梗塞时LDH增高,心梗发病后约9~20小时开始上升,30~60小时达高峰,持续4~10天恢复正常,若LDH增高后恢复迟缓,或在病程中再次升高者,提示梗塞范围扩大,预后不良;肝脏疾病如急性肝炎或慢性活动期LDH常显著或中度增高,其灵敏度略低于ALT,肝癌时LDH活性明显增高,尤其转移性肝癌时LDH活性增高更明显;其他如白血病、贫血、恶性淋巴瘤、肌营养不良、横纹肌损伤、胰腺炎等LDH活性也增高。

10.胆碱酯酶(CHE):胆碱酯酶降低有病理意义。在病情严重的肝炎患者中,约有五分之四的病人血清胆碱酯酶活性降低至正常的10%,危重病人可降至正常的10%以内甚至完全缺如;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均可导致胆碱酯酶活性降低,它的测定对肝脏功能的估计和肝病的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机磷农药中毒时CHE也严重降低。

11.磷酸肌酸激酶(CK):心肌梗塞时血清CK浓度显著升高,CK是心肌梗塞病人血清中出现最早的酶之一,心梗发生后3-4小时内CK开始上升,12-24小时达高峰,且不受肝脏疾病人影响,3-5天即可恢复正常,所以CK测定有利于心肌梗塞病人的早期诊断,其增高的程度与心肌损坏的程度基本一致;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严重肌肉创伤等CK也显著增高;脑血管意外、休克、全身性惊厥、破伤风、骨骼肌损伤、甲减等CK亦可增高。

12.羟丁酸脱氢酶(HBDH):心肌梗塞时HBDH明显增高,且维持明间较LDH长;鉴别肝病或心肌疾病、肝病和心脏疾病时,均能引起LDH活性增高,但肝脏疾病时HBDH活性变化不大,而心脏疾病时HBDH则明显增高,同时心包炎和胆囊炎均不引起HBDH活增高;肌营养不良及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时,HBDH活性亦可增高。

13.总胆汁酸(TBA):血清总胆汁酸是肝实质性损伤及消化系统疾病的一个较为灵敏的诊断指标。在急、慢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病、胆汁淤积等情况,血清TBA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在早期即有血清TBA增高,其变化早于胆红素,此外也有助于估计预后和提示病情复发,其升高早于转氨酶活性变化,甚至早于肝活检组织学所见。

14.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K-MB升高被当作心肌损害的特异性指标,对急性心肌梗塞早期诊断很有价值,CK-MB大幅度增加往往提示心肌梗塞面积大,预后较差;脑外伤、脑血管意外、脑手术后均可出现CK-MB增高;肌肉损伤及肌肉注射时CK同工酶只检出CK-MM,故血清CK-MM是骨骼肌损伤的特导异性指标。

15.钾(K):血清K+升高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尿毒症及急性肠梗阻;血清K+降低见于丢失过多如严重呕吐、腹泻等,肾上腺功能亢进,大手术后不能进食而又未能及时、足量补充钾而致摄入不足,家族性周期性麻痹发作期。

16.钠(Na):血清钠升高见于严重脱水,肾上腺皮质功能高亢进,垂体瘤等;血清钠降低见于丢失过多如严重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失钠,肾炎、肾病综合症,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尿崩症等经泌尿系统失钠。

17.氯(CL):临床上高氯或低氯血症往往与高钠或低钠血症并存,唯有高氯血症性代谢性酸中毒可由肾小管酸中毒、腹泻或使用过多含氯药物如盐酸精氨酸等引起。其他与高钠或低钠血症的临床意义是相同的。

18.钙(Ca):血清钙增高常见于甲状旁腺机能亢进、骨肿瘤、大量应用VitD治疗;低血钙常见于原发或继发甲状旁腺机能低下、VitD缺乏症、婴儿手足搐搦及骨软化症、钙吸收障碍如乳糜泻、长期不合理饮食搭配、肾脏疾病以及大量输入枸椽酸盐抗凝血。

19.二氧化碳(CO2):酸碱平衡的指标。

20.镁(Mg):增多常见于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甲状腺、甲状旁腺机能减退、多发性骨髓瘤;血清镁减低见于摄入不足、长期禁食又未及时补镁、腹泻、呕吐、甲亢等。

21.磷(P):血清无机磷升高见于原发或继发甲状旁腺机能减退、VitD过量、肾功能不全;血清无机磷降低见于甲亢、佝偻病或软骨病、长期腹泻与吸收不良。

22.血清铁(Fe):贫血的诊断指标。

23.血清总铁结合力(IRON):用于各种贫血的鉴别。

24.同型半胱氨酸(HCY):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25.腺苷脱氨酶(ADA):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先天性再生障碍贫血症等ADA活性升高;用于结核性胸水的鉴别诊断。

26.淀粉酶(AMY):胰腺炎的诊断。

27.酮体(KET):用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鉴别诊断和疗效观察。

28.血氨:肝昏迷的诊断指标。

29.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用于判断肾小球功能是否受损及受损程度;指导临床用药和治疗;作为观察肾移植成功与否的客观指标。

30.血气分析:包括以下指标:

PH:正常参考范围7.35~7.45

二氧化碳分压(PCO2):35~45mmHg(动脉血)

氧分压(PO2):80~100mmHg(动脉血)

氧饱和度(SO2%):95~100%(动脉血)

红细胞压积(Hct):39~49%

总二氧化碳(TCO2):24~32mmol/L

实际碳酸氢根(AB):21.4~27.3mmol/L

标准碳酸氢根(SB):21.3~24.8mmol/L

缓冲碱(BB):-2.4~2.3mmol/L

剩余碱(BF):-3~3mmol/L

氧含量(O2ct):18~24mg/dl

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24~30mmHg

阴离子隙(AG):8~16mmol/L

渗透压(Osm):275~295mOsm/kg

血气的分析判断:

评价血液酸碱平衡状态的指标很多,主要看pH、PaCO2、BE(或AB)这三项:缺氧及通气状况主要看PO2和PaCO2。先根据pH判断是否是酸血症或碱血症(其正常也不代表没有酸碱失衡),结合临床情况分析酸碱失衡情况,具体见下表:

常见酸碱失衡主要指标变化

酸碱失衡类型

PH

PaCO2

BE

急慢性呼吸性酸中毒

急慢性呼吸性碱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

代谢性碱中毒

注:结合临床和其它指标判断呼酸合并代碱、呼碱合并代酸、呼酸合并代酸、代酸合并代碱、呼碱合并代碱等情况。特别提醒的是:AG对复杂性的酸碱失衡能起到决定性作用,在pH、PaCO2、BE都正常的情况下,AG异常,说明也存在酸碱失衡的情况。

31.蛋白电泳:血清白蛋白减少与某些球蛋白的增加是肝病患者蛋白电泳共有现象,在肝硬化病人中可出现B-r桥;肾病综合症以及多发性骨髓瘤的判断指标。

32.血清a-L-岩藻糖苷酶(AFU):是原发性肝癌的标志物和诊断的可靠指标;有助于鉴别肝硬化病人发生恶变的有效指标;妇科肿瘤、肾脏疾病、糖尿病患者AFU也可升高。

33.肌酐(CRE):急、慢性肾功能不全、重度充血性心功能不全时血肌酐浓度升高、巨人症、肢端肥大症时血中尿中肌酐含量也可增加;肌肉萎缩时血中肌酐含量可降低。

34.尿素氮(BUN):引起尿素氮升高的因素有:肾功能不全;水肿、脱水、循环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休克等引起肾血流量减少;尿结石、尿潴瘤、上消化道出血、甲亢等体内蛋白质分解旺盛;引起尿素氮降低的因素主要有严重的肝脏疾患。

35.尿酸(UA):急慢性肾炎、痛风、白血病、恶性肿瘤均能引起尿酸升高。

36.胱抑素(CYC-c):一种反映肾小球滤过率变化的理想的内源性标志物。血清胱抑素C浓度在作为肾功能试验时优于血清肌酐浓度。

37.总胆固醇(TCHO):胆固醇升高见于脂肪肝、肝脏肿瘤、甲减、肾病综合症、严重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妊娠中后期;胆固醇降低常见于严重肝实质病变如肝硬化、肝坏死。

38.甘油三脂(TG):最常用的高脂血症的筛查指标,升高常见于糖尿病、肾病综合症、脂肪肝及其他肝病、SLE、妊娠中后期;先天性脂蛋白酶缺陷时TG异常升高;TG降低可见于甲减、肾上腺皮质功能降低和肝功能严重低下。

41.载脂蛋白A-Ⅰ(APOA1):降低见于未控制的糖尿病、肾病综合症、活动性肝炎和肝功能低下;妊娠早期即有显著升高,中期进入平坦期,可维持至足月。

42.载脂蛋白B(APOB):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时血清中APOB、LDL和TCHO均增高;心血管疾病、未控制好的糖尿病、肾病综合症时APOB升高,妊娠早期APOB呈缓慢上升,中期渐趋平衡并维持至足月。

43.脂蛋白a(Lpa):是动脉粥样硬化独立危险因素。

44.糖化血红蛋白(HbA1C):HbA1C水平主要反映的是前1~2个月内的平均血糖水平,用于高血糖患者的血糖水平及用药监测。

45.糖化血清蛋白(GSP):糖化血清蛋白试验可有效反映患者前1~2周的平均血糖水平,而不受临时血糖波动的干扰。

46.空腹血糖(GLU):病理性升高可见于糖尿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颅内出血、颅脑外伤等,严重脱水导致的血糖相对增高;病理性减低可见于各种原因导致胰岛素分泌过多、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甲减。

47.糖耐量试验(OGTT):临床上常用于症状不明显的糖尿病患者及治疗过程中的疗效观察。

48.前白蛋白:前白蛋白临床上主要用于反映肝损害程度及营养评估等。在无感染情况下,是儿童营养不良的灵敏指标,大量临床观察显示,各型肝炎患者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以肝硬化和重症肝炎减低最显著。

THE END
1.浅谈生化检验在降检测中的重要性此外,生化检验还可以根据个人的生活习惯、年龄、性别等因素进行个性化的项目选择。对于长期吸烟、饮酒或饮食不规律的人群,生化检验可以重点关注与这些不良习惯相关的生化指标,如肝功能、血脂等,以便及时发现并调整这些不良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三、生化检验:科学指导健康生活的工具...http://m.jrjl.net/detail.html?id=47026
2.生化检验是什么?为什么要做生化检验?注意采集时间:某些生化指标的测量可能对采集样本的时间非常敏感。请遵循医生或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建议,了解何时采集样本的最佳时间。这有助于获得更准确和有意义的检验结果。 遵守特殊要求:某些特殊的生化检验项目可能需要额外的注意事项。例如,某些检验可能需要收集多个样本的连续测量结果,或者需要遵循特定的保存和运输方法。https://www.hntv.tv/rhh-1459267584/article/1/1734110172302344194
3.生化检验各项目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doc临床意义 增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肝硬化,心梗,胆道疾病等。 2、检验项目 谷草转氨酶 英文缩写 AST 正常参考值 0-40I/L 临床意义 增高:常见于心梗,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 3、检验项目 转肽酶 英文缩写 GGT ...https://www.taodocs.com/p-451018511.html
4.临床检验项目组合及意义保健小知识临床检验项目组合及意义 1、生化项目组合及临床意义 表格1 (1)生化全套: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S/L、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B)、A/G、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碱性磷酸酶(ALP)、氨酰转肽酶(γ-GGT)、乳酸脱氢酶(LDH)、尿酸(UA),肌酐(Cr),...http://hospital.scnu.edu.cn/a/20150206/185.html
5.收藏!医院检验科常见检测项目与临床意义药物浓度监测(TDM)序号检测项目临床意义1万古霉素万古霉素(Vancomycin)为三环糖肽类抗生素,对革兰阳性菌有强大杀灭能力,是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和肠球菌等革http://www.diagreat.com/news_view.aspx?nid=2&id=776
6.常用检查项目采血管的用法及其主要临床意义——监控临床口服抗凝药物患者、手术前必查项目、血栓前检查项目 二、血沉 有无炎症,有无活动性病变等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价值,如活动性肺结核、肾炎、肺炎、恶性肿瘤、严重贫血、心肌梗死、骨折、严重创伤、血液病等 一、肝功类 肝功1、 肝功2 ...https://www.meipian.cn/1fjx5nwu
1.38种常见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201738种常见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2017 生化全套检查就是指用生物或化学的方法来对人进行身体检查,生化全套检查内容包括:肝功能(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总胆红素、直接、间接胆红素,转氨酶);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空腹血糖;肾功能(肌酐、尿素氮);尿酸;乳酸脱氢酶;肌酸肌酶等。https://www.yjbys.com/edu/jianyanjishi_shi/225815.html
2.收藏生化全套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临床检验注:来源于医护资料,侵权联系删除!如有不足之处请指正!https://3g.dxy.cn/bbs/topic/45172291
3.常见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微诊网检验医学新媒体常见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 肝功能: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或GPT) 升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梗塞、心肌炎及胆道疾病等。 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或GOT) 升高:常见于心肌梗塞发病期、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https://www.weivd.com/article-5901-1.html
4.生化项目的临床意义介绍生化项目的临床意义介绍: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又称为谷丙转氨酶(GPT)是衡量肝功能的重要指标,许多低端医疗机构在做体检时仅测此一项生化项目。正常人一般在40U/L以内。干粉试剂复溶后为单试剂,液体试剂一般为双试剂,应用动力学法可计算结果。 蛋白:通常测白蛋白(ALB)和总蛋白(TP),终点法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https://www.med66.com/linchuangjianyanshi/shenghuajianyan/ln1507201603.shtml
5.用血常规和生化检验项目诊断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意义生化检验项目 临床意义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RRJK202314050.htm
6.生化检验项目范文12篇(全文)综上,对于肝硬化患者可借助生化指标来进行准确诊断,这对患者早期的有效治疗具有促进作用,可显著改善治疗效果,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及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永岳,曹龙翎.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生化检验项目价值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6):10-11.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y234w8mn.html
7.看懂检验报告单肿瘤资讯D-二聚体也经常包含在凝血功能检查当中,肿瘤病人或其他诸如炎症、感染等情况下也常常会升高,这个检验项目最大的临床意义在于如果测量结果是正常的话,可以排除各类血栓的存在。 对一些正在口服抗凝剂(如华法林)或者肝素治疗的肿瘤患者,凝血功能检查显得尤其重要,医生要通过凝血酶原时间、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以及国际化...https://www.iplusmed.com/detail/338.html
8.检验科新开展的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介绍检验科新开展的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介绍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检测及临床意义 我们生活在富含氧气的空气中,离开氧气我们的生命就不能存在,但是氧气也有对人体有害的一面,有时候它能杀死健康细胞甚至致人于死地。当然,直接杀死细胞的并不是氧气本身,而是由它产生的一种叫氧自由基的有害物质,它是人体的代谢产物,可以...http://www.ncdjyy.com/info/1017/2292.htm
9.生化检验报告(精选十篇)首先,缩短了住院病人急诊生化检验报告时间,加强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了临床医务人员对检验科的满意度及患者对我院的满意度;其次因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使医院的管理和运行成本下降,提升医院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目前,本项目仍未达到6Sigma的水平,因此,项目小组将继续关注流程中各个环节,持续改进,以期...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94izpz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