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医生会建议长期规律服用他汀类药物的肾病患者,将瑞舒伐他汀换成阿托伐他汀,或是别的他汀类药物。这是为什么呢?这些他汀类药物都各有何特点呢?我们先来看看下面这则病例......
按照说明书服药,结果却出乎意料?
一位70岁的妇女,有10年高血压病史,最近因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进行了经皮冠状动脉造影和左前降支支架置入术。
随后依据说明书推荐,患者每天开始按时服用阿司匹林75mg,替格瑞洛90mg和瑞舒伐他汀40mg。此时患者的体征正常,实验室检查显示其血清肌酐为95.47μmol/L,血脂正常。
不料,术后两周,患者感觉双侧大腿疼痛剧烈。
同时,这位细心的患者观察到尿液呈褐色变色后,将每日尿量及时记录了下来,在术后1周之后,患者尿量降至每天100ml以下(图1A)。
图1:(A)由于肌红蛋白尿,患者尿液呈泥褐色。(B)肾活检显示肾小管内有鲜红色和致密的色素管型,伴有间质炎症和中度急性肾小管损伤。(C)表明肌红蛋白色素管型肾病。
第二次的实验室检查显示:患者血红蛋白为138g/L,白细胞总数为9.9×109/μL,血清肌酐为848.64μmol/L。超声检查显示双侧肾脏大小正常,皮质回声增强。尿液试纸测试显示血液阳性(2+),但显微镜检查没有红细胞。此外,肌酸激酶水平升高至38908U/L(参考范围0-195U/L),尿肌红蛋白升高至1073ng/ml(参考范围28-72ng/ml)。
其余检查包括抗核抗体(ANA)、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血清蛋白电泳和肝炎血清学检查均为阴性。
此外,患者否认服用任何其他药物,包括本土药物或非处方药。
尿液变棕,肌酐飙升,你会想到什么原因?
肌酐激酶包括3个亚型,分别为CK-MM(主要存在于骨骼肌)、CK-MB(存在于心肌)和CK-BB(存在于脑组织中)。血清肌酐激酶的水平为以上3个类型的总和。通常化验生化检查发现CK增高时,需要考虑到肌肉、心肌受累的可能,进一步查明原因。
基于患者肌肉痉挛、棕色尿液、肌酶升高和尿液试纸/显微镜分离的临床症状,医生盘点其符合他汀类药物引起的横纹肌溶解症的临床诊断。
他汀类药物引起横纹肌溶解症的风险,随着他汀类药物剂量增加、药物血浓度升高、高龄、女性、低体重指数、甲状腺功能减退、慢性肾脏疾病和与细胞色素P4503A4酶抑制剂的药物相互作用而增加[1]。
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主要由CYP3A4同工酶代谢,而瑞舒伐他汀则由CYP2C9代谢。替格瑞洛由细胞色素P4503A4代谢,与大多数他汀类药物相同,它竞争性地抑制CYP3A4同工酶,导致由CYP3A4代谢的他汀类药物的积累。
于是,主治医师在第2天停用了瑞舒伐他汀,并用氯吡格雷替代了替格瑞洛。
无法缓解的AKI,应尽快行肾活检查明病因
鉴于少尿,患者开始通过颈内静脉导管进行血液透析。在1周内,患者逐渐改善,尿量增加和CK水平下降,并于1周后出院,患者血清肌酐降至530μmol/L,停止了血液透析。
众所周知,双重抗血小板药物(DAPT)和他汀类药物等降脂药物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治疗至关重要。指南推荐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预防ACS患者支架内血栓形成。但是由于这类患者需经常接受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即使发生了急性肾损伤(AKI)也很少进行肾活检。
由于患者的AKI无法缓解,为了查清原因,在第4周进行了肾活检,结果显示肾小管中有色素管型和肾小管损伤伴严重间质性肾炎。患者的尿量增加和肌酸激酶(CK)水平下降的形式有所改善。1周后出院,血清肌酐530μmol/L,停止血液透析。
管型管型中肌红蛋白色素的免疫组织化学呈阳性(图1C)。免疫荧光对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呈阴性。
鉴于间质性肾炎,医生给患者使用了1mg/kg泼尼松龙。在第6周,患者血清肌酐已降至177μmol/L。逐渐减少了类固醇的使用,在后4周停止了使用,并建议患者将来不要服用他汀类药物。
服用他汀类药物,引起AKI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接受他汀类药物的患者通常是老年人,并且有许多可能导致肾功能不全的混杂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性肾血管疾病。此外,肾素血管紧张素阻滞剂和利尿剂这类药物,也会导致AKI。
在以往的病例中,横纹肌溶解症是他汀类药物引起的AKI主要嫌疑人。然而,来自Jupiter研究的数据显示,接受20mg瑞舒伐他汀治疗的患者中,0.21%的患者发生AKI,而只有0.01%患者发生横纹肌溶解症。因此,无法证明横纹肌溶解是导致患者发生AKI的全部原因。
由直接/免疫介导的急性或亚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TIN)是患者发生AKI的另一可能机制。之前有文献曾报道,瑞舒伐他汀因TIN引起AKI,但在停药和类固醇治疗后缓解。
而本篇发表在BMC上病例的患者,在服药后出现了横纹肌溶解症,作者推测可能是瑞舒伐他汀的副作用所导致,而替格瑞洛和他汀类药物诱导的TIN会使这种副作用反应增强。该病例同时强调了肾活检在非缓解性AKI病例中的作用。
临床医生应注意他汀类药物的潜在肾毒性,尤其是在使用高剂量药物时。推荐在使用他汀类药物之前测量CK,以识别有潜在肌病风险的患者。在开始使用大剂量他汀类药物后的前几个月内,应保持警惕并定期监测肾功能检查[2]。
小结●●
所有AKI病例均应仔细检查药物史和肉眼尿液检查。
他汀类药物和替格瑞洛的联合使用存在横纹肌溶解的风险,尤其是在老年人中。
推荐在开他汀类药物之前测量CK,以识别那些有潜在肌病风险的患者。
在非缓解性AKI的情况下,应进行肾活检以确定潜在的可治疗原因。
参考文献:
[1]SachinMotiramNaik.Acutekidneyinjurypostcoronaryangioplasty.BMJ.2017;318(5):429431.doi:10.1001/jama.2017.9359
[2]RovinBH,AdlerSG,BarrattJ,etal.ExecutivesummaryoftheKDIGO2021GuidelinefortheManagementofGlomerularDiseases[J].Kidneyinternational,2021,100(4):753-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