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区分眩晕头晕和头昏?卫辉市中医院徐林辉

如何正确区分眩晕、头晕和头昏据门诊资料统计,过半数以上的病例并不是真正的眩晕,而是把头晕和头昏误诊为眩晕。为了减少患者痛苦,降低医疗成本,实有必要从概念上将眩晕、头晕、头昏明确分清并予以界定。

一、眩晕、头晕和头昏的感觉体验不同眩晕主要是以发作性的,客观上并不存在而主观上却又坚信自身或(和)外物按一定方向旋转、翻滚的一种感觉(运动性幻觉)。受损靶器官应该是主管转体等运动中平衡功能的内耳迷路半规管壶腹嵴至大脑前庭投射区间的神经系统。

头昏主要是以持续的头脑昏昏沉沉或迷迷糊糊不清晰的一种感觉。受损靶器官是主管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的大脑皮质。

二、眩晕、头晕和头昏的发病机制不同

人体在静态和动态运动中的空间平衡主要是通过前庭觉(壶腹嵴和耳石)、本体觉和视觉系统的协同作用,在大脑皮质严密调控下完成的,从而确保在各种静态和动态连续运动中的体位平稳、准确和视力清晰。其中又以神经元交换较少和信息传递环路较快的前庭系统最为重要。

眩晕眩晕的发病主要是由半规管壶腹嵴至大脑皮质的神经系统不同部位,遭受人为(转体和半规管功能检查)或病变损伤所引起的一侧或双侧兴奋性增高(刺激病变)、降低(毁坏病变)或/和双侧功能的严重对称失调,前庭系统向大脑皮质不断发出机体在转动或翻滚等的“虚假”信息,诱使大脑皮质作出错误的判断和调控失调所致。

头晕头晕的发病主要是由本体觉、视觉或耳石觉的单一或组合病变,导致外周感觉神经的单一或多系统的各自信息传入失真,且不能协调一致和大脑调节失控所引起的一种直线运动或视物中的摇晃不稳感。头晕仅在运动或视物之中出现或加剧,一旦活动或视物停止、静坐、静卧或闭眼后症状可自动减轻或消失。当本体觉和/或耳石觉发生功能障碍,只要视觉功能正常,睁眼时可不出现症状,但一旦闭眼或进入暗处即可出现头晕和平衡障碍,提示视觉代偿功能在机体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头昏头昏主要是由大脑皮质兴奋性、抑制性的强度,相互转换和相互诱导的灵活性和持续性,以及对内对外反应性和持续性的降低,导致整体大脑皮质功能普遍下降或弱化所致的一种临床症状。头昏呈持续性,时轻时重,休息、压力减轻和心情舒畅时改善,反之可加重。

由上可见,由于三者受损靶器官和发病机制上的不同,临床表现当然会有差异。如不严加区分,势必会带来认识上混乱和诊疗上的失误。

三、眩晕、头晕和头昏的功能检查方法不同

眩晕主要是分别通过前庭-眼球反射、半规管的温度和转体(含大型人体离心机)等多种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方法进行的,并可协助病灶的定位、定侧诊断。据笔者所知,除特殊科研或临床需要者外,现时国内半规管的转体或温度常规检查大都只限于水平半规管而不包括上和后的其他2个半规管,也就是说,用单一的水平半规管功能检结果来概括该侧3个半规管的功能好坏,导致了半规管功能检查正常率偏高的假象。这种以“一括三”的做法极易导致临床上的误诊和漏诊,情况是十分严重的。为此,应对3个半规管分别进行常规的细致检查,准确地查出是哪一个还是哪几个半规管的功能受损及其程度。

头晕主要是分别通过本体觉、视觉、耳石觉的临床检查,以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视觉生理仪、耳石平衡仪、四柱秋千仪和升降仪等多种实验室检查方法进行的,并可协助病灶的定位和定侧。据笔者所知,视觉生理和耳石功能较为复杂,检查内容较多,且临床开展较晚,不像本体觉检查那样已为人们所熟悉和应用。但由耳石病和视觉障碍所引起的头晕患者临床并不少见,误诊和漏诊病例亦绝非个案,值得重视和注意。为此,应对耳石2个囊的3个部分(椭圆囊、球囊体和球囊角)分别进行常规的细致检查,准确地查出是哪一个还是哪几个囊的功能受损及其程度,以及视觉障碍的具体位置和程度。

头昏主要是分别通过问诊、功能性脑电图、简易认知和言语功能量表、条件反射、脑力负荷试验等多种临床和实验室方法,对大脑皮质兴奋性(特别是耐受力)和抑制性(尤其是鉴别抑制和睡眠抑制)两个过程的强度,相互转换和相互诱导的灵活性和力度,以及对负荷试验的反应性予以检查。

由上可见,三者间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内容、方法俨然互不相同。如不先严格地将其区分,势必会带来不应有的误查和误诊,甚至出现误治的后果。

四、眩晕、头晕和头昏的治疗原则不同除针对病因、血管活性药和改善神经营养代谢剂以及康复等治疗外,三者的治疗原则有所不同。眩晕是以镇眩晕和促进前庭代偿功能的早日康复(尽量不用或少用镇静剂,以免影响前庭代偿功能的恢复)为主。头晕是加强致病病因的治疗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药物治疗为重点。头昏是以正确的劳逸结合、生活规律、促进脑细胞功能的药物治疗、减轻脑力负荷和思想压力为核心。

五、关于眩晕、头晕和头昏并存的问题

重症眩晕发作后的短期头晕或病情未达眩晕发作程度(发病阈值较高)时的一过性头晕,以及前庭核上(前庭-皮质束)病变患者所表现的头晕,会给诊疗带来某些困难。但从发病机制上推测,前者可能与前庭核和大脑代偿调控功能以及整个病情还未及时恢复有关;后二者可能因其前庭神经核的功能未受到损伤或受损很轻,或其前庭核和大脑的代偿调控功能建立得较快较好,病情未达到引发眩晕发作的程度所致。但不论情况如何,眩晕、头晕和头昏出现的先后次序和轻重程度应各有区别,各自的功能检查结果也不尽相同,可帮助鉴别。

THE END
1.脑供血不足眩晕症吃什么药好得快39问医生脑供血不足眩晕症可以服用尼麦角林、氟桂利嗪、尼莫地平、硝苯地平、阿司匹林等药物进行治疗。由于眩晕症可能与多种疾病相关,建议及时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并获得适当治疗。1.尼麦角林尼麦角林适用于脑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耳鸣等症状。该药物能够促进脑血管扩张,增加脑部血https://wapask-mip.39.net/bdsshz/question/_s2z0uj.html
2.南开孙药师:7个中成药,治疗各种类型眩晕,一文总结:1腔隙性脑...腔隙性脑梗死后眩晕,属中医学“眩晕”范畴,多见于中老年人本病病位在清窍与肝肾两脏关系密切,肝肾阴阳失调,气机升降失常,肝阳上亢为本病的主要病机。根据中医“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无虚不作眩”,“无风不作眩”的理论,天智颗粒方中天麻、钩藤、石决明平肝潜阳熄风而止眩晕,配合栀子、黄芩、槐花清肝泻火,...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23/07/9311603_1140173063.shtml
3.南开孙药师:倍他司汀搭一药,消眩止晕,一文总结:倍他司汀是血管扩张剂,为H1受体激动药,能选择性作用于H1受体,可扩张毛细血管及前毛细血管括约肌,增加前毛细血管循环血流量,降低内耳静脉压和促进内耳淋巴吸收。在改善微循环的同时,也能增强内耳细胞稳定性,减少前庭神经的传导,增加前庭器官的代偿功能,扩血管作用持久,且不增加微血管的通透性,特点是显著增加脑血流量及...https://www.360doc.cn/article/1802363_1139610806.html
1.间歇性头晕如何用药效果好问题分析:若出现间歇性的头晕,应根据病因针对性用药。若因耳石症发作引起头晕,可选择服用盐酸倍他司汀等药物进行缓解,若因大脑循环缺血所致,可选择服用血塞通片等药物改善循环治疗。若为高血压所引起,可通过服用降压药物进行治疗。在使用药物时,应遵循医嘱,避免自行用药。 血塞通片 湖南绅泰春药业有限公司 功能...https://m.bohe.cn/yao/ask/ydekvy65ed.html
2.间歇性头晕治疗间歇性头晕吃什么药,间歇性头晕用什么药百姓健康网间歇性头晕为您带来间歇性头晕吃什么药,间歇性头晕治疗,间歇性头晕怎么办.让您全面了解间歇性头晕病因,相关疾病,检查诊断及其他相关知识!https://jbk.jiankang.com/zhengzhuang/1879/yongyao
3.治疗间歇性头晕的中成药都有哪些除此之外,还可能是肝血不足、肝气郁结等原因引起的,建议患者查明原因后对症治疗。 以上就是“治疗间歇性头晕的中成药都有哪些”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如果需要服用药物,请严格按照说明书用法用量,遵医嘱用药,若还有其他疑问,请咨询主治医生。https://www.yaofangwang.com/yongyao/2138629.shtml
4.突然头晕天旋地转是怎么回事儿?且看李医生是如何治疗这类头晕的?像比如还有一些颈源性头晕患者,是因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当然往往也不仅仅只有头晕症状,像有一些早期脑部肿瘤,可能开始是头晕,后来就会出现恶心呕吐等其他症状。 血压正常,头会晕是怎么回事? 点击查看 一、头晕是高血压的常见症状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https://www.jd.com/pccontent/286024
5.总是头晕间歇性发作怎么办真实医生回答问题描述:医生您好,我妈总是头晕,晕了好多年了 她大概十二年以前动过乳腺癌手术,之后打了六次化疗,第六次化疗结束之后当天晚上直接晕了过去,从那以后她头晕的问题就没好过,总是间歇性发作,时而轻时而严重。 去年在医院看过医生,医生给开了四种药,让她半个月后停药再去看,但是我妈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没去,最近...https://m.chunyuyisheng.com/qa/kfdE_JWrYkzP5HTTpPUkf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