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人员经费:指单位在列支人员工资、津贴补贴等给工作人员发放的经费,在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书上指301(工资福利支出)、303(对个人家庭补助支出)。
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体检经费,由社保部门统一缴纳开支。
事业单位职工体检费用计入职工福利开支,事业单位体检项目比较全面的,如果体检合格就不影响入职。反之就会影响入职。
事业单位组织退休人员体检费用从哪出,很多人都不明白是怎么出的。
可以的
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的区别:人员经费支出是指直接用于公务员个人部分的支出,具体包括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等;公用经费支出是指行政单位为完成工作任务用于设备设施的维持性费用支出,以及直接用于公务活动的支出,具体包括公务费、业务费、修缮费、设备购置费、其他费用等。
有关费用的介绍:
1、基本工资。它是国家政府给予行政单位工作人员劳动报酬的主要形式,包括标准工资(由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工龄津贴以及国家规定的地区生活费补贴等组成)、半脱产人员生活费补贴、保留工资等。
2、补助工资。它是基本工资的补充和延伸,是对在职职工生活、工作方面的补贴,包括冬季取暖费补贴、职工上下班交通费补贴、粮油补贴等。
3、其他工资。它是在基本工资、补助工资之外,发给行政在职人员的属于国家规定的工资总额范围内的各种津贴、补贴、奖金等。
4、职工福利费。它是用于增进职工物质福利,帮助职工家属解决生、老、病、死等方面的困难所支付的费用,包括工会经费、福利费、探亲路费、独生子女保健费、遗属生活困难补助、丧葬费、职工因工负伤住院治疗期间伙食补助费、等。
5、社会保障费。它包括按国家规定交纳的各项社会保障费、职工住房公积金以及尚未划转的离退休人员费用等。
6、公务费。它是指行政单位用于日常行政管理方面的费用开支,包括办公费、邮电费、水电费、差旅费、取暖费、会议费、租赁费、车船保养修理费等。
7、业务费。它是指行政单位为完成专业所需的消耗性费用开支和购置低值易耗品的费用,包括县以上党派团体业务费、宗教业务费、外事部门及其他行政单位的临时出国人员制装费、差旅费等。
8、修缮费。它是指行政单位的公用房屋、建筑物及附属设备的修缮费和租用公房租金,以及不足基本建设投资额度的零星土建工程费用。
9、设备购置费。它是指行政单位按固定资产管理的设备购置费。
10、其他费用。它是指除以上各项费用之外的费用。
这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本年增加人员去年未做预算(临时增加预算),二是当年结报新增加预算项目(如应休未休年休假报酬等)。
第二种情况由市级政府部门通过人大常委会行成决议或省级政府人社、财政下发通知予以明确,直接在当年增加人员预算(视同去年预算已编制)。
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人员经费由地方财政全额拨款来解决。
按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方案规定,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是公益类事业单位的一种,它主要承担社会公益类职能,比如中小学基础教育,档案,文博类事业单位,承担基础研究类的事业单位,农业科学研究等,这些单位的资源配置不能也不宜实现社会化配置,国家也不允许他们从事生产经营性活动。其经费全额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之列来保证运行。
所以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的人员,经费由地方财政全额拨款解决。
人员经费公用经费专项经费是什么啊?人员经费:别人帮你办事,你得支付给别人报酬,这就是人员经费公用经费:是行政事业单位用于日常办公、业务活动方面的经常性开支。专项经费:所谓专项经费,是国家或有关部门或上级部门下拨的具有专门指定用途或特殊用途的资金。这种资金都会要求进行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不能挪作他用。
人员经费是指中国国家预算拨给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中,用于各类人员的劳动报酬、生活津贴和福利补助等开支的部分。
按照国家预算收支科目的划分,包括工资、补助工资(如副食品价格补贴、冬季取暖补贴、民办教师补助费等)、职工福利费、离休退休人员费用和人民助学金等项。
行政、事业单位发给个人的抚恤金、出国实习和留学人员生活费、收养人员生活费等,也属人员经费。人员经费,应根据定员编制和开支标准,编列预算,掌握开支。
教育事业费中人员经费与公用经费的比例,是研究教育经费内部分配的重要内容。
计算学校教育成本时,人员经费中与培养人才无关的费用(如离退休人员经费、抚恤金等)应予扣除。
下乡补助是公用经费,属于公务活动支出。
人员经费支出是指直接用于公务员个人部分的支出,具体包括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等。
公用经费支出是指行政单位为完成工作任务用于设备设施的维持性费用支出,以及直接用于公务活动的支出,具体包括公务费、业务费、修缮费、设备购置费、其他费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