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OS上的高音质播放器,是不是智商税?

与技术相比,对人们有信心更为重要。要相信他们基本上是善良、聪明的。如果你给他们工具,他们会用这些工具做很棒的事情。

——SteveJobs(1955-2011)

从这段话中不难看出「内容创作场景」始终是Apple产品的驱动力;而「内容消费场景」也往往得益于此。以「音频回放」为例:

macOS上主流的高音质播放器全部基于以上接口与协议。

你也许有这样的疑问:从年份上看来,这些技术似乎已经「廉颇老矣」,与近两、三年出现的「计算音频」、「空间音频」等摩登词汇相比,「尚能饭否」?其实不然。每套接口对应着不同的设计目的。对于与「输出设备」打交道较多的「高音质播放」场景,这些接口仍然是最佳选择,因为:

好了,我们开始梳理一下macOS上高音质播放器的关键功能与设置。

音频内容的「采样率」和「位深」,有时会被比喻为监视器的「分辨率」与「色深」。营销人员胆子再大些,还能把一张满是感人马赛克的图片,和另一张300dpi的图片,类比成「44.1kHz」和「DSD256」……下次再见到这样的宣传,请勿当真。

当这个「影响因子」变化时,你将无法独立地评估系统中其他部分的性能,也不能回答「从HDTracks买的高格式的『吉普赛之歌』是否比CD更好听」这样的问题。

使用macOS自带的「音频MIDI设置」应用,你可以手动地将输出设备的「采样率」与专辑格式相匹配,再配合「位深」和「音量」设置,也能做到「位元完美」(Bit-Perfect)的回放。这明显不现实。

根据音乐内容格式,自动调节输出设备的「采样率」,是「高音质播放器」的必备功能。

在AudioMIDISetup应用中,你同样可以手动调整输出设备的「界面位深」。

根据音乐内容格式,自动调节「输出设备」的位深,是「高音质播放器」的必备功能。

部分高音质播放器提供了「整数模式」(Integer-Mode)设置。这是一个macOS的特有概念。如果该应用同时有Windows或者Linux版本,你在那里将找不到这个选项。

一个(简化的)数字链路「大致上」可以这样表示:

「整数模式」应由高音质播放器自动启用。一定要将这个设置「暴露」给用户,或者大肆鼓吹,则是「营销需要」。

「独占模式」解决了这个问题。独占的「输出设备」只接受一路输入,其他应用也无法对其进行其他操作。为了回放DSD内容,和避免其他应用的干扰,高音质播放器应当自行完成「独占模式」的设置。

「I/O缓冲」(I/OBufferSize)是个「连续值」(如512个采样),有时通过滑块调节,有时会以Mode1、Mode2等「神秘形式」存在。

我们知道「驱动程序」并不生产音频内容,只是音频内容的「搬运工」。为了将音频内容发送至「音频设备」,「驱动程序」会定期向「应用程式」请求音频内容。这称为「I/O操作」(搬砖)。但是搬砖的节奏是快是慢?对于专业应用来说,太快或太慢都不行。

「I/O缓冲」调节的就是搬砖节奏——缓冲越大,频率越低。因为对「输出延迟」没有要求,「高音质播放」应当增大「I/O缓冲」来降低「CPU占用率」。

高音质播放器应当自动为设备选择最大的「I/O缓冲」。让用户自己来设定?妥妥的「营销伎俩」罢了。

就高音质播放而言,「I/O占比」(I/OProcedureDuration)是个「智商税」设置。如果你找不到这个设置,那最好。

虽然名字挺专业,但理解起来并不难。如果「驱动程序」每隔1秒钟搬运一次数据(「I/O缓冲」=1秒),从你在GarageBand里敲下军鼓,到从扬声器听到声音,最长要等多久?你可能想抢答:「1秒种」!但正确答案是「可能要2秒种」。

「驱动程序」请求音频内容之后,不会让「音频设备」立即读取。「驱动程序」知道,「应用程式」最长需要「1秒种」才能造出来这「1秒钟」的音频内容。如果在第1.0秒「驱动程序」向「应用程式」请求数据,「驱动程序」通常让「音频设备」在第2.0秒读取音频内容,最早这时你才能听到军鼓声。

显而易见,对于「高音质播放」场景,降低「0.9」秒的延迟,没有任何意义。

有时也称作「缓存大小」、「缓存空间」等,设置方式既可能是个开关,又可能是以MB或者GB为单位的内存空间大小。

你可能以为「内存播放」特别酷:输出设备可以直接访问RAM里面已经「无损解压」的音频。而现实却是残酷的:而当你固执地把10GB的DSD256一次性写到「内存堆」里,macOS不得不把他们再次「交换」回固态硬盘上。

这是一个「智商税」设置,满足了和下面「系统优化」一样的「纯营销目的」。

这同样是一个「智商税设置」。如果你的「高音质播放器」里找不到这个设置,那就对了。

「关闭一些系统服务,降低CPU占用率,就能提升音质」——这套比「金坷垃」更容易上口的「营销话术」,虽然早在10年前就已被证伪,但仍然出现在一些「高音质播放器」里,原因就不过多解释了。

文末介绍的Tonal有着比一些「高音质播放器」更低的CPU占用率(欢迎自行测试)。仅仅这一点,无法为「播放音质」背书。

人类使用工具,而非工具使用人类;不要被这样的「营销话术」洗脑,成为工具的奴隶。无论是「系统服务」还是「第三方服务」,都不是「播放音质」的拦路虎。

我一直不理解:高音质播放器为什么要通过复杂的「播放设置」来标榜「专业性」?按照DieterRams的「设计十诫」,这样的做法甚至连「诚实」都算不上。

对于无需配置DSP参数、音量调节亦交由输出设备(如USB解码器)来完成的「位元完美」(Bit-Perfect)播放器,没有正当理由把这些设置暴露给用户。

为了验证这个想法,我打造了Tonal——macOS平台上的高音质播放器。

在Tonal的创作过程中,我的目标十分明确:Tonal可以有「用户偏好」,却不能引入任何「播放设置」。使用Tonal播放音乐,你的预期是明确的:从CD格式到DSD256,只要设备支持,回放就一定是「位元完美」(Bit-Perfect)且处理得当的。

这种「简单」的高音质播放体验,是其他应用无法替代的。

通过Tonal,你能了解某个USB解码器的真实规格。从下图中,Tonal报告了我的USB解码器支持:

如果你依然好奇,或者认为「高音质」的产品都得靠「主观听感」来「收货」,我只能以截图的方式「引用」两位用户的主观听感。

最后,真诚地寻找一位「创始合伙人」,让Tonal的体验越来越美好,能给更多的爱乐者带来「小确幸」!欢迎私聊。

THE END
1.nmn为什么美国下架,nmn到底是不是智商税,讲明原因!5)级强化助推:四个核心的调控因素,并与线粒体促生成和功能提升直接关联,加强及恢复线粒体的功能及修腹损伤;(nmn为什么美国下架,nmn到底是不是智商税) 升级后的日本W+NMN白金版 注重于人体八大系统的抗老衰:通过nmn的基础功能激佸基茵链条的活形,通过三项细胞修护因子对人体八大系统进行老化细胞和萎缩细胞的过滤,...https://www.meipian.cn/50pt2lrz
1.一个“智商税”项目?给宠物打一针干细胞,多活34年高臻臻的脑...上周,我在一个别人的群里看到一个招商项目——宠物长寿针,打一针,寿命增加3、4年,我当时差点笑喷,这是典型的一个贩卖希望的项目,太交智商税了,有点皇帝吃仙丹的味道,宠物无法说话,无法打差评,寿命增加没有,也无法证伪,就是一个玄学项目。 不过我一细想,我觉得也应该不至于是骗子项目,毕竟是在黑马营的群里看...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9516352.html
2.苹果AI登场,与OpenAI合作,Siri将采用GPT“AI 预测宝宝长相是不是智商税”上热搜,专家称娱乐性大于准确性:利用四维彩超图生成一张宝宝照片最低只需 6.8 元,等待半小时就能出片。专家表示这种预测只能作为娱乐和参考,并不能完全相信。 广东到 2025 年全省 AI 核心产业规模将超过 3000 亿元:广东发布文件计划 2025 年 AI 核心产业规模超过 3000 亿,2027 ...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2428765
3.每日热点1011有些保健食品确实含有对人体有利的成分,但是保健品并不是对任何人都有好处,而且存在的问题太多了,有些吃多了还可能有害,也更不可能达到“抗癌”、“延年益寿”、”吃完就瘦“、“治疗高血压”等等虚假宣称的效果。 一、保健食品,哪些是智商税? 为了不让大家踩坑,小九总结了几种保健品,一次性分析哪些可买,...https://www.sccdc.cn/Article/View?id=20487
4.真有效果?还是智商税?京东互联网医院公共营养师团队 营养科 https://www.jd.com/ask/66834064834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