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是高端的分子影像诊断设备,被誉为医学影像学”皇冠上的明珠”。PET/CT在肿瘤诊疗的全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病理仍然是明确诊断的金标准。PET/CT通过代谢显像,能够有效弥补常规影像学检查的不足,提升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信心,研究显示其诊断准确率最高可达95%。
老年女性,左肺下叶结节,密度不均,边缘毛糙,CT形态学特征高度可疑为恶性肿瘤(图1箭);PET/CT显示病灶无明显代谢(图2箭头),考虑良性病变。
二、以转移灶为首发症状,或肿瘤标志物明显升高。这种情况下往往高度怀疑患有恶性肿瘤,PET/CT可以通过全身扫描,寻找肿瘤原发灶,为进一步治疗打下基础。
老年男性,右下颌肿物来诊,CT发现局部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图1、2箭),临床综合诊断为转移瘤;PET/CT显示全身多发代谢异常(图3多发点状黑色区域),并提示食管中段两处病变(图3、4箭头),诊断为食管癌伴全身多发转移。
老年女性,肿瘤标志物CA72-4进行性、显著性增高来诊,PET/CT显示回盲部高代谢病变,诊断为结肠癌伴周围淋巴结转移。
(1)协助精准诊断:PET/CT检查可以明确病灶代谢活性,为临床提供精确的活检靶点。肿瘤组织本身存在异质性,尤其是一些体积较大的肿瘤,往往中心伴坏死(如下图),通过PET/CT肿瘤代谢显像精准定位,可明显提高活检成功率。
(2)肿瘤治疗前的临床分期,为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依据:得了肿瘤,都必须要手术吗?并不是这样,肿瘤的治疗方式有很多,手术、放疗、化疗、靶向……选择哪种治疗方案,要看肿瘤进展程度,即临床TNM分期。准确的肿瘤分期是选择最佳治疗方案的前提。PET/CT检查可一次性获得全身图像,更重要的是能够发现常规影像不能确切显示的小的异常代谢灶,在肿瘤的TNM分期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中年男性,诊断为右肺癌(图1箭),PET/CT发现右下肺门(图2箭)、纵隔隆突下(图3箭)两枚非常小但是代谢很高的淋巴结,考虑转移,其余全身未见明显异常;患者分期(T2aN2M0)仍然符合外科手术标准,术后证实为鳞癌伴上述淋巴结转移。
中年女性,增强CT诊断为右肺癌(图1箭),PET/CT显示左肾上腺高代谢结节灶,考虑转移(图2箭),而同期强化CT未见明显异常(图3箭)。患者临床分期为Ⅳ期,无法手术,活检病理为小细胞肺癌。后期随访显示左肾上腺病变明显增大,符合转移(图4箭)。
(3)疗效评估:对比治疗前后肿瘤代谢体积(metabolictumorvolume,MTV)及标准摄取值(standarduptakevalue,SUV)等变化,进行疗效评估,对于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尤为重要。
老年男性,诊断为淋巴瘤(图1为治疗前基线评估)。治疗后第一次复查(图2)显示左腋窝淋巴结(箭头)明显缩小、代谢减低,但右腋窝、纵隔淋巴结代谢增高(绿箭),右侧鼻咽(黄箭)新发高代谢灶,提示肿瘤进展;调整治疗方案后第二次复查(图3)显示高代谢灶基本消失,治疗效果好。
(4)在放疗中的应用:作为分子影像先进技术的引领者,PET/CT在恶性肿瘤规范化、精确放射治疗过程中对”精确勾画靶区””优化放射治疗计划”和”评估放疗疗效”等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研究价值。
中年女性,典型的右肺中心型肺癌伴远端肺不张,拟行放射治疗。常规影像学不能确切分辨肿瘤边界(图1),PET/CT则从代谢角度给出非常明确的肿瘤边界(图2、3)。
我院核医学科新引进的美国GE全息数字化超级迭代DiscoveryMIPET/CT系统,是目前最高端的机型,各方面均达到了业内领先水平,具有辐射更小、速度更快、清晰度更高、病灶检出更准等优势,为PET/CT检查带来了革命性的临床改变。核医学科全体人员愿以精湛的技术、温馨的服务为广大市民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