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80、90后婚育高峰期的到来以及全面二胎政策的实施,人口结构新趋势利好母婴行业。加之由于中国人对于生肖的偏好,2014~2017年新生儿出生人数、出生率存在较大波动,但是从整体大趋势来看,新生儿人群目前仍在持续扩大中。同时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预计二胎的比例会持续走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新生儿1523万,综合-1~6岁的学龄前儿童,预计超1亿。而家中育儿90%的主导角色依旧是妈妈。
聚焦当下,妈妈人群又有哪些类型?又有什么样需求和痛点?丁香妈妈《线上母婴人群洞察报告》将妈妈们细分为四大类:分别是全职妈妈、高学历妈妈、Z世代妈妈、学习型妈妈。她们各有特点又各不相同。
全职妈妈越来越多:养娃是种职业
提起全职妈妈我们就会想到救火队长,孩子生病、幼升小、课外辅导、打疫苗……哪里有孩子,哪里就有全职妈妈的踪影。对全职妈妈来说,孩子就是她们的事业。丁香妈妈数据显示:由于生活压力、生存空间限制等方面的因素,95后全职妈妈比例高达80%;与此同时,三四线城市全职妈妈相对一二线城市,比例也更高。
高学历妈妈越来越多:科研型养娃
Z世代妈妈越来越多:观念强烈冲突
Z世代是指那些出生于1998年至2016年之间的人。她们是伴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而成长,因此决策更容易受到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影响。据丁香妈妈数据显示:85、90后妈妈成为了妈妈主流人群,在初为人母时,会有很多的育儿困惑与疑惑,同时老一辈的养育观念又过于陈旧。这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互联网原住民」有着很高的焦虑。
焦虑+新育儿观下,学习型妈妈成为主流
互联网时代,资讯集中爆发,获取信息的难度降低,但筛选、辨别信息的难度却加大了,妈妈们从未像如今这般焦虑,焦虑孩子营养健康,焦虑孩子身心成长……一定程度上说,焦虑激发了妈妈们的学习兴致。丁香妈妈数据显示,80、90后妈妈的育儿焦虑促使她们有强大的动力去学习母婴知识、了解新的母婴产品。同时线上的环境也提供了优良的环境让妈妈们接触到各种知识。
孩子-1~3岁这个生命周期之内,就是妈妈人生中的积极时刻,她们会主动学习科学养育知识、育儿经验,会表达自己的看法,还会培养自己独立的育儿观,我们称这群90后妈妈为“学习型妈妈”。他们会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最科学的养育知识,从而做出育儿决策和消费决策。
丁香数据通过调研4458位学习型妈妈发现,学习型妈妈大多集中在二三四线城市;多半以上拥有本科学历;家庭收入以5000-10000元居多;大多数学习型妈妈并非全职而是维持着上班的状态,她们深受优生优育观念的影响,更重视宝宝们的培育,所以普遍对生二胎的意愿率较低。
妈妈的最大痛点:宝宝身体健康
孕妈的知识需求:怀孕期间也积累育儿知识
妈妈的知识需求:婴儿期妈妈需求最旺盛
消费需求:婴儿期妈妈最强烈
新手父母在带娃消费上投入逐年升高,五成妈妈每月花费1000元以上购买母婴产品,婴儿期妈妈花费金额高于其他妈妈,二胎妈妈开销更少,年龄越小的妈妈消费金额越高。随着90、95后加入生育大军,新妈、孕妈用户不断地增长,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消费力量。
消费原因:商品质量、安全最关键
在宝宝产品的选择影响因素上,我们发现,不管是食品,还是洗护用品,她们最重视的都是安全。商品质量是妈妈们产生购买的最重要因素,其次是商品与平台的品牌。另外,妈妈对于宝宝食品的安全性、品牌关心程度高于其他产品,而对于玩具/书籍的品牌关心程度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