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运营补贴支出数额=[项目全部建设成本×(1+合理利润率)×(1+年度折现率)n/财政运营补贴周期(年)]+年度运营成本×(1+合理利润率)-当年使用者付费数额。
式中:项目全部建设成本为社会资本承担的建设成本;合理利润率以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利率为基准,充分考虑可用性付费、使用量付费、绩效付费的不同情景,结合风险等因素确定;年度折现率为考虑财政补贴支出发生年份,参照同期地方政府债券收益率合理确定;n为折现年份;财政运营补贴周期为财政提供运营补贴的年份。
项目全部建设成本:社会资本承担的建设成本,包括社会资本权益资金和债务资金。
合理利润率:根据“指引”,在运营期内是随着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利率水平变化而变化,是调价机制的操作。
年度折现率:根据“指引”,在运营期内的不同财政补贴支出年份,根据同期地方政府的债券收益率水平而有所不同。
年度运营成本:根据对“指引”和公式原理的理解,作者认为应该包含运营、管理、新增融资等各方面的成本,即项目日常养护及大中修费用、项目公司运营管理费、短期借款利息、税费。
上述各项参数中,需要重点强调的是:
(1)合理利润率与合理回报率
合理利润率的确定,将直接影响可行性缺口补助数额,进而影响社会资本的投资回报率。
(2)折现年数(n)与财政运营补贴周期
公式中折现年数,是将社会资本承担的建设成本折算成运营期各年度现值时的年数,与高速公路PPP项目特许经营期限一致。财政运营补贴周期,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商榷的运营期给予财政补贴的年数,原则上不超过特许经营期限。因此,折现年数(n)与财政运营补贴的年数是可以不一致的,财政运营补贴周期不一定是项目的运营期限。
(3)年度折现率的确定
根据“指引”,年度折现率是在运营期内的不同财政补贴支出年份,根据同期地方政府的债券收益率水平确定。也就是说,年度折现率在运营期内各年应该是变化的。目前,同期地方政府的债券一般是3年或者5年,而高速公路的运营期较长,经营性公路的运营期东部省、自治区、直辖市为25年,中西部省、自治区、直辖市为30年。即使参考5年期地方政府的债券收益率,也很难对高速公路整个运营期内的同期地方政府债券收益率进行判断和推测,进而据此确定运营期内不同财政补贴支出年份的年度折现率。
(4)年度运营成本的范围
可行性缺口补助计算的思路和步骤如下:
(3)进行项目整体和社会资本自筹资金财务效益的计算;
(5)在确保社会资本自筹资金财务内部收益率达到社会资本合理回报率的前提下,反推合理利润率,计算可行性缺口补助。
(1)资金筹措方案
项目估算总投资约226亿元,拟由政府资金和社会资本共同组成。根据《工可》批复,其中政府资金约79亿元,则社会资本约为147亿元。
项目资本金由政府资金和社会资本自筹资金构成,占总投资的40%,约90亿元,故社会资本自筹资金约11亿元。其余由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组成的项目公司融资(即银行贷款),约136亿元。
①全社会资本承担的建设成本。根据项目资金筹措方案,社会资本承担的建设成本约为147亿元。
②年度折现率。综合参考2016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凭证式(一期)5年期国债利率4.4%,2016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凭证式(二期)5年期国债利率4.3%,并结合2015年12月该省发第4批10年期一般债券利率3.3%,项目各年度折现率按4.5%计。
财政运营补贴周期(年)。综合考虑项目运营期限和所在地区政府财政情况,本项目财政运营补贴周期同运营期限。该项目为中西部地区经营性公路,根据《收费公路管理条例》,运营期限按30年考虑。
③年度运营成本。
年度运营成本包括日常养护费、大中修费、运营管理费、短期借款利息和税费。
日常养护费:一般路段按10万元/km计,桥梁(含特大桥、大桥和中桥)按20万元/km计,超长隧道按200万元/km计,特长隧道按100万元/km计,其他隧道按60万元/km计。建成通车前4年分别按20%,40%,60%,80%计算,运营期内按年均增长5%考虑。
大中修费:按“5年一次中修,10年一次大修”考虑。中修费按20万元/km计,大修费包括公路大修和隧道设备更换,公路大修按300万元/km计,隧道大修费参考工程造价中隧道机电设备费确定。大中修费用运营期内按年均增长5%考虑,大修当年日常养护费减半,中修费不计。
短期贷款利息:根据项目财务生存能力分析,计算年度短期借款和利息。
税费:包括增值税及附加、所得税。
④当年使用者付费
该项目当年使用者付费包括通行费收入和其他收入两部分。其中,通行费收入根据评估的交通量,结合现行收费标准,考虑收费交通量比例、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等,计算项目通行费收入;其他收入结合项目沿线设施设置情况,净收入按250万元计,运营期间按年均增长3%考虑。
⑤社会资本自筹资金合理回报率
综合考虑该项目社会资本在建设和运营期内将承担项目融资、设计、建设和运营维护等风险以及一般社会资本的平均最低期望内部收益水平,本项目社会资本自筹资金合理回报率按8%考虑。
通过上述对可行性缺口补助计算公式的分析,总结了以下几点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1)公式中各项参数内涵不明确。
在实际应用中,公式中年度运营成本、当年使用者付费等数据,是否直接取用《工可》中财务评价的相应数据,存在较大争议。
(3)可行性缺口补助的判定指标和标准不明确。
高速公路PPP项目社会资本的财务内部收益率有两个指标:社会资本财务内部收益率、社会资本自筹资金财务内部收益率。在可行性缺口补助计算中,以上述两个财务内部收益率作为判定指标,计算得到的可行性缺口补助是不尽相同的。
实际应用中,由于是通过考虑社会资本自筹资金财务内部收益率满足合理回报率,反推合理利润率参数,得到的合理利润率差异较大。若根据“指引”确定合理利润率,再按照公式计算可行性缺口补助,不考虑社会资本自筹资金财务内部收益率,那么与社会资本的测算口径不一致,将影响整个实施方案的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