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称誉为“五谷之首”,是人类的主要粮食之一,世界上有一半人口以大米为主食。大米有很多种,籼米、粳米、糙米、糯米、东北短粒米、泰国香米、紫米、黑米……其实大米细分这些是为满足不同人群对营养和口感方面的需求,下面MAIGOO小编就来为大家详细介绍米类品种。
长粒米:米粒形细长,长与宽之比一般大于3,是籼米质量优者,一般为蜡白色透明或半透明,性脆,油性大,煮后软韧有劲而不粘,食味细腻可口,比如广东的齐眉、丝苗和美国的蓝冠等均属长粒米。
中粒米:米粒形长圆、较之长粒米稍肥厚,长宽比在2-3之间,一般为半透明,腹白多,粉质较多,煮后松散,食味较粗糙,质量不如长粒米。我国两湖、两广、江西、四川等省所产的大米多属中粒米,美国的齐奈斯也属中粒米。
短粒米:长度在6.2毫米以下的米为短粒米,黏性适中,煮熟后米粒有点黏性但仍能分开,它适合于煮饭或煮粥,日本米都是短粒米,东北珍珠米也属于短粒米。
籼米:即上面介绍的长粒米,又称长米、仙米,是用籼型非糯性稻谷制成的米,呈细长形,米色较白,透明度比其他种类差一些。常见品种有南方丝苗米、泰国香米、中国香米、猫牙米、油粘米、长粒米等,可做干贝鸡肉粥、空心菜瘦肉粥、扬州籼米蛋炒饭、椰子糒等。
粳米:米粒形短而宽厚,呈椭圆形;根据收获季节,分为早粳米和晚粳米。常见品种有珍珠米、东北大米、水晶米、圆粒米,可做成扁豆粥、薏苡仁粥、冬瓜粥、木瓜粥、松子粳米粥、速食糙米粉等。
糯米:呈乳白色,不透明,也有呈半透明,粘性大,分为籼糯米和粳糯米两种,常见品种有籼糯米(江米)、粳糯米,可制造黏性小吃,如粽、八宝粥、年糕等各式甜品,也可酿造醪糟(甜米酒)。
糙米:稻谷脱壳后不加工或较少加工所获得的全谷粒米,由米糠、胚和胚乳三大部分组成;与白米相比,较高程度地实现了稻谷的全营养保留,可制成糙米蛋糕、糙米饼干、糙米酒、糙米饮料、糙米粉等。
胚芽米:保留米的胚芽部分,其他部分则与白米完全相同,是人类的天赐营养源,也是微生物的天然营养基。一般胚芽米的保质期只有两个月,可做成胚芽米粥、胚芽营养米糊等。
免淘米:也称清洁米,是一种可以不用淘洗直接蒸煮的大米,此米粒面光洁,透明度高,基本不含杂质,食味好,但是有些营养成分如钙、磷、铁等微量元素以及维牛素B族却要少些。
黑米:药、食兼用的大米,外表墨黑,营养丰富,有“黑珍珠”和“世界米中之王”的美誉,除煮饭、煮粥外还可以制作各种营养食品(如黑米糕等)和酿酒。
紫米:颗粒均匀,颜色紫黑,食味香甜,甜而不腻。紫米煮饭,味极香,而且又糯;紫米熬制的米粥清香油亮、软糯适口;还可以炖排骨、包粽子、米粉粑、点心、汤圆、粽子、面包、紫米酒等。
黄米:又称黍、糜子,是去了壳的黍子的果实,比小米稍大,颜色淡黄,煮熟后很黏,可用于煮粥、做糕、做米饭和酿酒。黄米有糯质和非糯质之别,糯质黍多作以醇酒,非糯质黍以食用为主。
红米:一种接近于野生稻的禾本科稻属杂草稻,因种皮棕红色,被称为红米稻,无芒或短芒,谷壳颜色黄色或褐色。红米可作饭粥,可作汤羹,还可加工成风味小吃。
绿米:用选育成的优质水稻新品种——绿米稻加工而成的特种米,其米质优良,含硒量高,外观独特,气味芳香。在煮饭、煮粥时,添加少量绿米,香气四溢,香软适口。
小米/粟米:又称为粟,其粒小,直径1mm左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农作物之一;粟生长耐旱,品种繁多,俗称“粟有五彩”,有白、红、黄、黑、橙、紫等各种颜色的小米,也有黏性小米。
高粱米:高粱碾去皮层后的颗粒状成品粮,又称红粮、蜀黍,色泽有黄色、红色、黑色、白色或灰白色、淡褐色五种。
西米:从西谷椰树的木髓部提取的淀粉,经过手工加工制成,质净色白,白净滑糯,营养颇丰;主要的食用方法是制汤、糕饼和布丁或酱汁增稠剂,比较知名的西米甜品有杨枝甘露、西米露、豆沙西米粽、西米奶茶、芋泥西米露、木瓜西米羹等。
薏米:传统的药食兼用谷物,其营养价值丰富且兼具药理作用,常用来和红豆或赤小豆一起煮食,薏米还可加工成薏米膨化食品、薏米饼干、薏米面条、薏米面酱及薏米纳豆等产品。
燕麦米:即莜麦,俗称为油麦、玉麦,是一种低糖、高营养、高能量食品,营养价值很高,其脂肪含量是大米的4倍,其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维生素E的含量也高于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