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大食物观保障粮食安全

2023年12月29日,习近平签署国家主席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该法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是中国以高水平法治为国家粮食安全保驾护航的关键举措,更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法治保障。

保障粮食供给,端牢中国饭碗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

粮食安全是国家粮食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只有实施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才能更好把稳强国复兴主动权。《贞观政要》记载:“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在中国传统社会运行与文化传承中,农业始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治国安邦的重要课题。马克思、恩格斯从食物生产与人的发展角度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首先要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从历史规律上看,粮食安全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发展的前提。党始终把粮食安全放在国家战略的重要位置。从毛泽东提出的“农业关系国计民生极大”到邓小平谈到的“不管天下发生什么事,只要人民吃饱肚子,一切就好办了”,再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只要粮食不出大问题,中国的事就稳得住”,无不反映出中国对粮食安全的重视和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粮食问题不能只从经济上看,必须从政治上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粮食安全的主体与国家安全密切相连,均涉及到国家与社会的整体发展;粮食安全不仅受气候等自然环境影响,同样受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等非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粮食安全兼具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的双重属性,且兼具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和人民安全利益的双重任务。可以说,粮食安全与总体国家安全高度契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真正强大没有软肋的国家,都有能力解决自己吃饭的问题。”粮食安全是中国应对风险挑战的有力支撑,体现着政府的综合管理水平,是国家精细化、科学化的管理能力的一种体现。纵观历史,粮食危机必然会导致各种结构性深层次矛盾凸显,使得国家治理面临严重挑战,甚至引起社会动荡。因此,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不仅是民心所向,更是国之邦本。

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了新时期“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明确要求“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必须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动力在政策”。他进一步强调,这些关键点要一个一个抓落实、抓到位,努力在高基点上实现粮食生产新突破。

藏粮于地。“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保障粮食安全根本在耕地。我们都知道,耕地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容易受到环境污染、城乡变革等因素的影响。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前提与基础,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就是保障耕地安全。一定要守住耕地红线,保证耕地资源的总量不减,确保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重要农副产品供应充足。2006年,“十一五”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18亿亩耕地红线”。2020年1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正式施行,基本农田上升为永久基本农田。同时,在保障耕地数量的基础上,要重视耕地质量,提升农业质量的效益。中国长期高强度、超负荷利用耕地以及农业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导致耕地基础地力下降、退化严重。面对有限的耕地资源,一定要积极探索土地多元化利用路径,优化耕地种植结构,因地制宜,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高标准农田,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提升土地利用率,提高粮食单产量,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出更大效益,推动粮食由增产向提质跨越,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

藏粮于民。保障粮食安全需要兼顾农民利益,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厚植民本情怀,多次在各个场合强调要切实维护农民利益,让农民成为真正的受益者,不让种粮农民在经济上吃亏。种地的主体是农民,只有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才能更好地保障国家的“粮袋子”。如何让农民调动起更高的积极性,科技助农必不可少,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着力培养高素质农民,让更多农民掌握先进农业技术,科技种粮,真正挑上“金扁担”,提高农民群众战胜风险挑战的定力和能力,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人才支撑。

藏粮于技。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时代世情、国情、农情、粮情的深刻变化,强调农业的出路在现代化,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养活中国人,要靠中国人自己。我们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这一农业发展的“芯片”,把农业发展的源头活水掌握在中国人手中,下好保障粮食安全的先手棋。同时,要坚持向科技要效益,走内涵式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以天津市西青区王稳庄镇的中化现代农业天津示范农场为例,那里水稻的耕、种、管、收等环节都与物联网、无人机遥感、无人驾驶等技术相结合,实现全流程机械化、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在那里,10余人的团队就能管理2万亩稻田。中国现代农业通过发挥科技赋能作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为粮食安全注入更多科技含量,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提高节粮意识。节约粮食是提升总体国家安全意识的重要内涵,要从维护国家安全的角度来提高节约意识,减少粮食浪费。2021年10月31日,国务院印发《粮食节约行动方案》,强调要采取综合措施降低粮食损耗浪费,坚决刹住浪费粮食的不良风气。

以法治为基石。以法治作为保障,粮食安全才有坚强后盾。《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是确保粮食安全立足当前、事关全局、影响长远的制度性安排,体现了党中央对粮食安全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该法作为粮食安全领域基础性、统领性、综合性的法律规范,必将有助于提高国家粮食安全风险防范应对能力,切实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为建设没有饥饿贫困的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是关乎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永恒课题,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气候异常、战争冲突、能源价格波动、全球性疾病等因素都会对世界粮食安全造成影响,甚至加深全球粮食危机。据最新一期《全球粮食危机报告》(GRFC)显示,2023年5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82亿人面临严重的突发性饥饿问题,比上一年增加了2400万人。2023年7月,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联合国粮食体系峰会阶段成果总结推进大会上称,全球粮食体系“已崩溃”,数十亿人正在为此付出代价。他倡议要促进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合作,并减轻持续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破坏性影响,解决全球饥饿问题。

2022年7月17日,江西丰城,梅林镇纪委工作人员紧盯粮食安全,深入全镇16个村居及粮食收储现场,围绕惠农政策落实、粮食收储、耕地撂荒治理、土地综合整治等开展专项监督检查,以严实监督护航粮食生产安全

粮食安全是具有很强的紧迫性和挑战性的全球性问题,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各国应该凝聚共识、同舟共济来应对发展难题。从中国角度来说,作为世界第一大粮食生产国,以不足全球9%的耕地生产出约占世界1/4的粮食,解决了14亿人的吃饭问题,创造了保障粮食安全的奇迹。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重大贡献,同时也说明,中国有能力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的大食物观、大农业观不仅是着眼于本国的稳定发展,而且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全人类共同愿景框架下促进世界粮食安全发展,不断拓展国内国际资源,保障食物供给,加强国际食物贸易合作。近年来,中国培育的花椰菜新品种正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销售到印度、巴基斯坦、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家。

粮食安全关系全球稳定,关系到全人类的福祉。在践行大食物观方面,中国充分利用世界农业现代化技术推进农业生产。同时,积极参与世界减贫和保障粮食安全工作,为经济较为落后的国家提供粮食援助。积极推动粮食安全合作,拓展中国粮食供给,为稳定全球粮食市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夏一璞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部副研究员

THE END
1.粮食安全等于食品安全。粮食安全等于食品安全。 参考答案:错 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判断题 由于医疗条件改善,婴儿成活率增加是解放初期我国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之一。 参考答案:对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判断题 我国人口基数大,全国范围内人口分布...https://m.ppkao.com/tiku/shiti/4902e14080df4c29a5a0d3969213c6ae.html
2.乡村振兴新篇章:粮食安全与食品产业的创新之路中国食品核心提示:在我国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升食品产业发展水平及保障食品安全,已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核心议题。近日,新华社受权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为解决这一重要问题提供了明确方向。这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指导...https://news.foodmate.net/2024/02/680995.html
3.2017年英语四级作文范文及翻译: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 对粮食安全 在过去几年里,食品丑闻的几起案件已被各种媒体上披露.粮食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热门话题.粮食不安全的患病率,极大地影响市民的健康,这是政府不能忽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版日报. 有一个驱动力的夫妇,我认为,这背后不可取的潮流.首先,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忽视道德教育,...https://www.51test.net/show/8092479.html
1.《食品营养与检验检疫》第一章食品安全与食品营养第一节食品...食品安全的内涵非常丰富,与食品卫生、食品质量、食物安全、粮食安全、生物安全、营养安全等都有一定的联系,而且容易被混淆,需要加以区别。 1.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 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有两方面区别。一是范围不同;食品安全包括食品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环节的安全,而食品卫生通常并不包含...https://njsw.cbg.cn/show/47480-2052740.html
2.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及食物安全的内涵辨析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及食物安全的内涵辨析岑丹李太平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对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及食物安全三者概念内涵分析后发现,粮食安全的研究重心在于保障数量安全、食品安全的研究重心在于保障质量安全、食物安全的重心在于实现营养安全。 [关键词]: 粮食安全;食品安全;食物安全;内涵辨析 [文献类型]: 期刊 [文献出处]...https://wap.cnki.net/qikan-ZGWY202006005.html
3.全国粮食安全宣传语(精选200句)69、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动力在政策 70、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71、开口吃个爽,莫把安全忘 72、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 73、一心一意关注食品安全,十全十美创建和谐社会。 74、积一分公德拒黑心,买一份食品求放心。 https://www.wenshubang.com/biaoyu/4610251.html
4.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省人大代表提出这些对策建议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徐明锋)建议多举措推进,保障粮食安全;建议加强网络订餐行业服务监督管理……在海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省人大代表纷纷就粮食安全、食品安全提出建议。 省人大代表林星:多举措推进,保障粮食安全 海南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我们需要在保护绿水青山的前提下利用海南丰富的...https://www.hndnews.com/p/595564.html
5.粮食安全的标语16、手牵手把好粮食质量关,心连心守好粮食安全门 17、加快推进粮食流通能力现代化建设。 18、想要健康活到老,粮食安全不能少 19、确保储备粮管得住调得动用得好 20、粮食安全,你我共同的责任;安全粮食,你我共同的心愿 粮食安全的标语4 1、一心一意关注食品安全,十全十美创建和谐社会。 https://www.yjbys.com/kouhao/3257161.html
6.粮食安全的标语(精选100句)16、手牵手把好粮食质量关,心连心守好粮食安全门 17、加快推进粮食流通能力现代化建设。 18、想要健康活到老,粮食安全不能少 19、确保储备粮管得住调得动用得好 20、粮食安全,你我共同的责任;安全粮食,你我共同的心愿 粮食安全的标语3 1、一心一意关注食品安全,十全十美创建和谐社会。 https://mip.oh100.com/a/202210/5331396.html
7.关于粮食安全的横幅标语(精选180句)17、浪费去无踪,粮食更出众。 18、粮食搞上去,浪费降下来。 19、一寸一千寸金颗金光难粮难阴买食换 ! 20、留住绿色,留住美丽,为了我们的`家更美好,请不要用一次性筷子。 粮食安全的横幅标语 3 1、一心一意关注食品安全,十全十美创建和谐社会。 https://m.ruiwen.com/biaoyu/5900863.html
8.有哪些粮食安全的手抄报饮食安全的手抄报共筑粮食安全手抄报 饮食安全手抄报端紧中国饭碗共筑粮食安全手抄报 温州城市大学附属学校瑶溪一小《健康饮食 珍惜粮食》主题手抄报 一等奖教程节约粮食手抄报民以食为天健康饮食的手抄报健康饮食手抄报 世界粮食日食品安全安全手抄报世界粮食日手抄报 安全在我心中手抄报 ...https://www.puchedu.cn/shouchaobao/3242715.html
9.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口粮自给是食品安全底线谷物小麦要绝对安全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强调,口粮自给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底线,进口只是品种的调剂,“谷物、小麦这两个主要的谷物品种做到绝对的安全,而玉米随着饲料需求的快速增长,进口的比例可能稍微高一些,但也要做到基本自给。” 4月20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主办的“2014中国农业展望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农业展望报告(...https://www.guancha.cn/Industry/2014_04_21_22370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