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泥鳅养殖技术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稻田泥鳅养殖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稻田养殖泥鳅主要适用于连片稻田,一般不挖鱼沟和鱼溜,放养前,加高加固田埂,搞好进排水口等拦鱼设备,待水稻插秧返青后,放养鳅种,每亩放鳅种3000-4000尾。

一、稻田养泥鳅的好处:1、稻田养泥鳅可以做到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的效果。每亩稻田不但水稻可保持原产量,还可收获泥鳅70-100kg,直接提高经济效益。

2、泥鳅可直接吃掉水中的部分有害昆虫,起到生物防治病虫害的部分功能,省用农药,减少了粮食污染。

3、泥鳅在稻田中的生命活动可起到疏松土壤,促进肥料分解,水稻发棵,谷粒饱满,达到稻鳅双丰收的目的。

4、节约饵料,降低养殖成本。泥鳅生长的适应水温为15―30℃,最适水温23-27℃,水温高于32℃则钻入淤泥中栖息,水温低于7℃潜入泥中冬眠。稻田不但提供泥鳅水域环境,水稻还能为泥鳅提供遮蔽、躲藏的场所,并能提供部分食料。

二、泥鳅稻田中的养殖技术要点

1、稻田选择。选择泥质、弱碱性和无冷浸水上冒的稻田都可养殖泥鳅。要求水质清新无污染,水量充沛,排灌方便,田埂坚实不漏水,面积2-10亩,以保持一定水位的较低洼稻田为好,粘性土。

2、修筑田间工程及防逃设施。选作养鳅的稻田面积不宜过大,一般以1000m2左右。田埂要加固,并埋下网片或塑料布防止泥鳅钻洞逃逸,进、出水口加没网拦,田埂高50cm,底宽50cm,顶宽40cm,在田埂上用塑料薄膜或纱网做防逃设施,膜或网高出埂面20cm,埋入地下10cm。稻田翻耕后,在距离田埂内侧50cm处挖深30cm,宽20cm的环沟,插秧后对环沟进行修整。进排水口采用密目铁丝网或尼龙网做成拦鱼栅。

3、稻田施肥。耕田与施肥同时进行。耕田时可将稻田在中间隔开。先耕半边并施肥,重施基肥,巧施追肥,追肥只能用尿素。插秧前重施底肥,每亩施鸡、猪粪250Kg,繁殖天然饵料,促进泥鳅生长。水稻插秧结束后,稻田每隔15天追施鸡、猪粪每亩25kg,直到8月中旬结束。

6、饲养管理。养殖管理技术要领:主要管理内容是日常的投饵和巡视田块、水质管理、检查摄食状况、成鳅病防治及防止逃逸等。

(1)水质管理。保持田中水质清新,适时加注新水。苗种放养后,稻田水深度保持在5cm以上,养殖中期伏约7月中旬),此时正是高温季节,田水深度应保持在10cm以上。养殖期间3-5天换水一次。在日常巡查中,如发现泥鳅浮头、受惊或日出后仍不下沉,应立即换水。

(2)饵料管理。稻田养殖泥鳅要想取得高产,除施底肥和追肥外,还应每天进行投饵。泥鳅为杂食性鱼类,人工喂养饲料有米糠、麦麸和少量鱼粉、加适量甘薯淀粉粘合团块状饲料,或蚯蚓、蝇蛆等鲜活饲料。

(3)日常管理。坚持经常巡田,检查各项设施是否有损坏,特别在雨天要对进、排水孔及堤坝进行严格检查。

7、泥鳅的病害防治

(1)水霉病。捕捉、运输泥鳅时,尽量避免鱼体受伤;鳅种下田前用孔雀石绿或食盐浸洗消毒;泥鳅感染此病时,各用0.04%的小苏打和食盐配成混合液后,全田泼洒。

(2)烂鳍病.用1g/m3漂白粉全池泼洒,或0.1g/m3呋喃唑酮全池泼洒;用每毫升含10-50微克的氯霉素、土霉素或金霉素溶液浸洗10-15分钟,每天1次,1-2天即可见效,5天痊愈。

(3)打印病。用量为每立方水1克的漂白粉化水后全田泼洒,或用2%浓度碳酸或漂白粉干粉直接涂抹患处。

(4)寄生虫病。鳅池在放养前用生石灰彻底清田消毒;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两者比例为5:2)合剂全田泼洒。

关键词池塘;稻田;泥鳅;养殖技术

2009年,在肥西县丰乐镇池塘7333.33m2、稻田4666.67m2多水面养殖泥鳅,平均产量分别为2250、3750kg/hm2,平均效益分别为1.05万、1.65万元/hm2。现将泥鳅养殖技术总结如下,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1池塘精养

1.1鳅池建设

养殖泥鳅的池塘要靠近水源、排灌方便,以便定期注水;面积为300~500m2,最大不超过1333.33m2为好;池深为70~80cm,并在排水口附近挖6~10m2、深60~80cm的集鱼坑,以方便放养和捕捞;池塘岸要整齐平直、坚硬,并在埂内贴1层塑料膜以防泥鳅钻洞逃逸;池底要整实,并要有20~30cm淤泥,深浅要均匀。

1.2清塘消毒

将整建好的塘口进行药物消毒,在生产过程中常用的清塘药物有生石灰、漂白粉等。生石灰清塘:生石灰化水后能杀害野杂鱼、水生昆虫和细菌等病原体,不仅有除害灭病作用,还能改善水质,增强底泥的肥力;生石灰的用量应根据水深情况而定,一般水深7~10cm的干池用900~1125kg/hm2;水深1m用1875~2250kg/hm2[1]。漂白粉清塘:漂白粉遇水后能放出初生态氯,具有较强的杀菌和灭敌害生物的作用。干池塘用60~75kg/hm2,加水溶解后全池泼洒。

1.3肥水放养

放养前3~4d施基肥,品种以畜禽粪肥为主[2],用量为9~12t/hm2,以提高泥鳅苗种成活率。为减少疾病,用10mg/L漂白粉溶液在水温10~15℃时,浸洗泥鳅鱼种20~30min,或者用3%食盐水浸洗30min左右,杀灭泥鳅鱼种体表的病原菌,增加抗病能力。池塘养殖成鳅时,放养量按放3~4cm泥鳅鱼种18万~24万尾/hm2,如有流水条件的池塘可适当增加投放量,反之可少放。

1.4科学投饲

泥鳅鱼种入池后,要根据池塘水质情况,经常投施一些有机肥,培养水中的天然饵料。每日还要投喂人工饲料,日投饵量3月为泥鳅总体重的1%,4—6月为4%,7—8月为10%,9—10月为4%。投喂方法,2次/d,上午、下午各1次,并在池塘内向阳、离岸1.5~2.0m处搭设饲料台,把饲料放在台上,有利于泥鳅均匀摄食,可减少饵料的浪费,便于检查泥鳅的食量和生长情况。

1.5种草与增氧

在鳅池中种植适量的水浮莲或水花生,种草的覆盖面应控制在15%左右,避免高温阳光直射,为泥鳅提供栖息的场所。注重观察池水变化和泥鳅活动情况,如果池水呈茶褐色或大量泥鳅不时窜出水面“吞食空气”,要立即注入新水增加水中的溶氧量;同时可选用富氧或粒粒氧增氧。

1.6泥鳅捕捞

泥鳅具有钻入土的特性,因此不容易捕捞。针对泥鳅的这一特点,可以采取以下捕捞方法:一是食饵诱捕法。把炒香的米糠或麦类放在一种特制的竹笼内,将笼置于池周边沿部位,引诱泥鳅进入笼内。二是排水捕捞法[3]。先将池水排干,然后根据成鳅池的大小,在池底开挖几条宽40cm、深25~30cm的排水沟,在排水沟附近挖坑,使池底泥面无水,沟、坑内积水,泥鳅会聚集到沟坑内,即可用抄网捕捞。若池大未捕尽,可进水淹没池底几小时,然后慢慢放水至只剩沟坑内有水,继续用抄网捕捞。若池中还有泥鳅钻到泥中未捕到,则再进水淹没池底过夜,第2天太阳未出之前慢慢放水,再重捕1次,可基本捕尽池中的泥鳅。

2稻田养殖

2.1稻田选择与准备

养泥鳅的稻田一般要求保水性能好,渗漏速度慢,插秧前稻田水深保持20cm以上。稻田的积雨面宜小不宜大,选择低洼田、塘田、岔沟田为宜。水源清新,无污染,排灌方便,光照充足。土质以黏性、高度熟化、肥力较高的土壤为佳。养殖泥鳅的稻田,田埂应高出田面60cm左右,捶紧夯实,可用农膜插入泥中10cm围护田埂,以防漏洞、裂缝、漏水、塌陷而使泥鳅逃走。同时进、出水口处要安装塑料网栏[4]。鱼沟一般为“十”字形沟,挖在稻田中央,占稻田面积的10%左右,沟深60cm、宽90cm为宜。鱼沟渠道要与进、出口处畅通。养殖泥鳅的稻田插秧前施尿素150kg/hm2为宜。

2.2放养与管理

泥鳅一般在水稻插秧后10d开始放养。苗种规格以长3~4cm为好,放养37.5万尾/hm2左右。一般每天投喂饲料1~2次,即上午和傍晚各1次。直接投放在饲料台。饲料以谷糠、麦麸及鱼类专用饲料等为宜,可搭配些青饲料。日投喂量一般为泥鳅总重量的4%~5%。稻田水位应根据生产需要适时调节。稻田防病治虫要注意选择低毒农药,适时适量叶面喷施,以防药害。泥鳅经4个月的饲养,体长达到10~15cm、体重达到15~20g,可以捕捞出售。

3参考文献

[1]姬鸿,金艳.泥鳅养殖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9):248.

[2]张娟.池塘泥鳅高效养殖一例[J].渔业致富指南,2009(23):45-46.

[关键词]泥鳅人工养殖增产增值合理发展

素有“水中之参”之称的泥鳅属鲤形目,鳅科、花鳅亚科、泥鳅属,在中国南方各地均有分布,多见于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等水域,全年都可采收,尤其是在夏季,是一种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的淡水经济鱼。随着近年来,消费市场对泥鳅的需求量大幅增加,在天然水体当中的泥鳅,已经很难满足市场的需求,人工培育泥鳅的养殖业随之兴起,在此,笔者对泥鳅的人工养殖技术进行探讨,以期对泥鳅养殖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一、泥鳅的人工繁殖

1.亲鱼选择

选择繁殖用的亲泥鳅,可直接从市场够得,也可自行捕捉,一定要体质强健,无伤病,分泌粘液多,体长达到15~18厘米,体重达30克以上的泥鳅,雌雄泥鳅的比例应该把握在1:1.1~1:1.5之间。分辨雌雄泥鳅时应注意:雄鳅胸鳍明显宽长,在生殖季节挤压腹部,会有流出,身形瘦长,但比较活跃;雌鳅胸鳍较短,呈扇形,身形圆胖,在生殖季节挤压腹部,会有卵粒流出。

2.催卵孵化

雌鳅后,取出雄鳅精巢,研磨制,放入卵粒,轻轻搅动,以清水清洗数次,将卵粒转移到他处孵化。受精卵在20~30℃的水温中正常孵化,密度要保持在每升水500粒左右,两三天内便可孵化出鳅苗。

二、泥鳅苗种的培育

1.土池对鳅苗的培育最为适宜,作为鳅苗食物的浮游生物,应该提前准备充足。应注意的是,每一池放养的鳅苗应是同一批孵化,并保持密度在800~1000尾/m2,有助于该池中的鳅苗平衡生长,提高鳅苗的成活率。

2.鳅苗的培育,应当注意投放食物的营养成分和投放数量,各类的浮游生物的供给量一定要准备充足,轮虫、原生动物和小型浮游植物等饵料都是不错的选择,同时精饲料的投放也必不可少,熟蛋黄、鱼粉、奶粉等可以为鳅苗提供一定的营养,大约4~5天后,便可以投放粗饲料,如米糠、麦麸等,小杂鱼肉等肉类的饲料在此期间也可以投放,投放的次数应该为3~5次/天,每天投放食物的重量应当不超过鳅苗总重量的10%,此外,池内的温度应当保持在20~30℃,保持鳅苗的活跃性和进食的积极性。

三、成鳅的饲养

1.专池养鳅

成鳅的生长期大约为8~10个月,若管理得当,饲养方法科学的话,每亩产量可达300~400千克,每尾泥鳅可达15~20克,身长可达12~16厘米,符合市场上的普遍规格。

2.稻田养鳅

稻田养鳅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做好泥鳅外逃的防护,加固田埂,无论是进水口还是出水口,也都需要加固,最好选择金属网栏。在稻田中需要开挖2~4个水坑,每个大约占地2、3平方米,深度应达40厘米,每个水坑都要有水沟相连,这些水坑可以在施化肥时和水温过高时为泥鳅提供栖息水域,同时也利于集中泥鳅,便于捕捞。

四、病害的防治

第一,水霉病,多由霉菌引发,其病症是病体表面长出白色绒毛装的碎斑点状霉菌,常见于鳅苗孵化过程中的低温阴雨天气,尤其在冬天,泥鳅发病率很高。其防治措施为:①尽量避免使泥鳅受伤,在运输和捕捉是尤为注意。②将生病的泥鳅放入浓度为4%的淡盐水中,持续5~10分钟。③在全池喷洒浓度为50mg/L的新洁尔液,有效防治水霉病。

第二,腐鳍病,由杆菌引发,其症状是背鳍周围肉体腐烂,严重时背鳍会脱落,病体内浮肿,伴有红斑出现。其防治措施为:①全池泼洒金霉素比例为1mg/kg或土霉素比例为0.1mg/kg。②用浓度为20mg/L的土霉素溶液浸洗生病的泥鳅15~20分钟。

第三,寄生虫病,多由车轮虫、舌杯虫、三代虫等寄生虫引发。其防治措施为:在全池泼洒0.7ppm的硫酸铜杀灭车轮虫和舌杯虫,泼洒0.5ppm的晶体敌百虫杀灭三代虫。

第四,生物敌害,往往对泥鳅养殖业产生重要影响,各种蛙类、水蜈蚣、夹子虫等会杀死泥鳅幼苗,蛇、鸟类会以泥鳅为食,这对泥鳅养殖的产量会有很大影响。尽量避免在泥鳅池中实行蛙捕,在全池喷洒浓度为95%晶体敌百虫5ppm,也可用煤油灯诱捕夹子虫和水蜈蚣。

五、泥鳅养殖技术的发展建议

注重泥鳅养殖过程中的病害的防治工作,保证泥鳅的健康成长。一定要参考专业技术人员提供的技术和养殖方法,争取达到泥鳅养殖业的增产增值。在培育过程中,对温度和饵料的掌握决定了鳅苗的成活率,养殖者要严格按照要求来控制。在捕捞的过程中,要讲究技巧,不可蛮干,尽量避免泥鳅受伤,以免影响销售价格。

六、结语

综上所述,泥鳅养殖业是一个新型的产业,也是颇具潜力的致富途径,其中的各项技术还有很多等待我们去挖掘探索,科学合理的养殖方式方法必将取代传统的方式,实现泥鳅养殖业的增产增值,促进泥鳅养殖业的良性发展,获得更丰厚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张诚;张晓玲.泥鳅的人工养殖[J].新农村.2007(05)

[2]褚方钢.沼渣养泥鳅四要点[J].农家科技.2010(08)

泥鳅是底层温水性鱼类,多生活于软泥底的湖泊、河沟、池塘、稻田中的浅水水域。生活水温为5~35℃,最适生长温度为25~28℃,当水温上升到30℃以上时,即钻入淤泥中度夏;水温降到5℃以下时,潜入泥土小冬眠。泥鳅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有三种呼吸方法,即鳃呼吸、皮肤呼吸和肠呼吸,泥鳅为杂食性鱼类,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也吃配合饲料。

我县黄冕乡六脉村村民潘勤源2012年4月在自己的10亩养殖鱼塘内投入规格5公分的泥鳅鱼种80万尾,利用配合饲料进行投喂,2012年11月统一起捕,产量达6500公斤,以13元/公斤售往广东,产值达33.8万元,除去养殖成本18万元,获得利润达15.8万元,经济效益比较显著,每亩养殖水面产纯利润达1.5万元以上。

以上两例泥鳅养殖户不同的饲料养殖,养殖泥鳅的养殖水面每亩纯利润都超1.5万元,比我县现阶段的四大家鱼养殖水面每亩纯利润收获超5倍多。

我县发展泥鳅养殖条件基本成熟:

1、养殖渔业稳步、快速地发展,科学养殖技术理论思想已经得到养殖户的认可,改良养殖品种,改造老的养殖结构,提高养殖产量和质量,提高经济效益,水产养殖户都达到共识。

2、我县处于广西中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23℃之间。非常适宜泥鳅的繁殖生产。

3、我县交通便利,水电和通讯设施非常发达,为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4、泥鳅属于杂食性小型经济鱼类,抗病能力特别强,做好养殖前期的消毒工作,合理的养殖密度,泥鳅很少发病;养殖泥鳅以投喂本地产的农家饲料,加以配合饲料的搭配,所需养殖成本低廉。

5、泥鳅养殖有较强的技术服务体系,依托柳州市渔业站技术骨干力量及利用鹿寨水产畜牧兽医局技术骨干能力,可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养殖服务队伍,柳州市有高级的水产工程师3名,鹿寨水产畜牧兽医局技术骨干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15人,助师和技术人员27人。全县9个乡镇水产畜牧兽医站现有畜牧兽医技术人员51人。可为泥鳅养殖提供养殖技术保障。

发展泥鳅养殖,可以实现我县水产养殖品种结构的改造,提高我县水产养殖成品的质量和产值,推动我县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增加我县水产养殖水产养殖品种种类,增加我县水产养殖户的收入项目。可以使农民由过去比较老旧的养殖模式转化出来,使养殖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提高综合养殖生产能力,增加养殖收入。

一波三折,创业路险且长

陈利华现任杨柳沟村党支部书记,今年28岁的她做大学生村官已将近四个年头了。“2009年,我们几个年轻人刚成为大学生村官时,就想着一定要干出点名堂,让老百姓发家致富。”说干就干,陈利华和其他几名大学生村官每人拿出5000元合伙买了土鸡苗,准备大干一场。然而,在即将出栏时,土鸡突发疫病大量死亡,又恰逢暴雨来袭,1000只土鸡所剩无几。

“第一次创业就遭遇失败,我们心头很是郁闷,但还是要打起精神从头再来!”大学生村官们引入资金成立了全省首家大学生村官创业注册公司——丰谊养殖有限公司,随后租赁村里一个荒废的养猪场和50亩山地建起了“雾都土鸡养殖场”。土鸡养殖初具规模,第二批鸡苗赚了1万多元。

随着土鸡养殖的发展,公司日益强盛,2010年,陈利华和其余几名大学生村官考察了市场后,决定养殖泥鳅。首批15亩泥鳅净赚了10多万元,让陈利华看到了希望。随后,丰谊养殖公司加盟四川科信达泥鳅养殖有限公司,投入102万元在乃堂坝村新建起占地30余亩的高标准泥鳅养殖基地,力图将金龙乡打造成“川中泥鳅之乡”。

然而,2011年7月,一场百年一遇的洪灾让陈利华深受打击。泥鳅基地建在河岸不远处,洪水冲垮河堤,用来加固的沙袋、门板一个不剩,价值70多万元的泥鳅全部被冲走。陈利华在暴雨中束手无策,难过地流下了眼泪。痛定思痛,陈利华将此作为一堂生动的教育课,洪水之后,大学生村官们花了40多万元重修堤坝,将其加高两米多,有效抵御了自然灾害。

“我们希望能带动老百姓共同致富,但没有规模,老百姓不会跟着干的。”陈利华等再次承包了200余亩稻田,用来建立无公害鱼类养殖基地和种植蓬溪仙桃,以鸡场内鸡粪等“垃圾”为原料,繁养蚯蚓、蛆等高蛋白虫类作为饲料,走出了“仙桃—鸡—泥鳅—鱼”生态立体循环农业发展之路。如今,金龙乡大学生村官创业基地已近300亩,养殖了青蛙、泥鳅、鱼等多种品种。2012年,丰谊养殖公司销售收入达200万元,纯利润达40万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我们赚得多不算富,要把老百姓也带动起来共同致富才是真正的富。”陈利华说,大学生村官们在公司里都有各自负责的工作,她主要负责鱼类养殖,包括喂食、打捞、销售等。这样一来,每个人都可以在不同方面为老百姓作指导,就能有效带动群众发展产业。

一开始,老百姓充满顾虑:你们大学生村官损失了有政府支持,我们亏了咋办?陈利华给村民们鼓足信心:“别怕,我们的技术都一样,还有专家指导,哪有那么容易亏的!”金龙乡的村民在大学生村官的带领下纷纷发展养殖业,还有不少外地的客户慕名前来购买泥鳅苗,让大学生村官们为其作技术指导和场地规划。“陈书记,我养的草鱼不吃饲料,你来帮忙看一下嘛。”“陈书记,我想把我家池塘扩几亩。”……村民们已经将陈利华当成了值得推心置腹的家里人。

关键词:泥鳅(MisgurnusanguillicaudatusCantor);乙氧氟草醚;半数致死浓度;微核;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7.08.029

StudyontheToxicityofOxyfluorfentoMisgurnusanguillicaudatus

XIAXiao-hua1,HUOWei-ran1,LIMo-yi2,DONGHui1,XIAXiao-pei1,DUQi-yan1,CHANGZhong-jie1

(1.CollegeofLifeSciences,HenanNormalUniversity,Xinxiang453007,Henan,China;

2.TheAffiliatedHighSchoolofHenanNormalUniversity,Xinxiang453007,Henan,China)

Keywords:MisgurnusanguillicaudatusCantor;oxyfluorfen;LC50;micronucleus;singlecellgelelectrophoresis

现代生态农业养殖模式――嵌套养殖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养殖户青睐,而市面上常见的嵌套养殖模式当属泥鳅(MisgurnusanguillicaudatusCantor)-水稻模式。为了有效防治稻田病虫害、杂草,提高水稻产量,施用农药是重要的农艺措施之一,乙氧氟草醚便是常用的稻田除草。稻田中使用除草剂去除杂草的同时,大量散失的农药也将流入到稻田水体中,这会给水体里的生物特别是稻田里面嵌套养殖的泥鳅带来很大毒害,不仅给农户造成经济损失,而且这些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传导作用转移到人体内,从而引起人和动物的积累性中毒,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潜在的威胁[1]。因此应合理使用农药,在有效防治病虫草害的同时,降低农药对农产品和环境的污染,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试验以泥鳅为受试对象,通过急性毒性试验、微核试验、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乙氧氟草醚对泥鳅遗传物质DNA的损伤程度,评估了乙氧氟草醚对稻田中嵌套养殖泥鳅的遗传毒性水平,以期为合理使用除草剂、高效养殖泥鳅、推广现代生态农业养殖模式嵌套养殖及环境污染监测提供基础数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参试泥鳅购自新乡市海鸿农贸市场,选择发育状况良好、体重13~16g、平均体长9~12cm的健壮泥鳅350尾,试验前用曝气3d的自来水驯养一周,驯养期间死亡率小于2%,挑选健康、体表无损的个体作为试验材料。试验前1d停止喂食,进行饥饿处理,试验期间不投喂。乙氧氟草醚除草剂购自新乡市东海农资市场,上海惠光化学有限公司出品,有效成分含量23.5%。

1.2方法

1.2.1急性毒性试验在前期预备试验的基础上,确定最大零致死浓度为乙氧氟草醚稀释液20.00mg/L、最小全致死浓度为45.00mg/L。正式试验在这2个浓度之间设置20.83、25.00、30.00、36.00、43.20mg/L5个乙氧氟草醚稀释液浓度梯度处理和1个空白对照处理,每处理投放10尾健康泥鳅,每24h更换一次等体积等浓度的乙氧氟草醚稀释液。试验开始后12h连续观察,并记录其中毒症状;及时清理死亡个体,记录泥鳅在24、48、72、96h的死亡数量。采用改进寇氏法(Karber)[2,3]计算乙氧氟草醚对泥鳅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LC50的计算公式为:

LgLC50=Xm-i(∑p-0.5),

式中,Xm为死亡处理最大剂量的对数,i为相邻处理浓度的对数之差,∑p为各处理死亡率之和。安全浓度SC的计算公式为:

SC=LC50(24h)×0.3/[(LC50(24h)/LC50(48h)]3。

核异常率=(异常核的细胞数/总细胞数)×1000‰,

微核率=(双核的细胞数/总细胞数)×1000‰。

2结果与分析

2.1急性毒性试验

试验观察发现,不同浓度的乙氧氟草醚稀释液对泥鳅活动有相对明显的影响。低剂量处理中,泥鳅基本上没出现明显的生理反应;但在高剂量处理中,泥鳅不断地快速游动,有狂游跃出水面的现象,最终逐渐失去游动能力、翻白肚直至死亡;不同浓度的乙氧氟草醚稀释液对泥鳅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乙氧氟草醚稀释液对泥鳅的24、48、72、96h的LC50分别为36.66、32.86、28.92、27.39mg/L,SC为7.92mg/L。

2.2微核验

2.3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

乙氧氟草醚稀释液处理泥鳅后单细胞(血细胞)凝胶电泳比较情况见图1。由图1可见,对照的细胞核呈圆球形,头部DNA集中;而在乙氧氟草醚稀释液各处理中,细胞核呈现彗星样,具有长度不同的慧尾,而且随着浓度的增加,彗星头部逐渐缩小,变得发散。利用彗星图像分析软件CASP及统计软件SPSS11.0测量与统计分析单细胞凝胶电泳情况,结果见表3。从表3可见,在处理2d的单细胞中,泥鳅的彗尾DNA含量、尾矩、尾长随着乙氧氟草醚浓度的增加,各数值都明显增大,与对照都存在极显著差异(P

3讨论

3.1乙氧氟草醚的毒性分类

3.2乙氧氟草醚对泥鳅单细胞DNA的损伤程度

参考文献:

[1]陈鹏飞,杨德强,邹红,等.两种中草药组方对鲫鱼肝脏转氨酶的影响[J].饲料工业,2005,26(6):28-31.

[2]张毓琪,陈旭龙.环境毒理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3.257-258.

[3]惠秀娟.环境毒理学[M].北京:北京化工大学出版社,2003.270-271.

[4]陈细香,卢昌义,黄荣昌.5种洗发剂对泥鳅红细胞微核的影响[J].淡水渔业,2007,37(5):19-22.

[5]陈忻,西田浩志,小西匾.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小鼠成纤维细胞DNA的氧化损伤及修复[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7,28(1):25-26.

猪的免疫系统是机体保护自身的防御性结构,是在长期进化中与各种致病因子的不断斗争中逐渐形成的,能抵御外来细菌、病毒和其他有害物质的侵袭,还能清除体内衰老、突变、恶化或死亡的细胞,保护机体的健康。免疫抑制是猪体免疫系统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产生损伤的结果,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病理现象,对养猪业危害严重。

一、免疫抑制产生的原因

1.饲料营养不全猪免疫系统内抵抗病原微生物的物质基础是抗体和淋巴因子,其中抗体是一种具有特殊作用的物质,其合成过程需要众多氨基酸的参与。如果饲料中蛋白质或氨基酸供给不均衡,或缺少某种营养元素,抗体无法合成,临床上就表现为免疫抑制。凡是影响蛋白质合成的物质,都会影响到抗体的合成。如硒对蛋白质的合成起着积极作用,锌既能直接催化蛋白质代谢,又可通过构成激素,间接参与DNA、RNA、蛋白质的代谢,对免疫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硒、锌缺乏,蛋白质合成与代谢受阻,机体的免疫功能就处于抑制状态。同样的道理,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尼克酸等,都参与蛋白质的代谢。缺乏维生素A,将直接导致淋巴细胞萎缩,降低淋巴细胞的分化、增殖以及受体表达与活化,使免疫应答能力大幅度降低。

2.应激反应饲养制度不合理,管理方法不恰当,环境条件不合适,如环境嘈杂、通风不畅、温度过高或过低、饲养密度过大、饲料变换太突然等,猪都会出现不良应激反应。即使在正常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如注射疫苗、断奶、驱赶、打耳号、转群或运输等,猪也会出现一些不良应激反应。在应激反应条件下,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显著增多,体内产生热应激蛋白(HSP)等异常代谢产物,这些物质会影响淋巴细胞的活性;同时,猪受应激源的刺激后,可引起一系列综合征,导致胸腺淋巴组织萎缩,血液中淋巴细胞减少。所有这些变化,都会使免疫应答受到影响,临床上表现为程度不同的免疫抑制。

3.用药不当实践证明,有些养殖户经常盲目大量使用药物,目的是预防或治疗猪病。但在很多情况下,却导致机体免疫力的下降,有些药物如四环素类药物、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都会影响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的形成,具有抑制免疫系统的副作用,若使用不当,就会造成免疫抑制。

在接种疫苗期间,药物使用不当,也会影响免疫应答。有些猪场疫苗接种安排非常密集,从猪出生后的10多天到两个月,中间多次接种疫苗。每一次防疫对猪都是一种应激反应,在这种情况下,猪也容易产生免疫抑制。因此,没必要打的疫苗就不打,尽量减少猪的防疫次数,这对猪也是一种保护。

4.毒素侵害饲料发霉变质,可产生霉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猪如果吸收低剂量的霉菌毒素,会使胸腺、脾脏等器官萎缩,巨噬细胞受到毒害并使其不能吞噬病原微生物,导致免疫抑制,接种疫苗后反应强、效果差,增加疾病感染的概率和治疗的难度。猪吸收高剂量的霉菌毒素,则会导致中毒发病甚至死亡。

除了霉菌毒素外,汞、铅等重金属元素,氟等化学物质,对免疫机能都具有毒害作用,可干扰机体免疫系统正常的生理机能,摄入过量,会使免疫组织器官活性降低,抗体生成减少,严重者会使免疫功能丧失。

5.感染疾病许多病原微生物,既可导致机体器官组织发生病变,又可诱导机体产生明显的免疫抑制,造成双重危害。导致免疫抑制的疫病很多。如猪瘟病毒可导致胸腺萎缩,B淋巴细胞减少。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可损伤免疫系统和呼吸系统,尤其是肺泡巨噬细胞,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主要的繁殖场所,最容易被破坏,从而导致免疫抑制。猪肺炎支原体感染时,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下降,肺泡巨噬细胞对病原的吞噬和清除能力下降,而抑制性淋巴细胞的活力增强,导致呼吸道免疫力减弱。猪附红细胞体感染导致猪红细胞被大量破坏,出现免疫抑制。圆环病毒感染(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猪体内淋巴结肿大,出血,受损严重,也会产生免疫抑制。

因此,免疫抑制性疾病发生后,猪往往非常容易继发或混合感染其他疾病,加速猪的死亡。在临床生产实践中,解剖病死猪往往会发现,机体的各个脏器都表现出病理变化,与以前的解剖病理变化有明显区别,这些病理变化很可能是机体免疫力下降后,受到病原菌的破坏造成的。目前,针对这些免疫抑制性疾病,还没有研制出有效的疫苗,要想预防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发生,必须平时加强猪的营养,提高其非特异性免疫力,才能避免较大的损失。

二、免疫抑制病的预防与控制

1.选用优良品种猪的免疫机能在一定程度上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培育、选用抗逆性强的品种,杜绝近亲繁殖,不但能提高生产能力,改善猪只质量,更重要的是可以从根本上减少免疫抑制的发生。一般情况下,本地品种适应性强,在同样的饲养制度和环境条件下,发生免疫抑制的机会比外来品种要少得多。

2.加强饲养管理日常管理要精心、细致,尽量避免发生不良应激反应;饲喂促进免疫力的营养平衡日粮,如平衡蛋白;注意合理配比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饲料更换要有1~2周的适应过渡期。养殖场要使用清洁卫生的饮用水,饲料原料和饮用水源不能存在工业污染。合理使用养殖空间,控制好饲养密度。生产场区不得过于拥挤。保持良好的通风与卫生条件,高温炎热天气容易出现应激反应,或在进行转群时容易发生应激反应,应提前在饲料中添加抗应激物质,加大平衡蛋白用量。

3.防止霉菌污染选用饲料时,尽量选择正规厂家的产品,因为正规厂家工艺流程规范,在原料品质的控制和产品的加工、贮存、转运等环节,管理制度和控制措施都非常严格,不但能保证营养全面,而且饲料干燥、包装严密,能更好地减少霉菌的污染和毒素的产生。自配饲料时,一定要选择新鲜的原料。轻度霉变的原料,要进行严格的脱毒处理,严重霉变的原料,禁止使用。夏秋季节保存成品饲料和饲料原料,应做到防潮防湿,保持饲料仓库处于干燥环境中,控制相对湿度。

4.做好猪瘟的防疫猪瘟发生后,容易引起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发生,使用良好的猪瘟疫苗、制定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免疫剂量不要过大,一般以2头份即可,猪场做好猪瘟的防疫尤其重要。

链球菌并发慢性猪瘟混合感染的综合防治

一、发病原因:一是疫苗免疫不到位或免疫程序不科学。二是消毒不到位。三是防范工作不到位。

二、临床症状:猪突然精神不振,食量减少或废绝,先拉稀后便秘,卧地不愿站立,体温升高至40.5℃~42℃;眼角有眼屎分泌,喜扎堆,耳、腹部、四肢末端、、尾巴、尤其是股内侧等部位有紫红色或蓝紫色出血斑;急性全身发红,突然倒地,阵发性痉挛而死,稍缓和的后肢摇摆,站立不稳,有的出现后肢软瘫,有的关节肿大;后期多数倒地出现神经症状(阵发性痉挛、四肢划动、口吐白沫等),体温后期降低,腹部皮下有紫红色出血点,出血点后期变为褐色,变褐,全身皮毛黯淡无光,体温低于常温衰竭而死。

三、病理变化:全身出现败血症症状,眼睑肿胀,切开有液体流出,淋巴结初期肿大,后期坏死,呈黑褐色,切面呈大理石花纹,尤其颌下淋巴结病状明显;死亡猪剖开腹部皮肤,皮肤内侧有零星的黑褐色点状,肺脏充血、出血,有的胸腔积液,积液遇空气呈胶冻样,心肌面有弥漫性出血点,脾脏肿大,周边有出血梗死或紫黑色坏死灶,肝脏表面有出血点及坏死,肾脏肿大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膀胱内壁有出血点,小肠、结肠有炎症,有的脑膜或脑实质出血,有的关节肿大,剖开有黄色胶冻样液体物。

四、临床诊断要点:发病的前期多有外伤史;死亡严重的有猪瘟疫苗免疫不到位的情况;腹部皮下有明显的出血点、后腿叉上部有出血斑;多数猪后肢有站立不稳现象;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解剖等综合分析可作出初步诊断,必要时通过实验室诊断确诊。

五、综合防治办法

预防:①做好疫苗免疫注射工作。母猪配种前要做好猪瘟疫苗的免疫工作,每次产后20天,可随未做超免的仔猪,按4个剂量的兔化猪瘟弱毒疫苗加强免疫一次;仔猪在猪瘟流行期间可做超免,未做超免的出生20天按2个剂量免疫注射,55天~60天按4个剂量加强免疫一次。母猪产前20天免疫链球菌灭活苗一次,仔猪出生20天左右免链球菌苗一次。②做好消毒防范工作。搞好环境卫生,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健全兽医卫生防疫制度并执行到位,对猪体伤口要及时消毒处理,以防感染,严防猪瘟病毒传入猪场。③做好药物保健。每间隔1~2周用0.2%的亚广蓝圆热毒清(抗毒、杀菌、提高免疫力的中药提取剂)或热度风暴(林克大观霉素)拌料2天,再用亚广圆蓝五肽(提高免疫力的中药多肽提取剂)100毫升加水25千克让猪自由饮用2天,全场保健,长期保健。④落实“五早”措施。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早灭原,尽早净化猪场。

治疗:①大群猪采用上述蓝圆热毒清、圆蓝五肽拌料、饮水3~5天。②重症打针。采用头孢克林(主要成分为林可霉素)0.2毫升/千克、圆蓝五肽0.2毫升/千克肌内注射,每天2次,连用3天;同时配合上述药物拌料让猪自由采食。也可口服蓝圆热毒清0.1克/千克、圆蓝五肽0.4毫升/千克,每天2次,连用3天。

(翟小平袁玉玲)

青虾黑斑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黑斑病是青虾人工养殖条件下最为常见的病害之一。从虾苗到成虾均可能染此病,其病传染快,死亡率高。发病初期,虾体病灶呈较小的灰斑或褐斑。以后逐渐扩展,形成溃疡性黑斑。患病虾鳃、腹、附肢等部位均可见病斑。病情严重时,病灶中部凹陷,溃疡殃及甲壳以下组织,可致附肢腐烂缺损。发病青虾活力极差,摄食下降或停食,常浮于水面或匍匐于水边草丛,直至死亡。

防治方法

1.定期给虾塘加换新水,每月泼洒浓度为25ppm的生石灰2次,改良水质。

2.注重饵料、用具卫生,实行“四定”投饵,避免残饵污染水质。生产操作过程中,防止碰伤虾体。

3.控制青虾种苗放养密度,做到合理密养。主养虾塘的虾苗放养量以每亩8万尾左右为宜。

4.如大面积青虾发病,要配合外用药,同时可在虾饲料中添加0.3%的磺胺嘧啶,连喂5~7天。

石灰在养殖中的妙用

1.预防仔猪白痢。在饲料中添加0.3%石灰粉,煮熟后喂哺乳母猪,从产仔后第10天开始添喂,喂7天后停7天,如此反复,直到仔猪开食,可有效预防仔猪白痢。

2.治疗母猪产后瘫痪。母猪产后瘫痪,多由猪体内长期缺钙引起,采用石灰水上层清液饲喂治疗,效果十分理想。方法是:取适量生石灰加清水搅匀,静置,每次给产后瘫痪的母猪喂食时,取300毫升~400毫升石灰水上层清液拌入饲料中,一般连喂10天,母猪即可正常站立行走。

3.治疗外伤。石灰是一种良好的外伤止血消炎剂。当畜禽受伤血流不止时,可先将伤口清洗干净,再用生石灰加少许红花,捣碎外敷;或者用新鲜熟石灰50克炒到变色,大黄6克炒到起泡,拌匀研成细末,外敷伤口,可消炎止血、去腐生肌。

4.畜禽养殖场消毒。按每平方米2升~6升的用量喷洒10%~20%石灰乳,可对路面、厩舍墙壁、地面、顶棚、畜栏等进行消毒;用生石灰1000克,加水350毫升,制成消石灰粉末撒施,可对潮湿的地面、粪池及污水沟等进行消毒;消毒粪便,可加等量的2%石灰乳,至少作用2小时;在畜禽场、肉联加工厂等门口,放置浸透20%石灰乳的湿草包、湿麻袋片,3天更换一次,可对鞋底、车轮等进行消毒。

5.浸泡消毒。将染病皮张放入10%石灰乳中浸泡2小时,然后取出晾干即可。

6.池塘消毒。生石灰还常用于水产生产。作为水质改良剂,水深1米的池塘每亩施用生石灰15千克~20千克,每月施用1~2次;若带水清塘,先用少量水将生石灰化成浆,水深1米的池塘每亩用生石灰120千克~150千克,全池泼洒,清塘后7天左右再放鱼;干法清塘,每亩池塘用生石灰60千克~75千克,先灌水将池塘浸透,并蓄留10厘米左右深的水,然后均匀撒入生石灰。

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的防治

1.每万尾鱼种用鲜枫杨树叶500克研成粉,用热水浸泡一夜,再拌饲料投喂,一天一次,连用5天后,接着用0.7ppm硫酸铜全池泼洒,连用2天。

2.在每100千克饲料中加入“三黄粉”(大黄50%、黄柏30%、黄芩20%)1千克、地榆粉100克,拌匀做成药饵每天投喂。

3.每100千克饲料加入大蒜素1千克、食盐500克、鲜韭菜(捣烂)5千克,拌合做成药饵投喂。

4.每100千克鱼,用马鞭草、水花生各250克,捣碎拌饲料投喂,一天两次,连用7天。

5.每亩水深1米,用大青叶1千克、贯众5千克,加水30千克煎沸15分钟,兑水全池泼洒。

6.每亩水深1米,取干大黄2.5千克,用氨水20千克,浸泡12小时后,全池泼洒。

7.每亩水面用烟叶1千克,加水煮2小时,连汁带渣兑水全池泼洒。

8.每亩水深1米,夏枯草、甘草各2千克,用水煎煮3次,每次加水10千克,取药液全池遍洒。一天一次,连泼5天。

黄牛常见病防治

一、支气管肺炎

患牛早晚咳嗽明显,流清涕,呼吸困难,体温升至40℃。

防治:加强防寒保暖,精心饲养管理。药用青霉素300万~600万单位,链毒素150万~200万单位,安基比林20毫升~30毫升肌注;紫苏、荆芥、前胡、防风、桔梗、黄柏、麻黄、生姜各30克,党参、黄芪各40克,甘草20克,水煎取汁内服,连用2~3剂。

二、低温症

因受寒潮侵袭所致。患牛精神差食量减少,起卧困难,耳、鼻甚至全身冰凉,体温36℃以下,常衰竭而死。

防治:供给优质、易消化的饲料,加强防寒保暖,同时静脉注射5‰~20‰的葡萄糖液1500毫升~2000毫升,肌肉注射10%樟脑磺酸10毫升~20毫升,并配合中药熟附子60克,干姜、炙甘草各40克,研末,开水冲稍温一次内服,连用2~3天。

三、百叶干

患牛精神萎靡,鼻镜干燥龟裂,粪便如栗,腹痛,反刍停止。

防治:药用硫酸钠500克,兑水500毫升,一次内服;或用白糖、蜂蜜250克,兑水500毫升,一次内服,同时向瓣胃内注入30%硫酸钠溶液400毫升。

四、风湿症

患牛后躯板直,起卧困难,食减。

防治:取黑豆15千克,醋0.5千克,面袋1条;将豆炒热加醋拌匀,趁热装入面袋平搭于患牛腰上热敷1小时,日敷2次,连敷3天。同时内服茴香散,效果更好。

五、急性瘤胃膨气

因采食过多白菜叶、番苕藤而急剧发酵产气所致。患牛腹部膨大,叩诊如鼓音。

治疗:用大蒜头10个捣烂,加醋500毫升,内服;香油250毫升~500毫升,烟丝50克,大蒜7个捣烂混合内服;0.4%石灰水2000毫升一次内服。

六、牛流感

患牛发烧、咳嗽、流涕、流泪、鼻镜干燥、四肢不稳、跛行。

防治:百尔定20毫升~40毫升,青霉素200万~400万单位肌注;柴胡、黄芩、知母、桔梗、葛根、薄荷、、生地、苏根、玄参各40克,双花、连翘、丹皮、甘草各30克,水煎服。

水稻―泥鳅立体种植养殖技术要点

一、创造良好的环境

在稻田中开挖沟、凼,沟宽40厘米,深30厘米,形状根据稻田的大小,分为口字形、田字形和井字形,凼宽1米~1.5米,深60厘米~70厘米,一般开在出水口位置,沟、凼相通。沟、凼的占地面积,主要根据养殖泥鳅的目标产量而定,沟、凼的面积及水体体积决定了泥鳅的承载量,如果每亩生产200千克泥鳅,在考虑泥鳅生长、晒田等因素的基础上,则至少在稻田中需要开挖沟、凼的面积为150平方米,即占稻田面积的20%左右。

二、防洪防逃防敌害措施

泥鳅的逃逸能力较强,进排水口、田埂的漏洞、垮塌,大雨时水漫过田埂等都易造成泥鳅的逃逸,因此,养殖泥鳅的稻田都要加高加固田埂,扎好进排水口,做到能排能灌。有条件的话,在稻田四周围一圈网,可以较好地起到防逃的效果。在放养鳅种前彻底清塘,清除池边杂草,保持养殖环境卫生,进水口要用铁筛网围拦好,严防野杂鱼、水蛇、青蛙、水鼠、水蜈蚣、红娘华等敌害生物侵入。另外,水鸟也是泥鳅的天敌,应做好防护措施。

三、苗种规格不能太小

由于泥鳅幼体在发育过程中要经历多次变化,到3厘米后,才发育完全,因此,稻田养殖的泥鳅苗规格不能太小,否则影响存活率。建议稻田养殖的泥鳅规格要大于3厘米。

四、泥鳅的科学投喂

泥鳅为杂食性鱼类,在天然水域中以昆虫幼虫、水蚯蚓、底栖生物、小型甲壳类动物、植物碎屑、有机物质等为食。但这些天然有机物质满足不了泥鳅的生长需求,还应以饲料喂养为主,饲料的粗蛋白含量要达到35%才能满足泥鳅的生长需要。建议投喂浮性颗粒饲料,日投喂2次,上午9~10时、下午5~6时。投饲量一般按泥鳅总体重的3%~5%计算,上午投喂日饵量的40%,下午投喂日饵量的60%。每次投喂的饵量以2小时吃完为标准。

五、稻田水质管理

日常应保持田中水质清新,适时加注新水。苗种放养后,稻田水深度保持在5厘米以上,养殖中期大约7月中旬,正是高温季节,田间水深度应保持在10厘米以上。养殖期间一般3~5天换水1次。

六、稻田的施肥和用药

七、重点防治两种泥鳅病

稻田养殖泥鳅主要有两种病,一种是车轮虫病,由车轮虫寄生所致。还有一种是肠炎病,如不及时防治,极易造成泥鳅死亡。在养殖中还会发现水霉病、腐鳍病、赤皮病等,应及时做好鳅病预防工作,在发现患病后,做到准确诊断、科学用药。

(张华东江苏省滨海市睦邻开发区政府)

春季养兔防病用料“三要”

一、要控糖

春季饲料相对缺乏,养殖户常用较多的精料饲喂家兔,如玉米、瓜干、小麦等,这种做法很不科学。精料中含有很多糖分(淀粉),浓度过高的糖分在家兔的小肠中不能被完全消化,进入大肠后,被细菌分解产生大量醋酸、丙酸、丁酸等有机酸,增加大肠肠液的渗透压;同时,糖分还可成为细菌良好的培养基,为细菌的繁殖提供大量的能源,致使大肠杆菌或魏氏梭菌大量增殖,产生致死性毒素,损害肠道黏膜。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大肠对电解质、水分的吸收出现障碍,会导致严重的腹泻,家兔可因酸中毒、脱水、电解质紊乱而死亡。另外,细菌毒素还会对家兔的神经系统造成危害,引起肠毒血症,加快病兔死亡。根据家兔生长发育阶段不同,家兔每天精料的补充量应为50克~150克。

二、要投粗

家兔对粗纤维的消化率很高,饲养家兔应以粗饲料为主,粗纤维含量不应低于14%,否则,家兔肠细胞缺少必要的摩擦刺激,活力降低,会引起黏液性肠炎。春季青绿饲料相对缺乏,养殖户应充分利用好各种干粗饲料,如青干草、干树叶、玉米叶、玉米秸、豆秸等。玉米叶应尽量切短,玉米秸和豆秸的角质化成分较多,为便于家兔采食、防止浪费,应磨碎后加水拌盐饲喂。粗饲料一次投喂量不要过大,防止浪费。

三、要补充维生素

维生素缺乏易引起多种疾病。为补充维生素,可选择胡萝卜、青萝卜、白菜、南瓜、青贮饲料饲喂家兔。但需要注意的是,青贮饲料的用量要控制在日粮总量的5%~10%,防止引起酸中毒;尽量不要给怀孕母兔饲喂青贮饲料,防止引起流产。腐烂的瓜、菜一定不要喂兔,防止引起腹泻和中毒。

发芽饲料营养丰富,是补充维生素的上等饲料。制备方法:将麦类、谷子等用20℃左右的温水淘洗,除去秕粒、杂质、沙土,捞出后放在盆子里,盖顶上摊平,厚2.5厘米~5厘米,控制室温为15℃~20℃,待麦芽长至6厘米~8厘米时,即可饲喂家兔。

(洪光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新丰村)

草粉喂鹿好处多

草粉喂鹿,就是将玉米秸、豆秸、稻草、麦秸、花生秧、干树叶、干草等用草粉机磨成粉末喂鹿。其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降低养鹿成本,磨成草粉的饲料,其利用率能达到100%。

一、因地制宜,发挥资源,加快发展

我市拥有江河面积34万亩,水库260个、18万亩,小山塘550个、9000亩,池塘7.6万亩,及可供水产养殖开发的稻莲田70万亩。正在兴建的尤溪街面水库,将乐大言、黄潭两个水库、三元台江水库,还将新增可养面积5万亩。另有多处地下冷、热水资源,可供发展特色产业。有自然鱼类资源109种,两栖动物27种,丰富的渔业资源为加快生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优化区域布局和资源配置,发展池塘基础渔业,开拓大水域和稻莲田水产养殖,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将极大地促进我市渔业生产的持续、稳步发展。一是挖掘池塘生产潜力,着重抓好常规渔业生产。加快池塘基础设施改造,完善水系配套,为鱼类生长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推广池塘综合高产养殖技术,根据市场需求和“水煮活鱼”热潮,适时调整养殖品种结构,生产适销对路产品。二是积极推广建宁“一鱼一稻”和泰宁朱口“莲塘”养殖高产高效经验。大力发展稻田养螺、稻田养泥鳅模式,培植典型,带动全局。三是加快大水面渔业开发,重点发展网箱、围网、拦网养殖,充分利用大水面水质好、病害少特点,生产无公害水产品和绿色水产品,将其建成沿海加工企业的原料基地,实现加工出口和增值;加大放流增殖力度,进行放流品种、规格、数量、配比等研究,合理有效配置资源。在大水面的开发管理上积极推广河段、水库管理承包经验,充分保护渔业资源,增加经济效益。

二、立足市场,优化结构,科学布局

改革开放20多年,##渔业得到持续飞跃发展,2003年水产品总产量7.745万吨,产值8.98亿元,人均占有淡水鱼30多公斤。渔业产品结构中仍是常规品种占主导地位,其中:草鱼24962吨占32.23%,鲢鳙鱼12784吨占16.51%,鲤鲫鱼22024吨占28.44%,鳗鱼5671吨占7.32%,其它品种12009吨占15.51%。由于品种单调,品质不优,渔业产量虽逐年增加,但仍面临着“鱼价低”、“卖鱼难”等问题,水产品呈现季节性、地区性过剩现象,造成农民增收缓慢,增产不增收,渔业效益低下。

今后我市将按照市场多样化、优质化的需求,在保持传统渔业稳定增长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冷、热、特”渔业产品,加大优新品种引进和开发,增强渔业发展动力。一是积极探索,稳步推进冷水鱼养殖。充分利用我市山涧水、冷泉水资源,大力开发虹鳟、鲟鱼、香鱼等为主的冷水性鱼类,努力形成种苗、饲料、病害防治、养殖加工等产业化一条龙,形成我市的特色渔业。加快培育冷水鱼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推动冷水鱼产业向前迈进。二是抓好优势特种产业鳗鱼与甲鱼的深度开发,提高科技含量,改善品质,扩大总量,增强规模优势和质量优势,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三是对有一定市场和技术基础的优势品种,如淡水鲨、罗非鱼、彩虹鲷等,能规模养殖,又能出口创汇的热带鱼产品,抓紧引进业主成片规模开发;对田螺、黄颡鱼、泥鳅等地方品种,针对其瓶颈因素,集中力量组织攻关,加快利用;对有一定开发潜力的引进品种,如斑鳜、丁鱼岁等进行适应性养殖,为规模开发提供技术储备。

在生产布局上,应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实施“一县一业、一县一品”格局,实现各具特色的区域性养殖。一是将乐、明溪、清流等,整合资源、资本、市场与区位优势,实行产业功能多样化,发展以虹鳟、鲟鱼为主的冷水鱼养殖,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加快渔业现代化进程。大田、永安立足独特的地热资源,规模推广罗非鱼、淡水鲨等出口创汇产品,开拓国外市场。二是尤溪、永安、清流、泰宁、大田等,立足“三溪”渔业综合开发,加大放流增殖力度,结合河段承包管理,提高增殖效果。开展金湖银鱼增殖技术研究,总结推广网箱养殖斑鳜等发展“订单渔业”的经验。抓住街面水电站建设良机,拓展网箱养殖空间,依托库区观光旅游,大力发展休闲渔业,使街面库区变成我市渔业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三是建宁、宁化、泰宁等,发挥环境、人力资源优势,建设高标准、集中连片、生态型的稻莲田水产养殖基地,推广稻田养螺、稻田养蛙模式,科学配置水田资源,增加农民收入。四是三元、梅列、永安、沙县等,位于中心城市周边,巩固扩大菜篮子商品鱼基地建设,改革养殖品种和养殖模式,重点发展观赏鱼类及生态型休闲渔业,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三、突破加工,开拓市场,增加创汇

我市虽然建设了沙县三华烤鳗厂,泰宁金湖与清流沙芜淡水鱼加工厂,开展了淡水鱼加工的研究,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加工工艺、保鲜技术、产业发展上尚未取得大的突破。目前全市水产品加工总量仅占渔业总产量的2%,98%的产品靠鲜活销售;但就是这2%加工总量的加工产值却占渔业总产值的10.3%,可见加工增值潜力巨大,水产加工前景广阔。

根据当前实际,我市水产加工业应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为出发点,以现有的水产加工企业为基础,通过充实完善,优化工艺,美化包装,创建品牌,并结合我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多样化开发水产加工食品与旅游休闲食品,不断拓展市场,增加产值效益。要着力抓好省级龙头企业沙县三华烤鳗厂鳗鱼出口加工,开辟专用生产基地,引导基地用标准化组织生产,实现加工原料产量的提高与品质的提升。逐步完善“公司+基地+农户”的管理体制,实现产供销、种养加、贸工农、经科教一体化经营。加快梅列陈大琼脂厂改造与扩建步伐,力争建成全国同类产品最大的加工企业,实现年产琼脂1000吨以上。积极扶持清流沙芜与泰宁梅口淡水鱼加干厂,加强与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提高工艺,树立品牌,积极推行ISO9000、HACCP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大力培育水产品市场,建立建全水产品市场信息。随着水产品总量的增加,市场需求与生产滞后的矛盾愈显突出,虽然目前水产品批发、直销、配送、和个体商贩等多种营销方式应运而生,但仍存在地方性和销售数量的局限,难以推动生产的发展。必须建设一批影响力大、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市、县级水产专业批发市场,完善市场体系,拓展流通渠道,以销促产,促进发展。同时加大重点渔区和重点渔产品的市场开发,努力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实现水产品货畅其流、物超所值。

四、依靠科技,注重质量,增强后劲

以科技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发挥##资源、区域优势,努力实施良种工程,形成以市级良种场为龙头、县级苗种场为骨干的完整而科学的种苗繁育体系。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提高名优种苗的繁育能力和良种覆盖率,以良种突破带动渔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加大科研攻关,重点突破主要养殖种类种质改良,虹鳟、鳗鱼等重大病害预防与控制、规模化繁育和集约化养殖、水产品加工、水环境调控等技术难题;推广优良品种高效健康养殖、生态渔业、集约化养殖和保鲜保活贮运等先进技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运用,加快培养一批掌握先进科技知识和生产技能的高素质的渔业生产队伍,走科技兴渔之路。

大力推行无公害健康养殖。从源头抓起,做好全程质量监督和管理。加大生产投入品管理,严格执行渔药、饲料、添加剂等有关禁用、限用制度。实施生产日志、鱼病处方制和水产品上市休药期制度。加强疫病监控与测报,及时将病害控制并消灭在萌芽状态。加快渔业标准的推广、应用和普及,尤其对特色产品(虹鳟)、重点产品(鳗鱼),以及规模养殖产品要实施标准化养殖,切实保障水产品的安全优质。加快无公害产地认定、产品认证步伐,树立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增强水产品市场竞争力,为全面提高渔业经济效益,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小陈老师工作室原创

【关键词】水产养殖;效益;方式

近年来,水产养殖的面积不断在增加,有些水产品养殖基地盲目的投资扩建,忽略了水产品的质量问题,使效益严重下滑。所以,为了降低养殖成本,很多养殖企业实施不合理的养殖方式,低价饲料喂养、随意养殖等现象。这种恶性循环使水产品养殖效益又进一步下滑,本文针对于湖南邵阳地区的水产品养殖效益在实践中如何提升,做出了以下分析。

一、水产养殖的日常管理

1.水质管理

2.水的颜色

由于湖南邵阳是内陆地区,水产养殖均是池塘水,所以养殖中要特别注重水中是否有浮游生物,水质是否清澈等,在观察水的颜色中,水的颜色以浅蓝、翠绿、茶色为最佳水质颜色。如果发现水质出现浑浊、颜色变得特别浓,如:深绿色、浓蓝色、甚至变成其他颜色。要及时处理。若不及时处理水质,就可能引发疫情,后果非常严重,水质的管理通常用药物来调节,也可以及时的更换池塘水来加以控制。

二、提高水产养殖效益的实践方式

1.野鱼家养

现在,野鱼家养的方式越来越流行,市场上对于黄鳝、泥鳅鱼等的需求量特别大,实行此种养殖方法切实可行。由于市场需求量大,饲养难度较低,鱼极少生病的状况,野鱼家养的方式越来越普遍。并且野鱼在市场上销售的价格比家鱼要高出很多,是提高水产养殖效益的办法之一。

2.海鱼淡养

市场一直对于海鱼的需求量非常大,海鱼的售卖在市场中非常普遍并且价格比较高,例如:鲍鱼、象拔蚌等海产品,是低温高盐的品种,只要调整好水温与盐分,就可以在池塘中饲养。并且海产品在淡水中养殖有生长周期快,肉质口感好等优点。

3.夏鱼冬养

反季销售鱼类,一直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方式,可以将夏鱼通过温泉或者人工加温的方式进行饲养,例如:淡水白鲳、鲮鱼等都是夏鱼冬养的优质品种,让鱼苗在冬季生长,提前上市抢占市场。淡水白鲳如果在春节期间上市,价格可以提升40%左右。

4.北鱼南养

北方的鱼已经逐渐适应南方的水性特征,如:东北鲫鱼在湖南就已经开始饲养。而且生长周期比在北方要快,肉质更好。当然,南方的鱼也可以在北方进行饲养,最终是为了达到增长经济效益的目的。

5.外鱼内养

国外的一些品种在我国非常受欢迎,例如:非洲鲫鱼、尼罗非鱼等,这些品种的引进,资金投入小,效益增长快,如果湖南当地没有外鱼的品种可以通过科学的手段饲养一些,引发消费者好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6.混合饲养

很多混合饲养都是对四种家鱼的混养,但随着市场的需求不断改变,混合饲养也有了新的改变,现在养殖可以将鱼类、虾类、贝类、蟹类、蛙类甚至植物类进行混养,只要了解生物的习性进行科学管理,混养已经不再是难题,例如:稻田中饲养螃蟹、虾塘里饲养尖嘴鲈鱼等。这样的饲养方式不但科学有效的保证了水产品的生长环境,为提升水产品经济效益开辟了新道路。

7.高效暂养

对于鱼类的暂时养殖,具有养殖技术简单、资金投入少、效益回报高等特点,暂时避开上市高峰期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好方式。例如:饲养螃蟹、乌龟等易成活的品种,在市场价格低的时候暂养,等到节假日在选择上市,效益可以翻倍增长。

三、疫病防治的措施

1.预防重于治理

对于水产养殖,疫病一直是困扰养殖户的大难题。要提高经济效益,对于疫病的防治要格外慎重。结合湖南当地的鱼疫病流行状况,首先,要做好池塘的消毒工作。在鱼苗的撒放之前,对池塘进行晒、清理淤泥、利用石灰等消毒的方式进行池塘消毒。其次,要在放苗前对鱼苗进行彻底消毒。对于每天使用的用具,使用之前也要进行消毒。15d至17d消毒一次,如果在投放高峰期就要每周一消毒,连续消毒2d-3d。在发生疫情的时候,要结合情况连续进行消毒。通常情况下是将多种消毒剂轮流使用。做好以上消毒工作的同时还要做到定期对寄生虫和其它病虫害进行预防检测。对于疫病的防治不可掉以轻心,否则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四、结束语

水产品的养殖要结合养殖物种的特点科学的进行养殖,要不断的创新养殖模式,建设生态养殖体系,对于养殖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对于疫病的治理做到防大于治。对于饲料的投放要做到定期、定时、定量、定质。水产品品种的选择要多样化,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制定出一套有效的养殖策略,才能真正提高养殖的综合经济效益。

[1]胡金有,王靖杰,张小栓,傅泽田.水产养殖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现状与趋势[J].农业机械学报,2015,07:251-263.

THE END
1.泥鳅吃哪些食物才可以活,饵料有蝇蛆鱼粉水蚤等泥鳅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池水水色以黄绿色为宜,透明度在20-25厘米,酸碱度为中性或弱酸性,并且溶解氧在2毫克/升以上,并适时用田螺、微生物制剂改良水体。 4、疾病预防 养殖泥鳅时,每公斤饲料添加三黄粉5克、维生素C 2克,拌匀投喂,每月1次,每次连喂5天,并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改良水质,预防泥鳅患气泡病。 https://www.nongbaotong.com/a/dc3dfc.html
2.鳜鱼百科湖北鱼苗,黄冈鱼苗,水花鱼苗,鳜鱼苗批发在鳜鱼苗培育过程中,每5天左右应结合分规格转换环道1次,同时将环道底部两侧的沉积物清除。鳜鱼苗贪食,最好在转环道前数小时停止投喂饵料鱼,以避免鳜鱼苗暴食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静水培育 培育鳜鱼苗的池塘一般以水泥池为好,面积30~50平方米,水深保持在0.8~1米,在池底可设置一些模拟自然水域的人工礁,...http://www.shuichan6.com/guanyupeisong/
3.池塘微流水养殖泥鳅技术另外,池中必须安装适当功率的增氧机,以便于在恶劣天气缺氧时使用,确保池塘溶氧充足,满足泥鳅正常生长对氧气的需求。 二、泥鳅放养 1.清塘消毒 在放养泥鳅苗种前,先放干池中水,然后在池内土壤表面上均匀散撒生石灰150~200千克/亩,再喷水熟化生石灰,使石灰放出热量,杀灭土壤表面的各种病菌,15天后即可试水放养...http://jrshuichan.com/article.html?id=11641
4.泥鳅苗泥鳅开口苗泥鳅寸苗泥鳅5体长0.3-1(cm)原产地浙江 泥鳅 海宁市长河生态鳖养殖场是省级水产专家朱国尧创建的第五个生态鳖养殖基地。公司经过30年的发展,现有养殖面积600余亩。其中种鳖基地200亩,生态野生鳖基地350余亩,泥鳅养殖基地50亩,年销售甲鱼蛋、甲鱼苗1000万个,高品质生态野生鳖10万余只,泥鳅苗5000万尾,商品鳅100吨,带动周边养殖...https://product.11467.com/info/301781.htm
1.如何才能让泥鳅养殖事业更加繁荣富足1 防疫措施: 使用无污染、高质量的饲料减少细菌感染风险;定期对水域进行消毒处理;隔离新引入鱼群,以免传播病毒或寄生虫。 2 症状识别及治疗: 监控鱼群行为异常,如浮肿、腹泻等症状时应立即采取隔离并寻求专业兽医帮助诊断并提供适当药物治疗方案。 五、新手指南:如何开始一个成功的泥鳅养殖项目? https://www.1lhyh3ij.cn/ke-yan-jin-zhan/387432.html
2.泥鳅养殖技术全解析从饵料配制到水质管理在进行泥鳅养殖时,饵料的选择和配制对于泥鳅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需要根据泥鳅的不同成长阶段来调整饵料的种类和比例,以确保其营养均衡。例如,对于幼龄期的泥鳅,可以使用富含蛋白质的小鱼肉、虾皮等作为主要食物;而成年期则应增加植物性食物,如藻类、杂草等,以促进其繁殖能力。 https://www.pcr8nv7es.cn/yang-zhi-bai-ke/428713.html
3.泥鳅养殖技术精要在进行泥鳅养殖之前,首先要选择健康、活力旺盛的泥鳅苗作为基础。市场上可以购买经过专门培育和选育的优质泥鳅苗,这些苗体健壮、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对环境要求不高,是理想的养殖材料。 设计合理的饲料配方 为确保泥鳅能顺利生长,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通常情况下,泥鳅喜欢吃小型甲壳类动物,如蚯蚓、草履虫...https://www.cjan6a6c.cn/ke-yan-cheng-guo/396887.html
4.泥鳅养殖技术大全揭秘高效养殖泥鳅养殖全程操作指南在现代养殖业中,泥鳅不仅是观赏水生动物,也是一种经济性较强的食用鱼类。因此,如何提高其养殖效率、质量和产量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以下,我们将为您介绍一份详尽的“泥鳅养殖技术大全”,以帮助您掌握从基础到高级的所有知识。 一、选择良好的饲料 首先,选择合适的饲料对于泥鳅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可以使用鱼...https://www.uszlrttkj.com/sheng-zhu-yang-zhi-ji-shu/276452.html
5.泥鳅养殖全程指南从准备到收获的每一步在遵循《泥鳅养殖技术大全》的指导下,我们将逐步详解泥鳅养殖的全过程,包括选择良好的饲料、搭建适宜的生态环境、合理管理水质、注意防疫措施以及最终的收获与销售。 首先,在开始养殖之前,需要仔细研究并规划好自己的养殖基地。根据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选择一个适合泥鳅生长的地方,这通常是有足够深度和宽度以容纳鱼群且能够...https://www.seohspm.com/ke-pu-dong-tai/414904.html
6.主题咱们来点泥鳅养殖技巧吧最后,就是繁殖环节。这部分可能会有点复杂,但只要掌握正确的手法,就完全可以自己进行繁育。此时,你可能需要参加一门专业的“泥鳅养殖技术培训”,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整个过程,从配种到孵化,再到分苗,每一步都需谨慎对待。 经过一段时间后,当你的池塘里出现大量健康成熟的小家伙时,那真是心头的一块石头落到了海底...https://www.cns1n5uue.cn/yang-feng-ji-shu/205452.html
7.泥鳅的饲料及投喂技巧(10)篇1 . 泥鳅苗有哪些品种?不同品种的泥鳅苗价格多少钱一尾? 泥鳅也叫鱼鳅,在南方分布较多,它们生活在湖池之中,营养价值很高,因而也被称为“水中之参”。由于泥鳅市场较为稳定,而且基本上全年都可以采收,良好的经济效益也吸引着诸多的养殖户,而泥鳅的养殖起始于泥鳅苗,因此选对品种很重要。 https://www.nygq.net/sites/post/ylbWy2J6mK
8.泥鳅养殖方法入池水温差不超过3℃~5℃. 五、泥鳅苗入池后控食2—3天,给它一个适应过程,投饲量按放养泥鳅体重的5%~8%,由少到多,逐渐增加,投饲要定时、定点、定量。每天早、中、晚各投喂一次,投饲后饲料在2小时内吃完为宜。 六、及时换水、定期消毒。当水体透明度下降到20厘米以上时应及时排水和灌水。定期用漂白粉...https://www.med66.com/new/201209/pq201209247789.shtml
9.泥鳅养殖(通用14篇)2、清池消毒:鳅种放养前15天用生石灰清池消毒。留池水10厘米深,每平方米用生石灰100克化水全池泼洒。 3、铺施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培育大量的浮游动物作为泥鳅的饵料。放苗以后,逐步加强饲料投喂,并追施有机肥料。 4、饲料投喂:泥鳅食性杂,水中的小动物、植物、微生物及有机碎屑等都是它喜欢的食物。人工...https://www.360wenmi.com/f/filemo5y86i8.html
10.泥鳅幼苗培育及管理技术,泥鳅幼苗前后期培育阶段水蚤等浮游动物,同时每周泼撒两次发酵粪肥60~100g/m3或泼撒溶化的化肥1~2g/m3,经20天左右培育苗体长可达1cm,此时泥鳅可摄食水中昆虫、昆虫幼虫和有机物碎屑等食物,可投喂打碎动物内脏、血粉、鱼粉等动物性饲料及米糠、豆粉、玉米粉、豆饼屑之类的精饲料,每天上午、下午各投喂一次,开始日投喂占泥鳅苗体重2~5%...https://liumingwang.com/114524.html
11.泥鳅池塘养殖新方法一亩成本减半利润大5倍创业仆值得注意的是通常正宗的泥鳅苗都是按尾卖的,如果是按斤卖的话,第一数量会有问题,第二就种苗质量会有问题。 泥鳅的养殖投入主要是苗种和饲料,新手养殖泥鳅大多会选择寸苗(3~5厘米规格的泥鳅苗),目前养泥鳅寸苗一亩田需要约3500元投入。饲料主要选择蛋白含量在36%以上浮性鱼饲料,根据现在的养殖水平养殖一斤泥...https://cyepu.com/2079.html
12.今年泥鳅苗价格泥鳅苗多少钱一斤好的泥鳅苗是养殖泥鳅、提高效益的重要前题,泥鳅苗价格也是养殖户们最关心的话题。下面我们了解一下今年泥鳅苗价格,了解一下泥鳅苗多少钱一斤。 1、泥鳅苗多少钱一斤 当然全国各地情况不同,泥鳅苗的价格也有很大差别。现在苗子贵,好点的要三十元左右一斤,下五百斤一亩的话要一万五。一年的饲料要三吨多点,四千一吨...https://www.3ex3y4s7.com/yang-feng-bai-ke/278183.html
13.养殖创业计划书近年来,总体看肉羊养殖前景很好,肉羊数量处于下降趋势,而活肉羊及其产品价格一路攀升、小尾寒羊优点很多,成熟早,幼母6个月开始配种;生长发育快,平均月增重7.5公斤-10公斤,母羔4月龄体重30-35公斤,公羔4月龄体重35-50公斤;产羔率高,每年2窝,每窝3-5羔;体型大,成年公羊身高1米,体重100公斤以上,最重达180公斤...https://www.ruiwen.com/chuangyejihuashu/5466527.html
14.泥鳅池的建造图泥鳅池的建造方法泥鳅养殖池的建造方法投喂的原则是定时、定量、定位、定质[5]。定时:每天上、下午各投喂1次,一般以1~2 h吃完为宜;定量:每天的投喂量占泥鳅苗种总重量的4%~7%,投喂量不可过多,否则会因为贪食而造成消化不良,投喂量还需根据水质、温度、天气等情况进行调整,当水温高于30 ℃或低于12 ℃时少喂或不喂;定位:鳅苗下池后2 ...http://www.zzfmdn.com/article/401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