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原因是,不能够长期坚持锻炼。无论是有氧还是力量,每周少于两次锻炼,运动健身效果就不能够累积。健身房的大多数会员在买了卡之后,2至3个月内会比较频繁地光顾健身房,但频率会逐步降低。两三个月以后,很多人就会放弃,所以说许多人办健身卡是给健身房的老板送钱,毫不夸张。有数据统计显示,在健身房里能够每周达到两次以上锻炼频率的人只有12%,这是2018年的统计数据。
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没有足够的健身知识。健身并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特别是力量训练涉及大量训练技术和细节、训练原则、训练方法、饮食知识,并且需要训练者不断在实践中进行总结和调整。而不少人却认为“力量训练就是举铁,谁都会”,结果造成眼高手低,一事无成。
新手常发生的情况就是,到了健身房之后,这里练一下,那里练一下,毫无章法,自然不会有什么训练的效果。此外,当健身发生效果不如预期时怎么办?比如处于平台期怎么做,弱点如何改进,饮食如何调整等等。这些都需要学习大量的健身知识,并运用到实践去解决问题。而忽略健身知识的学习,相当于“裸健”,如果没有健身达人或健身教练的指导,失败几乎是注定的。
这两个原因和请不请私教毫无关系,而请了私教不去上课、放弃和失败者,仍旧是许多人的健身结局。
健身3年,展现真正女性曲线美。
第三,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健身计划。能够为自己制订健身计划也是一种能力,表明已经拥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健身知识。资深健身者并一定将健身计划写到纸上,但对于当前阶段要达到什么目标、每次练什么已经了然于胸。这正是资深健身者与初习者的重要区别。
健身5年,脱胎换骨。
第四,健身知识的学习、实践和总结。正如许多人失败的原因是健身知识的缺乏一样,成功者一定持续进行健身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同时将之不断应用到实际的健身实践中去。比如,进行了大量的训练,但骨骼肌含量或力量水平并没有达到预期增长,又或者体脂率的控制不甚至理想等等,如何解决呢?或者某种方法在甲君身上管用,放到乙君身上却不管用了。成功健身者恰恰是在这些方面,通过学习、实践和总结,一路克服困难,走了过来。
歌手王力宏。他在自己的微博上曾发帖说,“一周健身六天,已经有一年半的节奏了。”
演员张丰毅。在一次访谈节目中透露,健身是他的生活习惯。每周会有两次有氧运动,每次2小时。另外还会安排力量训练,也是每次两小时。他说,“有用的事情,都是枯燥难耐的,都得坚持”。
演员王德顺,被称为“中国最帅大爷”,已经80多岁。2015年他接受《城市快报》的采访时说,“每天都要锻炼两小时”。
健身大神施瓦辛格,已经70多岁。网上公布的一份他的周健身计划可以看出,他每周训练频率仍然高达六次。
正应了那句常说的话,可怕的不是别人比你优秀,而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
健身成功者与失败者的本质差别并不在于身材的好坏,那只是表相。真正的差别是在别人每一次认真学习健身知识、每一次默默锻炼的时候。想成为健身成功者,无他,好好学习、好好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