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1日,东航一架波音737客机在执行昆明——广州航班任务时,于广西梧州上空失联。目前,已确认该飞机坠毁。机上人员共132人,其中旅客123人、机组9人。民航局已启动应急机制,派出工作组赶赴现场。
赔偿主体
一般情况下,空难的赔偿主体有两个,一是航空公司,二是保险公司。航空公司(飞机经营人)一般会为乘客购买相应保险,发生空难后,实际由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内向旅客承担赔偿责任。
赔偿标准
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副主任李文中在接受北京商报采访时表示,10多年来我国没有发生大的空难事故,但是从过去的空难赔偿来看,赔偿标准上升得非常快,2010年的伊春空难赔偿标准就达到了每人96万元。因此,李文中预测,本次空难的航空公司赔偿标准可能要超过200万元每人。飞机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包括寿险)总的赔偿金额将达数亿元,甚至超过10亿元。
适用案由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案由规定》,空难罹难者的近亲属,可以选择“航空旅客运输合同纠纷”或“民用航空器损害责任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将按原告起诉时选择的案由,来适用不同的法律规定。
诉讼时效
按照我国《民用航空法》第一百135条规定,航空运输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自民用航空器到达目的地点、应当到达目的地点或者运输终止之日起计算。
适格诉讼主体
空难罹难者的第一顺序继承人为原告,如果仅有部分第一顺序的继承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追加其他第一顺序的继承人为原告,除非其书面放弃权利。
有权管辖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124条因发生在民用航空器上或者在旅客上、下民用航空器过程中的事件,造成旅客人身伤亡的,承运人应当承担责任。
第166条民用航空器的经营人应当投保地面第三人责任险或者取得相应的责任担保。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近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
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待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128条国内航空运输承运人的赔偿责任限额由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执行。
《国内航空运输承运人赔偿责任限额规定》第三条规定国内航空运输承运人(以下简称承运人)应当在下列规定的赔偿责任限额内按照实际损害承担赔偿责任,但是《民用航空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一)对每名旅客的赔偿责任限额为人民币40万元;
(二)对每名旅客随身携带物品的赔偿责任限额为人民币3000元;
(三)对旅客托运的行李和对运输的货物的赔偿责任限额,为每公斤人民币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