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美术、英语、朗诵……层出不穷的各种特色早教培训吸引着孩子的目光和家长的钱袋子,大部分培训机构的培训费动辄上万元甚至数万元。但是不少家长在花费了高昂的报名费用后,却遭遇了更多的麻烦:有的中途退课遭拒绝,有的退费数额有争议,还有的甚至一节课都没上也被拒绝退费。
交了一万多元学费课没上成
董女士家的孩子即将三岁,去年12月底,她在与家一路相隔的“爱悦堡国际早教中心”预交了2020年春季的早托班保育费。“当时是交六个月送一个月,合计七个月共计人民币11700元,并约定今年2月1日到园入托,正好上到8月底,9月份孩子转入幼儿园。”董女士说,不料受到疫情影响,早教中心一直未开课,到今年4月初时,该早教中心老师给董女士来电表示,5月中下旬早教中心开课,孩子可正常前来上课,前期未上的课可以在暑假时继续补课。
由于5月份时疫情尚未解除,董女士觉得孩子年龄小抵抗力差,目前不适宜开展集体上课活动。同时她觉得,原本报早托班的初衷就是想让孩子提前适应幼儿园生活,到来年暑期孩子已经不再适合上托班,于是没有同意老师的意见。孩子9月份开学,上早托班不再具有任何意义,希望老师和早教中心方面能协商退费。
早教中心:“特价课不予退费”
在吴女士与早教中心店长王顺的沟通中,王顺提到吴女士等人购买的是特价课程,是不能退费的。对此,吴女士认为,如今早教机构为了招揽客户均出台各种优惠活动,不能因为这是活动即所谓的“特价课”,成为早教机构不退费的借口和理由。
对于董女士、吴女士等人诉求,该早教中心始终坚持可以在后期补课,或将托班课转化为其他课或兴趣班,但是董女士等人认为,早教中心的行为,属于强制消费,“我们的初衷是让孩子在上幼儿园前进入托班适应幼儿园生活,就是冲着早托班来的,而孩子早期已在其他的早教中心报了早教课程,不可能再让孩子继续在这里上课了。”
家长:“特价课”不应成为逃避责任理由
董女士等人认为,且先不论所谓的“特价课”是否可以作为退费理由,合同内的说明也已清楚写明,疫情本就属于不可抗力,孩子始终没去上课,也是由于早教中心一直无法开门。而针对教育机构和培训机构,市里也有明确规定,不能因为这是所谓的“特价课”,就不给退费。“如今的早教机构不论是在哪报课,哪个不是在搞活动,谁也不会原价买课,这在我市的其他的早教机构都是如此,商家把特价课拿出来是他们用来推卸责任不想退费的借口。”董女士在采访中说,他们之中还有一位家长,报的课比他们的价格都高出很多,但是协议上依然写着“特价课”,商家用这种方式来逃避责任,委实不妥。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不得利用格式条款、技术手段强制交易
采访中,市消保委工作人员建议家长,双方都可退一步协商,如早教中心2月份未能开课,可将未上课的几个月费用退还家长,早教中心5月份开课后,没有上课的,可适当扣除部分违约金后,将其余的学费退还给消费者。若协商无果,建议消费者依法走诉讼程序,来为自己维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