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的孩子对动画片喜爱有加。一天午餐后班上正在播放动画片《等明天》,教室里鸦雀无声,我也坐在他们身边静静地陪着他们观看。
随着故事内容的推进,孩子们三三两两开始讨论起来,我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尽力让他们安静,而是竖起耳朵想听一听他们讨论些什么。原来,他们是在讨论动画片里那只没有房子住的小猴子。
“小猴子真是太懒惰了,所以没房子住!”
“小猴子不听朋友们的话,所以没房子住。”
“不是不是,是因为下雨了,小猴子不能盖房子!”
“小猴子一直在说等明天,他到底什么时候盖房子呀?”
“明天是哪一天啊?"
“等明天我就要出去玩儿咯。”
是啊,小猴子总是在等明天,明天之后还有明天,可是他的房子依然没有造好,只能到处乱跑乱跳。日常生活中不乏像小猴子一样“等明天”的孩子。特别是小班的孩子,他们刚脱离对家长的依赖,开始进人幼儿园适应集体生活,有的不愿意自己动手吃饭、穿衣,什么事都依靠老师和家长的帮助,被提醒时往往会像小猴子一样把“等明天”这句话挂在嘴边:“明天我再自己吃饭”“明天我再学穿衣服”“明天我再上幼儿园”。而这些喜欢说‘“等明天”的孩子最后依然没有学会本领,他们就像小猴子一样一事无成。
从小养成“今天事今天做”,的好习惯对于小班的孩子尤其重要,我们认为可以通过这个故事培养他们及时完成任务的习惯,让他们学做勤劳、不拖拉的好孩子。
【核心内容】
故事中的小动物学本领表演
【主题目标】
1.了解小动物的知识以及小动物的形态、特征、生存环境、生活习性等。
3.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已有经验来诠释对角色的理解。
【内容检索】
第一周教学活动安排
美术活动:《可爱的熊猫》——独立为熊猫添加眼睛和嘴巴,完成绘画。
健康活动:《小河马拔牙》——懂得要保护牙齿,养成刷牙、漱口的好习惯。
音乐活动:《啄木鸟之歌》——通过欣赏故事,能随音乐用动作表现啄木鸟给松树检查、治病的过程。
音乐活动:《蜜蜂做工》——在游戏情境中,能根据歌词随音乐节奏自由变换动作。
语言活动:《等明天》(一)——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故事名称及角色。
语言活动:《等明天》(二)——通过学习角色对话,了解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
科学活动:《可爱的小猴子》——尝试用身体动作和神态表现小猴子顽皮、好动的特点。
数学活动:《送糖果》——能按标记选择相同的实物喂娃娃。能手眼协调的将实物送进娃娃嘴里。
第二周教学活动安排
美术活动:《荷叶伞》——能够朝一个方向涂色,学习均匀涂色。在绘画过程中保持桌面、画面整洁。
健康活动:(体育)《动物火车开啦》——能跨越、钻爬过障碍,学习控制、协调自己的步伐,与同伴保持一致。
音乐活动:《熊猫功夫》——感受活泼欢快的音乐风格,尝试创编熊猫扫地的基本动作。
音乐活动:《漱口歌》——在歌声中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语言活动:《送颜色》——经一部感受色彩与周围事物的关系,丰富词汇:亮晶晶、颜料盒。
语言活动:《小兔乖乖》——学说故事中重复的对话,初步知道些自我保护的方法。
数学活动:《昨天今天明天》——观察日常生活的情景图片,尝试简单地表
述生活中事件发生的顺序。
社会活动:《懒惰虫和勤快人》——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体验劳动的快乐。
第三周教学活动安排
美术活动:《各种各样的房子》——了解房屋的结构和功能,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涂色。
健康活动:(身心)《我的本领大》——练习穿衣服,初步掌握穿开衫式外套,能把手臂套到袖子里,并尝试扣纽扣,拉拉链。
音乐活动:《大公鸡》——学习接唱与默唱交替的方法演唱歌曲。
音乐活动:《跳跳糖》——学习唱清歌词。
语言活动;《来表演喽》——在教师帮助下,大胆设计相应角色的代表性动作。
语言活动:《喂小动物》——能边喂动物边用语言表达“我请xx吃xx”
科学活动:《有趣的动物园》——能说出小动物的名称和主要特征。
数学活动:《水果找家》——认识颜色标记,能用颜色标记表示分类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