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大鹏请到黄贯中、叶世荣助阵电影
多少人在看到这一幕时热血沸腾,或是热泪盈眶。
是的。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仿佛为音乐而生,在舞台上他们是光、是热、是一切目光的聚焦点,他们是理想的信徒,而成就他们的唯一方式只能是——乐队。
电影《缝纫机乐队》9月29日上映
大鹏执导的第二部电影《缝纫机乐队》就讲述了这样一群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因各种原因聚集在一起组成乐队,用摇滚唤醒世界的故事。
大鹏微博截图
其实作为本片的导演,大鹏本人就有着一个音乐梦、一个乐队魂:中学时因受Beyond的影响,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在长春先后组建地下乐队“及格乐队”、“天空乐队”,并担任吉他手兼主唱。
也因为自己对音乐的执念,大鹏在《缝纫机乐队》中为所有热爱音乐的人造了一个梦:大鹏不仅请到Beyond成员,电影中许多不起眼的龙套角色都由国内著名乐队的乐手客串出演。
《缝纫机乐队》摇滚老炮儿合影海报
其中包括面孔乐队—欧洋、黑豹乐队—赵明义、痛仰乐队—高虎、鲍家街43号乐队—龙隆、艳乐队—王澜、二手玫瑰乐队—姚澜、眼镜蛇乐队—肖楠、骑士乐队—斯琴格日乐、麦田守望者乐队—萧玮、超载乐队—李延亮、新裤子乐队—彭磊、OKKING乐队—谢天笑、天堂乐队—雷刚、唐朝乐队—刘义军。
谢天笑等国内著名乐队乐手客串出演《缝纫机乐队》
乐队电影之所以动人,不仅因为组乐队本身,还因为它往往与友情、青春,与那段追逐梦想的岁月有关,才会格外闪闪发光。
电影中关于乐队的故事不胜枚举,同样在我们身边,也有着这么一群人,无论他们现在身在何处、做着与音乐有关或无关的工作,那些个与乐队成员一起嬉笑打闹、在台上台下挥洒过汗水的日日夜夜,都将封存在青春的纪念册里永不褪色。
@不信鬼先生,25岁,鼓手,运营狗
高中的时候,我们学校举办过一次“红五月艺术节”,现在想想就是领导们为了评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点学校而设计的。那时候我刚刚从西洋打击乐转战为架子鼓,对组乐队莫名地热衷,于是搜罗了周围“小时候学过,家里有乐器”的键盘手、吉他手们,组了一个“小乐队”。
名字呢,就叫小乐队,没有特殊的含义。如果非要加一个含义的话,那时候我暗恋的男生小名叫小小,在选曲困难的时候对方发短信鼓励过我,于是取名为小乐队。
最后我们选择了一曲《校服的裙摆》,自行百度一下,旋律还可以。一个十八线艺人的曲子,老师一看这歌名:嗯,大气,嗯,青春,嗯,活力,嗯,棒棒。
如今,我不再学习打击乐,我们也很久没有联系了,甚至连一张合影都没有,那段代表着青春的短暂回忆,就留在懵懂迷茫又青涩的小乐队里吧。
▲恶童乐队
@江浩,男,27岁,乐队主唱,乐龄7年,公务员
大学毕业后一个机缘巧合跑到了离家五百公里外的东北某城乡结合部的机关单位上班,每天朝九晚五,周而复始,少了些年轻人应该有的经历但也乐得清闲、可以继续做自己的乐队。
乐队是2010年开始做的。乐队名字叫做恶童乐队,取名亦正亦邪、非黑非白之间,如同一个略带着邪恶小念头的小孩一样,也正像是我们的音乐,虽然是金属核是后核,严肃乖戾但是也带着些许的戏谑和玩世不恭。
乐队巡演的时候我们最喜欢住青年旅店,这样既可以认识新的朋友还可以胡闹,做各种游戏,会觉得旅途上的劳累全被笑声和酒精掩盖了。
因为乐队每个人都是有工作的所以我们基本上靠双休和节假日来演出,经常周日的晚上我们在另一个城市的舞台上和你汗水交融翻云覆雨,然后半夜坐车回到自己的城市,直接到单位上班,这种感觉就好像是一个超人昨晚刚刚拯救完世界,然后早上需要变成一个本分的上班族,虽然有时有点累但是这种反差其实也挺酷的。
▲老翟和他的人间指南
@老翟,男,29岁,文案策划
乐队名字:人间指南
组乐队的想法其实在十四五岁的时候就有了,虽然身在所谓的“数学特长班”,但我数学成绩不咋地,不喜欢玩儿游戏也不喜欢体育运动,对学校那一套势利的教育方式也特别有意见,所以在班里算是个异类。那时候自学吉他稍微入了点儿门,就想着以后大学一定要去北京上,一定要在北京组乐队。
那会儿在学校附近专门租了一个两间的地下室,里屋做demo和排练室,外屋放设备和杂物。为了做隔音专门收了一批学校门口酒店淘汰下来的被子挂在墙上。所以那会儿大家一进里屋就能看见“墙”上各种不明颜色的液体干下来的痕迹……现在想来挺恶心的,但那时候有一种特Lo-Fi的“自豪感”,觉得特好玩儿。
很多人都认为组乐队很容易招姑娘喜欢,但如今想来特别好笑的是,那时候我们乐队的所有成员都通过我找到了男/女朋友,只有我单身。看来还是太没魅力了。
▲TheBeatles是他当时最喜欢的乐队
@whitenoise,女,23岁
初中时我们是同班同学。当时他成绩好、会唱歌,人也长得好看,一直生活在同学的簇拥和老师的青睐中。而我是一个不太爱说话、也不爱热闹的女生,三年下来,总共也没跟他说过几句话。当时并不明白自己对他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我只知道,我喜欢他唱歌唱到投入时把眼睛闭起来的模样,这样我就可以一直盯着他看而不被发现。
高中时我跟他就不同班了。为了参加学校的唱歌比赛他组了个乐队,乐队名是由他和其他两个成员名字各取一个字组成的,现在想来有些傻气。当时为了能看他比赛,我还申请去当比赛的志愿者,发发水、递递话筒什么的。然后果不其然地,他们乐队一战成名,虽然没有天天收情书这么夸张,但也会在大课间跑操的时候成为女生指指点点(褒义啦)的对象。
再后来大学我们考到不同的城市,许多关于他的消息都是经别人之口得知的了。听说他大学依然在组乐队,乐队还去了某某音乐节;听说他后来转幕后制作了,但仍然在唱歌、写歌……现在回想起这些事来,觉得自己很幸运,曾经喜欢过一个这么优秀的人。
▲德国战车(Rammstein),世界上最著名的工业重金属乐队,由德国东部地区一群厌倦了工厂生活的无产阶级组成。
@刘微光,男,23岁,现在做行政
乐队名字:钢筋
乐队是这么成立的。大学开学前就泡在贴吧里天天刷,发那些要组乐队的信息啊还有帖子啊什么的,想看看有没有志同道合的兄弟组个乐队。于是……屁也没有。之后就换了套路,出去转转。在学校里教吉他的小教室里认识了我们的吉他手,然后又通过他认识了鼓手。这些都还好,我们主唱小姐姐的故事是听起来最恶俗的。
当时我们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主唱,有一次上英语课,每个小组要唱英文歌。轮到班长小姐姐那组后,她一开口我就疯了,我立马跟我们的吉他手说我找到想要的人了。最开始还有点担心她这种流行唱法不适合,经过慢慢地排练与磨合,她完全可以驾驭摇滚风格。但是她一直很犹豫,直到她男朋友觉得她和一群老爷们玩摇滚是在鬼混和她分手了,她才真正归队。至此乐队成立。很俗套的故事吧,我也这么觉得。
▲张佳(中间的女生)和她的“老干妈”
@张佳,女,22岁,主唱,学生
乐队名字是老干妈,因为全队都超爱老干妈。
成立契机就是我在中山大学加入了乐元素这个社团,见面大会上有一个gay里gay气的大四“老人儿”过来和我说想组一个俩主唱的乐队,我觉得他声音很娘,儿我声音很爷们儿,还是比较和谐的。当时还有几个怯生生的大一小朋友,不太知道怎么和人攀谈,于是我就过去问了他们想不想和我们两个“老年人”一起玩,最终我们就成了中大唯一一个双主唱乐队。
由潘耀明执导,刘德华、白宇、莫文蔚领衔主演的口碑电影《焚城》正在全国热映中,目前票房已累计突破8650万,豆瓣开分7.6,好口碑持续发酵!值得一提的是,影...
近日,2024金鸡国际影展片单揭晓。此次金鸡国际影展共展映37部影片。其中包括竞赛单元10部,全景单元21部,经典单元6部。《因果报应》《想象之光》《大...
近日,由潘耀明执导,刘德华、白宇、莫文蔚主演的《焚城》在面临11月电影市场淡季和好莱坞大片竞争的压力下,票房实现逆跌,口碑持续走高。据灯塔专业版数...
据外媒报道,邪典恐怖电影《孤儿怨》将拍摄第三部,系列主演伊莎贝拉·弗尔曼回归饰演伊斯特,《孤儿怨:首杀》的编剧大卫·麦戈德里克和导演威廉·布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