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0.01.21
一、医务人员防护分级
1、一般防护: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要求医务人员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认真执行手卫生。
要求医务人员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隔离衣、戴乳胶手套;分诊台的护士可以不穿隔离衣;
严格执行手卫生;
结束工作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1)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医用防护口罩。
(2)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洗必泰醇、新洁尔灭醇、75%酒精、复配消毒剂等)揉搓1~3分钟。
(3)接触可疑的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建议戴手套。
3、二级防护:
适用于进入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
进入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必须戴医用防护口罩(每四小时更换一次口罩或感潮湿时更换),工作帽、穿工作服、隔离衣、必要时穿鞋套;
接触可疑的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
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严格按照区域管理要求,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卫生与防护。
4、三级防护:适用于为实施吸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对病例进行有创操作人员。除二级防护外,还应当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二、医务人员穿戴或脱摘防护用品程序
1、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一是从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的流程:洗手→戴帽子→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手部皮肤破损的戴乳胶手套。
二是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的流程:穿隔离衣→戴护目镜/防护面罩→戴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
2、脱摘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一是医务人员离开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前:摘手套、消毒双手→脱隔离衣→脱鞋套→摘护目镜/防护面罩→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用后物品分别放置于专用污物容器内。
二是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洗手和/或手消毒→脱工作服→摘医用防护口罩→摘帽子→洗手和/或手消毒后,进入清洁区。
三是沐浴、更衣→离开清洁区。
三、穿戴或脱摘防护用品注意事项
1、医用防护口罩可以持续应用6小时-8小时,遇污染或潮湿,应及时更换。
2、离开隔离区前应对佩戴的眼镜进行消毒。
3、医务人员接触多个同类传染病患者时,隔离衣可连续应用。
4、隔离衣被患者血液、体液、污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5、隔离区工作的医务人员应每日监测体温两次,体温超过37.5℃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