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职业接触防护制度医疗法规医护天地

一、本制度所指的职业接触指医务人员在从事医疗活动中,通过眼、口、鼻及其他粘膜、破损皮肤或通过针刺、咬伤、擦伤和割伤等途径穿透皮肤或粘膜屏障接触血源性病原体的血液或其他潜在传染性物质。

二、防护目的

1、有效预防医院感染,保障病人和医务人员健康。

2、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3、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护人员,也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和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再传至病人。

三、防护原则

实施标准预防,对于传染病患者,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四、防护措施

(一)认真落实手卫生制度

1、以下情况应及时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在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2、以下情况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在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二)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1、在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带手套;接触病人破损皮肤、粘膜时应戴手套。操作时发现手套破损时,应及时更换,如手部皮肤破损,应戴双层手套,脱手套后应及时洗手或手消毒。

2、进行体腔穿刺等操作时应戴外科口罩,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

3、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近距离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应使用防水围裙、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4、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如传染病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等时应穿隔离衣;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应穿隔离衣。

5、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触甲类或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患者时应穿防护服;接触经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应穿防护服。

(三)防止锐器伤

1、使用过的针具和注射器应及时处理,禁止双手回套针帽,禁止弯曲被污染的针具,禁止用手分离使用过的针具和针管,锐器使用后放置于锐器盒中,在容器装满之前将其密封和处理,不得重复使用。

2、任何锐器不能两人同时触摸;避免手术中经手传播锐器。

3、在进行侵入性操作时,一定要保持足够的光线,避免刺伤。

(四)医务人员如有伤口、皮炎等,不应参加血源性传染疾病病人的直接诊疗工作,如须参加应戴双层手套。

(五)、污染的医疗仪器设备或物品应正确处理。物体表面、环境、衣物按规定进行消毒。

(六)医疗废物应按照医院《医疗废物管理规定》进行处理。

五、防护用品的保证

1、科室应根据本科特点配备足量的防护用品:

(1)防渗透围裙、手术衣、口罩、防护镜或防护面罩、手套等。

(2)消毒剂:2%戊二醛、含氯消毒液、碘伏、75%乙醇以及速干手消毒剂等。

2、防护用品的管理

(1)科室备用足够的防护用品和器械,并放置在方便取用的位置。

(3)科室发现防护用品数量不够时,及时补充和领取。

六、建立职工健康档案

重点科室(手术室、手术科室、检验科、口腔科、胃镜室)人员应定期体检,体检时应将血源性疾病的免疫情况做为必检项目,同时重视自身的预防接种。

七、职业接触应急处置措施

1、皮肤若意外接触到血液或体液,应立即以肥皂和清水冲洗。

2、若是患者的血液、体液意外进入眼睛、口腔,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3、被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剌伤后,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伤口,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水和流动水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4、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75%乙醇或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

八、职业接触后预防措施

1、发生职业接触后,应先确定源患者是否具有传染性及职业接触当事人免疫情况,如未进行检测须立即进行检测。

2、乙型肝炎病毒:未接种疫苗者,应采取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肝疫苗的措施;以前接种过疫苗,已知有反映着,无需处理;以前接种过疫苗,已知没有反应者,应采取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肝疫苗的措施;正在接受疫苗注射未产生抗体者,应采取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继续接种乙肝疫苗的措施。暴露源为HBV阴性者,接触者完成乙肝疫苗接种。

3、丙型肝炎病毒:可考虑注射干扰素。

4、艾滋病病毒: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接触后4小时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但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实施预防性用药,具体用药情况可咨询专科医师。

九、随访

1、乙肝病毒接触者应在3各月、6各月及1年时分别进行血清学检测。

2、丙肝病毒接触者应在4周、6周、4各月、6各月进行血清学检测。

3、艾滋病毒接触者应在4周、8周、12周、6各月时进行血清学检测。

十、报告

1、职业暴露发生后,当事人应尽快报告科室负责人。

2、按照《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登记表》(于医院感染管理科领取)进行登记,由科室负责人签字后由职业暴露当事人尽快送交医院感染管理科。

3、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接触事件后,当事人及科室负责人应尽快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管理科联合防保科尽快报告印台疾控中心对暴露级别进行评估,以利尽快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十一、其他注意事项

1、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健康安全,请医护人员进行各项诊疗操作时,务必做好个人防护。

2、医护人员进行各项医疗操作时,应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范。

3、医院有关知情人应为职业暴露当事人严格保密,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当事人情况。

就诊流程

就诊须知

专家门诊表

楼层布局

医保政策

来院交通

寿县卫健委“举旗帜﹒送理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走进寿县中医院

医术精湛暖人心,医德高尚获赞誉——康复科获患者赠送锦旗

THE END
1.一级防护用品都包括哪些一级防护用品包括一次性使用帽子、一次性使用隔离衣、一次性使用手套以及一次性使用外科口罩,在一级防护状态下,医护人员须在穿着工作服之后佩戴上述物品,并每四个小时就对一次性使用外科口罩进行更换。 一级防护用品有哪些 在面对一些传染力度较强的疾病时,医护人员都需要在穿着好工作服之后按照一级防护要求佩戴相关物...https://edu.iask.sina.com.cn/jy/kEYioNF57h.html
2.啥?分级防护又变了?丨李六亿教授对一二三级防护的解读同时,在新冠防控工作当中,我们的日常工作(非新冠患者的医院感染防控)要遵循国家相关的法规、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相关文件,以及近年来颁布的专业性行业标准来执行。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根据暴露感染的风险分三级防护。 一级防护: 李教授说除了高风险部门,医院里面其他部门常规的诊疗工作,都是采取一级防护。一级防护用品要根据...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804/10/70338540_928431560.shtml
1.北京协和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大众防护问答3.0口罩是个人健康防护的“第一道防线”,因此佩戴符合防疫标准的口罩十分重要,但也不需要过度防护。市场上口罩种类很多,有一次性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KN95/N95及以上级粒防护口罩及医用防护口罩等。 乘地铁、坐公交或者去超市时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就可以达到防护效果;居家观察或者家中有需要观察的人员时,可以选择医用外...https://www.caztc.edu.cn/yqzt/info/1007/1216.htm
2.科普工作委员会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康复医务人员自我防护知识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强疫情期间医用防护用品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医务人员的防护等级分为四级:一般防护、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 一般防护配置: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一次性外科口罩,手卫生用品,必要时戴乳胶手套。 一级防护配置: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一次性外科口罩、乳胶手套,手卫生用品...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5970495
3.《中华全科医师杂志》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基层防控指导意见(第一...(一)医务人员防护知识全员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什么是标准预防;如何针对本岗位诊疗工作评估感染暴露风险;不同风险如何选择防护用品;如何按照正确顺序及方法穿脱防护用品。 (二)医务人员防护原则 1.做好诊区的通风管理,严格落实《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医院防护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 https://www.huxijie.com/documents/%E5%A4%B4%E6%9D%A1/2776/
4.医院防控物资储备方案(通用13篇)3.有流行病学史的患者且有症状者应及时告知发热门诊工作人员,同时电话报告医务部、院感科。 4.预检分诊人员应按一级防护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工作服、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手套),同时做好手卫生。 5.经预检分诊查出的发热病人,应由预检分诊处的工作人员陪送到发热门诊,预检人员发生异常或意外情况应及时报告。 https://www.unjs.com/fanwenku/410969.html
5.内镜中心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内镜诊疗和清洗消毒人员应具备内镜清洗消毒知识,接受相关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 (二)工作人员清洗消毒内镜时应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 (三)医务人员遵守《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严格手卫生。 (四)职业暴露防护:诊疗护理工作应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意外发生职业暴露后,严格按《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职业暴露防护制度...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wp3g9.html
6.防控新冠肺炎,医务人员日常应该做好哪些防护及清洁消毒?医疗...抗击新冠肺炎工作中,医务人员正确佩戴防护口罩和穿着防护服,注意一些容易引发污染的不规范日常行为,对预防疾病至关重要。 一、正确穿脱防护用品 按照医院制定的医务人员防护标准,正确佩戴帽子、口罩、手套、护目镜、隔离衣、防护服等防护用品。严格培训脱防护用品流程,避免不规范操作造成的污染,部分内容参照《医务人员(...https://www.bjsjth.cn/Html/News/Articles/11356.html
7.医院感染工作小结(精选15篇)规范了医疗废物管理,取消对医疗废物的浸泡,避免了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对医疗废物要求毁形、存放、处置,并做好交接登记。避免一次性医疗用品重复使用和流入社会现象;医疗废物统一由一个工作人员收取,减少了医疗废物运送过程中对医务人员及行人的误伤,减少了医院感染的机会。https://www.oh100.com/a/202310/7315974.html
8.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应急预案⑴ 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医务人员掌握相关的防控知识和技能,做好个人防护。 ⑵ 做好消毒隔离及防护用品物资储备,为医务人员提供充足、必要、符合国家要求的消毒和防护用品。 ⑶定期召开会议通报医院感染防控情况,协调解决医院感染防控准备与应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http://www.czdyrmyy.com/ShowNews.asp?id=2231
9.医务人员防护工作制度11篇(全文)(三)上述物质可能发生喷溅时,应戴眼罩、口罩、并穿防护衣,以防止医务人员皮肤、黏膜和衣服的污染。 (四)被上述物质污染的医疗用品和仪器设备应及时处理,重复使用的医疗仪器设备用于下一病人前应进行消毒或适当消毒。 (五)污染的床单及时处理,防止接触病人的皮肤黏膜,以防污染衣物及微生物传播。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2nnhs4lb.html
10.释疑!防护物资是否充足?一级响应意味什么?使用过的口罩该怎么处理...一家医院医务工作人员表示,由于疫情对防护等级要求高,护目镜、N95口罩等高等级防护装备也并非医院常用物资,日常储备量有限,期待社会各界提供捐赠。 记者了解到,武汉市红十字会现开通24小时电话,接收社会各界爱心捐赠抗击疫情的医用耗材、防护用品等物资。为保障市民能买到必要的医护用品,全市商超、药店春节期间坚持开门营...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203540
11.医护人员一二三级防护标准一二三级防护标准要求一级防护 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3、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隔离衣、戴乳胶手套。分诊台的护士可以不穿隔离衣。 4、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快速手消毒剂揉搓1-3分钟。 https://www.dehsm.com/article-1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