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人用什么拐杖好拐杖是老年人的好伙伴,有了拐杖的帮忙,在外遛弯、上楼下楼都方便多了。但有时用着拐杖却不舒服,甚至还会因此摔跤,这是怎么回事呢看看自己的拐杖,质量还不错,价格也很高,怎么就用着不顺手呢其实拐杖的选购这里面可是有诀窍的。
老人用什么拐杖好市场上的拐杖五花八门,该如何选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材质:轻便,以250克到350克为好,同时也要兼顾结实、耐用,不易变形的拐杖相对较好。
2、高度:老人穿平底鞋站立,两手自然下垂,手腕部皮肤横纹至地面的距离就约等于拐杖的理想长度。
3、把手:表面不能太光滑,长度最好超过手掌宽度,握起来感觉手腕比较放松,且能用上力。患有关节炎或中风的老人,最好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的把手。
4、底端:无论单足还是多足拐杖,都要保证底端装有橡胶头,有助于行走时增加摩擦力,防止打滑。
二、老年人什么时候用拐杖1、视力不好
有些老人会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现象,外出时可以拄一根拐杖,用来探知前方道路表面的积水和障碍物,有利于保证外出活动的安全。这些老人一般不存在握力差、上肢支撑力不强的问题,建议使用单足手杖,即外形像问号的手杖。视力特别差的,可以挑选杖身在夜间可以发光的,能够引起他人注意。
2、关节不好
3、平衡力差
老年人运动机能明显减退,平衡功能减弱,即使静止站立时也容易晃动和跌倒,拄拐杖可以提高在较小的支撑面上,控制身体重心的能力。这样的老人依自己情况选择腋拐或多足拐杖,容易疲劳或步行能力差的老人可以选择带座拐杖,随时休息。
4、中风患者
多足拐杖有助于支持中风患者的平衡功能、承重功能和稳定性,适合有一定站立能力和行走能力,但又需要在移动过程中获得平衡帮助的中风患者。市面上有三脚、四脚拐杖,多足拐杖支撑面广且稳定性好,除中风患者外,也适用于所有用单足手杖不够安全的老人。
三、老人如何正确使用拐杖使用拐杖在当站直时,拐杖的上缘应在腋下2指左右。拐杖的扶手应在臀围线的高度,或站立时双手下垂,手腕横纹的位置。当握住扶手时,肘关节轻微弯曲。为了防止损伤腋下的神经和血管,在站立和行走时,身体应该用手去支撑而不是腋窝处。
行走时,身体略前倾,双拐前移30厘米左右,开始时似乎是要用伤腿前行,实际上将体重移到双拐上。身体在两拐间前移,最终好腿落地撑住。当好腿站实后,双拐前移准备下一步。行走时,要目视前方,不要看脚下。坐时,背对一把稳固(最好带扶手)的椅子。把双拐交到一只手上,另一只手向后摸到椅子,然后慢慢坐下。坐下后,把拐杖倒过来放在身边够得着的地方,避免拐杖滑倒。
要站起来时,身体向前轻移,双拐放到伤腿一侧的手上,撑起身体,用好腿支撑。在上下楼梯时,一手扶楼梯扶手,一手握双拐。上楼时,好腿在前,伤腿在后,用好腿带着伤腿。下楼时,伤腿在前,好腿在后,用好腿一节一节跳下。如果楼梯没有扶手,那只能双臂撑拐跳着上下了。记着“好腿先上,坏腿先下。”
使用手杖在站直时,手杖的高度到腕横纹处,手握手杖时肘关节轻微弯曲。手杖要用好腿一侧的手握着。左腿伤了,右手拄手杖;右腿伤了,左手拄手杖。行走时,手杖先向前一小步,迈出伤腿,再迈好腿。这样以好腿为重心支撑,身体略向好腿一侧倾斜,可明显减轻伤腿一侧的负重。在下楼梯时,手杖的使用与拐杖一样,也要记得是“好腿先上,坏腿先下。”
首先,手杖的长短很重要,太长或太短都会使支撑点不自然:高了,会使身体上倾,容易导致老人脚底踩不实;低了,则必须弯腰前屈,走起路来不舒服。手杖最恰当的高度,应该是人立正站立、两手自然下垂时,手杖从平地到达手腕部皮肤横纹之间的高度。其次,手杖的材质和重量也很重要。手杖重了,使用起来会费力;轻了,扶着又有飘忽感。会感觉使用不够踏实。所以,宜选择那种拿在手里有沉稳感的,比如实心木头或竹头比较粗的手杖。最后,手杖的把手不能太滑,底部一定要有底垫防滑。一般情况下,如果老年人身体状况不是太差,选单脚的手杖即可,但如果老人平衡能力较差,或有中风史、关节炎或腿部受过伤、支撑力差等情况,最好选择多脚的,以增强对身体的支撑力。此外,老年人还要经常检查手杖的底垫,看一看是否松脱?是否被磨平?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以防发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