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到动情处,外表坚毅的张磊一改爽朗,语气里有点酸涩。创业不易,从一开始,他就知道,但决定踏上这条路的那刻,他就没留后路。
张磊校长,【校长EMBA】41期学员,有家便利店总经理
2003年从学校毕业后,张磊进入全家,这样一干就是十多年。就在他事业顺利,有机会接管华东销售区域的时候,他却选择了辞职。对此,张磊表示,这并不是一次冲动、任性的选择,而是自己思量已久、慎之又慎的决定。他的梦想是要打造中国便利店的第一品牌!
背井离乡,以梦为马
从全家辞职后,2014年,张磊离开上海去了武汉。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抛却优渥的条件、离开温暖的家,张磊要狠心做的割舍有很多。他记得,当时还在上小学的儿子写了一篇作文,里面有一句话特别触动他:爸爸要去外国了。武汉并不算远,但在儿子眼里,离开了上海、离开了家的爸爸,就像是去了天边一样,远得够不着。
因为足够努力且有充足的经验,张磊在武汉加入新的便利店品牌进展得很顺利。但在张磊的畅想里,他对便利店的期许远不是如此,他有更大的憧憬和抱负,在这条路上,他要再进一步、走得更远。
2017年,张磊离开了武汉的公司,受江西新力集团邀请来到南昌,开始组建一个全新的便利店品牌。虽然这一次张磊也是重新开始,但新力集团给予了他更大的支持和更高的期许,于是,他开始组建自己的团队。
当时,上一家公司的好几个同事都积极加入了张磊的团队,这些同事大多都来自上海和广州,跟张磊一样,他们都足够勇敢、坚定、能吃苦,仅仅为了梦想,他们背井离乡、毅然决然地舍弃了舒适圈的生活。让张磊记忆尤深的是,有两个同事为了来南昌跟他一起开店,没有任何犹疑,就开着车、带着行李长途跋涉地来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筹建,2017年5月22日,第一家“有家便利店”在江西南昌成功落地。张磊的梦想是,要打造属于中国人自己的便利店品牌,这是他踏出的第一步,也是格外坚实的一步。
学习没有天花板,一人学带全员学
从有家便利店成立那天开始,张磊就一直在想,在全家、711和罗森等国外便利店品牌强势占领中国市场的前提下,有家便利店该如何做到与众不同从而脱颖而出呢?为了这个目标,他一直苦思冥想,也为此做了许多战略战术的改变,成果是明显的,但张磊觉得还不够。
在学习的过程中,张磊全程认真做了笔记,并且还带领小组在竞赛中获得了第一名。说到这里,张磊满是自豪,当时为了准备比赛的PPT,他和同事边讨论边细化,一直做到凌晨两点,事实证明,这份努力是值得的。
学习完以后,张磊回去立马做了转训,他觉得光自己学是不行的,不能让自己成为学习的天花板,必须带领团队一起学。之后,他又报了第41期的《校长EMBA》,给子公司的5个负责人报了《赢利模式》。
为了最大程度地共享学习成果,张磊要求,凡是参加了现场学习的员工,回来之后必须立即转训,让公司的更多人一起学习。正是因为这种严格要求,在有家规模不断扩大、品牌不断增强的同时,有家员工的学习能力和业务能力也飞快提升。
要么做第一,要么做唯一
在谈到自己的第一次学习体验时,张磊说,他最大的收获是对“战略”二字有了重新认识。在李践老师讲到3到5年的战略规划时,张磊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要么做第一,要么做唯一。因为便利店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行业,且有国外几大品牌在前,有家便利店绝不可能成为唯一,那么只有做到第一了。
这句话给张磊的冲击感是十足的,当时他就在心里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将有家做成中国便利店的第一品牌。想到就要做到,经过一番盘算和谋划,张磊和团队决定从三个方面来进行改进提升:第一是打造自己的人才梯队,第二是塑造鲜明的品牌调性,第三是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品质。
在自有品牌的营建上,有家将目标群体锁定为18-35岁的年轻一代,特别是Z时代的消费群体。首先,有家独树一帜,开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旗舰店。在旗舰店的设计上独具匠心,贴近年轻消费群体的审美风格,具有很高的识别度和时尚感。
其次,注重自有产品的研发和供应。有家拥有自己的厨房和鲜食产品,还推出了小时光、小心机系列产品,也设计了自己的IP形象,在与其他便利店的竞争中,有家一直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最后,是有人情味、温暖、安心的服务。张磊说,他并不认同现在的无人店模式,因为那种空荡荡、冷冰冰的营业模式会让人没有安全感,而有家就是要在服务上成为行业标杆,致力为顾客提供高质量、有温度的服务。
说到这,张磊不无自豪地说,在与公司高管和员工自上而下、从大到小的讨论中,有家便利店新的价值观马上就要颁布落地了,而他对公司的未来就像对新价值观的期待一样,充满了信心和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