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若您购买了本专栏,需要电子版的可以私信我,免费发送文档链接。
标题常见作用:
与开头结尾呼应,浑然一体;化用诗句,使题目富有诗意。
1、秀发上的红绸带
情节:我收到云的一封新,里面装着一截大漠里生长的骆驼刺,系着红绸带的云的影子时常出现在我的眼前。
我曾在部队执行紧急的救援任务时,身负重伤。我的病友是位六十多岁的老人,是一名军人,云便是她的女儿。系着红绸带的云帮我把带血迹的衣服洗干净,她买来书读给我听。在医院住院的日子里,她那秀发上的红绸带,时时伴我左右。半年后,我奇迹般地恢复了。出院时,云邀请我照相留念。分别前,云送我用红绸带系着的医疗用品,对我说了一句:“姐,你照顾好自己,以后我也去当兵。”说完,那秀发上的红绸带和她一起消失在蒙蒙细雨中……
又过了半年,她真的走进军营,她来信告诉我,她长长的秀发已被剪成短发,秀发上的红绸带也不再系了。
⑨多年后,我已经离开部队,但云的英姿飒爽,以及她的那份真诚和美好,会如红绸带一样永远鲜艳,成为我心中那一抹挥之不去的云彩……
请分析本文以“秀发上的红绸带”为题目的作用。
2、独木桥
情节:上学得经过一座独木桥,这对我来说是一种折磨,我怕掉进河里。有一天哥哥拉着我上了桥,河对面的一个人竟也走到了桥上。哥哥和对方较劲,互相使劲顶了一下对方,差点儿把我撞下去。他们两个彼此又一顶,竟然神奇般地交换了位置。哥哥过了桥。我蹲在桥面上,一边哭,一边闭上眼睛,两手死死地抓住桥面。结果那个人从我身上轻轻跳了过去。我终于壮起胆,慢慢站直了身子,走了起来。我发现一个人走独木桥,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只要不怕,就会走得很好。
让我感到特别高兴的是,每天早上妈妈给我和哥哥一人一个煮鸡蛋,我也终于可以自己享用了。而之前,因为有求于哥哥,因为要他拉着我的手过独木桥,我得把我的那个煮鸡蛋给了他。也就是说,每天都是他吃两个煮鸡蛋,而我则没得吃。
小说以“独木桥”为题有什么作用?请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
3、穿裙子的士
①南开大学的教学楼里,一位满头灰发、身着紫蓝色长裙的老人刚到一间教室的门口,上课铃就响起。只见她背微弓,脚微颤,在保安的搀扶下走进教室。然而,当她踏上讲台的那一刻,马上展现出坚韧的力量,再没有一丝摇晃。她用干枯的手托了托眼镜,接着,抑扬顿挫地朗诵起《采莲曲》,清晰婉转的声音勾勒出一幅夏日荷塘的美景。台下座无虚席,但静得出奇。一首诗诵罢,掌声从教室的各个角落响彻开来,表达着对老人无限的敬意。
情节:叶嘉莹踏上讲台讲课→确定人生目标→执着追求信念→重新学习英语→终于踏上故土→如愿回国教书→捐赠全部财产→依然站在讲台。
如今,94岁高龄的叶嘉莹先生依然站在讲台上,在她看来,“人生总有一天像燃烧的火柴一样化为灰烬……如果到了那么一天,我愿意我的生命结束在讲台上。”
4、你的指尖是我一生的温暖
①儿时的记忆里,奶奶的手有一种神奇的魔力。
情节:我的童年充满着香甜酥脆的回忆。暮春,奶奶做榆钱粥,说,吃了榆钱,一生富足。初夏,奶奶蒸槐花,煮绿豆稀饭,令我着迷。那时的夏天竟可以如此清香和清凉。冬天,奶奶用火炉烤地瓜,奶奶一边叫我小馋猫,一边帮我剥皮。那香喷喷的味道,让我垂涎。
奶奶的手非常灵巧,给我做了好多好玩的玩具。
奶奶用包装箱上的封条编篮子,小巧精致,还送给邻里乡亲。人人见了都夸奶奶编得好。
亲戚里谁家生了孩子,奶奶总要做一双虎头鞋送去。虎头鞋做得很精致。
奶奶有一个绣了莲花的漂亮枕头,说那是她的寿衣。只是每次看到,我都心酸到不行,一想几乎要窒息。
奶奶的手跟锉子一样,给我挠痒痒,在我背上划拉几下,那种感觉最舒服了。
我给奶奶买了一枚尺寸最大的金戒指。奶奶嗔怪我花冤枉钱。我给奶奶戴上,尺寸竟刚刚好。奶奶照例抓过我的手,给我暖手。温暖从她的指尖一点点传过来,我的心也暖和起来。奶奶的指尖是我一生的温暖,可不可以,让我握得久一点?
5、一碗“雪花面”
情节:那年深冬,雪下得不大,但天气却极寒。我煮面条时放多了挂面,煮了满满一大锅。我怕母亲数落,正发愁时,看到修鞋的瘦大叔又来出摊了,就盛了满满一碗面条给他。父亲到家听说后,就请瘦大叔来家里吃,说外面天冷。瘦大叔不肯。父亲就让我把小桌子搬到外面和瘦大叔一起吃饭,并要和他喝两盅。雪花飘落在他俩身上、脸上、饭碗里、酒盅里,两人依然吃得开心,喝得尽兴。
晚上父亲讲起当年到一户人家的门讨水喝时,被人家邀请到家里吃饭,受到热情招待的往事。父亲说若人家递给他一个菜窝窝让他站在外面吃,便有种乞讨的感觉。我明白了:父亲把瘦大叔当朋友,陪他在风雪中吃一碗面,那是情义。
后来,父亲和瘦大叔真成了朋友。
事情过去多年了,瘦大叔每次来我家,都会提及那年冬天他和父亲在雪地里喝酒吃面的场景,那碗面让他吃得热气腾腾,寒意全无。
父亲说得对,一碗“雪花面”,有了情义便有了温度。
本文以《一碗“雪花”面》为题有什么妙处?
6、寻找“红衣姐”
情节:她穿上那件崭新的红上衣,去缴纳社保金。她和丈夫开起一个小吃店。还买来一台电磨,给人加工大米等。后来因为环保和旧城改造,小吃店关闭了。为了供两个孩子上学,她不得不去捡废品。社区干部为她家办理了“低保”,还为她安排了工作。
她走进小巷时,一个黄衣男子驾驶摩托车飞驰而过,口袋里掉下一沓钱。她大喊,老板,丢钱了,那人根本听不见。她用双脚紧紧地踩住钞票。她不敢弯腰,她害怕和自己身上的社保金混淆,说不清楚。足足过了五分钟,“黄衣男”才急火火地跑来。
有个好奇的路人,掏出手机拍下了这感人的一瞬间,先后在微博、报纸发表后,小镇上的20多万人振奋不已,想要把这个“红衣姐”找出来。人们开始在监控显示“红衣姐”消失的地带进行地毯式搜寻,把所有晒红衣服的家庭都问遍了,把所有的门板都敲响了……直到一位阿婆前来磨粉,她开门时,才被一筹莫展的记者发现。这位主人公,名叫冯欢娣。这个故事呢,发生在2014年6月。
7、阳台上的花
情节:母亲退休时才喜欢花。记忆中,我们家阳台上花盆里常种着青菜,实用。母亲曾在房前的小菜园里种了不少蔬菜瓜果。我们三个小孩子用一根针,在葫芦瓜上写下自己的名字,比赛哪一只长得又快又大,最终都结出了皆大欢喜的果实。
十七岁那年夏天,父母送我去大学报到。在小旅馆,母亲被长着五瓣花瓣的花所吸引,直接称之为“人脸花”。后来,我多次看到过这种“人脸花”,每次都会想起那年小旅馆前的“一家五口花”。
母亲退休之后,慢慢开始种起了花。我回家过年时,海棠总会准时开花,我会在盛开的海棠花下,为父母染发。既感伤又幸福。
每到年前母亲总会买一枝果实多的年花——五代同堂果,养在阳台上。我指着最大的那两只说,这是爸,这是妈,然后又分别按个头指定了我和哥哥姐姐。
谈谈你对本文标题“阳台上的花”的理解。
8、雪天里的暖
情节:下了几天的暴雪,外面冰天雪地,我点了一份外卖。骑士大口喘着气,把餐盒递过来,说对不起迟到了几分钟。他摔了一跤,雨裤膝盖破了一个洞。
我拿了块干毛巾让他擦头脸上的雪,给他倒了一杯热茶,又找出了一个不用的头盔送给他。他连声感谢,说这是他今年送的最后一单,准备回家过年了。他又说今天遇到的都是好人。上午,他接了一个三杯奶茶的订单,配送单上面备注着:一杯送给骑手,另外两杯麻烦骑手送给附近的环卫工、警察,或者其他露天作业者。骑士说他把三杯奶茶分别给了清洁工阿姨、交警和志愿者。
骑士最后郑重地说了声“谢谢”,转身“噔噔噔”地下楼去了。
⑨雪依旧在下,冷冷的风刮得雪花四处翻飞。我不知道骑士今晚能否登上回乡的列车,他遥远的家乡,又有谁在等待他的回归。但是我知道,雪窖冰天的世界里,那张小小的配送单,那三杯包得严严实实的奶茶,温暖了他的心,温暖了他对于这座小城的所有回忆。
⑩其实,温暖的又何止是他一个人。
说说本文题目“雪天里的暖”好在哪里?
9、走进一颗白菜的心里
情节:我每次买白菜都要进行一番比较,挑品相好的、个头大的、硬实的。我会趁着卖菜人不注意的当口,就势抖落几片白菜帮儿,至少可以掉几块钱的秤。
一对中年夫妇蔫吧着蹲守在角落里卖白菜。女人时不时地给白菜盖被子,好像照顾着自己的婴儿,怕它们着了凉似的。但是那一刻,我理解了。因为前几天刚刚看到一则简短的新闻:一个骑三轮车卖白菜的妇人被一辆轿车撞飞数米,落地后爬起来淡定地捡菜。她常年卖白菜,靠这个营生养活了自己和家人,所以,在她的生命里,白菜这个再平凡不过的事物是和她相依为命的。白菜对她是有恩情的。
卑微的人就如同这白菜,饱满的、扒拉的,都在广阔的大地里繁衍生息。靠着一颗颗白菜,他们的零钱也可以赞成很多张大额钞票,但转眼就汇去了很远的另外的城市,那里是他们的孩子上学的地方。
我决定过冬的白菜都在这儿买了。我很小心地搬动一颗颗白菜,轻拿轻放,不会再轻易抖落一片白菜帮儿。我知道,于我,那只是可以让我少付几块钱的白菜帮儿,可是对于那卖白菜的人,那掉落的白菜帮儿是会喊疼的。
10、尊贵的骡子
情节:骡子在主人的鞭下干着粗重的农活,很不甘心。一天,一个木雕师牵着一头驮着神像的驴经过农场。驴伤了脚,无法继续行走。木雕师向骡子的主人借骡子用。骡子的主人答应了,并帮助木雕师把神像放到骡子的背上。骡子心里很不爽。但走着走着,人们都停下脚步,向着骡子跪拜。骡子便觉得自己是一个至高无上的神。那些卖菜的人还拿出可口的青菜喂它。骡子觉得自己竟然如此尊贵,便再也不想回农场。
卸下神像后,见骡子不肯走,木雕师去叫骡子的主人来想办法。这时候,骡子吃惊地发现人们先前敬它如神,而今厌弃它如狗屎,甚至打它。主人朝骡子抽了一鞭,骡子便乖乖地跟着主人走了。木雕师陷入了沉思。
答案:
2、①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②点明了小说情节发展的线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③蕴含了小说的主题:在“独木桥”上“我”战胜了胆怯,学会了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