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必须掌握的三大文体知识梳理及答题技巧!?

初中现代文阅读离不开三大文体,即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在学习时,师生都必须重视对三大文体知识的归纳,以及阅读技能技巧的训练和培养。为此,本期整理了初中阶段文体知识梳理及答题技巧,希望同学们在日常学习中,能把这些知识技巧充分运用好、发挥好!

一、记叙类文体

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2、人物描写方法

正面描写:肖像(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3、常见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借代、象征、互文、设问、引用、反问等。

4、写作手法或表达技巧

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设置悬念、巧合等;

5、叙述的人称

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6、散文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01内容概括

▲方法:

①看标题;

②要素串联(把记叙的基本要素弄清,用词语串联起来);

③围绕某一线索概括,如小说《故乡》: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

④相加合并各段的意思。

①审题干要求;

②寻找答题区域,做好筛选准备;

④根据要求整答案,列序号,求规范。

02散文的线索

③寻找作者的情感变化历程或心理变化的词句,注意抒情句。

03记叙的顺序

顺叙(作用:叙事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晰,印象深刻)

插叙(作用:对主要情节或主要人物起补充、铺垫、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04表达方式的作用

▲景物描写的作用:

①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现人物性格;

③推动情节发展;

④为下文情节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⑤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人物描写有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包括外貌、神态、动作、心理描写,人物描写主要是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精神品质、心理活动。

答题格式:这是……描写,通过……描写,生动形象地(或侧面)表现了某人的……的心理(性格特征、精神品质等)。

▲议论的作用:

▲抒情的作用:

要注意作者的思想情感倾向,一般是点明主旨,深化主题。

05常见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

▲散文常见的表现手法有: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移情于景)、托物言志,衬托、对比、侧面描写、象征、卒章显志、讽喻、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以实写虚、寓虚于实、虚实相生)、抑扬结合(欲扬先抑、先扬后抑),以小见大、对比等。

06标题

▲标题的含义:

▲标题的作用:

▲拟写标题:

④以写作对象作标题。

07句子的作用

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

设问句:提出问题,引人思考。

反问句:加强语气,强化感情。

感叹句:情感强烈,直抒胸臆。

双重否定句:加强语气。

开头句:

①开篇点题;

②统领全文或全段;

③引出下文,为后文铺垫或埋下伏笔;

④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

结尾句:

①总结全文;

②首尾呼应(照应前文、照应标题);

③深化主题;

④画龙点睛,篇末点题;

⑤引人思考,给人启迪,令人回味。

转承句:承上启下。

点睛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08关键句子的理解

①点明主旨(一般是议论、抒情的句子);

②起总领、过渡、照应作用;

④能刻画人物形象、展现情景;

⑤增强表达效果。把握“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特点。

09表达方式的作用:

(1)字词的含义:字面意思+语境义。

(2)词语的妙用

答题技巧:

①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②表达作用(结合语境或主题思想来回答,要答该词语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题思想的作用,也可以考虑词语对景物描写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

▲赏析句子:

①指出表现形式(修辞、句式、谐音、叠词等);

②指出该句的表现力及所写内容:形象、生动、简洁、传神、新颖地写出了……

③指出作者的思想情感。

10主题探究

3.看抒情议论句。

4.看反复出现的句(段):为了使自己所表达的感情更强烈,观点更鲜明,作者有意采用反复这一手法来强化所要表达的感情、观点,从而达到深化主题的目的。

11人物形象分析

▲性格概括题

▲人物赏析题

方法总结:赏析人物分两步,写清品质与赞美。

12感悟拓展

▲心得体会类:

①能准确读懂原文的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或态度;

③语言要流畅。

▲答题格式:

▲评说类:

①要注意把握正确的思想方法,表达的看法要是主流思想,切不可偏激;

②注意抓住要点,可分几点作答;

③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明。

小说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题目的作用:

①设置了悬念;

②标题就是小说的线索;

③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

④推动情节的发展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转折;

⑤突出主题,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小说情节的一般作用:

①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②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③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④照应前文;

⑤作为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

⑥刻画人物性格;

⑦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小说开头的作用:

①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起读者的思考;

②引出下文情节;

③突出人物形象;

④解释小说主题;

⑤写景式开头: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小说结局的作用:

①出人意料,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②与前文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

③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④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

⑤令人感动,令人回味,也引人思考;

⑥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符合人们的阅读心理,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⑦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⑧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尾。留下的空白让读者想象,进行艺术再创造。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②暗示社会环境(背景、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

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身份、地位、性格;

④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⑤推动情节的发展或作为情节线索;

⑥揭示或深化主旨。

▲细节描写的作用:

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如场景细节描写、服饰细节描写、动作细节描写、心理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等。

作用:①刻画人物性格;②深化主题;③推动情节发展;④营造一种氛围;⑤渲染时代气氛;⑥表现地方特色等。

▲小说中重要的物象:

不外乎突出人物性格,揭示深化主题等。

▲概括主题:

常用术语:①歌颂、赞扬、张扬什么;

②讽刺、批判、揭露、谴责什么;

③揭示什么人生道理;

④对什么现象的反思;

⑤表达了什么情感。

▲主题表现形式:

①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

②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

③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

④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二、说明文

说明对象可分为:事物、事理。

2说明顺序

3常见说明方法及作用

举例子:举了……例子,真实有力地说明了……的……特征。

作比较:将……与……进行比较,清楚鲜明地说明了……的……特征。

列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的……特征。

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的……特征。

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的……特征。

下定义:准确简明地说明了……的……本质特征。

摹状貌: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的……特征。

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列图表: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更直接、更具体说明了……的……特征。

引用:

①引用名言、格言、谚语;说明了……的……特征,更有说服力;

4说明文的常见结构形式

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

5说明文的语言基本特点

说明文的语言基本特点是:准确、严谨。

6加点词语能否删去(替换)

①表态:不能删(或替换);

②定性:解释这个词(和替换的词)或带词解释句子;

③若删去(或替换),句子意思成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④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7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解释词语意思;

②带词解释句子(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③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8说明文开头的作用

引出说明对象或内容;激发兴趣;引人思考;增强文学性。

三、议论文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2、论据的类型

论据的类型: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3、常见论证方法及作用

举例论证:通过举出……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这一论点(观点)。

道理论证(引用论证):通过引用……,充分有力/概括深入地论证……这一论点(观点),使论证更具权威性。

对比论证:通过……和……对比,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突出论证了……

比喻论证:将……比作……,形象生动地论证了……,使论证通俗易懂,容易被接受。

4、论点、论题、论据

论点,是简洁明确的判断或陈述句。不能是短语或比喻句、反问句。

论点和论题的区别:论点是观点,论题是论述的对象或范围。

THE END
1.苏大强小说阅读:如何构建引人入胜的中文长标题?在构建引人入胜的中文长标题时,首先要明确文章或小说的核心主题。对于苏大强小说阅读而言,标题需要体现出小说的独特魅力与吸引点。例如,如果小说讲述的是人性的探索,那么标题可以突出人性的复杂与深刻;如果小说注重情节的跌宕起伏,那么标题可以突出情节的扣人心弦。通过明确主题,可以更好地定位目标读者群体,从而制定出更...http://www.smartkey.top/pxsxmx/1217210.html
2.标题的含义和作用标题的好处标题的作用的答题模式宜城教育资源网www.ychedu.com标题的含义和作用_标题的好处_标题的作用的答题模式_小说标题的作用标题的含义和作用一、考题类型。①标题的含义是什么?②标题的作用是什么?③为什么以此为标题?换成另一个标题好不好?④给文章取个合适的标题.二、标题的含义:1、一般标题有两层含义。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义、常用义...http://yw.ychedu.com/YWJA/SWJA/601559.html
3.专题15:现代文阅读(小说)情绪:一筹莫展→①→差点背过气去→②原因:③→提议办桃果节→④→村里逐渐富起来了32.小说有诸多出人意料的情节,请列举两处并分析其效果。33.有人说小说的标题应改为“桃模”,你同意吗?请写出理由。34.本篇小说引发了人们对乡村振兴的思考,请结合本文谈谈你有哪些思考。【答案】31.眉头舒展(笑呵呵);不...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57639570.html
1.吸引人的小说标题大全吸引人的小说标题大全小说的标题是什么?1个回答2023年10月08日 11:48不一定很满足您的需求哈,但我尽可能推荐与您需求描述最为相关的小说:《异常生物启示录》这本书是由作者百里小厌离写的一本诸天无限-诸天类小说,这本小说的大致情节介绍... 全文https://www.xs8.cn/ask/tospefomi
2.揭秘小说推文工具:一键生成吸引人的标题3. 自定义标题:除了使用工具推荐的标题外,你还可以自定义标题。这样,你的文章就可以拥有独特的标题,更容易吸引读者的眼球。 4. 快速生成:使用小说推文工具,只需要几秒钟的时间,你就可以生成一个吸引人的标题。让你的文章在众多文章中脱颖而出,吸引更多的读者。 https://www.meixiaosan.com/article/show/19188.html
3.越来越“下沉”的网文小说,靠什么吸引5亿中国人而在番茄小说平台,通过标题一句话概括提炼整部作品爽点或是故事的曲折情节,成为网文引流、吸引更多人阅读的必要条件——比如番茄平台上诸如《被骗缅北,真实遭遇》、《老娘心理学博士,进宫嘎嘎乱杀》、《唐总,离婚后请自重》等热门小说,光看标题就像是分分钟能改成爆红微短剧的。 https://www.jfdaily.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698668&sid=12
4.小说推文标题怎么写能吸引读者?小说推文标题怎么写能吸引读者? 1.衬托。在小说里,为了突出主要的人物或事物,作者经常会用类似的事物,或者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如果单个章节使用了这种方法,我们在标题里也可以提炼出来。 2.悬念。在标题里使用悬念,也是很多人都在用的方法。这里小小地提醒大家一下,悬念的设置要合理,前后需要适当的信息...https://blog.csdn.net/2301_79492260/article/details/137052868
5.如何写出吸引人的标题?抓住矛盾对比冲突如何写出吸引人的标题?抓住矛盾、对比、冲突 首发:熊猫文案 原标题:“写标题总是如此艰难吗,还是只有小白才如此?” “总是如此。” 大家好,我是人艰不拆的熊猫文案。 关于写作的捷径,余华曾经非常凡尔赛地说过:“写作的捷径,就是写。” 但他终究还是忍不住泄露了一些天机:...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426790.html
6.小说标题的作用归纳(小说阅读之标题的作用)理解小说标题的内涵及作用题目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解题: 1.标题是否交代时间、地点、环境; 2.标题是否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3.标题是否是小说的线索; 4.标题是否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 5.标题是否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转折; 6.标题是否一语双关,是否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https://www.keyousan.cn/changshi/85zELn9AMV.html
7.万字长文详解10万+标题的7个类型8个步骤!青瓜传媒在新媒体中,衡量一个标题好坏的指标有两个:打开率和传播率。 打开率就是一个人在看到这个标题后,会不会被吸引去点击。 传播率就是一个人在看完文章后,愿不愿意去分享这个文章。 当然,影响传播率的还有文章质量,但标题也有很大相关性。至于打开率,则几乎完全取决于标题。 https://www.opp2.com/46205.html
8.你的广告没人看?专家教你5种吸睛标题写法(下)需要证明吗?想想你身边正在发生的事:闹市区,人们蜂拥到电影院,把自己置身于精彩故事的情境中;行业聚会时,大家围坐饭桌旁,最爱议论的是行业大佬的创业故事;打开网上书店,各类小说的销量总是长盛不衰。毫不夸张地说,人类离不开故事。 我们再进一步思考,把广告标题包装成故事标题,吸引力不就大大增强了吗?故事来源于...https://www.jianshu.com/p/77d5d4e5361d
9.中山教师研修网通讯员一开始害羞、腼腆,在面对严峻战火时能为了保护战友而奋不顾身地牺牲自己,可以看出作者在这篇小说中突出的是战火没有让人变得冷漠,而是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一次邂逅足以治疗战火中的创伤,表达了革命战争时期对崇高、纯洁人性美的赞美。 【小结】标题含义(明确主题)...https://m.zsjsjy.com/zone/q13822760842/article/view.do?id=7bb71af1bb254b90873ee902231d8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