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合同的法律风险防范

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的协议,是反映交易的法律形式。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采购合同是《合同法》中买卖合同作为买方的一种表现形式,采购合同的法律风险,是指企业在订立、履行采购合同的过程中,未来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发生差异而给企业造成损害的可能性,如不注意防范和控制法律风险,将会引发诸多的合同纠纷,甚至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一、采购合同签订之前的法律风险预防

资信调查

签订合同前,应对供货方的资质进行认真审查。供货方作为采购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对其资质进行审查是防范合同风险的源头。要想保证交易安全,首先应当了解“交易对手”。通过主体资质审查,判断对方当事人是否具有订立合同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权利调查

采购合同的供货方大部分是公司法人。审查公司法人的主体资格,一般是查验对方的三证是否齐全,特别专注其基本信息,如法定代表人、地址、年检状况。营业执照不方便查验的,也可以到工商局查询其基本状况。在了解上述情况过程中如果发现异常,如未通过年检,采购方要适时调整合同条款或者不再与之签约。

能力调查

二、采购合同签订过程中的法律风险控制

采购合同的签订过程实际是合同双方确定并填写合同条款的过程。在此将流程简要梳理如下:

1、合同的主体

采购合同的主体指买受人和出卖人,亦称需方和供方或买方和卖方,是合同的当事人,是合同权利、义务的具体承担者。当事人的名称或姓名和住址—定要清楚。企业或单位应当使用全称,保证与营业执照上的名称—致,也可以将营业执照作为合同附件。如果是自然人,姓名应当与其身份证上的姓名一致,同时写上身份证号码。

2、买卖的标的物

双方一定要明确约定买卖产品名称、品牌、规格、型号、等级、生产厂家、数量等详细内容,尽可能把产品的各项指标都作为标的内容写进合同。同时,要求供货方对产品的所有权及处分权做出保证或承诺,防止其产品存在权利限制,如产品被出租、抵押、涉嫌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等影响到标的物的交付。

3、价款及支付方式

4、标的物交付

5、质量及功能要求

除国家的统一质量标准外,某些标的物由于涉及材料性质、工艺流程、环境参数、技术性能、组装模式、特殊指标等差异,会影响到外观、功能、通用性、适用性、设备使用寿命等具体指标,如果双方没有达成充分的约定和共识,一旦合同签订履约后,就有可能引发关于标的物工艺和功能等方面的认识偏差和矛盾纠纷,导致最后无法完成按时按质交付使用。因此,需要买卖双方在采购合同中进行事先约定,重点围绕标的物的选材、尺寸、加工、细节、功能、安装等要素,用量化的标准予以明确,这样才能有效杜绝采购合同中的技术疏漏,规避不必要的风险。

6、违约责任

7、争议解决条款的约定

争议解决条款涉及的是当事人在履行采购合同过程中一旦产生纠纷,经协商不成时可以选择的解决方法。纠纷解决方式主要有两种,即诉讼和仲裁。

三、采购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法律风险管理

1、配备专业人员、制定管理制度

企业应配备管理采购合同的专业人员,负责管理合同,并制定采购合同管理的制度,建立健全采购合同登记、汇报检查制度,统一保管合同、统一监督和检查合同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处理违约,提出索赔,解决纠纷,保证合同的履行。

2、合同核对

采购合同签订后,合同管理人员应认真审核合同,一方面是审查合同文本在法律上是否存在错误或疏漏,如有,要及时告知企业负责人,以免造成损失;一方面要检查合同文本是否存在文字、措辞方面的错误或笔误,告知企业负责人,与合同另一方当事人进行协商,重新修订合同文本,消除笔误。

3、合同整理

有些采购合同文本并不是单一的一张纸或完整的合同文本,而是由合同双方当事人之间协商往来的各种函电、邮件等构成,合同管理员应在合同审核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合同进行整理,按照合同的业务种类和履行期限进行归档,登记入册,开列出“合同履行备忘录”。

4、合同履约台账管理

采购人员应建立合同履约的管理台账,对双方的履约进程逐次、详细地进行书面登记,并保存好能够证明合同履约的原始凭证。

四、采购合同的变更与发生纠纷的补救

1、采购合同的变更

2、采购合同变更的方式

采购合同变更的方式包括两种:一种是双方当事人协商变更;另一种是申请法院或仲裁机构裁决变更。

《合同法》第77条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当事人协商变更合同是最常见的合同变更方式。当事人就变更合同内容达成一致的,应当签订补充协议,由双方当事人签字盖章后生效。

根据《合同法》第54条规定,因重大误解,显失公平,被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签订合同的,受损害的一方当事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采购合同如果出现法律规定的违背当事人意思表示的情形,应当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或申请仲裁机构裁决变更相应合同内容。

3、采购合同变更的内容

《合同法》第78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采购合同内容的变更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①标的物数量的增减;②标的物品质的改变;③价款的增减;④履行期限、地点的改变;⑤结算方式的改变;⑥违约金的变更等。上述内容变更应当具体明确。

合同变更的目的,是通过对原合同的修改,保障合同更好地履行以实现合同目的。采购合同的变更是合同进一步履行的依据,最好都采用书面形式签订补充协议,以防止出现合同争议。

4、采购合同纠纷的处理

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很难保证不出现纠纷。当企业的采购合同发生纠纷时,首先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双方当事人可以按照双方合同的约定,选择诉讼或者仲裁的方式解决合同纠纷。

总之,企业如果能够做到认真审查供货商的资质,签订内容明确、合法有效的采购合同,加强合同管理,依法及时处理合同纠纷,一定能有效地防范和控制采购合同的法律风险。

THE END
1.买卖合同交付的标的物品牌不符合约定属于质量问题吗.docx出卖人在出卖标的物时,往往 会通过产品介绍、产品说明书等书面形式或者口头形式对标 的物的品质进行说明,如果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但出卖人 提供了有关标的物的质虽说明的,该说明即构成出卖人对标 的物品质的明示担保,如果实际交付的标的物与该说明不符, 即属于交付标的物的质虽不符合要求。(二)标的物质虽瑕疵的...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1004/7111200104003003.shtm
2.标的物的品质是指质量标准和()。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标的物的品质是指质量标准和( )。A.配件名称B.等级C.商标D.规格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制作自己的电子错题本https://www.shuashuati.com/ti/b7fe5d8bb11e4b83899a4c6e4a73ffa7.html?fm=bdcf490e87b4075958e7be4b86753db544
3.选项C,该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品质并不相同,一个是租金,一个是货款...选项C,该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品质并不相同,一个是租金,一个是货款,为什么可以相抵消啊? 84785038 | 提问时间:2021 08/05 23:32艾昵老师 金牌答疑老师 职称:初级会计师 免费直播 同学你好,麻烦发一下题目解析 2021 08/05 23:34 1条追问解答 查看全部 ...https://m.chinaacc.com/wenda/detail/xt/4918286
4.最高法公报案例:过了诉讼时效的债务还能主张抵消吗?品质相同,指标的物的质量、规格、等级无差别。债务种类品质不相同,原则上不允许抵销。当然,《合同法》也有“当事人互负债务,标的物种类、品质不相同的,经双方协商一致,也可以抵销。”的规定,这属于约定抵销权的范畴。另外,债务的标的物品质种类相同还表明,用以抵销的债务应当是物而非行为,因为行为具有特定的人身...http://m.txlawyer.cn/nd.jsp?id=510
1.民法典的标的物的质量要求是什么标的物缺乏出卖人所保证的品质或者出卖人故意不告知瑕疵时,买受人可以请求债务不履行的损害赔偿;买受人因标的物瑕疵或者缺乏品质而遭受损失时,有权要求出卖人赔偿。 依据《民法典》的规定,买卖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标的物的质量要求,出卖人应当按照约定的质量要求交付标的物。出卖人提供有关标的物质量说明的,交付的标的...https://www.66law.cn/laws/1573539.aspx
2.民法典的标的物的质量要求是什么买受人因标的物瑕疵或者缺乏品质而遭受损失时,有权要求出卖人赔偿。 依据《民法典》的规定,买卖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标的物的质量要求,出卖人应当按照约定的质量要求交付标的物。 出卖人提供有关标的物质量说明的,交付的标的物应当符合该说明的质量要求。https://www.64365.com/zs/1752839.aspx
3.第十八期《民法典》合同编第619条标的物的包装在买卖合同中,就一些易腐、易碎、易爆、易燃、易潮以及化学物品等标的物来讲,包装方式对于标的物品质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有些标的物来说,质量标准的一部分可能就是通过包装本身来表现。因此,本章特设一条对标的物的包装方式予以规定。第一,需要约定包装方式的,当事人应以条款的形式对以下内容进行具体明确的...http://www.hfljsh.com/info/2/34/1268.html
4.以欺诈为目的的合同无效“欺诈”指的是啥出售方在合同中故意使用含糊、模棱两可的词句,对标的物品质作不清楚甚至不利于购买方的表述,或者故意隐藏标的物的瑕疵,使购买方陷入其设置的合同圈套。 3、 出售无权处分的财产 出售方将他人之物,或者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出卖给购买方,使购买方无法取得标的物权而蒙受经济损失。 https://zhishi.fang.com/esf/qg_222596.html
5.采购合同的法律风险防范《合同法》第78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采购合同内容的变更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①标的物数量的增减;②标的物品质的改变;③价款的增减;④履行期限、地点的改变;⑤结算方式的改变;⑥违约金的变更等。上述内容变更应当具体明确。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774939866&efid=MbQSSqQ8vgMo5I0sPgmcnw
6.承揽的合同2、甲方需在检测确认后,向乙方提供作为有代表性的可视同交货品质的签封标准样品,乙方所交付的合同标的物品质,必须达到或高于封样样品的品质。 3、甲乙双方提供的原材料,均需经过乙方的验收合格,方可进入生产,按照原材料的验收标准或甲乙双方签字确认的封样,进行验收。 https://www.wenshubang.com/hetongdaquan/4470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