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在上海魔都这种地方,面向小白领的商务餐起步价基本上都是20元起步,一个月下来即使不出去吃大餐,光是花费在每月两餐(午餐和晚餐)就有2×20×30=1200元左右。加上房租和其他开支后,到手的工资基本上就已经用去一大半。
所以不论是处于开支的考虑,还是健康的考虑,我便在工作稳定后,开始购置基本的锅碗瓢盆,并逐渐坚持自己做饭。
虽然一下子就花出去几百大洋,但你一旦开始经常做饭了,那么这一笔开销绝对能够让你回本,并且还能为你省下不少钱。
我现在最后悔的就是买了个铁锅,即使按照开锅教程开了锅,但是煎鱼的时候仍然会容易粘锅,因此我极力推荐购买不粘锅。
虽然说不粘锅相比于传统的铁锅来说,可能受热会有些影响,但是不粘锅可以让你即使煎鱼也不容易粘锅,减少做菜的挫败感,而且洗刷也最方便。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粘锅洗锅时不能用钢丝球等物品,只能用有海绵之类的百洁擦。否则会将不粘锅的涂层破坏,就没有不沾的效果了。同时使用木铲可以很好地保护不粘锅上的涂层。
如果是要做一些汤水较多的食材,汤锅就十分有必要了。在天冷的或者冬天的时候,用来做火锅也是十分方便。
碗筷各备一副,盘子三个(如有必要再备一个菜盆),菜篮子一对。碗筷的话基本上我都备双份,一份常用一份备用,盘子也不需要过多,通常一个人三菜一汤就是极致奢华了;而菜篮子的话也是一对,防止个别食材串味。
主要包括薄刃菜刀、水果刀和剪子。基本上砍骨刀可以忽略,因为像排骨这种大块的食材,无论是在菜场还是在APP上买菜,都会预先处理好;而像鸡鸭这类的禽类,薄刃菜刀也能轻易剁开。剪子往往可以用来修剪如鱼鳍、鱼背刺、禽类的指甲之类的部分。如果你够懒并对自己足够自信,那么没有什么是中式菜刀解决不了的!
购买1-2人份容量的即可。基本上自己在外面住的话没必要买大容量的电饭煲,相信三五好友来做饭的情况不多,因此只需要买类似于「宿舍款」的那种小电饭煲即可。
集电饭煲、高压锅等功能于一身。目前我的多功能高压锅往往就仅用于煮饭,毕竟我做大菜的次数还是蛮少的。如果你平时喜欢煲汤、炖煮之类的,那么多功能高压锅还是蛮有必要的。在冬天的时候可以把食材都直接丢到锅里,然后开启定时功能,下班回来就可以喝到热气腾腾的汤了!
砧板只需买普通的长方形砧板即可。传统的木制砧板可能会有发霉的情况,因此需要能挂起通风;而后一种则很少有这种情况。但无论是选购哪种类型的砧板,一定要注意:一面切肉,一面切果蔬。将砧板的两面都随时分开使用,避免混用。
现在在各电商平台上往往会有许多厨房套件,随便挑一个相对可靠的牌子即可,我自己锅铲加刀具和多功能高压锅大约花费300元,砧板、碗筷盘和菜篮子共花费80元左右,因此剩下的钱就可以用来购买一些调味品和家中常备的东西。
传统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中我们只需去头去尾,取其中的米油盐酱醋等基本用品即可。基础的必备品大致如下:
除此之外的调料可以按需购买,但是这些只要去一趟超市都可以直接备齐。当然在购买前建议你稍微列一下自己的list。我用的是滴答清单。
如果是加班族,那么在家里就需要每次多备一些便于存放还能用以充饥的食材。当然方便面不在我的备选之列(经常吃方便面的话也不太健康……):
我知道菜市场的市井气息很浓,而且一些比较普通的菜市场还可能会充斥着其他味道。但是如果你要购买新鲜的食材,那么菜市场就是非去不可的。
当然,关于食材的选购是一门经验性的学问,很难以一概全,但是基准就只有一个:新鲜。
借助一波互联网的便利,现在买菜也可以像外卖一样在APP上下单然后送到你指定的地点。如果你像我一样每天18点左右下班到19点到家,又想自己做饭;那么我觉得你可以试一试叮咚买菜和美团买菜两个APP。
使用这类APP的好处就是你可以避免菜市场缺斤少两的现象,同时菜品的新鲜度也是可以得到保证的;如果购买到了不新鲜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材,还可以退款得到赔偿。不过在上面购买的食材往往会比去菜市场贵上一些;但是如果你是一个人吃,其实买一次的菜钱可能够吃两餐或三餐,这样算下来还是比较划算的。
所以我每次都是快到家还有30分钟时就在地铁上下好单,这样回家后就不需要久等就可以拿到食材开始做饭了。
万事俱备后,就可以慢慢开始自己尝试着去做自己的第一顿饭了!即使自己做失败了,也不要放弃,毕竟厨艺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练成的。
会用刀来将食材处理是做饭的关键,所以刀工就显得十分重要。
当然我们并不能要求自己达到饭店厨师的那种水平,而是要能将一些食材处理成比较规整的样子即可。所以在最初尽量选一些形状容易抓牢,且较为规则的食材来作为提升刀工的首选。推荐的有如下几个:
对于那些不喜欢油烟,拿捏不好火候怕没有将食材炒熟的朋友,可以用水煮的方法。把水烧开后将食材烫熟再捞出调味。像喜欢健身的朋友可能更喜欢这种方式,即不会摄入过多的脂肪,也能保证食物吃得健康一些。
顾名思义,实际上就是把所有东西丢到一起烹饪,最后一锅成菜。像火锅、部队锅这种,都是比较相近的做法。这种方式又能吃肉又能喝汤,在天冷的时候还是蛮爽的!
当然,美味的东西大多数都可能要经历炒制的过程;所以不管怎样,还是克服油烟的恐惧尝试拿起锅铲吧!但是用火的时候一定要时刻注意安全。
B站的生活区是我常驻点之一。
西瓜视频。记得我在学校的时候,每天入睡前都会西瓜视频上各种做菜的小视频了。虽然说感觉比较接地气,但是确实贴近生活,而且都是那种家常小菜,还是可以操作的。
最开始做饭的时候会感觉到自己很多时候都有些左支右绌,但是经常看视频后其实也积累很多别人做饭的经验。比如按「咸鱼淡肉」的方式腌制肉类、处理带有腥味或膻味食材需要加葱姜蒜料酒等,在观看别人的视频时,自己潜意识里就在学习。
一方面我自己每个月能从「吃」上省下300-400元钱,加上公司每个月还有400元左右的饭贴,这样算下来每个月自己能多出700-800元钱左右。
另一方面对于自己吃的东西也心知肚明,最起码自己在制作过程中是卫生、干净的,而且份量给够。
只不过有些区别的地方在于,做饭可以让我乐在其中,让我享受到真正的慢生活。我也会在每次做好饭菜时拍照留念发给亲人,告诉他们至少我过的也蛮滋润的,不用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