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清理:利用原料与杂质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进行除杂,主要采用的方法有筛选、磁选和风选的方法
粗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在18%以上的一类饲料,包括干草、秸秆、秕壳、树叶等
过度混合:当物料已充分混合时,若再延长混合过程,就有分离倾向,使混合均匀度降低
膨化:一种加工方法,是让原料在加热、加压的情况下突然减压而使之膨胀的过程。
预混合饲料:以各种营养性添加剂和非营养性添加剂为基础,加入一定比例的载体或稀释剂的均匀混合物,是饲料的一种半成品
饲料安全:饲料产品在加工、运输及转化为动物产品的过程中,不产生对饲养动物的健康造成实际危害,而且不会在畜产品中残留、蓄积和转移的有毒、有害物质,饲料产品以及利用饲料产品生产的畜产品,不会危害人体健康或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变异系数:饲料中各种成分的变异程度,是评价饲料配合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饲料中各种成分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对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有一定的影响
舔砖饲料:将牛羊所需的营养物质经科学配方加工成块状,供牛羊舔食的一种饲料
磁选:利用饲料原料与磁性金属杂质在磁化率上的差异来消除磁性金属杂质的方法
HACCP:是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的简称,它是食品安全性评价和管理的强有力工具,也是生产安全食品的国际通则
浓缩饲料:又称平衡用配合饲料,是指以蛋白质饲料为主,由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和添加剂预混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调质:通过水蒸气对混合粉状物料进行热湿作用,物料中的淀粉糊化、蛋白质变性,物料软化以便于制粒机提高制粒的质量和效果,并改善饲料的适口性、稳定性,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率
粉碎:指利用机械力克服物料内部凝聚力来减小物料的尺寸或粒度的作业过程
载体:指能够接受和承载粉状活性的可饲物料
TMR:是根据反刍动物所需的能量、蛋白质、粗纤维、矿物质和维生素等,把揉碎的粗料、精料和各种添加剂进行重复混合,得到营养平衡的全混合饲料
配合饲料:是根据畜禽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生理需求和不同生产用途的营养需要,以及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按照科学配方,将多种单一饲料,依据一定比例和特定的工艺流程生产,以满足各种实际需求的混合饲料
配料计量:按照预设的饲料配方要求,采用特定的饲料计量系统,对不同品种的饲用原料进行投料及准确称量的工艺过程
饲料混合:采用机械搅拌作用,将按配方比例要求准确称量的各种饲料原料组分在混合室内充分混合的工艺过程
干草调制:加工保存青饲料的一种最常用方法,主要有天然干燥法和人工干燥法两类
20.饲料原料标准编码分类法的原则
21.粗饲料化学处理的原理
(1)碱化处理具体的方法是用8倍于秸秆质量的1.5%氢氧化钠溶液浸泡秸秆12h,然后用水冲洗,一直洗到中性为止,最后烘干使用。
(2)钙化处理钙化处理是碱化处理的一种形式,此方法在处理粗饲料同时还可以增加钙源。具体做法是用1%生石灰或3%熟石灰浸泡切短的粗饲料,经24h后捞出,不需冲洗。
(3)氨化处理氨化处理也是碱化处理的一种形式,原理是NH。溶于水变成NH,OH,将不易溶解的木质素分解成较易溶解的羟基木质素,使细胞间的镶嵌物质与细胞壁变得松散,利于纤维素酶和消化液渗透其内。
22.饲料制粒和膨化的原理有何不同
制粒是将粉状饲料原料或粉状饲料经过水、热调质并通过机械压缩使其强制通过模孔而聚合成型的过程定义。
膨化饲料是将粉状饲料原料(含淀粉或蛋白质)送入膨化机内,经过连续的混合、调质、升温、增压、挤出模孔、骤然降压以及切成粒段,再经过干燥、稳定等过程,所制得的一种膨松多孔的颗粒饲料。
制粒是压缩的过程,膨化是膨胀的过程。
23.配合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
1.科学原则
(1)营养性饲粮配合首先要正确设计饲料配方。
(2)适口性适口性差的饲料畜禽不爱吃,采食量减少,营养水平再高也很难满足畜禽
的营养需求。
(3)可食性配合饲料的可食性在于能保保证饲养对象既吃得下,又吃得饱,还能满足营养需要。
(4)易消化性饲料易消化,才有利于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与利用,设计配方时应当注意各种动物对各种原料中养分的消化率,用饲料中可消化养分的数据,就更具科学性
(5)抗逆性饲料的抗逆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是能增强饲养对象的抗病力;二是能保持各营养素的稳定性;三是能防止自身的霉变。
2.经济原则
要想既能提高畜禽的生产力水平,又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综合考虑饲料产品的营养水平、生产性能和价格是关键。
3.卫生原则
在设计配方时,应考虑饲料的卫生要求,发霉变质的饲料不宜做配合饲料的原料。一旦使用了发霉的饲料,可以通过添加一定量的霉菌毒素降解剂或吸附剂来缓解霉菌毒素的危害。
24.已知1公斤全价配合饲料中,按配合率0.20%添加预混料,其中各种添加剂的用量共计为800毫克,问需要载体多少毫克列式并计算。
25.
老师教学,学生学习备考课程、成人语言培训课程及教材等为提升学生终身学习竞争力,塑造学生综合能力素质,赋能学生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