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子们,优惠券来了!”“家人们,好机会千万不要错过,价格已经打到最低了!”
今年“双11”电商购物节,35岁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女青年刘宁霞,一有空就点进短视频平台的直播间,在卖力的吆喝声中,作为主播口中的“家人”,她也不停地“买买买”。
今年5月,2023中国网络表演(直播与短视频)行业年会发布的《中国网络表演(直播与短视频)行业发展报告(2022-2023)》显示,我国网络直播账号超1.5亿个,内容创作者账号超10亿个。
花样百出的直播“剧本”
今年10月15日至22日凌晨,“劳士顿波哥”直播销售零食时,还有低俗表演,直播时段多集中在晚上10点以后,最晚的一次低俗表演从夜里2点30分直播到3点35分。
刘宁霞和一些网友予以谴责,“为了流量什么都干得出来”“永久封禁,不给任何机会”,并向平台管理方举报。平台方10月22日上午对该博主作出“作品优化提示”。目前,该博主的账号已被设置为私密账号,网友无法查看其短视频内容。
“网红直播带货最看重用户黏性和忠诚度,眼看他的这些数据越来越高,转眼就崩塌了。”刘宁霞感叹。
今年9月中旬,四川警方通报了一起案例。以“凉山曲布”“赵灵儿”“凉山孟阳”“凉山阿泽”为代表的“网红”们,在MCN机构(多频道网络Multiple-ChannelNetwork,即网红经纪公司或“网红孵化器”——记者注)的孵化下,打着助农旗号,通过摆拍虚假视频、打造“大凉山原生态”人设,自称助销大凉山的土蜂蜜等农特产。
有网友质疑他们是炒作,“赵灵儿”还曾发视频回应:“我只是想记录乡村生活,没有团队,没有资本和大公司的包装……”
“原来发这些短视频内容的尽头是直播带货啊!”刘宁霞曾感动于“曲布”为孝敬父母、摆脱贫困生活而试水直播带货,买过其直播间的山核桃。得知这些都是虚假摆拍,她有一种被欺骗的愤怒感,“虚假助农,卖惨营销,属实可恶”。
抖音集团今年9月11日发布的《2023年第二季度安全治理透明度报告》披露,今年第二季度,发现并处置了9000个涉及摆拍、卖惨、夸张凸显社会与家庭矛盾等不实信息,或借助发布“助农”“助老”“助残”“助困”等谋求商业变现的伪公益账号及其内容。
售假套路多监管有盲区
带货主播别沦为被流量支配的“工具人”
很多网友都留言表达了愤怒。一名网友说:“这太低俗了,一点也不尊重女性。推销美妆产品有必要用这样的视觉效果吗?”
被网友质疑后,这名主播道歉表示“是我太low(低级),对不起。”事实上,这已不是她第一次因“口无遮拦”而向网友道歉。
“动不动就道歉,一出问题就道歉了事,等风头过了再犯不误。对这些打擦边球的主播来说,违规成本也太低了。”安徽淮北女青年周晓烨说。
2019年以来,他因内容低俗、污言烂语、恶搞丑化人物形象等违规事实,已多次被当地公安网信部门约谈或封禁。
“对于多次出现问题、屡教不改的主播,就应该有更严厉的惩罚措施。比如,纳入‘黑名单’或‘警示名单’,永久禁言,不允许以更换账号或更换平台等形式再度开播。”周晓烨认为。
“直播带货为年轻人开辟了就业新通道,但网络不是法外之地,遵纪守法、营造良好网络环境才是正道。”抖音集团工作人员刘峰(化名)说。
宁夏“小镇女青年”王倩是直播购物的爱好者,她希望,带货主播能够帮助消费者筛选出好的产品,坚决抵制违背公序良俗和主流价值观的语言和行为。“我们拒绝沦为被流量操纵的‘韭菜’,也希望‘网红’带货主播别沦为被流量支配的‘工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