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车巴旦木、叶城核桃、泽普阿胶、巴楚留香瓜……这些来自新疆喀什帕米尔山脚下的名优特产,随着沪喀两地消费帮扶走出“深闺”,“喀什好味道”正日益丰富着上海市民的餐桌。
众所周知,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新疆古城喀什由于所处地理位置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历来物产丰富且品质上乘。但好酒也怕巷子深,为助力喀什地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海在援疆工作中充分发挥沪喀两地资源优势,坚持“一根绳、一头连着乡村、一头连着广阔市场”的原则,促进沪喀消费帮扶工作高质量推进,实现“新疆所需,上海所能”。
那么,普通消费者如何更便捷的品尝喀什好味道?
好消息来了!12月23日起,由上海市对口支援与合作交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解放日报社、东方网共同协办的“乡村振兴共同富裕—2021年上海市对口帮扶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暨网络直播周”将正式开播。届时,这些来自喀什的优选好物也将亮相直播间,广大市民只要动动手指,来自大西北的新疆美味便可送货上门。
这些美味究竟有何独到之处,上海又是如何让它们从田间地头走上都市餐桌的?且听我们一一道来。
“南北货”变身“网红”零食
先来说一说素有“西域圣果”之称的巴旦木。
它是维吾尔人传统的营养食品,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种微量元素,其皮薄易取仁,口感酥脆。
由于新疆气候偏干且昼夜温差大,当地产的巴旦木能积累大量的糖分和油分,使其更香甜、口感更好。其中,喀什莎车县的巴旦木最负盛名。每逢9月,行走在莎车乡间,随处可见挂满枝头、笑口常开的巴旦木。
以往由于缺乏深加工技术,巴旦木的价值远没被挖掘出来。随着近年来莎车县巴旦木深加工企业的技术引入,一颗颗小果子摇身变成“网红”零食,备受年轻人的追捧。
“南北货”变身“网红”零食的背后,融入了“上海力量”和“上海智慧”。
三年前,上海闽龙实业响应浦东新区对口支援新疆莎车的号召,在喀什莎车县投资设立新疆小蜂农业创新发展有限公司,开展巴旦木、核桃等干果深加工项目。作为专注坚果精深加工产业的新型高科技农业企业,新疆小蜂农业的研发团队不断创新,针对时下年轻人喜好和口味,严选莎车当地新鲜干果,研发出手剥巴旦木、梅干菜巴旦木、巴旦木牛轧糖等休闲食品。其中,梅干菜巴旦木通过使用巴旦木仁、梅干菜、干辣椒、核桃油、淡盐等材料精心调配,在锁住巴旦木坚果的自然鲜香同时,咸辣口感又赋予了全新的味蕾感受,备受消费者喜爱。
再来说一说喀什叶城县的核桃。
有着“昆仑第一城”美誉之称的叶城也是“中国核桃之乡”,是新疆核桃种植面积第一大县,全县林果面积80万亩,其中核桃58万亩,年产核桃13万吨。
30万叶城人因核桃种植、管护、加工、销售,实现了稳定增收。这次直播周上,疆美嘉食品的纸皮核桃、核桃油、核桃酥等产品也将一一亮相,为上海市民带来原产地的好味道。
新疆瓜果有了新吃法
品完了巴旦木和核桃,再来尝一尝“新疆瓜果”。
作为“瓜果之乡”,新疆的瓜果品种繁多、品质优良,一年四季不绝于市,是消费者购物车中不可缺少的必选品。
也是上海闽龙实业,在喀什斥巨资引入了FD冻干设备生产线,有效地解决了当地鲜果来不及卖、难储存的问题,又丰富市场的消费需求,通过延伸产业链,扩大就业,实现初级农产品加工向精深加工的跨越。
如今,由闽龙实业旗下新疆小蜂农业销售的“冻葩”冬枣干、“冻葩”苹果干目前已进入上海援疆消费帮扶“沪喀优品”的首批产品目录,其果味浓郁、入口泯化的口感和开袋即食的便利,深受沪上白领喜爱,“冻葩”冬枣干还曾两次登陆李佳琦直播间。
你吃过柠檬味的葡萄干吗?原来,酸到极致的柠檬与甜到极致的葡萄干也能碰撞出奇妙的火花。
怎么样,这样的“喀什好味道”是不是很诱人?那就准时来“乡村振兴共同富裕—2021年上海市对口帮扶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暨网络直播周”逛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