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的发展经历了以上五个阶段,从试水探索期互联网医疗的建立,到规范建立,再到深化转型,市场的监管细则逐渐明确,市场得到了一定的管理,保持一个良好健康的市场环境,成本效益就是指效益要大于成本,一个行业要有利润才可以发展下去;
起步建设期医院开始推广自己的APP或者小程序,方便就用到院就诊,极大的优化了用户的就诊流程,但是此期间缺乏政策文件的支撑,比如缺乏医保支付政策,网上禁售处方药等,导致互联网医疗受到很多的限制。
2023上半年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达1734.3亿元,同比增长21.18%。预测2023年市场规模3854亿元,同比增长24.25%。由图可以看出在2020年增长率增幅较大,原因是因为疫情导致的医疗资源紧缺。
当时病人非常的多,医疗紧张的环境下,武汉又是疫情最严重的地方,数以万计的病人等待着医疗救援,两所应急医院的建立展现了中国的大国力量。2020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1022922个,比上年增加15377个。
其中:医院35394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70036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4492个。与上年相比,医院增加104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15646个。也可以看出疫情突然到来严重泛滥的时代,医疗机构的建立迅速变多,意味着医疗规模不断地壮大,因此出现了2020年增长率增幅较大的现象。
但是在2020年之后,增长率又开始变低,也是因为疫情的形式不再那么紧迫,医院的规模便没有再继续扩大。
2023上半年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4.31亿人,同比增长18.73%。此外,2022年3.63亿人,同比增长21.81%。2020年的疫情给医疗行业带来的巨大的影响,医疗技术、资源不够,也警示着人们生命可贵,经历过疫情,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也越来越注重身体健康,互联网医疗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渠道,进行日常健康的监控。
总结: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互联网医疗的市场规模和用户规模在持续扩大中,通过目前的数据可以预测互联网医疗的前景还是比较可观的。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健康服务将更加便捷、高效,未来数字健康用户规模还将继续扩大。随着中国互联网在线医疗用户规模的上涨,对互联网医院需求也随之上涨,带动中国互联网医院行业的发展。
中国互联网医院上游为医院服务类型,主要由在线问诊、辅助检查、慢病管理、诊后康复、医药电商、医生工具等组成。中游为医院基础支持,主要由医疗诊断硬件、医疗数字服务、创新医疗器械;下游为患者。
(1)上游情况
互联网医疗上游主要是技术设备及药物,即医疗的基础设施,医疗大数据中云计算的渗透率大幅提升,物联网运用到医疗中,从而有了互联网医疗的诞生。
医疗器材的不断升级,药物的不断研发,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治疗的效果,推动了医疗行业的发展。
以岭药业公司在去年就与各大知名企业和公司展开自营合作,同时还与多家垂直类医药电商,和医药网合作进行长久性合作,致力打造成为医药网销主导地位。
(2)中游情况
互联网医疗中游主要是数字医疗运营服务,即互联网医疗、医药电商、数字医保,转化为通过互联网完成医疗的工作。
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深度融合,推动卫生健康领域不断涌现出新模式、新业态,远程会诊、互联网医院、智慧医疗等数字医疗蓬勃发展。中国数字医疗平台用户数量连年上涨,互联网医疗的规模逐渐扩大。
(3)下游情况
互联网医疗下游主要是应用及渠道,即医疗机构、互联网医院、药企、健康体检机构等是互联网医疗应用的对象,患者是最终的受众群体。
总结:疫情是医疗行业的一个转折点,在紧急形式的逼迫下医疗行业快速发展,中国互联网在线医疗用户规模和使用率都在不断增长,未来,用户规模的不断壮大是必然的事,但是如何做好一款产品,占领市场,丁香医生APP还是有着很大的竞争压力。
(1)政策环境(P)
通过政策解读,可知:
1、互联网医疗政策审慎推进,医保政策完善利好行业发展;
2、从确保医保支付范围、完善医保协议管理两个方面明确了“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医保支付政策;
4、国家持续推进互联网诊疗的合规管理;
5、互联网诊疗医保政策的不断完善有助于推动患者更加信任线上诊疗,助力线上诊疗习惯的养成,同时合规政策促使行业健康发展,出清不合规企业、利好头部企业。
6、医保放开和处方药网售未解禁。医疗机构是处方药的主要销售机构,在国内药品终端销售收入中,超过80%的药物为处方药,因为新农合、医保等医疗保障体系与网上药店不能对接,医保卡在网上药店购买药物时不能使用,也限制了零售药店(包括网上药店)的销售增长。
(2)经济环境(E)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大健康产业的整体营收超过7万亿元,到2021年将达8万亿元,2024年中国大健康产业的市场规模预估数值达到9万亿元。医疗产业是大健康产业的重要分支领域,中国互联网医院业务与中国医疗产业的发展密不可分,其业务涵盖医疗服务、医药和设备等领域。
我国良好的经济大环境为互联网医疗发展提供了优质的外部条件。社会资本大量涌入互联网医疗市场,互联网企业积极发展互联网医疗产业,不断创新运营模式,为互联网医疗发展注入了活力。
总结: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营收规模一直处于上升的阶段,在经济方面,互联网医疗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医疗卫生,特别是经过疫情,医疗始终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行业,但是医疗行业的价格普遍较高,医疗器材昂贵、药品昂贵,在当前环境下,人们的衣食住行解决了,但是安全健康未必能解决,医疗价格昂贵是人们面临的主要问题,虽然互联网医疗营收规模一直在扩大,但是也该想办法解决医疗价格昂贵的问题。
(3)社会环境(S)
数据显示,截至中国2020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约1.9亿人,占总人口13.5%,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2.6亿人,占总人口达18.7%。按照国际标准,中国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家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数据表明,自2016年至2019年中国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量四个同期同比增长率均在一个相对平衡的速度递增。2020年7月,由于全球疫情的原因,增长率瞬间跌至-32.3%。
持续性疫情等传染性疾病而导致的限流接触是中国互联网医院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疫情的好转对限流的影响程度相对降低,但人口的就诊习惯会随着互联网医院的发展将有所转移。
我国庞大的人口总量和社会日趋老龄化也为医疗健康产业提供了极具潜力的市场。老人越来越多,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衍生出各种疾病,如骨质疏松、高血压、恶性肿瘤、老年性痴呆等等,需要看病的用户群体越来越多,医疗资源也必须紧跟用户的需求,老年患者行动不便,危险因素多,慢性病就诊复诊周期长,对于连续性的、定期的、常态化的健康管理和家庭康复等服务需求不断增加。故医疗行业必须发展壮大,才能满足老年用户群体的看病需求。
(4)技术环境(T)
移动医疗设备的普及,互联网医疗的服务也更加高效便捷,患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或移动终端接受医疗服务,医生也可以通过移动设备向患者提供实时的医疗建议。同时,移动医疗设备也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和保障,确保数据的隐私性和安全性,防止窃听和攻击等恶意行为。
智慧医疗系统:通过将AI技术用于辅助诊疗当中,基于算法和数据,从而给出可靠诊断和治疗方案。
云计算可以为互联网医疗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预约挂号、电子病历、医保等等都是云计算与医疗领域结合的产物,医疗云还具有数据安全、信息共享、动态扩展、布局全国的优势。
医疗硬件设备的提升与专业数字化医疗网络的搭建同样为互联网医疗提供更长远的技术支持。
总结:互联网的发展,技术上面越来越成熟,将互联网+产品做的更好,丁香医生是互联网+医疗的产物,正是因为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出现,极大的促进的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区块链技术更是保障了医疗数据的隐私性和安全性,移动医疗设备的普及,让越来越多人通过一部移动设备进行在线医疗问诊,安全放心的使用在线设备进行咨询,医疗硬件设备的提升也有效保障了人身安全。技术的进步更是促进了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发展,虽然目前仍有一些无法攻克的难题,但是技术上已经在尽可能的做好,为互联网医疗提供硬性的技术支持。
(5)总结
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继续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互联网医疗已经从一个小众市场发展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趋势。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医疗行业的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互联网医疗服务,例如在线问诊、远程医疗、医疗大数据分析等。
除此之外,互联网医疗还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如患者的隐私保护、医疗质量的保证、技术的不断创新等问题。随着中国慢性病患者及致死率的上升,互联网医疗行业得到快速发展。
医疗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缺少的,这个行业有着绝对的存在必要性,行业发展前景还是非常可观的。丁香医生想要在此行业站稳脚跟,保持行业的头部,更需要不断地完善功能,优化服务质量,做大宣传,扩大知名度,树立自身品牌形象,保障好服务的质量性,让用户觉得这是一款有用的产品,才能用户间的拉新,带动更多用户的使用。
(1)性别
但是事实上男性用户的占比却更多,成为主导,原因是因为男性面临疾病就诊心理障碍更大,即生殖健康的困扰,不方便线下就诊,在线医疗很好的解决了这一尴尬的问题,故男性用户开始显著增多。
(2)年龄
(3)地域
(4)学历
通过以上数据显示,互联网医疗行业中用户主要行为是在线问诊,有病看病是用户行为的原因,在线问诊主要解决用户快速问诊的问题,省去了线下繁琐的预约流程。其次用户行为是预约挂号,现在的医院都有APP或者小程序,用户可以线上先挂号再去医院,省去了排队挂号的步骤,极大程度的优化了线下问诊的流程。
互联网医院持续快速增长,疫情进一步推动互联网医院的规模,实现了相比疫情前近6倍的增长幅度用户疫情期间与平常线上医疗消费相比,原本不受重视的家庭健康指标监测跃升至疫情期间第三受青睐的互联网+医疗功能;运动健康咨询功能也提高了一位的优先级;预约挂号疫情期间比率明显低于日常。
这些都反映了疫情期间为了避免前往人密集的小区域,如医院、健身房等,越来越多的人在尝试互联网+医疗的线上医疗咨询模式或消费模式。
用户越来越倾向于家庭健康的监测管理,保障自己的健康状态。
总结:丁香医生的功能分布较均匀,重点核心功能放在健康科普,原因在于丁香医生由丁香园团队研发的医学平台,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可信赖的医疗健康服务和医疗科普平台。春雨医生的功能比较全面,首页上面功能分类较细。医鹿将重点功能放在首页,功能简洁明了,一目了然。原因在于医鹿还处于发展阶段,功能尚未完善。
(1)首页对比
总结:在颜色上,丁香医生采用的是少部分紫色,对应着APP的名字“丁香”,春雨医生和医鹿采用了绿色比较贴近生命、自然的颜色。
在布局上,首页的布局大致相似,只是功能的位置不同,功能的属性也不一样,丁香医生的特色功能“每日辟谣”摆放在首页搜索栏的下方,方便用户的查找,丁香医生将用户最常查找的科室放在一个区域,方便用户快速进入自己的目的科室,而春雨医生此部分做了功能区,包含了几个医疗最常用的功能,医鹿除了功能区以外,对名医做了一定的划分,将名医罗列成了一个板块。
在tab栏的主页面上面,春雨医生有一个健康档案,而丁香医生和医鹿则是把问医生又拆分成了一个页面。丁香医生可借鉴医鹿的界面布局进行优化,页面信息分布简洁干净,给用户非常专业的感觉。
(2)特色功能对比
总结:每日辟谣是丁香医生的特色功能,丁香医生本身是公众号发展后,衍生出了这款APP,为了留住之前公众号的流量客户,这个功能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这个功能也是目前丁香医生所特有的,该功能也会吸引些新用户。
总结:健康档案是春雨医生特有的一个功能区域,可以对自己的身体素质进行各项指标的记录,方便用户了解自己的身体健康变化,从而做出适当的调整。
总结:1元义诊是医鹿所特有的一个功能,线上的图文义诊为贫困用户提供了帮助,也能为日常中的所有人提供一个价格低廉就能向专业医生寻求帮助的方式。
(3)问诊流程对比
总结:在问诊流程上面,丁香医生可以选择科室后跳转医生列表界面,选择医生后就可以发图询问。流程上面操作简单,但是丁香医生没有免费会诊功能,没有充分利用免费问诊这个功能吸引新用户。同时描述问题只能追问医生两次,没办法完全了解病情的治疗方法,用户初次体验不好。
总结:在问诊流程上面,春雨医生可以选择快速问诊,先描述问题,选择就诊人以后自动匹配医生,流程简单,但是在医生上用户没有自己的选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