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是产品成本计算中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一般运用于大量大批简单生产(单步骤生产)的行业或企业,例如发电、自来水生产、原煤原油的开采等。
2.这类行业或企业的生产通常具有产品品种单一、封闭式生产、月末一般没有或只有少量在产品存在的特点。
3.当期发生的生产费用总和就是该种完工产品的总成本,用总成本除以产量,就可以计算出产品的单位成本。
4.在简单法下,生产中发生的一切费用都属于直接费用,可以直接计入该种产品成本。
分批法:
1.分批法也称定单法。是以产品的批次或定单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采购成本=订货成本+物资材料成本+存货成本+缺货成本
物资材料成本=数量*单价(价格/成本分析就是分析单价)。
存货成本:维持库存需要的费用。
开除员工工资怎么算
不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有期间费用。
期间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
1.销售过程中发生的保险费、包装费、运输费、装卸费。
3.商品维修费、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
4.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职工薪酬、业务费、折旧费、修理费等经营费用。
合同履约成本不属于营业成本。
合同履约成本核算企业为履行当前或预期取得的合同所发生的、不属于其他企业会计准则规范范围且按照收入准则应当确认为一项资产的成本。
借方登记发生的合同履约成本,贷方登记摊销的合同履约成本,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结转的合同履约成本。
企业为履行合同可能会发生各种成本,在确认收入的同时应当对这些成本进行分析,若不属于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规范范围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作为合同履约成本确认为一项资产:
②该成本增加了企业未来用于履行(包括持续履行)履约义务的资源。
③该成本预期能够收回。
营业成本增加的原因有材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提高、制造费用增加等。
营业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可归属于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等的费用,应当在确认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等时,将已销售商品、已提供劳务的成本等计入当期损益。
营业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是指企业确认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常性活动所发生的成本。企业在确认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收入时,或在月末将已销售商品、已提供劳务的成本转入主营业务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劳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是指企业确认的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所发生的成本,包括销售材料的成本、出租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出租无形资产的摊销额、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折旧额或摊销额、出租包装物的成本或摊销额等。
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表中的营业成本,指会计核算意义上的“营业成本”,它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此表中利润总额与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没有勾稽关系。
企业所得税申报表的营业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不包括期间费用。营业成本是指企业所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的成本。营业成本应当与所销售商品或者所提供劳务而取得的收入进行配比。营业成本又分为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它们是与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相对应的一组概念。
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职工是指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所有员工,包含全职,兼职和临时工,也包括虽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如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劳务用工人员等)。
成本按性态分类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固定成本的分类:约束性固定成本、酌量性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的分类:技术性变动成本、酌量性变动成本。混合成本的分类:半变动成本、半固定成本、延期变动成本、曲线变动成本。
留美学者、教授,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常务理事。拥有二十几年财会教学经验。
经济学博士,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博士后。1995年开始从事《经济法》考试辅导,1998年开始编著“轻松过关”系列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