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过隙,时光荏苒,转眼间2022年已经接近尾声。在即将过去的一年中,中国调味品协会在上级单位的正确领导下,中国调味品协会在全体会员和各界同仁的大力支持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做好各项工作,协会会员规模不断壮大,服务形式和内容更加完善,组织架构更加科学合理,在自身影响力持续提升的同时也为调味品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回顾过去,收获颇丰
一、与时俱进不断探索,积极推进党建工作创新
国资委党委和中国商业联合会党委对行业协会2022年党建工作高度重视,专门下发了《行业协会2022年党建工作要点》,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协会党支部根据上级党委要求,科学统筹规划2022年党建工作。
(一)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思想政治引领
(二)开展调查研究,提出政策建议,反映行业诉求
2022年,在国内疫情多变的背景下,协会党支部加强与会员企业的沟通联系,全面了解行业受疫情影响的生存现状,帮助会员企业解决在用工、运输、原材料采购、市场开拓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协助政府部门开展平台经济发展、促消费等议题的调研,对改善营商环境、促进行业发展提出建议。为全力缓解疫情冲击,恢复行业信心和稳定市场预期,做好民生保供工作,协会党支部推出“2022暖流行动”,推进行业信息高效共享,助力企业实现降本增效。协会党支部还推出了更加精准的专项扶持计划,符合相应标准的小微企业,可免费申请成为协会预备会员,享受正式会员同等待遇。
(三)强基础、补短板、促提升,党支部建设成效显著
二、做好行业管理,配合政府部门开展工作
(一)建言献策促发展,履职尽责显担当
(二)全面推进行业标准化工作,健全标准工作体系
2022年,协会作为全国调味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全标委)秘书处的承担单位,负责调味品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起草和归口管理等工作。2022年,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国家有关部门保持了紧密联系,并克服新冠疫情不利因素的影响,积极推动调味品行业标准化工作的全面开展。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精神,结合调味品行业标准化工作发展需要,继续推动调味品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的筹建工作,同时,协会团体标准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团标委)按照细分领域和关键技术领域对团标委委员进行扩大补充,有针对性地开展调味品行业团体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推动2020年前下达的国家标准计划项目工作,具体为完成并公示《酱油质量通则》《食醋质量通则》等8项国家标准报批稿;完成其它14项国家标准报批稿的格式编辑和内容调整;启动和推进2项新下达的国家标准计划;完成46项行业标准的修订工作;新完成,待发布20余项团体标准计划项目;正式启动20余项新一批团体标准的起草工作。
(三)宣贯政策法规,反映企业诉求,化解经营风险
(四)解读食品安全法规,宣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协调食品安全管理
三、整合专家资源,推进科技工作创新,促进行业技术进步
2022年,协会科学技术工作委员会根据工作程序启动了第三届换届工作,并根据科技工作的方向设立了食品安全、关键技术领域、生产与工艺、成果应用和营养健康五个专业组。
(一)创新科技活动的组织形式,推动产学研结合
协会科学技术工作委员会克服疫情影响,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开展协会走进大专院校科技交流活动暨2022年全国调味品行业“安琪酵母抽提物”杯科技成果创新大赛宣讲,与当地大专院校建立了长效合作机制,促进了行业的技术交流,并推动了调味品行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同时,组织食品类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各方资源,积极参与大赛的申报工作。2022年大赛共收到200余份项目申报材料,申报项目数量为历届之最。大赛评审工作已经结束,将择机公布获奖结果。
(二)创新培训服务体系,拓宽培训工作领域
为适应新冠疫情常态化的工作形式,协会积极调整培训工作模式,将生产工艺培训、技术交流与标准工作相结合,针对行业企业需求开展了全国食醋生产技术交流与标准研讨会、全国酱油及调味酱生产技术交流与标准研讨会等包括线上和线下多种形式的系列活动。
(三)开展调味品行业科技咨询与服务
协会调动科学技术工作委员会的专家资源,为各企业和科研院所就工艺、标准和技术等方面提供一对一定制化的咨询和服务,以提升行业科技水平和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
四、强化服务意识,提升协会服务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2022年,协会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服务形式,加强一线实地调研,不断提升工作的专业化水平,从科技、信息、咨询等方面入手,在科技研究与产学研结合、资源平台建设、数据统计分析、行业交流和互动等方面为会员企业和各地方政府的发展赋能。
(一)创新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
1.协会加强与专业研究机构的合作,以中国调味品著名品牌企业100强数据为基础,引入宏观经济、消费数据、上下游产业、互联网经济等方面的专业研究,为行业提供多维度的研究报告。
2.协会继续整合品牌、法律、资本、咨询等方面的资源,为会员企业提供更加深入的定制化服务。
(二)汇聚优质资源,打造行业信息服务融媒体
协会将继续与新华网、人民网、中新网、中国经济网、凤凰网、中国商业报等综合媒体,中国食品报、中国食品安全网、中国食品质量监管报等专业媒体以及各地方电台保持紧密沟通。同时,定期监测业界舆情,及时与各品牌企业和新闻媒体保持联系。
(三)秉承“智平台、味未来”的建设理念,为行业打造“调味空间”
中国调味品著名品牌企业100强数据统计汇总分析与行业分析报告已经成为各政府部门、投资机构、业内人士了解调味品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的重要依据;协会的各个专著与专题报告,已成为指导行业发展的重要参考。主要工作如下:
4.2022年,协会上市公司专委会继续出版《味界观察》刊物,本年度共4期,包括投资论道、研究分析、行业前瞻、上市公司财报分析、企业家论坛、调味品企业的前世今生和要闻选编等栏目,向业界提供经济、数据、企业发展等方面的参考资料。
5.2022年,执行会长卫祥云的著作《中国调味品产业投资论道》在京东、当当、天猫、各大图书专营店等网购平台,以及湖北省、浙江省、广西省、山东省、河北省、广东省、北京市等各地的新华书店热卖。
(五)积极参加行业交流与研讨,深入企业考察调研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和《关于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着力稳定经济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协会对部分会员企业进行了调研和走访,并积极参加各会员企业和地方政府举办的活动,提供专业指导和支持。
1.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白燕应邀先后出席了湖南省首届调味品创新发展大会和2022太太乐第五届鲜味科学研讨会;参观考察了河南德盛东古、郑州哈尔九宝、阳明食品、仲景食品、漯河双汇集团、莲花健康、辣妹子食品、绝味食品、加加食品、雪天盐业、长康实业、坛坛香食品、长沙四小龙商贸、广州大饭桌、四川家和原味香料、成都太和坊酿造、成都阳明食品、成都海科机械、福建永春侨新酿造、福建永春老醋、厦门洋江食品、山东普瑞特机械制造、江苏黎明集团、徐州龙头山酿造、江苏美鑫食品等企业;并赴广西农业科学院进行科技交流。
1.协会指导和支持了2022湖南省首届调味品创新发展大会、川味科学大会暨豪吉味型金字塔发布会、清徐老陈醋成都行、陕西省调味品协会成立大会和2022太太乐第五届鲜味科学研讨会等专业活动。
2.协会加强与中国酒店用品协会、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山东调味食品协会、湖北省调味品协会、四川省调味品协会、清徐县醋产业协会、北京市调味品协会、天津市调味品工业协会、陕西省调味品协会、安徽省调味品产业创新联盟等协会的工作联动,促进协会间合作,拓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品质。
(七)促进产业资源整合,提升企业品牌形象
“味动中国”是协会发起和主办的系列巡展活动,也是协会重点打造的活动品牌。活动以多地多展的方式、丰富多样的展览展示形式,服务于调味品行业全产业链和餐饮供应链等领域的企业。
2022年,活动组委会克服了新冠疫情的不利影响,成功举办了“味动中国”成都站、郑州站活动,并利用丰富的行业资源,创办了味动中国美味生活直播间。活动以“深耕创新赋能生态”为主题,通过展览展示、经销商论坛、直播促销等形式,助力调味品行业积极适应市场变化,开拓优质渠道,完善终端建设。
五、做好协会组织建设,促进协会工作向专业化发展
协会不断加强各分支机构的管理,现已组建了19个分支机构,正在筹建老字号工作委员会、调味品原材料供应链委员会和调味油专业委员会,完成了第三届食醋专业委员会换届工作,并召开以下分支机构年会与活动:
1.在江苏省镇江市组织召开2022年中国食醋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会议由协会指导,食醋专业委员会主办,江苏恒顺醋业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协会科学技术工作委员会支持,镇江市醋业协会共同协办,湖北省调味品协会特别支持。
2.在四川省成都市组织召开2022中国川调产业发展大会。会议由协会指导,复合调味料专业委员会和火锅调味料专业委员会协办。
3.在山东省泰安市组织召开2022年中国酱油及调味酱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会议由协会指导,山东省调味食品协会、酱油专业委员会和调味酱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普瑞特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承办,湖北省调味品协会、北京市调味品协会、经销商分会、科学技术工作委员会、包装材料与容器专业委员会和机械设备专业委员会协办。
4.在上海市组织召开2022年第五届鲜味科学研讨会。会议由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指导,协会与上海太太乐食品有限公司联合主办。
展望未来,充满期待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协会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统领全局、统揽工作。
二、配合政府部门开展工作,探索行业发展新思路
(一)宣传贯彻国家政策法规;
(二)反馈行业发展所需的建议和意见;
(三)继续举办2023年全国调味品行业食品质量安全工作座谈会。
三、全面推进行业标准化工作,加强和完善组织机构建设
协会继续接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国家部委的委托和指导,开展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完善和加强团体标准技术委员会和全国调味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机构建设工作。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一)配合卫生健康委员会完成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
(二)完成《酱油质量通则》《食醋质量通则》等24项国家标准发布确认和宣贯工作;
(三)完成《调味品名词术语综合》《调味品名词术语酱油》等46项行业标准发布确认和宣贯工作;
(四)完成20项团体标准的发布和宣贯工作;
(五)完成新一批符合行业需要的多类型团体标准计划;
(六)加强和完善全国调味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团体标准技术委员会的组织建设和管理工作;
(七)召开2023年全国调味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团体标准技术委员会年会。
四、提升科技服务的能力与水平,开展各项专项工作
协会充分调动科学技术工作委员会的专家力量,加强与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拓展创新科技服务领域,做好科技服务工作,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一)召开2023年全国调味品行业科学技术交流大会;
(二)继续开展2023年全国调味品行业科技成果创新大赛;
(三)继续开展技术交流专场会议或活动;
(四)推进中国调味品协会科技进步奖的评选备案工作。
五、强化协会组织建设,发挥专业委员会作用
协会将继续加强自身建设,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充分调动各专业委员会的主观能动性,增强服务企业、行业和市场的能力。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一)积极发展调味品优质企业入会或加入理事会;
(二)召开中国调味品协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并酝酿选举产生中国调味品协会第七届理事会及其领导机构,召开中国调味品协会七届一次理事会;
(三)召开协会酱油、食醋、调味酱等专业委员会年会。
六、整合产业资源,创新服务内容
协会继续整合调味品及上下游企业、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线上线下渠道商、第三方社会优质服务资源,拓宽服务领域,创新和完善服务内容和形式,推动调味品行业高质量发展。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一)发挥调味品行业赋能中心作用,为地方政府、产业园区、业界企业等提供一站式服务;
(二)召开2023年调味品产业CC100峰会和调味品产业CC50投资论坛;
(三)继续策划和举办包括中国(国际)调味品及食品配料博览会和四川、河南、上海等地方展在内的“味动中国”系列活动。
七、完善协会信息服务形式,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
协会将继续丰富和完善信息服务形式,搭建高效、多维的融媒体传播矩阵,持续为行业提供全面、专业、科学的信息服务。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八、做好行业基础调研,提供行业专业报告与刊物
协会将在继续做好百强统计、刊物出版等工作的基础上,拓展行业报告的种类和覆盖范围,提升行业报告的专业度。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一)继续做好2022年中国调味品著名品牌企业100强统计分析,发布关于2022年调味品行业及重点分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的专业报告;
(二)出具各细分领域、产业园区和各下沉区域的调味品市场调研报告;
(三)出版《味界观察》季刊9-12期,为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及有投融资需求公司)、投资机构及品牌企业提供信息参考。
协会将继续拓宽合作领域,加大对外合作力度,进一步发挥协会行业引领作用。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一)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四川、湖北、江西、黑龙江、陕西、安徽等地方协会加强工作联动;
2022年,协会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各理事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做好扩内需、促消费、稳增长等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023年,协会将继续在调味品道路上深耕远谋、探索前行,将继续加强与各理事单位的沟通交流,健全工作体系,加强自身建设,凝聚各方合力,为调味品行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再一次踏上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