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丨高考语文作文模拟题+审题+立意+范文

阅读,有手不释卷者独爱纸本墨香,沉醉于书展、书店、书本的魅力;也有视听兼备者更喜声画共赏,享受着听书、快读、刷屏的自在。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人均纸质书阅读量有所减少,数字阅读用户规模与人均数字阅读量均有明显上升。白纸黑字进入方寸屏幕,章节句段搭配背景音乐,起承转合变身简短解说,诗文意象融合视听效果……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以“听众”“观众”的角色来“读书”。然而,“刷屏”式阅读,在让阅读触手可及、方式灵活多变的同时,也带来了注意力碎片化、内容娱乐化、思维简单化、理解庸俗化等不同程度的问题,屡屡引发争论与担忧。

在信息时代,关于读书内容、读书方式,你有哪些感想?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材料围绕“读书”给出了背景材料。首先,材料前三句话指出,当前读书方式有所改变,虽然有人仍然热衷于传统的纸质书的阅读,但是更多的人沉迷于视听结合的“听书、快读”,数字阅读用户规模有明显上升;读者身份产生

变化,由原来的“读者”变为了“听众”“观众”。最后一句话指出,“刷屏”式阅读有利有弊,有它的魅力,如阅读触手可及、方式灵活多变,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如注意力碎片化、内容娱乐化、思维简单化、理解庸俗化等。

【立意参考】

1.执书卷之灯,燃生命之光。

2.品读经典,点亮人生。

3.“刷屏”时代,我们不该忘记书香。

4.认真选择阅读内容,灵活选择阅读方式。

【优秀范文】

科技与传统相切,内容与内涵共阅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从古至今,阅读都一直被人们所重视。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人选择网络阅读代替纸质阅读,但也有人反对这种读书方法。面对于此,我们应如何选择呢?

当科技与传统相遇,我认为读书应该做到内容与内涵共阅。

科技应与传统相切,借助数字手段领略读书之乐,将网络之迅速与书籍之内涵相结合,从而实现内容与内涵俱知。书犹如一盏明火,当你学习苦闷、人生失意时,不妨静下心来看看,为你的心灵添上一丝温暖,为你的未来打上一束光。

2

写作时,可以分析“刷”流行的原因,指出“刷”背后代表的社会意义,并由此引入对网络信息时代的思考。中间部分,首先可以指出网络信息时代给我们带来的自由、高效、丰富,肯定“刷”的积极意义,另一方面也应指出,“刷”给我们带来足不出户就可自由获取信息的同时,也夺走了我们积极探索的勇气;“刷”而知之的时代,我们变得越来越浅尝辄止,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甚至,靠“刷”而获取存在感,我们也失去了与人面对面现场交流的能力。从而指出科技进步和网络信息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与此同时,更重要的则是思考应该如何解决问题,即提出可以参考的建议:“刷”还是“不刷”,如何“刷”,“刷”什么。

1.科技进步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是把双刃剑。

2.别让我们成为技术的附庸。

3.在刷屏时代找回思考能力。

刷尽流沙,生活是金

不仅如此,刷屏的信息经由大数据分析处理能精准投入面向各类人群,目不识丁的老年人能跟着抖音的音乐舞蹈乐呵,小孩也能学学样子划拉起屏幕装作融入了社群,信息的下行使人们获取知识变得非常便捷迅速,适应了快时代文化发展的需要。信息的无缝流通使得交通的闭塞也不成阻碍,如疫情期间各地利用直播带货农产品,为农民增收,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还有各类凡人微光、基层智慧、劳动艺术经由快短视频的传播掀起千层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遗产的继承保护都更有生机活力,极大地满足了社会舆论的风向把握需求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日新月异,科技发展既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使人们的生活不可逆转地加快变浅,我们注定无法回到过去,但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我们可以积极地“刷”掉无关或重复的信息,留下有益深刻的内容,也应当自觉脱身于无止境的虚拟屏幕,将视角转向生活和生活中的人,保留体验夏夜凉风和浪漫初雪的能力,刷尽流沙,生活是金。

3

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伴随着各式各样的读书活动、社交媒体的好书评选、电商平台的促销推送如期而至,新媒介、新场景、新形式改变了阅读的习惯、拓宽了阅读的内涵。然而,“刷屏”式阅读,在让阅读习惯触手可及、方式灵活多变的同时,也带来了注意力碎片化、内容娱乐化、思维简单化、理解庸俗化等不同程度的问题,屡屡引发争论与担忧。

由此,写作时,是否认同“刷屏”式阅读,可以针对如下三种观点进行论证。观点一:“刷屏”式阅读利大于弊。阅读的重要目的在于求知,阅读的重要意义在于启发思考,“刷屏”式阅读让阅读触手可及,比传统纸质阅读更能帮助读者快捷获取信息、保持与时俱进的思考。观点二:“刷屏”式阅读弊大于利。“刷屏”式阅读不可避免会带来注意力碎片化、内容娱乐化、思维简单化、理解庸俗化等等问题,加之青少年自我约束能力欠缺,长此以往,“刷屏”式阅读只会变成只有“刷屏”,没有“阅读”。观点三:“刷屏”式阅读有利有弊。我们要做的是克服“刷屏”式阅读的弊端,避免被快餐式阅读、蜂拥而至的流量化内容左右,保持阅读的质感。

1.让思考“刷屏”。

2.提升自制力,以便更好地利用“刷屏”式新阅读。

3.既要“刷屏”,亦要阅读。

“刷屏”式阅读无罪,改变从自己开始

因此,“刷屏”阅读本身无罪,那我们又该如何面对由于“刷屏”式阅读所产生的问题呢?

首先,关于注意力碎片化的问题,其实无论是什么形式的阅读,每个人都会出现这个问题。注意力碎片化,不过就是在阅读过程中去想其他事情,去干其他事情。难道我们只看纸质书,或者不“刷屏”式阅读,我们就能避免注意力碎片化的问题吗?无论什么方式的阅读,只有我们自己在主观上静下心来,才能解决注意力碎片化的问题。

所以“刷屏”式阅读本身无罪,所有的问题不过是我们在给他强加罪名,解决问题最佳的办法是从我们自己出发,改变自己。

4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1)内心丰盈,自带光环。

(2)存在感刷不出来,它来自强大自信的内心。

(3)你刷的不是存在感,而是内心的不自信。

(4)自信丰盈,不刷也“存在”。

心中有生活,不晒不刷也“存在”

各类社交软件充斥着生活,晒旅游,晒幸福,晒隐私,晒美食,晒恩爱,晒娃,晒心灵鸡汤……人们乐此不疲;每次在朋友圈里晒了什么后,就要捧着手机不停地刷屏,看看有没有新留言或点赞。可是这样的狂晒、狂刷真的能刷出“存在感”吗?

在网络上通过各种“刷”来找存在感,娱乐至死用在这类人身上更为合适,为娱乐自己而死,为娱乐他人而死,实质上是对自我的不自信,是内心的空虚,是生活的迷茫。然而真正的存在感,从来都是在生活中奋斗出的。实际上,生活需要以实际行动为支撑,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现实生活中踏实肯干,不断付出的人,离不开在生活中做好本职工作的,真心奉献的人。

放下手机,从虚幻的世界走出来。不要为了获得所谓的存在感,丢掉真正的生活。只要心中有生活,心中有他人,就一定能使自己成为别人心中“山”一样的存在。

高考思辨作文王炸素材!54位顶级哲学家:认识世界的8个维度2024-01-13

49个「历史人物」素材积累!每一个都小众又好用!!2024-01-12

THE END
1.2025高考语文丨2024年新高考1卷作文评析6篇优秀范文我们应该抛弃“靠人工智能解决问题”的舒适圈,欢迎关注语文考霸微信公众号:yuwenkaoba,冲破“没有问题”的思想壁垒,积极思考问题,主动拓展视野,树立问题意识,有问道致远的思想。也许我们无法像梁漱溟先生那样问出:“这个世界会好吗”的哲学问题,但我们也可以在自我的思考中不断反省,寻找人类发展的新方向。人工智能时代...https://www.360doc.cn/article/81412345_1126491524.html
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高考语文考点作文预测②: 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请你以一名媒体记者的身份,在报纸上撰写一篇倡议书。 要求:800字左右。选好角度,符合实际。 高分范文②: 疫情袭来,如何自我保护,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发端于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及时作出防控部署,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http://www.gaokao.com/e/20200203/5e3800d1d8ca9.shtml
3.[转]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晨读晚练(16)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晨读晚练(16) 名句默写+教材素材+诗歌鉴赏+范文诵读+最新时评 目 录 材料走心读 1.《归去来兮辞》整篇背诵及情境默写 2.部编版必修上册课文写作素材梳理 3.诗歌鉴赏(朱服的《渔家傲》) 4.以“青春主旋律”为内容的材料作文写作 5.最新时评《重视文物修缮,留住悠悠古韵》 考点滚动练 6....https://sz.zjer.cn/index.php?r=space/person/blog/view&sid=160095&id=39495742
4.高中作文高中作文网高中作文大全高中作文题目素材2020高考作文练习题:自然 高考同题作文 高考题库 自主招生自荐信 历年高考满分作文 [ 高考作文点评 ] 2021高考新高考Ⅱ卷作文评析 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题目解析解读 2022年全国高考作文题题浅议:命题透视的教育生态绿色 2022年全国高考语文甲卷作文题目解析 ...http://www.zuowen.com/gaozhong/
1.高考作文范文及评析(通用6篇)高考作文范文及评析(通用6篇) 篇1:高考作文范文及评析 高考语文作文预测:浮躁 摘要:高考作文确实是一件比较头疼的事情,加上时间环境等的限制,要想写好一篇符合要求的作文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平时的积累就比较重要啦,什么素材啊,例文啊,预测啊,分析啊这时候就可以多看看了。正如这篇所示,希望能让你们在考场...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t9rd7.html
2.2022年新高考全国一卷高考语文作文分析(附题目及范文)高考作文是很多同学都非常关注的重点,很多同学也想要了解2022年全国一卷也就是新高考Ⅰ卷的高考语文作文题目、解析以及作文范文,小编就为大家带来2022年全国一卷高考语文作文分析,2022年全国一卷高考作文题目及范文解析。 2022年全国一卷高考答案及试卷汇总 https://www.gk100.com/read_66721.htm
3.2022年高考语文作文15篇2022年高考语文作文15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2022年高考语文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https://m.yuwenmi.com/zw/1084170.html
4.2024年语文高考全国卷优秀作文范文(通用29篇)所谓强者,拼的不是力气,也不是技巧,而是心态。脚踏实地努力,轻轻松松面临。将颤动关在门外,让决心信念装满襟怀胸襟,高考尽力施展,愿你载誉回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24年语文高考全国卷优秀作文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全国甲卷 阅读下面的https://www.yjbys.com/lizhi/zuowen/390706.html
5.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教案(精选11篇)无论是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还是从高考应试的角度,作文都应该是语文教学中的半壁江山。下面为大家分享了高中语文作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准确表达自己的心灵感悟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激之情和敏锐的感受力 ...https://www.cnfla.com/jiaoan/638314.html
6.高中作文教案设计优秀范文(精选15篇)2. 训练学生掌握高考考场作文审题的技巧,增强应试能力。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掌握高考考场作文审题的技巧,增强应试能力。 教学方法: 读写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考纲解读(幻灯片)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作文审题立意的基本要求: ...https://www.oh100.com/a/201209/163744.html
7.深圳语文一级教师速写高考作文,取题“立足本手,警觉俗手”南都讯 记者谢粤蕾历年来,最新的高考作文题目都是备受关注的“网红”。今年,深圳高考使用全国高考Ⅰ卷,作文题目与围棋的三个术语相关。题目一经公布,便有众多网友发表自己的看法与理解,那么在一线的高三语文老师看来,这道作文题该如何去审?如何去写呢?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206/07/c6565253.html
8.2023年高考语文试卷新高考一卷作文(精选20篇)作文范文: 2023年高考语文试卷新高考一卷作文1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故事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好的故事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触动我们的心灵,启迪我们的智慧。它们有着改变一个人命运的奇妙力量,也能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的力量不可小觑,它拓展了我们的思维,塑造了我们的未来。 https://www.ruiwen.com/word/gaokaoyuwenshijuanxingaokaoyijuanzw.html
9.2024高考语文作文模拟题:人生的海洋,航行的我们主题及范文我们应当把每一次的“上岸”当作人生旅程中的一个驿站,停下来歇息,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北京高考在线https://www.gaokzx.com/c/202312/86646.html
10.2022高起专成考语文满分作文范文800字成人高考分为高起本,高起专和专升本三种,不管那个层次都需要考大学语文,而语文作文又是其中占比分数最高的一个项目,所以考生一定要重视起来。 成人高考高起专语文满分作文范文 希望也是一种美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就是要拥有希望。鲁迅先生说“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但我以为拥有希望也是一种美。 https://www.eol.cn/baokao/ck-wyw/20230925123742.html
11.专家点评2022年上海高考语文作文市教育考试院邀请相关专家对作文题目进行了评析。大家一致认为,2022年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既有生活的温度,又有思辨的深度。题目贴近考生的生活体验,引导考生关注自我成长,关怀社会现实,进一步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一、成长路上的个体省思 题目由个人成长中的普遍现象引入,贴近每位考生的真实体验,引导他们从个体经验出...https://www.shmeea.edu.cn/page/02200/20220707/16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