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部分,绪论:什么是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的功能;社会工作的价值
体系;社会工作理论。
2、第二部分,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福利行政。
3、第三部分,实务:家庭、儿童、妇女与社会工作;青少年与社会工作;
老年与社会工作;矫治感化与社会工作;医疗、精神治疗与社会工作;滥
用药物与社会工作;反贫困与社会工作。4、第四部分,教育、实习与展望:教育、实习与研究;讨论与角色扮演。
四、学习方法与阅读的扩展
1、学习方法
2、阅读的扩展
第一部分绪论
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工作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对作为一个学科/专业的社会工作有基本的概念。教学重点:专业的缘起、发展、领域和特质,与其他它社会科学的关系。教学难点:社会工作的领域和特质。
课时安排:6学时。
第一节社会工作的缘起和发展
一、社会历史背景
1、资产阶级革命及人道主义的张扬
2、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
二、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
1、解决社会问题的思路
2、社会工作的产生
三、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
1、专业方法的发展
2、社会工作目标模式的变化
第二节社会工作的领域和特质
一、社会工作领域概述
1、社会工作的领域
2、社会问题
二、社会工作领域扩大的原因
1、社会进步
2、生活质量
3、人类认识观念
三、领域的分类
1、按照服务对象
2、按照困难类型
3、按照社会工作的特点
四、社会工作的特质
1、整体的人
2、家庭的重要性
3、社区资源
4、督导
5、教育项目:课程教学及实习,专业实习和督导
6、方法
7、团体
8、“关系、”“网络”
9、精神、心理
10、“社会”
11、与制度的关系(福利制度)
12、基本目标
13、机构雇佣、有薪水
14、发展及利用小组的方法来开展服务
第三节社会工作的内涵和类型
一、社会工作的概念
1、社会中的不同内涵
2、定义
二、社会工作的结构
1、社会工作过程图示
2、社会工作的要素
三、社会工作的类型
1、社会工作形态的变迁
2、当前中国社会生活中的类型
第四节社会工作与其它学科一、与社会学
二、与心理学
三、与政治学
四、与经济学、管理学
五、与医学、法学和伦理学
六、与哲学(社会哲学、人生哲学、福利哲学和政治哲学)
复习思考题:
1、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2、简述社会工作领域扩大的原因。
3、社会工作的要素。
4、名词:社会进步/社会工作领域/心理咨询。
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功能
教学目的:理解社会工作的本质和社会功能运作,社会工作与助人、维持社会秩序的关系,以及转型期的特点。
教学重点:社会工作的本质和社会功能运作,社会工作助人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教学难点:社会工作的本质和社会功能运作。
第一节社会工作者及其角色
一、社会工作者及其一般特征
1、社会工作者
2、一般特征
二、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的作用
1、助人过程的特点
2、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第二节社会工作的功能
一、功能的含义与类型
二、社会工作的助人功能
三、社会工作对维持社会秩序的意义
四、社会工作对助人和维持社会秩序之间关系的理解
1、助人和维持社会秩序的一致和冲突
2、如何处理助人和维持社会秩序的关系
3、社会正义的目标
从柏拉图、查士丁尼、洛克、霍布斯、卢梭、康德、罗尔斯。
从差等正义到契约正义和社会正义,功利主义和集体主义,道义论与功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