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狭义制造和广义制造?制造的本质指什么?
广义制造:指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
狭义制造:制作过程(机械工艺过程或机械加工过程)
制造本质:将原有资源(如物料、能量、资金、人员、信息等)按照社会需求转变为有更高实用价值的新资源(如有形的产品和无形的软件、服务)的过程。
2.制造业的内涵是什么?制造业的作用有哪些?
内涵:所有与制造有关的企业生产机构的总体。/对原材料加工或再加工以及对零部件装配工业的总称。
作用:制造业对人类文明发展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制造业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支柱产业/制造业是发展高新技术的载体和动力
制造业是现代文明的支柱之一,是工业的主体,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技术进步的主要舞台,是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动力源,是在国际竞争中取胜的法宝,是国防安全的保障。
3.你认为中国制造业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试剖析其原因。
(1)制造系统的问题
1)劳动生产率及工业增加值率低
我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仅为美国的1/22,日本的1/25,德国的1/18。
我国制造业工业增加值仅为美国的26%,日本的42%。
2)低水平生产能力严重过剩,高水平生产能力不足
有些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价值的工业制品已形成了依赖性进口。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设备投资的2/3依赖进口。
从每百万元产值的工程师人数来看,我国大约是美国的16倍,是德国的13倍。我国大多数工业企业仍停留在劳动密集型、生产经营粗放的发展阶段。
3)技术创新能力十分薄弱
据对我国约2000种机械新产品的抽样调查,产品开发周期平均18个月。
(美国在1990年就实现了新产品设计周期3个星期,试制周期仅为3个月)
调查显示,我国2.4万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中,近2/3没有研究开发机构。在国家512家重点企业中,1/3的研究开发机构不健全,一半以上还没有真正建立起自己的研究开发机构。工业企业投入的科技活动经费不足发达国家的1/30。
产品研发设计和工艺水平主要来自国外,技术引进是基本手段。
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中设备投资的三分之二依赖进口(光电子制造设备的100%,IC制造装备的85%,高档数控机床的70%)
大多数核心零部件和特殊材料严重依赖发达国家。
发电设备、机床、汽车、电子制造等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却没有一家装备制造企业能跻身世界500强。
4)制造业的结构不尽合理
我国制造业总体结构偏轻,装备制造业薄弱。
(2)制造模式的问题
(1)企业体制的不适应。
(2)经营理念的不适应。
(3)生产管理手段的不适应。
(4)企业组织结构的不适应。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企业缺乏科学的制造模式。因此只有引入科学的制造模式,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才能使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3)制造技术的问题
1)设计技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技术极少;设计基础数据缺乏;用CAD技术开展创造性设计的工作较少。
2)制造工艺与装备。我国优质、高效、低耗工艺的普及率不足10%;只有较少企业开始采用先进加工技术。
3)制造过程自动化。我国企业仍处于单机自动化、刚性自动化阶段;采用柔性自动化技术、机器人技术的企业极少。
(工业发达国家已实现柔性集成化生产,并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4.什么是系统?制造系统有哪些组成要素?
系统(system)是具有特定功能的、由若干相互联系的要素组成的一个整体。
组成:是由制造过程所涉及的硬件、软件和人员所组成的
5.先进制造系统是什么?
6.先进制造系统有哪些特点?
注环境
7.什么是制造模式?
模式(Mode)是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
制造模式(Manufacturingmode)是指企业体制、经营、管理、生产组织和技术系统的形态和运作的模式。
8.影响制造模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先进制造模式的共性是什么?
因素:1)社会生产力的水平2)AMT的应用3)市场需求的变化4)社会需求的变化共性:把AMM分为3层:1、技术和方法层;2.系统方法层;3.哲理层
9.什么是先进制造技术?
定义一先进制造技术是根据市场需求,使原材料成为产品所运用的一系列先进技术的总称。
定义二是传统制造技术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及现代管理等方面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全生命周期,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并取得理想技术经济效果的制造技术的总称。
10.先进制造技术包括哪些技术?
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自动化与自动控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现代设计理论与技术、材料加工、成形的新技术、现代管理科学与技术。
11.试述对制造系统、制造模式和制造技术三者的联系与区别有何见解?
(1)制造模式是建立制造系统的基础。制造系统是制造模式的物理实现
制造模式是制造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战略决策的作用和地位。制造系统是一种人造的开放式系统,体现了人类的已知、原则和规律。在制造系统的规划、设计、运行和发展过程中,制造模式决定了制造系统的结构和运行方式。
(2)制造技术是形成制造模式的基础,制造模式是适应制造技术的必要条件。这是因为制造技术因制造系统需求而产生,制造模式则因制造技术拉动而变旧为新。制造模式与制造技术互为依存,不可分离。制造模式是制造技术发挥作用的形式,制造技术是制造模式具体运用的内容。任何制造技术,只能在与之相适应的制造模式下收到实效;任何制造模式,都必须以制造技术为支柱。
第二章
1.什么是自主式制造系统?什么是订单式制造系统?
(1)自主式制造系统
生产计划是依据库存数量而并非客户订货数量而制定的。产品一般先进入仓库而不直接面对客户。
采用这个方式有两个原因:①客户要求很短的交货期,②产品有很少的变化,客户需求可准确预测。如汽车行业。
(2)订单式制造系统
①按订货设计产品具有很大的技术复杂性及小的批量,如大型产品,或客户允许有
较长的交货期,产品需要根据订货组织设计,再进行生产。如商用飞机。
②按订货加工在订货之前己完成设计,按订货进行加工。其产品的需求通常不可预
测。如大型发电机组。
③按订货装配在订货之前已完成设计及零部件加工,按订货进行装配。其产品通常
有许多部件,产品的需求是可预测的,而客户需要较短的交货期。如专用汽车。
2.制造系统的结构在层次上可分成哪几级?
单元级制造系统、车间级制造系统、企业/工厂级制造系统、全球制造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