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专项模板(10篇)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技术创新专项,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二、应用技术转移的影响

三、提高应用技术转移的价值

随着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各行各业均在力图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技术和产业的升级,从而保证自身能够在所在行业里有所突破,并获得更多的超额利润。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很多企业的日常工作。总体来看,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与我国的经济总量和生产大国的身份还是不够相称,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创新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成果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其中技术创新的横向转移能力作为创新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志,在创新者主体的整体创新能力提高方面有着极其重要

的作用。

一、技术横向转移的具体含义

技术的横向转移是指能够跨越技术原创主体单位的一种技术转移。包括在企业、科研院所、行业,甚至国家之间实现的一种转移。常见的具体形式有技术转让、技术贸易、技术引进等。在实际的市场化操作中也有很多种方式,包括一次性技术买断、收取技术使用费、按照销售收益进行提成、技术入股

等多种。

二、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充分认识技术的价值

(二)缺少技术营销的思想

在不同国家、行业、企业之间技术进步的速度是不同的。政府为了保持国家的技术优势会直接支持一部分研究机构和企业发展技术,从而给他们以更多的资助。这部分单位积累了较多的技术,但是更多的企业技术研发是为了自身发展准备的,并没有更多的技术可以提供给技术转移的市场。

(四)实际操作中的障碍

三、技术横向转移取得成功需要具备的条件

(一)相互信任

由于技术本身特性决定了技术转移中确实蕴含着很多的不确定性,交易双方如果没有一定的信任基础,将会在交易过程中出现较大的交易风险或者成本。比如,有些技术本身比较成熟,但是生产工艺要求非常严格,容易在生产过程中出现难以预料的困难。这些风险往往不容易在技术交易中发现,但是一旦技术交易合同签署后出现意外,就很难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所以,更多的时候需要双方信任,通过友好协商、通力合作解决这些问题。在实际的技术市场中,信任的缺失同样造成了现在企业间的技术转移完成情况不好,更多的买家倾向于购买政府主导的研究所、高校等技术提供单位的技术,不愿意购买私营、个人的技术成果。

(二)具备相应的经验

(三)专业的合同

在技术转移过程中,除了一些明确的技术指标可以清楚地在合同上表达,一般都会有些要求难以在合同上一次表达清楚。这就需要有专业的律师和经纪人来把握合同的编写,尤其涉及到一些行业内通用说法的内涵、专业名词的定义等都需要有详细的合同描述。需要采取“宁多勿缺”的思路,尽量给可能发生的意外留下再次商榷的余地。

(四)接收方的学习能力

技术本身一定会存在不断更新的过程,所以,一次技术转移在未来都可能遇到再次的技术升级问题。如果接收方具备有良好的学习能力,能够彻底掌握转移的技术,充分的消化吸收后能够自行升级换代,这将直接延长被转移的技术寿命。

(五)良好的沟通

技术转移的双方必须要保证从技术转移前期就能保持良好的沟通,而且要一直延续到技术完全转移成功,甚至技术被彻底淘汰。在沟通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直至解决问题。但是,现在的很多企业界人士与研究所、高校的技术人员交流存在一些障碍,不太容易有良好的沟通,这些都将会直接限制技术转移

的效果。

四、结论

由于我国的技术市场仍处在欠成熟状态,技术的横向转移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这些有来自整体环境的,也有来自技术本身的问题。为了保证技术横向转移的成功率,需要转移接受双方的努力,共同为技术横向转移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保证技术横向转移成功,为双方创造更好的效益,取得共赢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张江雪.我国技术市场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10,(4).

[2]王新新.我国技术转移的发展趋势及对策选择[J].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07,(5).

[3]唐晓斌.我国国际技术转移体系现状及优化对策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

[4]朱方伟.技术转移中隐性知识转化的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11).

中图分类号:F273.1文献标识码:A

对企业而言,从技术创新中获益以形成良好创新绩效的预期是企业参与并产生技术创新的主要驱动之一。然而,波士顿咨询集团(BostonConsutlingGroup)在全球范围内对高管人员进行的创新调研显示:半数以上的企业创新在财务方面以失败收场。Arrow将企业无法成功从其创新投资中获取收益的现象定义为“专有性(appropriability)问题”,并指出专有性问题源于技术创新生成的科学技术知识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

1986年,Teece开创性地提出了创新收益分配的PFI分析框架,为专有性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系统而全新的思路。在该框架中,他首次提出专有化体系(appropriabilityregime)的概念,将其定义为“除企业结构和市场结构外的技术知识因素和知识产权制度环境”,并指出专有化体系是决定企业获取创新收益的关键要素。Levin等、Cohen和Walsh、后藤晃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大规模创新调查,研究发现,除了技术知识的本质和知识产权制度两种创新保护手段外,企业还采用了率先市场化、互补资产优势等更直接的手段,以改善企业技术创新的专有性状况。上述措施的作用内涵各不相同,Cohen和Walsh将其归纳为“专有化手段”(appropriabilitymeans),目的在于保护技术创新本身及其形成的增值收入。Hurmelinna和Puumalainent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拓展了专有化体系的内涵,阐明专有化体系是企业可获得并使用的专有化手段的组合。

已有研究多着眼于选择何种专有化手段保护技术创新,却并未对专有化体系效度所产生的绩效效果进行剖析。笔者认为创新保护手段的使用仅仅是解决专有性问题的外在表现,而其根本目的在于尽可能地攫取创新收益并提升创新绩效。因此,本研究根据专有化体系效度的形成机理,将其划分为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并从知识产权保护和资源观的角度出发,利用220家中国制造业产品创新企业的横截面数据,尝试回答如下3个问题:专有化体系内外部效度的形成之间是否存在交互效应?内外部效度是否对创新绩效形成异质的独立效应?专有化体系效度对创新绩效的总体效应如何?考虑到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一定差距,本研究明晰了企业该如何合理高效地保护创新,这对于推动企业的专有性管理实践乃至技术创新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1.1专有化体系内外部效度形成之间的交互效应

H1专有化体系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之间存在矛盾性。

1.2专有化体系内外部效度对创新绩效的独立效应

H2a专有化体系内部效度有助于促进企业的创新绩效。

H2b专有化体系外部效度有助于促进企业的创新绩效。

专有化体系的内外部效度均可实现对技术创新的独占,从而使企业享受超额利润并提升创新绩效。但是,外部效度在利用法律机制独占技术创新的同时,还能向外部展示该技术创新的价值性。专利、商标等措施的使用还能提升企业的形象与声誉,从而有利于企业与消费者形成排他性网络并获取更多的利润。Ceccagnoli指出通过专利保护等措施实现的企业层面的强技术独占能引致更优秀的经济绩效。综上,外部效度能使企业形成更优良的销售或服务等互补资产,从而在新产品商业化过程中攫取更多利润。因此,本文提出假设如下。

H2c与内部效度相比,专有化体系外部效度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更强。

1.3专有化体系效度对创新绩效的总体效应

H3专有化体系的总体效度有助于促进企业的创新绩效。

2研究设计

2.1数据收集与样本描述

2.2变量测量

为确保数据和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及有效性,本研究在国外调查和文献中成熟量表的基础上,根据访问对象的理解和反馈意见对问卷量表在措辞上进行了必要调整。

本研究的因变量为企业的创新绩效。采用Laursen和Salter关于创新绩效的研究量表,以企业2010年创新产品销售额(包括两种形式产品创新销售额的加总)占企业总销售额的百分比进行测量。

本文自变量为专有化体系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根据Hurmelinna和Puumalainen的研究,结合Zander和Kogut对技术知识本质的分析,采用10个题项的量表来测量专有化体系的内部效度,具体测量指标见表1、考虑到当选项超过五点时,一般人难以有足够的辨别能力,因此专有化体系的内部效度采用Likert五级量表度量,量表刻度为“该题项表述与企业实际情况相比:1非常不符合,5非常符合”。对10个题项的得分按0~4分重新标度,加总后得出专有化体系的内部效度。

本研究控制了企业规模、市场范围及研发过程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企业规模以企业的年销售额测量。市场范围分为区域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分值为1~3分,分值越高表示企业市场范围越广。研发过程是一个虚拟变量,企业采用间断性研发则值为0,参与持续性研发则值为1。研发过程同时控制了研发强度及所属行业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持续性研发企业的研发强度高于间断性研发企业。而且在本调研中,间断性研发的企业大多隶属于食品、纺织、家具等离散产品行业,持续性研发的企业均隶属于设备制造、电子、电气等复杂产品行业。

2.3信度和效度检验

问卷数据质量主要以信度和效度来衡量。本研究通过Cronbach's仪系数来检验变量的信度;对专有化体系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两个变量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检验各变量量表的建构效度。变量信度和效度的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内部效度变量和外部效度变量的Cronbach'sα系数均高于0.7,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从因子载荷看,所有题项的因子载荷均超过0.5,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建构效度,可进行下一步研究。

3实证分析

由于因变量创新绩效是在[0,1]区间浮动的百分比,其值以正概率取0且其余值在0的右侧连续,因此本文使用STATA11软件中的Tobit双边审查回归模型验证假设。同时考虑到标准Tobit模型要求因变量残差服从标准正态分布,所以对创新绩效值进行对数变换。在回归分析前,我们计算了模型中各个自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检验结果显示各自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均小于2,因此模型不存在较强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并且Chi-square值也表明所有方程在整体上是显著的。

专有化体系内外部效度以及总体效度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模型1检验了控制变量以及专有化体系内部效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发现内部效度对创新绩效呈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β=0.0097,p

4结论、启示与展望

基于知识产权保护和资源观,本文利用220家中国制造业产品创新企业的调研数据,首次对专有化体系的内外部效度以及总体效度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专有化体系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形成之间的交互效应。本研究发现由于形成机理的差异,专有化体系内外部效度的形成具有矛盾性。依赖技术知识的隐性程度实现内部效度的企业会减少外部法律保护措施的使用以降低外部效度;反之,依赖法律保护措施达成外部效度后,内部效度将随之降低。这拓展了Hurmelinna等关于知识的隐性属性与专利保护矛盾的研究结论。

(2)专有化体系内外部效度对创新绩效的独立效应。本研究发现专有化体系内外部效度对创新绩效具有异质的独立效应。专有化体系内部效度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而专有化体系外部效度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效果不显著。在引入外部效度二次项后的进一步研究显示,专有化体系外部效度会首先降低企业的创新绩效,之后再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

二、长岛加快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的基本思路

创新是企业竞争优势形成的重要源泉。然而,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单一企业不可能具备创新所需的全部能力[2](Powell,KoputandSmith-Doerr,1996),尤其当处于技术发展非常迅速的产业时,企业若仅依靠自身现有能力,其竞争优势将难以保持[3](ShanandSong,1997)。Levinthal和March(1993)的研究表明,外部知识(ExternalKnowledge)可以帮助企业跳出“技术陷阱”[1],这类知识尤其对处在动态和复杂技术环境中的企业必不可少。目前,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表明,超越企业组织和技术边界的外部知识对创新是有益的[4][5][6](RosenkopfandNerkar,2001;HendersonandCockburn,1994;VonHippel,1994)。这些研究都说明企业若想进行创新,必须寻求外部知识资源。企业间的知识转移是企业获取外部知识资源的途径之一,本论文就旨在研究基于产业链中企业间的知识转移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即产业链中的企业间知识转移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问题。

1.产业链与产业链中的知识转移

1.1产业链中企业的特点

产业链是建立在波特价值链基础上的,其中各企业通过信息流、物质流、资金流和知识流相互依存和制约,任一企业的变化都会对产业链中价值的传递和递增过程产生重要影响。上游企业通常被认为是产业技术创新的发源地、标准规范的创建者,引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中游企业是技术创新的追随者、产品服务的提供者,促进产业链的发展;而下游企业则是技术创新的应用者、产品服务的配套者,对产业链的发展起辅助作用[7]。表1给出了产业链中上、中、下游企业之间的差异。

1.2产业链中的知识转移

1994年Nonaka提出了著名的知识螺旋(SECI)模型: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化(Externalization)、整合(Combination)和内化(Internalization),这是个体知识向组织知识转移的四个阶段。此后,随着分工的演进和市场竞争的深化,知识转移由企业内部扩展到企业之间,并且在产业链层面上发生。

刘刚(2005)基于SECI模型建立了产业链的双SECI模型――上中游和中下游构成的两个SECI结构,它们相互依存和影响:上游企业通过知识转移带动中游企业不断发展,并将上游的知识传递给下游;下游企业则是上、中游企业知识的接受者,本身很少有知识创新活动,主要进行新知识的传播与扩散[7]。韩菁等(2007)对中国电信产业上、下游中的两个企业――华为公司与中国电信之间知识转移的案例进行分析,为产业链中的企业间如何实现知识的转移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

从总体上看,产业链中的知识转移是一个SECI的双循环结构,以中游企业的知识“整合”为纽带连接。这既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并构建战略联盟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产业链中知识资源价值的重要途径。

2.产业链知识转移过程中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

产业链中不同位置的企业其知识属性与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差异,在与上游企业的合作过程中转移的知识也大不相同(如图1示),因此企业应该围绕自己的比较优势选择创新能力的提升途径。

2.1生产下游端的初级加工与装配企业

大多数下游企业由于能力、资金等方面的限制,侧重于对上游企业传递下来的言传性知识与已有技术进行模仿、学习和应用。若下游企业仅基于简单加工和装配这一合作层次,知识转移将只限于物理系统,且内容仅为简单的操作和维修技能这种可编码化的显性知识。由于上下游合作双方能力差距过大,缺乏共有的知识和经验,下游企业吸收能力较低且存在多层中游企业,知识转移的效率和效果并不显著。因此,上游企业对下游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作用并不大。

2.2产品或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OEM)企业

与上一层次相比,在该层次的合作中,下游制造商可以与上游企业直接交流,减少了知识转移过程中的许多“噪音”,加上该层企业本身知识水平的显著提高,知识转移效果较前有显著提高,并且能培养下游企业的仿制能力,但对提升其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仍然不大。

在现代产业链经济中,要想与上游企业保持更紧密的合作,还要求企业能够以不同的方式重组价值活动,做到仿制能力的“质”的提高,以寻求与上游企业更进一层的合作。

2.3产品或零部件的再设计(ODM)企业

与OEM只经营制造业务的简单外包与代工形式不同,ODM(OwnDesign&Manufacturing)经营制造和产品设计两个环节的代工业务。

制造商企业要与上游企业保持紧密与稳定的业务联系,必须在成本、品质和速度上优于产业中的竞争对手,同时还要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和市场控制能力。当制造商企业在OEM的基础上积累了较强的生产能力时,可以通过与当地的研发机构或高等院校保持密切联系,与上游企业进行价值链中端的合作,即针对某一特定市场产品或零部件进行适应性开发与设计,实现OEM到ODM的升级。

基于这一层次的合作,知识转移开始出现双向流动,但由于制造商企业在技术诀窍和基础技术上还依赖于上游企业,这种双向流动也还是以上游向下游转移为主,主要包括产品设计技术和质量、成本管理等方面的管理知识。而下游向上游转移的知识主要是长久积累下来的应用性知识。下游企业在消化吸收上游传递的新技术后,将其与旧技术整合,生成新的技术体系。根据市场需求,企业将改进的技术和工艺用于对原有产品功能改进或扩展,或者生产出适应不同细分市场的产品,甚至向市场提供全新的产品,以创造更多的附加价值。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实现了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

2.4合作创新(OBM)企业

OBM企业与上游企业在这一层的合作重在新技术的掌握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而,企业需要建立更广泛、更密切的知识网络以获取和使用充分的信息、知识和资源,并摆脱长期形成而现在不再使用的知识范式。

3.案例研究:以联想为例

1984年联想集团成立。今天,联想集团已是全球第三大PC厂商。笔者期望通过对该案例的研究,揭示出企业如何通过产业链中的知识转移实现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3.1联想集团的发展历程

3.1.1“贸”(1984年~1990年)

1984年11月,联想集团正式成立,通过计算机服务和国外电脑品牌积累原始资本。在该过程中联想跟踪和掌握了业界最新技术,学习了国外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生产、营销理念,逐渐锻炼和培养了自己的队伍。1988年香港联想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迈出生产制造的第一步。它成功开发出联想汉卡,使公司步入流通领域。

3.1.2“工”(1991年~2000年)

基于前一阶段积累的资金与管理经验,在获得生产许可证后,联想开始了自己品牌的计算机生产制造(主要基于产品技术)。1999年,它获得了中国地区第一位的市场占有率,亚太地区也位列第一。

3.1.3“技”(2000年~2005年)

2000年,联想集团成功拆分,并加大研发投入,大力发展核心技术,且大举进入信息服务领域,以互联网为核心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产品和服务。

3.1.4世界领先(2005年至今)

2005年3月9日联想成功收购IBM公司PC业务,成为了全球第三大PC厂商,年生产电脑1400万台,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销售额达到130亿美元。

3.2联想不同阶段的技术创新机制

3.2.1奠定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基础。在创始初期,联想处于产业链的最底端,仅靠提供计算机服务和销售参与到产业链中。它通过活动积累了大量的国外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与营销知识。

3.2.2依托中国市场,依靠其市场和销售能力、企业管理能力,推出自有品牌产品,并借此发展产品技术。主要的工作步骤有:①OEM产品,作为切入产品技术的基础;②在自有品牌产品基础上,发展其自有产品技术;③合作开发,特别是与国外芯片公司合作以获得产品开发能力;④独立开发,在该过程中联想以各种投资的手段迅速获得产品技术。

3.2.3在建立自有品牌产品系列的同时,通过联想研究院大力发展核心技术,提高其在产品中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品利润率。

联想在开展电脑业务的初期并没有很高的技术创新能力,然而它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成长起来,从先进技术的使用者,过渡到促进者,最后到创造者,甚至到现在成为产业标准的制定者。

4.结论

产业链中处于不同位置的企业相互依存和制约,这使基于产业链的知识转移状况不同与其他组织间的知识转移,因而这种知识转移带给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因此,产业链中的各类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战略地位与竞争优势选择合适的技术创新机制,提高创新能力。联想集团正是由于产业链中知识转移的作用,才逐渐由产业链的最底端发展成为上游企业引领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Levinthal,March.TheMyopiaofLearning[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993,SpecialIssue14:95-112

[2]PowellWW,KoputKW,Smith-DoerrL.InterorganizationalCollaborationandtheLocusofInnovation:NetworksofLearninginBiotechnology[J].AdministrativeScienceQuarterly,1996,41:116-145

[3]ShanW,SongJ.ForeignDirectInvestmentandtheSourcingofTechnologicalAdvantage:EvidencefromtheBiotechnologyIndustry[J].JournalofInternationalBusinessStudies,1997,28:267-284

[4]RosenkopfL,NerkarA.BeyondLocalSearch:Boundary-spanning,Exploration,andImpactintheOpticalDiskIndustry[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01,22(4):287-306

[5]HendersonRM,CockburnIM.MeasuringcompetenceExploringfirmeffectsinpharmaceuticalresearch[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994,SpecialIssue15:63-84

[6]VonHippelE.‘Stickyinformation’andthelocusofproblemsolving:implicationsforinnovation[J].ManagementScience,1994,40:429-439

[7]刘刚.基于产业链的知识转移与创新结构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11

二、创新创业园与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策略

(一)采用全过程双导师教学

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专项是在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基础上,对重点企业技术中心的关键试验和研发设施建设予以支持,以构建企业自主创新的基础支撑平台。从2004年设立创新能力专项开始,已经连续批准建设了三批专项项目,截止目前,共有168家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项目建设获得了国家补助资金支持,专项的实施对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产生了重要影响。

我国学科发展呈六大特点和趋势

在3月20日举行的“2007中国科协学术建设会”上,中国科协向与会媒体了我国学科发展进展报告。报告勾勒出我国学科领域发展的特点及趋势,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基础研究不断涌现高水平的原创成果;应用研究更加重视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日趋缩小;工程技术更加注重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学科间交叉渗透融合趋势日益明显;我国学科发展整体水平仍需大幅提升。报告同时认为,虽然近两年来我国学科发展取得一些重大突破和重要进展,但是从整体来看,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自主创新的环境依然不尽如人意,自主创新的能力依然较弱。

据了解,中国科协从2002年连续4年编制《学科发展蓝皮书》。去年启动并建立学科发展研究及学科进展制度;在80多个所属全国学会申报项目中,首次组织和资助其中的中国力学学会等30个一级学科的全国学会开展学科发展课题研究工作,编撰出版《力学学科发展报告(2006-2007)》等30部一级学科发展报告、1部《学科发展报告综合卷(2006-2007)》。

我国第一代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低成本电脑走向市场

“中国芯”电脑日前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龙芯2E”产品会上亮相。这标志着应用中国自主知识产权龙芯CPU研制开发的第一代梦兰龙芯低成本电脑和系列笔记本电脑,已经开始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被誉为“中国芯”的龙芯CPU研制,被列入国家863计划计算机软件技术主题重点课题和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2004年5月,中科院计算所与江苏梦兰集团签订在梦兰设立国内唯一龙芯产业化基地的战略合作协议,推动龙芯产业化迈开坚实的第一步。2005年,龙芯CPU产业化应用列入国家发改委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近三年来,龙芯产业化基地的科研人员主攻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应用技术的结合,成功开发出龙芯低成本电脑和系列笔记本电脑,形成批量生产能力,并申报了国家10项发明专利和4项实用专利。龙芯电脑采用中国自主设计的CPU芯片和国产操作系统、国产办公软件,具有低能耗、高性能的显著特点,笔记本电脑的处理能力相当于英特尔奔腾IV处理器,能够充分满足日常工作要求。龙芯处理器内置安全功能可以对绝大多数流行病毒免疫,可编程加密和加密存储、加密传输,能最大限度地保证用户安全。龙芯电脑还有低价位的优势,可以广泛应用于政府公务和农村、学校、部队信息化领域,面向八亿农民和城市低收入群体。

我国加速参与国际标准组织步伐

――由长风联盟主持的OASIS中国办公室正式成立

OASIS中国办公室的主要职能是吸引新成员的加入以及提高对现有会员的服务能力,无论是政府、企业、协会,还是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该组织的会员,作为服务内容的一部分,OASIS中国网站已经正式开通(省略/cn),对该组织感兴趣的个人或组织可以通过该网站了解更详细的内容。

OASIS中国办公室成立的同时,OASISUOMLTC也宣布成立。中国将作为OASISUOML技术委员会的发起单位,与来自全球多个机构共同开展工作。

我国月球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取得重大进展

2007年3月8日,中国科学院高技术局在沈阳自动化所对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性项目“月球车系统关键技术预先研究”进行验收。验收专家组由我国绕月工程副总设计师姜景山院士担任组长。专家组在对本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认真审查后,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2004年2月13日,国家航天局宣布了我国探月计划,中国探月工程将分绕、落、返三期。2006年2月探月工程被列入国家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十六个重大专项。在二、三期探月工程中,月球车是实现科学目标不可缺少的工具和手段。

月球车关键技术预先研究”项目于2005年3月启动,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作为项目牵头单位,联合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中科院空间中心、中国科技大学和中科院电子所等单位,发挥中科院综合优势,合作开展本项目的研究工作。我国未来的月球车将集全国有技术优势的单位共同研制,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华牌”月球车。验收专家组认为本项目研制的月球车在系统方案整体设计、关键技术研究和系统集成等方面具有独到之处,体现了中科院的整体研究实力,并建议结合国家探月二期工程的需求,深化研究工作,为我国探月工程做出中科院应有的贡献。

中药技术首次获国家技术发明奖

日前在北京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一项中药提取先进技术科研成果―――“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中药有效成分产业化应用”发明技术获得200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记者从中华中医药学会了解到,这是中药技术成果首次获得高级别国家技术发明奖励,也是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史上目前获得的最高发明奖项,它使中药现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并开辟了巨大的产业化前景。

近年来我国实施中药现代化进程,超临界萃取技术被列为中药高效提取分离现代化的关键新技术,其开发与产业化形成了“热点中的热点”。特别以非极性的二氧化碳为萃取剂,由于不燃、无毒等,非常适用于中药脂溶性有效成分的萃取分离。

超临界萃取技术已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技术发明专利,专家们一致认定这项技术“在国内、国际的中药工业化应用中处于领先地位”“在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中具有示范作用”。2005年,这项成果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由广西玉柴机器股份公司承担的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专项“微轿柴油发动机研发能力”项目日前通过验收。该项目的建设填补了我国小型高速柴油机的空白,标志着我国小型高速柴油机自主研发能力得到了有力提升,将为我国汽车工业做出新贡献。

小型高速柴油机比汽油机节油15~30%,二氧化碳等各种废气的排放也比汽油机明显减少。受环保和节能的双重压力,柴油轿车已为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在法国、奥地利等国销量早已超过汽油车。而我国柴油微型客货车和柴油轿车的应用基本上还是空白。车用柴油机的开发研制能力对我国柴油汽车工业的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该项目通过改造或从国外购进小型发动机试验台架、电控燃油系统测试台架、UGNX三维设计软件、SolidEdge模具设计软件等关键设备和软件,建立起适合汽车发动机产品开发的CAD/CAPP/PDM集成系统的工作平台,并建成了国内唯一的深度冷热冲击试验台(-25℃~120℃)、倾斜试验台(前后左右45°)(见图1)、双动力输出试验台等试验设备。从而建成小型高速柴油机产品研发平台,提升了系统的产品设计、燃烧系统开发、电控标定等能力,同时,可进行欧Ⅳ及以上排放法规要求的试验。试验手段达到国内领先,与欧洲水平同步。玉柴机器股份公司在此平台上开发的微轿柴油发动机突破了采用全铝结构、贯穿螺栓、可变截面增压器(VNT)、电控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等多项关键技术,解决了行业共同关心的技术难题。

我国首部《中国知识产权蓝皮书》问世

《中国知识产权蓝皮书》共40余万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规模庞大、资料翔实,是一部了解我国知识产权状况的百科全书式的出版物;来自国内众多高校、研究机构的数十名学者参与了蓝皮书的编纂,展示了我国知识产权研究的多方面成果,同时也反映了我国知识产权研究的庞大阵容。

世界最大推力电动振动试验台

在江苏省诞生

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最大推力的35吨级电动振动试验台在江苏苏州东菱公司诞生。这一重大科技成果的研制成功,彻底打破了数十年来国外在电动振动技术方面对我国的封锁,改变了国际振动界的格局,标志着江苏省设计制造的超大型电动振动台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电动振动试验台是力学环境试验设备的一个主要手段,对于导弹、卫星、飞机、船舶、汽车和电子等尖端产业的科研、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属于当前世界管制产品目录,长期被西方国家所龚断。

我国平板显示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苏州东菱振动试验仪器有限公司是位于苏州国家高新区的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先后研制出5吨、6吨、7吨、10吨、12吨、16吨、18吨等几十款振动试验台,现已形成电动振动试验系统、机械振动试验系统、电液振动试验系统、综合环境试验系统、激振器等十大系列产品,有30多款产品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在国际上首次突破了三大技术难关,一是一阶共振频率关;二是冷却技术关;三是攻放与台体的阻抗匹配关。

IECE国际节博会

成交金额突破5000万

我校市政工程技术(给排水方向)主要培养学生具备市政管道规划设计及施工、高层建筑管道设计及施工和水资源处理利用的能力。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房屋和城市市政管道的设计、安装及水厂和管网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工作。而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是确定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保证教育质量的指导性文件,其中,课程结构的设计与制订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

我校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给排水方向)从2006年开始招生,到目前为止,我校总共培养了六届学生共170人,而目前在校生人数为108人。06级和07级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的是“大专业、小方向、学分制、活模块”的方式进行,从08年初开始我校主要采用的“2.5+0.5”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模式中主要采用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组成的课程结构体系,学生在校两年半学习理论课,最后一学期到企业顶岗实习。

二、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结构

三、我院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给排水方向)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结构的探讨

1.我院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给排水方向)课程结构存在的问题

鉴于目前“2.5+0.5”人才培养模式中课程结构存在的问题,需要创新适合于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给排水方向)的课程结构,同时,探索校企合作、理论与实践结合、以竞赛促进学习的培养方式,优化学生的课程结构,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能完成相应的实训部分,从而构建基于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课程体系,培养适应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让我校学生能真正实现“零距离”就业。

2.我院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给排水方向)“2.5+0.5”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结构的创新

(1)设计思路的创新

结合我国国内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思路,我校本着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基础,学生为主体,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培养目标,按照“学习与实训相结合、理论与技能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教学理念,改革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同时,完善具有高职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给排水方向)特色的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在课程设置上重视专业知识学习和综合职业技能培养,争取能在一门专业课程上,做到“基本理论讲授、专业技能训练、工程实践锻炼”三阶段模式。

(2)课程体系的设计

该专项行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摸实情、办实事、求实效,努力帮助农村群众致富,努力帮助解决民营及中小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着力为党的十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的召开营造和谐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同时,希望通过服务基层、服务会员、服务企业等实践活动,着力提升学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专项行动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下乡村、访农户。省、市、县三级学会上下联动,每个省级学会深入对应市县级学会所在区域的1-2个行政村,访农家、解难题、办实事、促发展。采取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掌握当前“三农”对农业科技需求情况,结合省级学会服务新农村专家组活动,帮助农村梳理发展思路,找准发展路子,制定发展规划。

二是进企业、解难题。针对当前浙江省民营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省级学会服务民营及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专家组活动,通过为企业培训人才、科技咨询、资格认证、工艺改进、技术攻关、新产品开发与成果转化等活动,努力为企业提供科技创新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创新难题,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能力。

三是联基地、强服务。继续深化“厂会合作”、“村会结对”活动,丰富活动内容、创新合作形式。结合浙江省科协联系指导服务舟山船舶产业省级特色工业设计基地建设试点工作,组织有关学会积极开展船舶产业转型发展调研,为企业和工业设计与研发人员提供服务;围绕舟山船舶产业省级特色工业设计示范基地建设的实际需要,开展学术研讨、成果推广、科技咨询、人才培训和创业引导等服务,着力推动舟山船舶工业设计产学研用结合。

Abstract:Thecleaningoperatingroomsuiteandsupplyroommaybelocatedindifferentbuildings,whichcouldleadtolow-efficiencyintransportationofsterileoperationsupplies.Theaimofstudyistointroduceaspecialoperationcartwithdockingdevicetosolvethiscomplicateissue.original-designedoperationcartswithdockingdevicewereusedforoperationsuppliestransportationbetweenoperatingroomsuiteandsupplyroom.evidencesshowedthatthesespecialcartshavesuccessfullymettherequirementoftransportationandincreasedtheefficiency.thisspecialoperationcarthasprovedtobeareliable,convenienceandcost-effectivemedicalequipment,asdemonstratedbythetransportationstylereformation,theprocesssimplification,energy-savingandavoidingthepotentialcontaminationduringthetransportation.

Keywords:OperatingroomSupplyroomOperationsuppliesCartwithdockingdevice

doi:10.3969/j.issn.1671-9174.2011.11.004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改扩建的洁净手术部因原建筑结构、楼板的承重、蒸汽的排放及上下水的就近驳接等问题[1]的限制,未装配大型的灭菌锅,没能实现理想的清洗-消毒-灭菌-储存的流程设计及手术器械等需送供应室灭菌。因洁净手术部与医院供应室分别在不同栋楼的不同楼层,距离较远,无《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中CSSD与手术室有物品直接传递专用通道[2]。每天都有大量的物品往返于供应室与手术部,二者间因缺乏有机的联系,导致工作程序不通畅,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3]。

遵照洁净手术部洁污区域分开的原则,车辆是不准直接进出洁净手术部与供应室的。那么手术器械等物品的灭菌就须经洁净手术部和供应室大门内外往返4次换车和搬卸,这使手术器械等的转运显得十分繁琐、复杂,成为手术器械等物品灭菌前后高效运转的瓶颈。同时,这又可能因反复搬卸导致灭菌后的物品松散、遗失、甚至发生再污染等问题[4]成为无菌物品安全隐患。

为此,我们自行设计了手术室与供应室双向转运物品对接车,经近5年的临床使用证明,其较为有效地解决了因环境缺憾连带的上述诸多问题,在不同栋楼的洁净手术部和供应室的物流管理的科学性和感染控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较好的市场前景。

一、材质与制作方法

手术室与供应室双向转运物品对接车设计为内外车两部分,均由不锈钢构成,其大小均与供应室灭菌锅的标准货架相匹配;内车体是中空的框架结构,外车体也是框架结构。其上面覆以不锈钢板,内外车上分别设有相同的滑轨,且与灭菌锅内的滑轨尺寸相同;内外车的底部均配4个万向、静音、防缠绕车轮;外车把手侧的两个车轮有脚闸;内外车均有固定货架和彼此连接与锁定的装置;内外车把手相同;外车配置了防尘车罩,内衬仿丝棉,外面防雨绸。

内车放在洁净手术部和供应室内部,其上不锈钢货架为供应室灭菌锅的标准配件,分别码放灭菌前或灭菌后的器械和敷料包等物品;货架与灭菌物品直接进出灭菌锅一并灭菌。外车放在清洁区,分别与手术室和供应室内车对接,连接与锁定装置固定内外车后再借助内外车上衔接好的滑轨,使承载手术器械和敷料等物品的不锈钢货架能够轻松地在内外车、内车与灭菌锅之间滑动,完成手术器械等物品的灭菌以及灭菌前后在洁净手术部和供应室之间的转运和物品传递,见内外车对接与锁定图。

二、使用效果评价

(一)弥补了环境缺憾,创新了转运模式,简化了操作流程

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中明确要求: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应配有压力蒸汽灭菌器、无菌物品装、卸载的设备等[5]。还应配备无菌物品存放设施及运送器具等[6]。双向转运物品对接车的设计是运用灭菌器、无菌物品装卸设备的原理,亦兼有无菌物品装卸与运送器具之双重功能。

(二)维护了洁净区域的正压状态,降低了洁净手术部环境感染之几率

洁净手术部的运行管理,手术室气流管理尤为重要[7]。洁净手术部是一个密闭的洁净环境,在门关闭时,室内的气压大于室外的气压,从而保证室内的洁净空气只向外排出,而室外的空气不会进入室内[8]。

(三)确保灭菌的器械和敷料在转运中的密闭状态和转运安全

外车底部距地面较近,在洁净手术部与供应室之间往返,容易裹挟地面上的浮尘而获污染。为确保无菌物品运输时避免污染[12],外车底部用不锈钢板覆盖,将货架上的手术器械与敷料等物品与地面隔离;防尘车罩的里面是高织纱纯棉防绒面料,内衬仿丝棉;车罩外面是防雨绸,光滑又防尘;防尘车罩将外车上的货架连带手术器械、敷料等物品全部遮盖,再用尼龙搭袢封闭使之处于相对封闭状态,实现转运车整体与外界的隔离,较为有效地规避灭菌器械物品的意外污染;确保灭菌器械与敷料转运途中的安全。

(四)维护了灭菌后手术器械与敷料包的质量

(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经济实用

手术室与供应室双向转运物品对接车的结构简单、制备简便;操作简单方便,易于掌握。车身与车体不锈钢材质以及防尘罩的材料均具有结实、耐磨、便于清洗等优点而延长其使用寿命,使用中除外必要的维护与维修,无需其他的投入而降低其运行成本;其实用价值是在洁净手术部与供应室之间缺乏便捷的运送通道的情况下,为大宗手术器械、敷料等物品的高效运营提供极大的方便;取代了人工徒手操作,把原本复杂、繁重、费时费力的大宗手术器械物品的多次装卸,变成简单快捷的传递;其高效、低耗能又节省护士资源而充分体现经济原则,成为洁净手术部和供应室之间远距离快速装卸与转运大宗手术器械敷料等用物之不可或缺的医疗用品。

三、结束语

手术室与供应室双向转运物品对接车的设计与使用的价值在于其能快速完成大宗手术器械和敷料等手术用品的多次转运和传递操作,有效地解决了洁净手术部与供应室在不同栋楼、远距离存在的诸多问题。它还创新了转运模式,优化了转运方案,简化了操作流程,弥补了环境缺陷,节省了护士资源,降低了其运行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它不仅确保了灭菌后手术器械与敷料包等物品的质量安全,还规避了灭菌后手术器械与敷料包等物品的污染隐患,维护了洁净区域的正压状态。它为洁净手术部的感染管理提供了基础保障,为不同栋楼的洁净手术部和供应室分别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经济实用,不可或缺的医疗用品,为洁净手术部和供应室之间的远距离、多环节的物品转运和传递搭建了高效运行的平台,弥补了该项工作的空白。可以说,手术室与供应室双向转运物品对接车在手术室物流管理的科学性、预防感染的可操作和控制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医用装备上一项创新的用品。

[1]刘雪峰,赵阿萌,徐凤奎.洁净手术部平面设计的理念[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0,780

[2][5][6][12][13]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S].北京,2009

[3][4]张卓辉,潘国忠.从人性化角度看洁净手术部的建设与发展[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09,1053.

THE END
1.汽车美容装潢技术课件11课题五任务一汽车车身装饰.pptx汽车美容装潢技术1.导流板与扰流板概念(1)导流板为了减少轿车在高速行驶时所产生的升力,汽车设计师除了在轿车外形方面做了改进,将车身整体向前下方倾斜而在前轮上产生向下的压力,将车尾改为短平,减少从车顶向后部作用的负气压而防止后轮飘浮外,还在轿车前端的保险杠下方装上向下倾斜的连接板。连接板与车身前裙板联...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58688082.html
2.汽车网络与新媒体营销ppt课件资源描述 ,学习单元,1.1,汽车营销理念演变及营销模式分析,学习单元1.1 汽车营销理念演变及营销模式分析,1,实践操作,单元小结,目录,情境导入,学习目标,理论知识,典型案例,Contents,实践操作单元小结目 录情境导入学习目标理论知识典型案例Con,2,PART 01,01,情境导入,PART 0101情境导入,3,情景导入,假如你是某,4S,店的...http://m.zhuangpeitu.com/article/252442008.html
1.如何根据不同车型制作汽车构造课件?对于复杂的原理,可以通过动画或视频来辅助讲解。 此外,添加案例分析,比如某种车型常见故障与构造的关联。 最后,设置互动环节,如提问、讨论,增强学习效果。 总之,制作汽车构造课件要注重资料准确、结构清晰、展示直观,让学习者能轻松理解不同车型的构造特点。 特别声明:本内容来自用户发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车的观点和立场。https://www.pcauto.com.cn/ask/306744.html
2.上汽通用申请汽车后保险杠和后侧围安装结构专利,提升保险杠的整体...金融界2024年11月9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汽车及其后保险杠和后侧围的安装结构”的专利,公开号CN 118907003 A,申请日期为2024年8月。 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公开一种汽车及其后保险杠和后侧围的安装结构, 属于保险杠的安装结构技术领域。后保...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435114104307679796
3.汽车检测维修实习报告(精选11篇)其更换方法:正确选用正确的发动机油、机油格及放油螺栓垫片,猎豹轿车通常使用5W-20型号的化学合成机油;更换机油是发动机最好要处于正常温度下,用举升机顶起车辆到高出自己10-20厘米后并安全解锁保险;拧下机油放油螺栓排放机油,在放油的同时拆下机油滤清器挡泥板,并用专用工具拧松机油滤清器;更换放油螺栓垫片拧回放...https://www.wenshubang.com/html/shixibaogao/2005914.html
4.装配(精选12篇)1.1.1热胀装配 热胀装配是利用金属材料热胀冷缩的物理特性, 在包容件和被包容件有一定过盈量的情况下, 把包容件加热胀大后, 将被包容件装入胀大的包容件中。待自然冷却后形成能传递轴向力、转矩或两者同时作用的结合体。 在实践中多采用加热的方法装配零件, 加热的方式有水、油、电、氧乙炔、蒸汽等。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dnqe6w5d.html
5.自动导引小车(AGV)设计方案1974年瑞典的Volvo Kalmar轿车装配厂为了提高运输系统的灵活性,采用基于AGVS为载运工具的自动轿车装配线,该装配线由多台可装载轿车车体的AGVS组成,采用该装配线后,装配时间减少了20%,装配故障减少39%,投资回收时间减小57%,劳动了减少了5%。目前,AGV在世界上主要的汽车厂,如通用、丰田、克莱斯勒、大众等公司的制造和...https://www.yoojia.com/article/9403256137723108988.html
6.顶岗实习报告(通用15篇)车厢装焊与涂装、总装五条生产线及成车检测线,承担福田汽车时代汽车、奥铃轻卡、迷迪轿车三大系列产品...5)体积重量大的`零部件较多,上线装配时无相应的起吊设备。如:消声器、传动轴、储气筒合件等。 ...6.通过从一些网络营销案例中吸取经验,掌握网络营销的方法及其应用,为以后的网络营销实践工作做准备。 https://www.jy135.com/shixibaogao/1574375.html
7.最新汽车维修的实训报告(九篇)1.1外表的清洁 清洁汽车外表,检查门窗玻璃、刮水器、室内镜、门锁与升降器手摇柄是否齐全有效。检查散热...全世界的家用小汽车火花塞只有两种尺寸,你假如想本人改换火花塞,可到autozone或autoparts等汽车零部件...在我实习期间正好我们组就装了一辆轿车。下面我简单叙述一下其装配的步骤: 一、固定发动机 发动机是由...https://fanwen.chazidian.com/fanwen1358304/
8.汽车维修实习报告三、维修案例 故障现象:一辆现代瑞纳汽车打不着火 维修过程:我用北京现代专用解码器进不了系统,初步分析可能在电路中出现了断路。之后取出火花塞进行跳火试验...在我实习期间正好我们组就装了一辆轿车。下面我简单叙述一下其装配的步骤: (1)、固定发动机 (2)v6发动机是由四颗螺栓经减振块固联在车架上的。为了防止...https://www.yjbys.com/shixi/shixibaogaofanwen/1437187.html
9.请比较以下两个案例:(1)买方从国外进口一批供圣诞节出售的火鸡...请比较以下两个案例:(1)买方从国外进口一批供圣诞节出售的火鸡,卖方交货的时间比合同规定的时间晚了一个星期,由于圣诞节已过,火鸡难以销售,使买方遭受了重大损失。(2)买方从国外进口一批肉鸡,合同规定卖方应于7月至8月装运,但实际上卖方的装运日期,比合同规定的时间迟了一个星期,但这段时间里肉鸡的市场...https://www.shuashuati.com/ti/7a67ed24e315408bba0183a8ab15e946.html?fm=bdbds05bc89baf90895062a16a602d4b3978e
10.修理分析范文12篇(全文)当前, 无论是豪华型轿车, 还是普通型汽车, 它们的线束编成形式几乎都是相同的, 全部是由线缆、包裹胶带以及联接插件等构成。汽车中的电线又被称之为低压电线, 其与普通的家用电线不同, 家用电线一般都是单蕊铜质的电线, 并且电线本身都具有一定的硬度, 而汽车电线虽然也是铜质但却是多蕊软线, 其中有一些较软...https://www.99xueshu.com/w/ikeyygh9n5s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