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话题都挤到一起聊肯定是让人头大的,但是仔细捋一下,选择和使用的方法并不一定复杂。
共分为:用户访谈、调查问卷、A/B测试法、卡片分类法和可用性测试。
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些方法,如何选择就一目了然了:
为了从用户访谈中获得真实的结果:
构建后续问题:准备一系列针对用户不同回答的不同的回复内容,也就是后续提问。不要试图替用户解读答案。相反,应该让用户尽可能详细地说明他们的答案,作为一种获得更多信息的手段。
控制你自己的反应:在访谈过程中,尽量保证你自己的反应是中立的。对用户的回答作出强烈的回应,可能会影响用户对于后续问题的回答。
记录数据:以易于阅读的格式搜集用户的数据,制定思维导图,并且向团队成员提供搜集反馈的有效办法。
用户访谈的优势:用户访谈最大的优点是它足够快速,非常直接且具体。除此之外,你可以在设计流程中的任何一个阶段安排用户访谈,这样会更加方便。
问卷调查是获取用户反馈的另外一种方式。它们类似于一种以信息搜集为方向的访谈模式,但是和用户访谈的详细程度不一样。通过访谈,你可以借助各不相同的后续问题来获得反馈,这样你通常可以深入了解用户体验上的一些事情,但是在问卷调查中,这种灵活机变是不存在的。这主要是因为问卷调查中是不存在访谈这样的强互动的。
通过A/B测试,你可以更好地检测两种甚至更多不同版本的设计,了解哪种获得的用户响应更多、更好。通过A/B测试,你可以测试各种设计元素和设计方案的性能。它可以具体到非常详细的UI元素,包括:
文本
CTA元素
色彩
排版布局
文本位置
图片位置
图表和表单
背景设计
产品说明
……
这些具体的元素,都是A/B测试可以帮你进行筛选的。因此,这是一种可以获得产品或者早期原型中具体设计元素的定量结果的好办法。
卡片分类的主要目的是帮你梳理并提升整个工作流程,让它更加直观。也就是说,用户怎样才能更加便捷地浏览产品。比如,用户能否正确猜出特定类别下的特定功能?你的信息层级与架构与用户的看法是否是一致的?
如果你需要选择一种用研的方法来了解你的用户,那么可用性测试可能是目前最好的选择。因为可用性测试可以从视觉、感知、可用性等几个方面来评定你的设计的综合数据。
可学习性:用户在第一次遇到你的设计和产品的时候,完成任务的难易程度如何。
效率:用户完成一次任务的速度有多快。
错误:用户犯过哪些错误,他们纠正错误学习成长的难度大不大?
满意度:用户使用了产品之后的感受如何?
从本质上来说,可用性测试的目标是用来发现可用性的问题,搜集定性和定量的数据,观察不同的行为,并且确定用户的满意度。
想要成功的推进可用性测试,你需要找到有代表性的用户,并且准备一份任务列表供用户完成,然后你需要观察、倾听并记录笔记。
随着可用性测试的结束,你应该有足够的数据来区分你的设计工作包含哪些部分,缺少哪些部分,以及哪些流程需要调整和删除。
了解你的用户,并且让他们在合适的环境和未经调试的状态下和你的作品进行互动,这样的测试对创造用户喜好而言,至关重要。
下次当你设计的时候,同学们记得在这些用户研究的方法中找到一个适合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