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其目标是提高人类在工作、生活和娱乐等各个方面的舒适度和效率。在现代设计中,人体工程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在建筑设计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合理的人体工程学设计,可以使建筑空间更加符合人们的行为习惯和生理需求,从而提高建筑的使用价值和舒适度。
△指导老师:陈虹屹制作
在历史发展中,人体工程学经历了从工业革命时期的机械化生产到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的过程。在建筑学中,人体工程学的应用也逐渐得到了重视。例如,在本世纪60年代,著名建筑师勒·柯布西耶提出了模数化的设计理念,将人体工程学原理运用到建筑设计中,使建筑空间更加符合人体的比例和尺度,提高了建筑的舒适度和使用价值。
△余莉绘制
为了让同学接受到更多维度的社会评价,本次评图专家特别邀请了政府官员和设计机构总经理,多方面的评价有助于同学们适应更真实的社会环境。
△专家点评
本次人体工程学课程的结课作业线上展览涵盖了视屏制作、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无障碍设计等人性关怀设计、经典案例分析以及模型制作等多个方面。这些作业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感兴趣的方式,运用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具有实际意义和价值的设计。
经典案例分析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人体工程学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和价值。通过分析和学习经典案例,学生们可以从中汲取灵感和启示,为自己的设计提供思路和方法。模型制作则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设计的实际效果,从而进行调整和优化。而且多样化的展示方式可以帮助同学拓展软件的学习宽度和深度,有的同学读了几十篇文献,有的同学学会了新的软件。
一、成果展示:视频篇
1.设计名称:一个演员的梦想
小组成员:李雪,张玉卿,李英阔
设计说明:通过一个有梦想的舞台演员阿松经过奇幻的遭遇来到哈尔滨大剧院,去完成自己的梦想的故事,向大家介绍哈尔滨大剧院中的人体工程学,如舞台座位设计,声音反射,灯光的设计,这些是如何设计并对人生怎样的影响?
制作软件:PPT,PS,剪映
设计成果展示:
2.设计名称:nimo的冒险
小组成员:张熙,窦绍兴,徐茂智
设计说明:人体工程学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为我们的生产生活、娱乐工作提供了更加舒适与便利的环境。那若有一天,人类全部消失不见,万年来建立的秩序全部崩塌。森林中的猴子是否能接替人类的位置?并是否也会拥有一套属于它们自己的“猴体工程学理论”呢?
制作软件:aepr剪辑blender
3.设计名称:定向行走训练室
小组成员:马瑜祥,郑嘉仁,曾启萌
设计说明:本组认为残疾人比正常人更需要人体工程学这门学科的帮助。对残疾人设计其相对应的人体工程设计可以使残疾人的生活品质明显提高。也可以大大增加残疾人在平常生活中的安全性,可以使他们更加接近正常人的生活。所以我们设计了残疾人学校中的定向行走训练室。在定向行走训练室中我们设计了残疾人在日常生活中会遇见的各种情景,包括过红绿灯、上下楼梯等等,我们还根据残疾人设计了残疾人厕所。为了防止他们在训练中受伤也在训练场地两边装上柔软的人工草坪,大大增强了其训练的安全性。在对定向行走训练室的设计和建模当中,我们尽我们的最大努力展现了我们对于人体工程学这门学科的理解和与其他所学学科的综合运用,最后也设计出适合残疾人训练的定向行走训练室。
制作软件:PS、CAD、powerpoint、SketchUp、Enscape
4.设计名称:《重生之我在苏州修园林》
小组成员:唐美玲,谭靖,许祖琰
设计说明:该作业我们从兴趣出发,围绕一名建筑学学子在一次偶然情况中时空转换回到苏州园林拙政园修建那个时代,与拙政园修建者王献臣展开的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通过修建者口中,主要讲述中国古典园林拙政园道路的空间比给人产生的一种心理尺度,探求最佳的视觉视距和视觉角度,园林对水平尺度的控制三方面阐述,最后以第三人称视角转换带领我们浏览百余年间拙政园的历史变迁。向当下学建筑的我们展示中国古典园林工程学。
制作软件:PS、剪映、powerpoint、SketchUp、Enscape
设计名称:《人体工程学视角下的厨房、卧室和客厅尺度研究》
小组成员:袁一焯,李羽芊,张彤
制作软件:Procreate、Capcut、AU
二、成果展示——模型篇
1.设计名称:建筑师的椅子
小组成员:杨贵龙,顾志嘉,林赞庚
设计说明:对于椅子的设计上,我们的灵感来自于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的lessismore,对于人体工程学的学习,我们认为应该在椅子上体现出人体工程学的尺度。所以在椅子的设计上,我们对于椅子靠背,扶手进行了可调节化处理,从而在多方面给与人好的一个体验。制作的椅子可以让大部分人进行休息,满足大部分人对于椅子的需求。
制作心得:在制作我们的椅子的时候,我们体会到了实地制作模型的困难。在制作工程中,我们一开始是手作无措的,我们去购买了一个钻头,对于木材进行钻孔打洞。后面我们也去学校外面进行了锯子的租用,对于木头进行了锯断,把木头锯短成我们设计好的长度。后期,我们在宿舍使用了钉子将木头之间钉住。最后在椅子下方使用线材结构,组成了立体构成,加固了椅子,并保证了椅子的形态稳定性。
2.设计名称:“孤独的男大学生“系列
小组成员:杨晋,韦会城,吴世欣
设计说明:“孤独的男大学生“系列杯子是根据对周围校园采访和环境观察,发现当代的男大学生是寂寞的、孤独的他们需要这样一个系列杯子来温暖他们的心!在杯子本身的设计上我们是通过改进当下销量较高的杯型经过多人测试与改良更加的符合人体工程学,更具有舒适性、实用性和安全性。我们想通过这个系列产品方便孤独的男大学生,提高喝水的重要性强调喝水的安全性。
制作心得:通过设计杯子这种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物品,小的局限性使我们收集了非常多的意见和样本,通过这些信息我们选取了大部分人提到的优化点,最后的产品只有好用、简洁和安全这三个特点,其中大部分是对手握法和大小的意见。通过对这套杯子的设计提高了我们对人的感知和对人体尺度的认识,感受到对经常使用的物品进行改良设计能明显提升对人体工程的熟练度和认知。
3.设计名称:故宫角楼的人体工程学
小组成员:李佳璇,张林杰,冉秋蓉,赵清清
设计说明:本小组建筑设计参考故宫角楼,成果在人体工程学方面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人注视特定物件时的角度(31°),柜子、香炉、门高的大小,均是对人体工程学的反映。
三、成果展示——绘图篇再探·苍穹”航天科技馆设计
小组成员:周心妍,李蒙,谭清桐
设计说明:本设计以航天文化为主题,敦煌飞天元素进行提取,从飞天彩带中汲取灵感,使其贯穿于空间塑造之中。飞天舞女承载着古代人们飞天的憧憬。而如今,中国实现了航天飞天梦,此次设计主题“再探·苍穹”更旨在将两者创作在一起,目的继往开来承前启后。让其成为时代的碰撞和华夏精神文明的延续。建筑主体以独特的几何和曲线结合设计,让其别具美感,用彩带与空间的交错流转去勾勒飞天飞行的模样,彩带也作为设计的重要枢纽,融合在交通与景观之中。特有的曲线形式保证了建筑内部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使其既具科技美感又蕴含人文气息。
2.设计名称:浮海核生——核污染解码与生态社区再造
小组成员:王钦,颜涛,殷子璐
3.设计名称:室内空间的布置
小组成员:江洪洋、雷雨、罗金、陈龙
设计说明:通过对室内空间的布置来表达人体工程尺度,主要通过各种家具的本身尺寸和家具与家具之间的摆放尺寸(以一种符合大多数人群的使用的尺寸),用模型模拟的方式直观的表现人体工程学。
4.设计名称:建筑造梦师
小组成员:王菁,韩元丽,彭涣媛
设计名称:明月照楼台,茶香远益清
小组成员:余莉,张睿昕,陈秋红
地址:重庆市合川区草街街道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