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说起造型,可能给他们的第一反应是“木北造型”、“东田造型”。我们在这里讲的是造型艺术,不是美容美发行业的造型,这是美术里的一个门类,是人通过对自然材料的特别加工从而获得一种具备艺术性的造型活动。所以,如果从这个角度讲,美发的造型其实也是造型,只不过它的范畴比较单纯,只针对人的外表美化。美术里的造型艺术是对油画,版画,雕塑,壁画等门类的统称,是用油画、雕塑等媒介材料去塑造形象。比如石器时代人类用石头造的工具,就是对石头的一种重新塑造,造型艺术就是指在这种塑造过程中的艺术性,石器时代的工具是为了使用方便,如果在此基础之上还能获得一种美观,那就是造型艺术了。世间万物皆有被塑造的可能,被重塑的事物即是造型,在画面中塑造一个人物、静物或者景物的形象,这就是造型的外在表现。
追求艺术弄潮儿的造型学院学生。美术学院中的造型艺术地位是很特殊的,造型学院的水平有标志美术学院整体水平的功能,造型学院一般也会出产很多画家和雕塑家,出产能够带动潮流的画家是很重要的标准,当然也并不是所有造型的美院学生都会成为艺术家,艺术家的道路当然是艰难的,成为好的艺术家就要靠天赋和某种敏感的嗅觉了,这样的人往往在人群中是极少数的凤毛麟角。另外这种艺术家往往需要一些特殊资源的支持(比如父母就是艺术家,美院教师,艺术馆馆长)道路才会更加平坦。否则都是布满荆棘的炼狱之路。
现在的喻红依然是知名画家,也是美院教授,这些也与这幅大卫有着或轻或重的关联。
在美术学院中的造型艺术也不是一个培养手绘技能生产终端就业人才的专业,造型专业的学生有一小部分去追求先锋艺术,还有一大部分就在积累用绘画能力或者雕塑能力的转型机会,因为他们只要转型成功,基本都会比传统型专业出身的人更具备优势。因此造型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方向上其实很广泛,而这也是因为造型基础这个核心问题得到了解决,才具备的优势。
美术学院的专业设置方面,造型学院通常是各种媒介的绘画和雕塑的总称,随着时代发展也有了介于造型和设计之间的专业,比如实验艺术专业,跨媒体艺术,影视动画学院。这类专业是有更倾向于造型的美术功底,又有实用美术的务实。
务实的人们往往不认为自己就是那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那个艺术家,把自己养活好才是最重要的任务,造型艺术学院的学生往往有自己的生存之道,现代社会,造型艺术能干什么?
1,↓造型艺术有追求先锋艺术的一面,它力求探索艺术本质,推动艺术发展。也就是前卫艺术,外界对于造型艺术最大的偏见就是认为学造型的人要么是艺术疯子要么就是籍籍无名的失败者,所以好多学造型的学生也是顶着“不成功便成仁”的世俗偏见的压力,很多人的误解也在这。
2,↓其实造型艺术也有代表绘画和雕塑等基础教学的一面,其实这就是学习美术的源头了。造型艺术的基础教学可以说是标本式的绘画入门和塑造基础。美育教育的传播者也是造型出身的人才手到擒来的生存技能。
3,造型有求真的一面,对人,人物肖像,人体,有机生命体都会比较在行,画人物也更方便传达情感了,肖像画家也是可以生存得很好的,毕竟社会上还是有肖像定制的需求。
中国美术学院教师何红舟老师的作品
关于就业:造型是一个不包含就业技能培养的理想化专业,因为会接触到很多高考学生的家长,家长们都会问我,造型专业的学生就业前景怎么样?
造型老师教的绘画就是用造型艺术的方式去学习基础绘画,有了这样的绘画基础,我们可以去解决许多现实问题,所有的实用美术中需要手绘的部分都可以应用到这种基础绘画能力,有了这样的基础再去画漫画,画电影分镜,画绘本插画,做板绘(电脑绘画),游戏场景设定,人物设定,纹身设计,甚至手札笔记,所有效果图到手绘,等等,都是可以因基础的造型绘画能力的提升而变得更具水准的。
结论:诚然造型艺术像是一条不成功便成仁的死了,但是如果一个学生发自心底地认为自己喜欢画画,喜欢视觉艺术的话,造型艺术还是不二之选。
如果你爱画画又很确认你只是喜欢画画本身的话,那你就是一个适合搞造型艺术的人;
↑保罗克利在他的工作室
↓搞造型的人都有点轴,懂得变通的圆滑一点的人不方便求“真”,也不能坚持到极致,不到极致便没有高度,没有高度的艺术,价值也就不那么高了
↓搞造型的人知道什么是“美”,不管是审美还是审丑都是有特殊品味的。
↓搞造型的人对周遭事物敏感,艺术作品都对艺术家本人感受的投射,源自艺术家本人的真实,敏感则是形容感知力的强度较高,只有敏感才能更好的释放。
↓有求真的精神而显得不那么务实。
↓对艺术有情怀,对旧事物有憧憬
对形式很敏感,善于创新
美术学院里的造型艺术是一个就业的半吊子科目,也是一个视觉艺术有升华的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