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们今天主要从工业、交互和时尚领域,来为大家讲讲,入局不同领域的AI+设计专业,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基础知识。
Nora
汉艺国际教育工业交互学部交互设计讲师
拉夫堡大学工业设计MSc
北京工业大学产品设计本科
曾就职于国内农业科技集团工业设计师
#1
工业设计
AI在工业设计当中的运用离不开工业4.0这个概念。
工业4.0是指第四次工业革命,它标志着制造业向智能化、自动化和数字化转型的一个阶段。这一概念强调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旨在实现生产过程的高度智能化、灵活化和定制化。
而人工智能对于工业部分的升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智能制造
数据分析
自适应系统
人机协作
着眼于院校的教学上,很多院校除了传统的工业设计专业外,还开启了更偏向探索数字化转型与人工智能的工业设计方向,比如伦艺的工业设计5.0和港理工的智能制造。我们以这两个院校的授课内容,来为大家分析一下,想学习这类专业需要具备哪些基础知识。
★UAL-MADesignforIndustry5.0
工业设计4.0技术实现了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机器与机器通信。伦艺CSM的工业设计5.0则延伸了4.0,在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基础上,延伸到多物种设计,结合设计主导的社会创业、循环经济和开放式创新,并尝试融合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
它的课程重点就是:人工智能、区块链、机器人技术、分布式制造等制造环境下的多样性、可持续性、以人为本、以关怀问题为中心的设计。
arts.ac.uk
★香港理工大學-MasterofScienceinSmartManufacturing
polyu.edu.hk
所以从院校包含有人工智能的工业设计专业课程来看,大家要具备这些方面的知识:
工业建模渲染基础
了解AI技术、机器学习、大数据、区块链、数字化转型
汉艺国际22届学员W同学获香港理工大学智能制造MSc、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战略产品设计MScoffer
#2
交互设计
1创意计算机领域
基础理论
算法和数据结构
机器学习
计算机视觉
自然语言处理
一些院校也开启了涉及到应用、研究和开发人工智能的专业,例如伦艺专门在创意计算领域开设的CCI学院,其下就包含众多人工智能+交互设计专业,重点研究创造力、机器学习、人工智能、人机交互、大数据和数字公民。
我们这里以其中两个专业为例,来简单看下它们授课的核心内容:
★UAL-MScCreativeComputing
创意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高级创意编码、高级物理计算、高级可视化和计算环境、机器智能、批判性研究。学生将围绕这些重点扩展个人的编程技能,包括在数字制作定制环境中进行支持创新创意计算实践的高级框架的搭建。
★UAL-MScDataScienceandAIfortheCreativeIndustries
这个专业的重点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核心数据科学能力,开发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的功能方法。此外,本课程还积极探讨了数据科学的伦理维度,培养学生通过计算机编程创建现实世界问题的数学模型能力。
核心课程包括:创意产业的自然语言处理、数据科学导论、媒体人工智能、个性化和机器学习等等。像在“媒体人工智能”这门课中,就会涉及到一些Tensorflow和pyTorch等实用人工智能工具的学习,还将探索deepfakes、GANS、pix-2-pix等技术。
从这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我们需要有针对性的提升以下技能:
代码能力,例如:Python、Java、processing
开发框架,例如:OpenFrameworks,unity
交互设计能力
数据科学-数据处理、分析、可视化
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基础了解
一定的统计学和数学基础
汉艺学员M同学获伦艺CCIDataScienceandAIfortheCreativeIndustriesMSc、伦艺CCIComputingandCreativeIndustryMSc、布鲁内尔、SCADoffer
2人机交互领域
近几十年来,人工智能在虚拟支持、医疗保健和安全等各个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人机交互(HCI)是过去几年来将人工智能与交互设计相结合的领域,旨在创建用于用户交互的交互式智能系统。人工智能在人机交互中的应用可以提供更加智能与自然的交互体验。
因此研究HCI领域大多会涉及AI的议题,而相对来讲,美国在HCI领域的研究会更强势一点,所以我们这里主要根据美国名校的HCI核心课程来看看,想申请这类专业需要具备哪些基础知识。
★CMU-MasterofHuman-ComputerInteraction
cmu.edu
针对这个专业我们需要提升以下技能:
以用户为中心的调研与设计能力
了解人工智能应用领域
#3
时尚设计
以前人工智能(AI)技术在时尚领域的应用范围仍主要集中在简化流程与提高销售转化率层面。而现在AI也可以作为一项技术融合进时尚产品中,其中一个方面就是智能可穿戴。
可穿戴技术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与人工智能、元宇宙、物联网、辅助机器人、医疗保健监控、新型先进材料以及智能时装和纺织品等新兴趋势无缝兼容。
比如MITMediaLab的AI生活这一研究主题下,有一个Memoro:可穿戴个人记忆助手的项目,人们通过佩戴这个可穿戴产品,可以帮助将现实世界听到的信息,自动转换成数字记忆,然后在未来回忆时,使用人工智能驱动直接无缝对接进我们的对话或生活。(可以说它就像“第二自我”,帮助人脑记忆)
MITMediaLab项目:Memoro可穿戴个人记忆助手
图源:MITMediaLab官网
而具体到高校开设的专业上,港理工24fall新开的智能可穿戴技术硕士,便是作为中国首个可穿戴技术研究生学位,围绕人工智能(AI)、元宇宙、软机器人、智能时装和纺织品以及先进材料进行研究。
核心课程包括高级纤维材料、可穿戴系统中的人工智能和人机交互、用于可穿戴技术的柔性电子器件等等。
机翻版仅供参考,polyu.edu.hk
那么针对智能可穿戴这类专业,我们除了要具备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
汉艺国际23届学员C同学获香港理工大学智能可穿戴技术MScoffer
总的来看,我们分析了工业、交互和时尚这几个领域的AI融合专业,除了各个领域所要求的基本知识,比如智能可穿戴就需要你有一定的时尚知识,这样你设计的可穿戴设备才会尽可能美观。
而在该领域的基础上,你还需要具备跨专业的能力,并且还要尽可能的将跨专业知识与原领域的基础能力进行融合,使其锦上添花。比如智能可穿戴的设计还需要你能根据用户的需求,来为人与设备设计流畅的互动环节,并将交互原件设计的尽量美观时尚。这样的可穿戴设备,好看+实用兼顾,才堪称完美。
汉艺23届学员C同学
获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产品设计MA
伦艺圣马丁工业设计MA
香港理工大学智能可穿戴技术MSc
并获得欧洲设计奖TopDesign、IDA银奖、米兰设计周全国决赛一等奖、NCDA未来设计师全国一等奖等共计11项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