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前阶段,我国的医疗保险体系并不完善,统筹层次多是县级统筹,县级统筹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现行社会发展需要。要建立完整的医疗保险体系,最终实现全国统一化,首先要做到实现市级统筹,然后逐级进行提升。因此,加快市级统筹就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医疗保险统筹;现状分析;对策解析
一、我国医疗保险统筹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初期,考虑到医疗保险的互助性及抗风险能力,医保实行县级统筹层次,各统筹区基本政策、待遇标准等不统一,致使医疗保障水平参差不一,导致区域群众就医不公。并且很多患者在医疗过程中存在的异地就医问题无法解决,因各地的医疗条件、设备等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在参保地区很可能无法得到好的治疗,当去往专业大医院时,就造成异地就医给患者带来较大的麻烦。所以总的来说,我国当前的医保制度在社会的进步中有着自身的缺陷。例如医保资金实行的是分级管理,全市资金池数目庞大,但调配性差,很难体现大数据法则。在部分地区,参保人员并不是很多,导致基金的征缴和结余都面临着问题,运行风险的抵挡能力过低,医保支付能力下降。我国医保受众面多,不同的地区之间,在经济发展、医疗水平、医保待遇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这种区域性的差异,已经成为大众享受医疗保障的热点和堵点。医保政策的实施,其主要目的就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参保民众能够得到更好的医疗待遇,但实际上,医保资金在医疗机构医疗费用中并没有占据绝对“大头”,这也就使得经办机构话语权不足,医疗费用依然不见降低,导致看病难问题多年来未能得到缓解。
二、医疗保险市级统筹的可行性分析
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经过多年体制改革,市级统筹已具备了基础条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一直在坚持对医保制度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保障参保人员的待遇水平稳步提升,在经办服务方面也不断精细化、规范化、信息化。目前,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已建立,医疗保障的基本体系也初步完成,医疗保险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经办队伍、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都有了极大的完善和提升,这些条件的成熟,对医保市级统筹是一个优势。与此同时,我国当前的经济正在稳步发展,城市化的进程逐步加快,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也在不断进步,他们对医疗保障的公平性诉求越来越强烈,对提高医疗保险统筹层次有了更高要求。因此,市级统筹是必行之策。
三、医疗保险市级统筹的对策解析
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当前主要为县级统筹,这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推动医疗保险的市级统筹是一个重要的任务,要做好这项工作,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统一基本政策促进医疗保险市级统筹的关键就是政策的统一。当前,各地的具体政策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要有效地完成统筹规划,必须要对政策和规定进行优化,加强统一管理。在制定统一政策前期,要做深入的调查研究,摸清底数、掌握实情,进行数据测算和综合分析。稳慎调整政策并统一待遇标准,公平合理、量力而行。既要根据各地经济发展状况和承担能力,也要考虑新老政策之间的衔接和基金支付能力,同时要考虑完善“分级诊疗”的就医制度,引导参保人员合理有序就医,促使医疗资源合理利用。以此保障参保人员待遇水平总体不降低,确保医保基金安全和制度运行平稳。
(三)统一管理服务当前我国的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导致从业人员数量并不充足,在管理和服务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统一管理服务要以完善制度为前提,制定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监督管理制度,建立快捷高效的医保公共服务标准和实施细则,对医保经办能力、经办业务、经办人员等体系建设实行统一标准,规范经办业务操作,实现医保经办业务规范化、标准化和专业化。其次要加强对服务质量的管理,对于经办人员加强业务培训,对于评价好、工作积极的工作人员,要在部门中进行表扬,并给予适当的奖励,提高工作人员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确保公平公正,以便于加强统一管理服务。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医疗保险的市级统筹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在完成这项工作的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分析和引导,应通盘考虑,把握重点和难点,以消化问题和减少弊端,从制度、资金、服务等方面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