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杀猫,到杀人”为什么我们应该严惩虐待动物者

近年来,虐待动物的事件频发。虐杀并肢解流浪狗,开水浇烫怀孕母猫,剥皮、火烧、电击流浪猫……各种手段残忍的极端事件层出不穷,触目惊心。

这并非近日来发生的唯一一件动物虐待的事件。3月,上海科技大学的一名学生暴力虐杀校园内数十余只猫;5月初,浙江杭州一男方在与伴侣吵架的过程中,一怒之下将一只萨摩耶从8楼的家中扔下,导致萨摩耶当场死亡;5月底,山东菏泽一男子持刀砍死了家里的宠物狗柯基,并威胁妻子“你敢动我就砍死你”“你不听话,以后也这样”,过程持续了二十多分钟。

然而,这些被虐待致伤甚至致死的动物,只是遭到虐待的动物中的冰山一角。仅根据美国人道主义协会的调查,每年有近100万只动物在家庭暴力事件中被虐待或杀死,每60秒就有一只动物在遭受虐待。即使已被报道的虐待动物事件数量惊人,但由于动物虐待行为的隐蔽性,大多数案件其实从未被暴露在公众面前,仍被深深地隐藏在冰山之下。

虐待动物,距离暴力犯罪有多远?

面对层出不穷的虐待动物事件,人们既愤怒又畏惧。第一是因为虐待行为对动物本身的残忍伤害,这种伤害不能因为它们是动物便可以被轻视;第二则是因为对动物的虐杀行为与其他更加严重凶残的暴力行为之间存在的潜在关联。

大量研究发现,虐待动物的罪犯,更倾向于对亲人实施暴力侵犯。

1997年,美国人道主义协会调查“宠物虐待和家庭暴力并存性”的研究指出,在养有宠物的家暴受害者中,有71%表示家暴者曾威胁要伤害或虐待、杀害家中宠物,其中57%报告称伴侣确实实施了虐待、杀害宠物的行为。

芝加哥犯罪委员会2004年发布的报告显示,因打狗或虐待动物而被捕的人中,有30%的人有过家庭暴力的历史;在对50个曾被虐待的儿童采访中,60%的儿童表示自家的动物也同时受到了虐待。

与肢体上的暴力同时发生的是,施暴者还会利用受害者对于宠物的感情,对受害者施以精神控制。在一项全球性的家庭暴力调研中,超过四分之一的女性不及时远离施虐者的原因是“害怕因为自己的离开,会导致家中的狗、猫遭到更严重的虐待”。

除了家庭暴力,虐待动物与其他的凶杀罪行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986年,《法律和精神病学国际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将近一半的强奸犯和三分之一的儿童性侵犯在童年或青少年时期虐待过动物。一些犯罪学研究表明,大约三分之一至一半的杀人犯,在童年或青春期都有过虐待动物的经历。

比如自称“BTK”的连环变态杀人狂丹尼斯·拉德尔,专门捕捉女性并折磨致死,年幼时最喜欢用弹珠枪射击流浪狗、猫。

比如性侵、虐杀十三名妇女的连环杀手“波士顿扼杀者”,据他的家人和朋友回忆,他在年幼时就喜欢把狗、猫放在纸盒子里,然后用弹弓射击。

比如杀害、肢解了中国留学生林俊的“加拿大碎尸案”凶手卢卡·罗科·马尼奥塔,曾多次以残忍手段虐杀猫咪,并将虐杀过程上传至社交网络。

权力与控制——虐待动物犯罪的心理动因

那么,为什么会有人故意虐待动物呢?

心理学中的“自我强化”概念或许可以解释虐待动物背后的心理动因。艾莉森·艾特瑞尔在《互联网心理学:寻找另一个自己》一书中指出,一些非常规行为人,或不被重视,或没有社会存在感,或被质疑各方面的能力,他们虐待动物并发到社交媒体上,就是要吸引他人的注意,证明自己有能力,可以做出一些常人不敢做的行为。

产生对动物的虐待心理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权力的获得。

虐待、伤害、控制弱小的动物,看到动物们的恐惧、哀求和绝望,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无力和自卑,此时施暴者感到自己拥有一种至高无上的、掌控他人生死的权力。

权力和控制带来的隐秘的快感,驱使着他们吸食恶的力量,再从更加邪恶的罪行中获得快感,最终导致了恶的膨胀。

面对动物虐待,我们能做些什么?

想要杜绝动物虐待行为,立法是最为强有力的手段。时至今日,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在立法上做出了努力,设置了专门针对动物虐待的法律。

在美国,不但有《反虐待动物法案》,还专门制定了《动物福利法案》,虐待动物将受到经济处罚甚至被判刑,最高可罚款5万美元或判处14年监禁。

日本的《动物保护和管理法》规定不得对动物滥杀、伤害或虐待。处罚条款规定,滥杀和任意伤害动物处一年以下徒刑,同时处以100万日元的罚款,虐待和遗弃动物罚款30万日元。

加拿大政府则在2014年提出第52法案,修订了原刑法中有关虐待动物的条款。法案规定,凡杀害动物都属于违法行为,故意虐待动物的处罚由之前的最长6个月监禁提高至5年。

中国香港地区也有《预防虐待动物条例》规定,虐待动物者最高可被判罚款20万港币,最长3年监禁。

然而,在中国大陆地区,虽然有《野生动物保护法》《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动物防疫法》等各类动物法,也有《治安管理处罚法》《网络安全法》等法律对于虐待动物以及传播虐待动物暴力信息的行为予以禁止。但始终没有一部适用于所有动物的《反虐待动物法》或《动物保护法》,也没有保护猫狗等伴侣动物的专门法律。

批评教育、警告、写保证书、道歉、拘留......极低的犯罪成本让虐待动物者更加肆意妄为。

甚至,如果是对自己的宠物进行虐杀,施暴者至多遭受道德的谴责,并没有法律能够对这种行为给予惩处。

近日的动物虐待事件,再一次掀起了人们对于动物保护立法的呼吁和讨论。5月21日,“虐待动物现象的法治应对”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人员对反虐待动物“有法可依”达成了共识。随着社会各界对反虐待动物立法的呼声越来越高,相信事情会慢慢向好发展。

德国人道主义学者阿尔贝特·施韦泽曾说:“伦理不仅与人,而且也与动物有关。动物和我们一样会渴求幸福,承受痛苦和畏惧死亡。如果我们只是关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么,我们就不会真正变得文明。”

一个真正文明的社会,是一个弱者也可以得到尊重、安心生活的社会。这一天的到来,需要更加完善的法律体系,也需要我们每个人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THE END
1.16岁以下青少年虐待动物有法律责任吗?(一)故意虐待动物,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二)开展虐待动物的表演或者活动,扰乱...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6405510.html
2.反虐待动物立法之路还有多远民主与法制杂志电子版但是从疫情防控期间由隔离和恐慌带来的遗弃宠物开始,尤其是近年来新闻上屡见不鲜的虐待动物,使得社会上关于制定反虐待动物法或动物保护法的现实需要和呼声越来越强烈。但是无论从立法机关还是近几年相关部门对代表委员的建议和议案的答复来看,反虐待动物立法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http://e.mzyfz.com/mag/paper_48470_25048.html
1.虐待动物是否要判刑虐待动物罪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保护法》(专家建议稿)项目组专家建议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保护法》拟设立的一项罪名。按照我国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的罪刑法定原则,虐待小动物一般不构成刑事犯罪。所以虐待动物不会判刑。虐待动物的行为属于违反社会公正良俗行为,如果虐待的动物属于国家保护动物...https://m.66law.cn/v/wenda/768929.aspx
2.虐待动物是否应受行政拘留,虐待动物犯法吗导读:当前的社会中,在就业、出行、购物等各种情形时,都是可能会遇到一些法律权益被他人侵害等一系列的法律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多学习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面对这些法律问题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法律的方式来维权了。在本文内容中我们对虐待动物是否应受行政拘留,虐待动物犯法吗进行了解答,希望能解答您的问题。 https://www.64365.com/zs/1793354.aspx
3.虐狗事件频惹争议,动物保护立法何时提上日程?加拿大:虐待动物最高监禁5年 加拿大人对所有的动物都表现出一种特殊关照。今年5月,在加拿大“人道学会联合会”等动物保护组织的推动下,加政府提出第52法案,修订了原刑法中有关虐待动物的条款。法案规定,凡杀害动物都属违法行为,故易虐待动物的处罚由以前的最长6个月监禁提高至5年。 https://www.jfdaily.com/wx/detail.do?id=26992
4.“动物N号房”:虐待视频明码标价,施虐者不乏未成年人除了法律的空白,虐待动物背后还有一条“黑色产业链”。 2014年,就有人发现,成批的猫狗等小动物,不定期被扔在上海高架桥上。 曾有记者连续3天经过同一路段,在6个小时路途中内,就看到8只猫,有的躺在高架路边缘已经断气,有的直接在路中央被碾碎。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9988071
5.娃娃虐待动物岂是儿戏要对网络运营商、网络传播者设置禁止性或者限制性的法律义务,建立完善未成年人视频分级制度,加强对涉及虐待动物、暴力血腥视频的管理,形成正面引领的鲜明导向。要不断完善动物保护法律制度,加强对违法屠宰行为排查整治,严格规范捕杀流浪狗流浪猫行为,深入践行人与动物和谐共处文明倡议。依法严惩伤害国家保护动物行为,强化对...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3/04/id/7228487.shtml
6.虐猫被开除?!虐动物的人是怎样的心理?如何理性应对?心理学文章网上有的人说,明明现在在国内虐猫虐狗不违法,可是学校还要开除或者不录取这些人,难道现在猫狗的权利比人的还重要吗?! 我认为,这并不是说明猫狗的权利比人的还重要,而是说明大众包括校方意识到,虐待动物的人存在严重的精神心理问题,他们极有可能会作出伤害别人的事。这是一个边界问题,就算他们没有违反国家法规,但...https://www.xinli001.com/index.php/info/100495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