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DRG付费改革后,百万医疗险要“废”?投保攻略

这几年,关于医保DRG改革的讨论越来越多,

好多人发出关心和质疑:

「听说医保实施DRG后,看病和以前不一样啦?」

「DRG是医保与医院的结算方式改变了,对咱没啥影响吧?」

「是不是医保DRG改革以后,百万医疗险就没用了?」

想要搞清楚这里面的逻辑,对商业保险配置有哪些影响,我们首先要来了解,什么是DRG。

什么是医保DRG改革?

先看官方解释:

DRG付费,是实现「医-保-患」三方共赢和推进分级诊疗促进服务模式转变的重要手段。

简单总结:同病同治,同治同价,结余留用,看病住院一口价。

举个例子,如果一种疾病规定的套餐价是5000元,那么医生开的药和治疗费用不会超过5000元,

钱没花完,剩余部分归医院所有,医院就赚了,而如果花超了,医保局不负责,由医院或医生自掏腰包。

为什么要进行DRG改革?

其初衷,是要抑制过度医疗,缓解医保基金压力,也帮我们看病节约了自付的费用。

虽然目前有些地区还没有开展DRG改革,但自2019年起,北京、上海、天津等各地已经陆续试点。

据医保局披露,目前已有282个统筹地区实现DRG/DIP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实际付费,占统筹地区总数的71%,

其中,北京、河北等12个省份下辖的所有统筹地区已经全部启动DRG/DIP付费。

医保DRG改革对百万医疗险有哪些影响?

医保改革势必会让大家联想到手头上的商业保险会不会因此而受到影响,尤其是如今人人必备的百万医疗险。

接下来,我们就来聊一聊大家担心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明确,在我国快速老龄化的趋势下,医保基金紧张,由于医保的兜底本质,DRG改革势在必行。

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疾病的产生与治疗都是复杂的,不是每个患者都能严格按照分组标准生病。

所以,在严格的DRG控费下,可能会造成一些影响,比如就医体验变差、医疗选择受限、外购药品受限制等。

但具体会影响到哪一方面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住院医疗

我们都知道,百万医疗险主要保障的是免赔额以上的住院费用,

DRG改革对百万医疗险住院报销影响不大,经医保结算后,医疗险仍然能按报销条款,将超出免赔额的部分正常报销。

所以,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对住院医疗可以说影响不大。

不过,因为DRG会使得医院控制成本控制用药,在抑制了乱开药、乱检查的同时,医院会采取最少必要的治疗手段和用药,

患者再想用好药、进口器材,就需要绕过医保,

那么这时候,如果以有社保的身份投保百万医疗险,但采用的是未经社保报销的方式,那么百万医疗险报销的比例就会相应降低。

这一点怎么「破解」,我们后面会提到。

■门诊

和住院相比,涉及到门诊部分,影响就会大一些。

医保DRG改革以后,为了控制成本,医院会对收治的病人严格把控,能不住院的就不住院,

而且住院期间的一些检查和治疗,也会尽量挪到门诊去。

但百万医疗险对门诊的报销,仅限于住院前后数天(一般为7天或30天)的门急诊,

如果患者在门诊先自费检查治疗,即便百万医疗险是0免赔,也会因为没有住院行为而得不到报销。

所以,过去住院前7后30天的门诊报销,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

好在,我们买百万医疗险的初衷是希望能报销上万甚至几十万的住院费用,所以对于门诊的这个影响暂且可以忽略不计。

■外购药责任

另外一项就是外购药责任。

出于控费考虑,医生在开药时,要考虑的情况会比较多,外购药也会越来越频繁,

现在,大部分百万医疗险都有外购药责任,但和医院直接开药相比,外购药的使用流程相对繁琐,

而且很多百万医疗险只保障肿瘤外购药,因此很多高额的药品费用都需要自理。

如果想用一些进口药、原研药,除了外面的药店,就只能去医院特需部。

但我们都知道,百万医疗险只能赔付普通部的治疗费,不报特需部;所以不得不说影响恐怕也存在。

面对变化,我们该怎么办?

说了这么些,想必大家也明白,作为「小保费撬动大保额」的百万医疗险,其实依然有它存在的意义。

如果因为医保DRG改革,就一刀切说「百万医疗险没用」,难免失于片面。

毕竟面对重大疾病十几万乃至几十万的医疗费用,几百块钱的百万医疗险依然能解决相当一部分的难题,性价比依然很高。

不可否认的是,百万医疗险的作用,在医保DRG改革下,会受到一定影响。

如果就是觉得现在的百万医疗险赔得少,怎么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小开也给大家提供点思路:

01

百万医疗险以无社保身份购买

如果自费就医,在很多情况下医院就不会受到DRG限制,不用担忧费用超标,

所以以无社保的身份投保百万医疗险,就医时直接按自费来,就医体验显然就会更好,只不过无社保版的保费价格更贵。

在DRG改革后,无社保版本的百万医疗险会不会涨价,目前还是个未知数。

02

中高端医疗险

还有一条路,就是直接一步到位,选择中高端医疗险。

中高端医疗险会涵盖公立医院特需部、国际部和部分私立医院,这样一来,就医就不会受到医保集采的药品限制。

在特需部和国际部,也能获得效果更好的进口药物和耗材,同时就医环境更好,体验也更舒适。

当然,中高端医疗险的价格当然也更高,关于中高端医疗险应该怎么选,私立医院最好包含哪些,这些具体问题可以咨询开心保在线顾问老师,获取1对1投保建议↓↓↓

(扫一扫识别二维码)

写在最后

在当前形势下我们应当了解,医保改革是大势所趋,

这也是为了可持续发展,让医保更稳定,走得更远,充分发挥兜底保障作用,从长远来看,对每个人都有好处。

我们能做的,当然就是尽可能地保障风险,避免让自己和家庭陷入困顿,更好地生活。

如果关于家庭保障规划或者在投保过程中有任何问题,可以咨询开心保在线顾问老师,获取1对1专属服务。

THE END
1.DRG支付方式改革下,商业降险提供“医药资金”更多选择如果购买了包含“院外药店购药”责任的商业保险产品,患者就可以在医生开具药品处方后,由保险公司协助购买到药品清单覆盖的药品,同时缓解高昂药品的费用压力,帮客户提高先进诊疗技术和药品的可及性。 3 .帮助减少个人自费医疗支出、提供收入损失补偿 DRG下基本医疗保险的定位和用途更加明确,商业医疗险能帮助承担社保报销后...https://www.meipian.cn/52cp0ftd
2.医保DRG付费正式推广,价值医保的曙光来了吗?但是,作为DRG鼻祖的美国受制于在职职工属于商业保险,保险公司林立和趋利,社会医疗保险仅覆盖部分老遗残人员(约6000万人口)。德国受制于医保基金的行业特征和分散化,尽管法制健全,但限于体制障碍而难以整体实施。中国实行医疗保险全覆盖和医保基金地方统筹管理,自然形成地方筹资、服务和支付的闭环管理,这是建立医疗保险...http://www.ihm.tsinghua.edu.cn/view.php?id=443
1.关于各国医疗保险,哪家更好呢?细看全球4类主流医保模式研究根据医疗保障资金筹资渠道的差异,世界范围内的医疗保障制度大致分为四种模式:国家保障型医疗保险模式、社会保障型医疗保险模式、商业保险保障型医疗保险模式、个人储蓄保障型医疗保险模式。 具体来看: 1)国家保障型医保体系:以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政府起主导作用,资金来源稳定,个人基本不承担医疗费用。该体系下,...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740810741&efid=4eHoBtcon9osyHqDEriseA
2.上海某顶级胸外科医生因DRG,工资被倒扣14000元?DRG到底是个啥~那么超出DRG支付部分就会由医院自己承担, 医院又会通过各种考核,将这个费用落在医生头上, 所以就出现了文章开头讲的那位顶级的胸外科医生, 工资被倒扣了1万4。 为什么有商业保险也会受影响? 一般的医疗险, 都会要求先行社保报销的, 那么就都会受此影响。 https://blog.csdn.net/luoyun515/article/details/135659502
3.医保大变天!看病报销要变少了,DRG改革对我们影响有多大?三、看病报销不想受DRG限制,有哪些解决手段? 从业7 年的内行人跟你们掏心窝子,提两个建议: 首先,除了国家医保,你们再给自己补充一份商业医疗险~ 推荐大家重点考虑百万医疗险,每年只要几百块钱,就能买到几百万的保额,保障好的产品,可以实现不限社保范围,百分百报销,非常香! https://www.shenlanbao.com/zhinan/1737311713876164608
4.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眉山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管理...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规定从城乡居民医保基金中支付。目录内药品、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甲类全额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乙类药品个人先行自付10%后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乙类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个人先行自付15%后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乙类医用耗材按价格分段,个人先行...https://www.ms.gov.cn/info/6850/1172257.htm
5.2019“DRG支付改革下商业保险的创新实践”中美前沿研讨会(北京..."DRG支付改革下商业保险的创新实践" 中美前沿研讨会 北京场 2019/11/15 13:00-17:00 中国·北京 朝阳区三峡大厦13号151号楼零秒空间酒仙桥社区 (详细信息将在报名成功后短信通知) 会议场地人数有限,报满即止。 报名截止时间:11月4日 2019年6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印发《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国家试点城市名...https://m.huodongjia.com/event-1473913226.html
6.DRGDIP和按项目付费对医院产生的影响有哪些?霍尔斯国际目前,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主要有如下几种:按服务项目付费、按服务单元付费、按人头付费、按单病种付费、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按病种分值(DIP)付费等。其中,按服务项目付费是运用最早、使用最广泛的支付方式。 去年,国家医保局制定并印发了《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4734735.html
7.我国DRG和DIP医保支付政策实践对商业降险发展影响分析一、DRG和DIP医保支付政策实践进展DRG和DIP是国家医保局履行我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关键技术支撑。经过多年的数据准备工作,国家医保局于2018年底正式启动按DRG付费试点工作,首批启动30个试点城市,明确了试点工作按照“顶层设计、模拟测试、实际付费”的总体部署。2020年10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https://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SHBX202404016.htm
8.20257.6.2 地方医保DRG改革的路径选择 7.6.3 DRG下商业保险发展建议 第八章 2021-2024年DRG/DIP下医院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8.1 DRG/DIP下医疗机构发展分析 8.1.1 DRG/DIP对医疗机构的影响 8.1.2 DRG/DIP下医疗机构经营方案 8.1.3 DRG/DIP下医疗服务结构变化 8.1.4 DRG/DIP下医疗机构发展挑战 8.1.5 DRG/DIP下...https://www.chinairr.org/report/R13/R1301/202410/03-626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