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支付巨变!百万医疗险要“废”了?

当然,除了影响看病,有朋友还担心:

DRG会不会影响到我们之后的保险报销,尤其是百万医疗险这一块?

这种担忧不无道理,因为百万医疗险的报销直接和医保支付挂钩。

为了让大家盘点清楚自己医疗保障的“漏洞”,今天给大家好好掰一掰。

DRG,给我们省药费了?

DRG试行的初衷是好的,为了医保控费,同时减少过度医疗,帮我们节省看病钱。

大家知道,过去我们看病,都是按项目付费。

医院和医生只管开药、开单,没有封顶线。

这样一来,不排除会有一些不好的现象:该花的、不该花的不好区分,小病大治。

比方说,做个阑尾炎手术,费用一般1万元。但是实际上可能顺带做了个全身大检查、多住了几天院等,反正可以有医保报销,于是,实际花费飙到1.5万元。

参保人多花钱,医保基金多支出了,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在这个背景下,DRG改革就诞生了。

医保局给不同的疾病分了级,给每个级别划了条“最高治疗线”,比如说医院接收一个患者,医保局就会把定好的治疗费用,提前付给医院,剩下的就不管了。

举个例子:常规的阑尾炎手术,收费标准是1万元,医保局只会给1万元,如果最后治疗花费1.5万,那多出的5千元,医院来付。

很多朋友看到这里,觉得“爽”啊,那不意味我们之后看病花钱更少了!?

也不完全是。

DRG背后的“硬伤”

DRG这个支付模式下,也有一些大隐患,甚至对大家熟悉的整个看病就医模式,都是一次“大重建”。

我们从住院、门诊分头来说。

1、DRG对“住院”的影响

用一个例子,给大家讲会更清晰一些。

这个故事来自《健闻咨询》,是一个真实的患者就医案例:

18岁张某,从6岁起被诊断为PID(原发性免疫缺陷),为了维持生命,他需要持续不断地注射丙球(一种抗感染的“续命药”)。

但成年之后,风湿免疫科以“不符合住院标准”为由拒绝了张某入院治疗,建议他不走医保,可以在门诊自费购买丙球注射。

“医生说,收住院的话,他们会被罚钱。”

其实,这就是DRG给所有的疾病都分组治疗的结果。

张某所患的PID,医保局支付标准是6000元左右。而张某要打的丙球一瓶就要600元,再加上住院费、检查费等,这个支付标准只够医院给张某开8瓶丙球。

而张某一个月的用量就是12瓶,一年需要住院13~18次。医院一旦接下他,就意味着收下一名长期的“赔钱病人”,医保报销外的“负担”,需要医院来承担。

所以,这也是DRG试行之后,很多医院会出现:

硬伤一:

“拒收病人”,或者“住院病人被提前请出”的情况。

网上也有网友反馈,自己的母亲已经住院一年多了,至今还在每隔半个月转一次院。

“住院15天必须出院,否则报销不了。”

我们从光大证券公布的浙江某肿瘤专科医院DRG研报中,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这份研报总结了2020~2022期间37万个DRG付费病例,显示:

患者平均住院日:从3.92天下降到3.65天;

患者住院均费:从1.62万降到了1.45万左右,但自费比例没有明显提升。

硬伤二:

为了省钱,效果更好的药不敢用,有更先进、不让病人遭罪的治疗方式被舍弃。

大家调侃,以后医生“拿着计算器,不敢开检查”。

患者不仅要看病,同时还要不停地做选择题。

硬伤三:

各科室开始“挑病人看病”。

这也不是空穴来风,同样在光大证券的研报里看到:

肿瘤医院难度高、风险大的手术占比均有下降。

硬伤四:

外购药变更多了

还是拿上面张某买丙球的案例来说。

住院部只能给张某开8瓶丙球,如果张某需要继续治疗,那剩下的4瓶,他就必须院外自费购药了。

其实这种现象不少见,2020年上过热搜的张培爽(化名),就把医院告上了法庭。

张培爽(化名)父亲巨细胞感染,治疗下来发现,很多像“锋卫灵”抗生素、人血白蛋白、多粘菌素、丙球、更昔洛韦这些药品,都在医保目录内,但他都需要自费买。

治疗下来,院外购药50多万元,全自费,医保一分也报不了。

其实,也不难理解,DRG实施,医院出于控费考虑,医生开药的这道选择题,会越来越难做。

比方说,很多药有国产和进口之分,虽然用来治疗同一种疾病,但价格、功效和副作用有区别。

于是,很多家长为了给小孩用进口阿奇霉素,宁愿花大价钱挂国际部的号。

这样来看,DRG实施后,为了获得更好的就医体验,高额医疗费的压力其实变相转到了患者身上了。

2、DRG对“门诊”的影响

除了住院,其实DRG门诊也有影响。

可以给大家看一组数据:

美国在1980年实施DRG之后,门诊收入的占比从13%一路增长到30%。

【华福证券】DRG对美国医疗行业的影响如何?对国内有何启示?

比方说,前面故事里的张某,医生就建议他到门诊自费打丙球。这意味着,之后看病,在门诊治疗需要花费的钱更多了。

DRG的改革后,医生把治病的压力,从住院医疗迁移到了门诊治疗。

毕竟医保在门诊上的报销限额和比例一般更低,更多治疗费需要个人账户和自费来承担。

百万医疗险报销影响

其实,一路聊下来发现,不论是住院还是门诊,DRG对百万医疗险报销本身影响并不大。

我们看下这张图:

医保扣费后,除去免赔额,百万医疗险照样还是100%报销,只是说因为DRG改革,治疗费少了,报销的费用会变少。

但眼尖的朋友也发现了,似乎往常靠“一张百万医疗险打天下”的人,保障可能不够用了。

1、如果想要更好的住院治疗体验

其实也有办法:

可以考虑「无社保」版本的百万医疗险,住院全自费,不用受限社保用药和社保报销(但价格会贵一点,部分也会受不同城市DRG制度影响,买前详询);

或买百万医疗险,选择附加特需医疗,这样可以选择特需部就医和购药(可以解决部分进口药问题);

或者是中高端医疗险,像公立医院的特需部、国际部、VIP部,以及很多私立医院都可以报销,绕开了DRG影响。

另外,很多中高端医疗险,它的外购药及器材没有清单限制,符合要求都能报,并且不区分有无社保,责任内通通按100%赔付。

2、如果想增加门诊报销

很多百万医疗险,不包含门诊报销责任(只报住院医疗)

如果之后看病,门诊花销会变多,那门诊险的报销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解决办法:

单独购买门诊险,尤其是小朋友跑门诊比较多,家长可以重点考虑;

可以考虑能附加有门诊责任的百万医疗险,比如长相安就带上了少儿门诊报销责任。

另外像,尊享e生2023版也增加了一般门急诊保障,成人也能用。

最后,希望DRG改革在一定的试行期后,能最大限度回归它的“初心”,控费的同时,不牺牲患者的治疗体验。

同时,也希望之后更多的商业医疗不断更新,更好地为大家弥补医疗保障漏洞。

小神童5号意外险

一生中意终身寿险(分红型)-年交

大品牌保司承保

可关联万能险

人寿保障

长相安长期医疗险(20年保证续保)—个人版

无理赔免赔递减

可选少儿门急诊

健康医疗

抵税利器中荷岁岁享护理险,买前必知的13个问题!

慧择小马老师|1081浏览

限时放宽!给父母买长相安长期医疗险,免体检和人工核保啦!

慧择小马老师|876浏览

短短3天,她帮客户要回了漏赔的100万!

慧择小马老师|350浏览

您的信息仅供预约咨询所用,不泄露至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THE END
1.DRG支付方式改革下,商业降险提供“医药资金”更多选择如果购买了包含“院外药店购药”责任的商业保险产品,患者就可以在医生开具药品处方后,由保险公司协助购买到药品清单覆盖的药品,同时缓解高昂药品的费用压力,帮客户提高先进诊疗技术和药品的可及性。 3 .帮助减少个人自费医疗支出、提供收入损失补偿 DRG下基本医疗保险的定位和用途更加明确,商业医疗险能帮助承担社保报销后...https://www.meipian.cn/52cp0ftd
2.医保DRG付费正式推广,价值医保的曙光来了吗?但是,作为DRG鼻祖的美国受制于在职职工属于商业保险,保险公司林立和趋利,社会医疗保险仅覆盖部分老遗残人员(约6000万人口)。德国受制于医保基金的行业特征和分散化,尽管法制健全,但限于体制障碍而难以整体实施。中国实行医疗保险全覆盖和医保基金地方统筹管理,自然形成地方筹资、服务和支付的闭环管理,这是建立医疗保险...http://www.ihm.tsinghua.edu.cn/view.php?id=443
1.关于各国医疗保险,哪家更好呢?细看全球4类主流医保模式研究根据医疗保障资金筹资渠道的差异,世界范围内的医疗保障制度大致分为四种模式:国家保障型医疗保险模式、社会保障型医疗保险模式、商业保险保障型医疗保险模式、个人储蓄保障型医疗保险模式。 具体来看: 1)国家保障型医保体系:以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政府起主导作用,资金来源稳定,个人基本不承担医疗费用。该体系下,...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740810741&efid=4eHoBtcon9osyHqDEriseA
2.上海某顶级胸外科医生因DRG,工资被倒扣14000元?DRG到底是个啥~那么超出DRG支付部分就会由医院自己承担, 医院又会通过各种考核,将这个费用落在医生头上, 所以就出现了文章开头讲的那位顶级的胸外科医生, 工资被倒扣了1万4。 为什么有商业保险也会受影响? 一般的医疗险, 都会要求先行社保报销的, 那么就都会受此影响。 https://blog.csdn.net/luoyun515/article/details/135659502
3.医保大变天!看病报销要变少了,DRG改革对我们影响有多大?三、看病报销不想受DRG限制,有哪些解决手段? 从业7 年的内行人跟你们掏心窝子,提两个建议: 首先,除了国家医保,你们再给自己补充一份商业医疗险~ 推荐大家重点考虑百万医疗险,每年只要几百块钱,就能买到几百万的保额,保障好的产品,可以实现不限社保范围,百分百报销,非常香! https://www.shenlanbao.com/zhinan/1737311713876164608
4.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眉山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管理...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规定从城乡居民医保基金中支付。目录内药品、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甲类全额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乙类药品个人先行自付10%后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乙类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个人先行自付15%后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乙类医用耗材按价格分段,个人先行...https://www.ms.gov.cn/info/6850/1172257.htm
5.2019“DRG支付改革下商业保险的创新实践”中美前沿研讨会(北京..."DRG支付改革下商业保险的创新实践" 中美前沿研讨会 北京场 2019/11/15 13:00-17:00 中国·北京 朝阳区三峡大厦13号151号楼零秒空间酒仙桥社区 (详细信息将在报名成功后短信通知) 会议场地人数有限,报满即止。 报名截止时间:11月4日 2019年6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印发《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国家试点城市名...https://m.huodongjia.com/event-1473913226.html
6.DRGDIP和按项目付费对医院产生的影响有哪些?霍尔斯国际目前,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主要有如下几种:按服务项目付费、按服务单元付费、按人头付费、按单病种付费、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按病种分值(DIP)付费等。其中,按服务项目付费是运用最早、使用最广泛的支付方式。 去年,国家医保局制定并印发了《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4734735.html
7.我国DRG和DIP医保支付政策实践对商业降险发展影响分析一、DRG和DIP医保支付政策实践进展DRG和DIP是国家医保局履行我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关键技术支撑。经过多年的数据准备工作,国家医保局于2018年底正式启动按DRG付费试点工作,首批启动30个试点城市,明确了试点工作按照“顶层设计、模拟测试、实际付费”的总体部署。2020年10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https://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SHBX202404016.htm
8.20257.6.2 地方医保DRG改革的路径选择 7.6.3 DRG下商业保险发展建议 第八章 2021-2024年DRG/DIP下医院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8.1 DRG/DIP下医疗机构发展分析 8.1.1 DRG/DIP对医疗机构的影响 8.1.2 DRG/DIP下医疗机构经营方案 8.1.3 DRG/DIP下医疗服务结构变化 8.1.4 DRG/DIP下医疗机构发展挑战 8.1.5 DRG/DIP下...https://www.chinairr.org/report/R13/R1301/202410/03-626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