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创业埃里克莱斯》精读读书笔记总结《创业必读书第6本》创业第二关跑通业务:如何快速完成从0到1的业务验证的第1本创业李春跃增长黑客

第一部分目的:精益创业的思维模型是什么?(新创企业成长思维)

答案:创业需要的不是天才,而是可复制的创业方法(后天可学)。精益创业就是这样的方法。创业开始,你会有愿景,你要做的就是围绕你的愿景建立可持续的业务。如何衡量你的进展,是学习(经证实的认知)的进展。创业是开车:引擎(增长引擎)+方向盘(假设--mvp--评估--认知来不断的调整方向),也就是不调整,你就到不了目的地。也就是提出要测试的假设--MVP测试--评估--认知。要提出什么测试假设:信念飞跃(价值假设+增长假设),测试时必须用真实用户的数据;怎么测试:MVP开发;如何评估:创新核算(把假设数字化,确定可执行目标的基线,优化,转型or坚持);得到认知(验证了认知,转型or坚持)。

最后,回到主题,精益创业是为了杜绝浪费,我们最大的问题不是能不能造出来,而是应不应该造出来。创新的真正目标:学习目前未知的事物。在错误的事情上用力过猛,是最大的浪费。

以下是精读的目的汇总(汇总之后的第二部分,才是完整的精读):把每部分总结汇总。

第零篇序言

目的:本书讲什么?

答:创业是有可学习,可复制的创业程序的(后天可学习)。创业是某种形式的管理。精益创业的五项原则:创业无处不在;创业即管理(新的管理要能应对极端不稳定的情况);经证实的认知(创创业者们可以通过频繁的实验检测其愿景的各个方面,这种认知是可验证的);开发--测量--认知(新创企业的基本活动就是把点子转化为产品,衡量顾客的反馈,然后认识到应该改弦更张还是坚守不移。所有成功的新创企业的流程步骤都应该以加速这个反馈循环为宗旨);创新核算(罐组那些细枝末节,衡量进度)。创业失败:可靠的战略和深入的市场分析,让你固执己见,而不是不断地验证和进化认知。三篇:愿景,驾驭,加速。愿景:创业是某种形式的管理。评估进展的方法:经证实的认知进度。驾驭:假设认知--开发--测量(评估)--认知作为核心。大胆假设---MVP来测试---创新核算来评估---转型or坚持。加速:一些加速的技巧,如小批量生产,自适应组织。

第一篇愿景

目的:如何实现愿景?(如何进行创业管理,创新管理?)

答:开端+定义+学习+实验。实现愿景:做实验,每个实验都为了要建立一项围绕愿景的可持续业务。实验要解决的问题:不是这个产品功能能不能开发,而是要不要开发(顾客所需之外都是浪费,精益创业的核心就是避免浪费)。实验:假设--预测要发生的东西---真实顾客(早期迫切需求使用者)验证。如何衡量进度:经证实的认知(学习),创业是开车而非发射火箭,开车:引擎(增长引擎)+方向盘(假设--mvp--评估--认知来不断的调整方向),也就是不调整,你就到不了目的地。

第二篇驾驭

目的:如何驾驭(实操)?

答:驾驭=飞跃+测试+衡量+转型否。前面说我们要进行经证实的认知,那么哪些需要验证?

哪些需要测试:信念飞跃(价值假设+增长假设),测试时必须用真实用户的数据;

如何测试:MVP开发,MVP是以最少的精力完成假设--开发--评估--认知反馈循环,不是为了看技术问题,而是为了验证商业假设为目标。无论某项功能多重要,只要不在开启认知流程所需都是浪费;

如何衡量测试结果:创新核算来评估MVP的验证,创新核算是把信念飞跃的假设转化为定量的财务模型(数字化指标)。创新核算分为三步:确定基准线(填入真实基础数据,如转化率,留存率等。衡量指标要是可执行指标,具有三个可:(清楚地显示因果关系,说明了要得到什么结果,必须采取什么行动,这样大家才能学习迭代);可使用:指标要简单易理解易获得;可审查(准确可信,抽查实际用户数据,建表尽可能不依赖中介表));调整引擎(尝试把指标从当前基准线优化到理想状态,每次产品开发,都应该以提升某个增长引擎中的驱动因素为目标,每次MVP测试都要提前有预测。);转型or坚持(多次尝试后,如果目标无法达到理想,要承认战略有问题。和顾客谈谈)。

第三篇加速

目的:如何加速假设--MVP--评估--认知的循环速度?

答:批量+成长+适应+创新+杜绝浪费。

小批量加速:定下假设,来拉动mvp开发,小批量AB测试(记住:很多初期想法的假设都是错的)。

自适应组织:通过五个为什么来建立自适应组织。给新员工建立培训计划,让他们在入职第一天就能有效工作,几周后就可以深度参与。指定一位导师,带他全面了解系统,导师和学徒的绩效表现是挂钩的,导师会认真的教导。五个为什么来建立自适应组织,他会根据形势自动调整。另外写高质量的工作手册,清晰的规则,也能自适应。领导要不断念叨:犯这种低级错误我们感到羞愧,允许犯错,但是不允许一错再错。创新的组织架构:稀少但稳定的资源;开发业务的独立权(跨部门的团队);与绩效挂钩的个人利益。奖金也要跟长期表现好的创新项目相连。

如何杜绝浪费:我们最大的问题不是能不能造出来,而是应不应该造出来。创新的真正目标:学习目前未知的事物。在错误的事情上用力过猛,是最大的浪费。

第二部分完整的精读部分

-------------

1,天才并非成功创业所必须,运用可学习和可复制的科学的创业程序才是最重要的。领导力的两大关键要素:启动和增长。通过经证实的认知严密评估来自市场的早期信息,以此决定坚持下去或调整方向,从而减少产品失败。精益思考的方法进行创新,创新工具:MVP,经证实的认知,创新核算,可执行指标。

4,精益创业的五项原则:创业无处不在;创业即管理(新的管理要能应对极端不稳定的情况);经证实的认知(创创业者们可以通过频繁的实验检测其愿景的各个方面,这种认知是可验证的);开发--测量--认知(新创企业的基本活动就是把点子转化为产品,衡量顾客的反馈,然后认识到应该改弦更张还是坚守不移。所有成功的新创企业的流程步骤都应该以加速这个反馈循环为宗旨);创新核算(罐组那些细枝末节,衡量进度)。

4,新创企业为什么会失败:第一个原因在于好的计划,可靠的战略和深入的市场分析造成的诱惑。这些都是衡量成功可能性的指标,把他们套入创业企业中的想法令人难以抗拒,但是此路不通。因为新创企业包含太多不确定性。企业还不知道顾客是谁,自身的产品应该是什么。

5,本书分为三篇:愿景,驾驭,加速。愿景:把创新管理作为一门新的学科。说明了谁是企业家,定义了新创企业,阐述了一种让新创企业评估其进展的方法:经证实的认知(运用科学的试验方法,发现和了解如何建立一项可持续的业务。)。驾驭:精益创业方法的细节。通过核心的“开发--测试--认知”反馈循环,揭示重要的转折。从一个极需严格检测的大胆假设开始,到如何开发MVP来验证这些假设,如何建立一个新的核算体系,评估是否取得进步,以及决定是转型(既定基础上改变路线)还是坚持。加速篇:通过开发--测试--反馈,令新创企业尽量加速的技巧,以及精益生产的概念(小批量生产,组织架构设计,产品如何成长)。

6,我们面临这样的挑战:善用所获得的机遇,干一番大事。精益创业只在确保我们这些渴望一展宏图的人,拥有适用的工具来改变世界。

先附上4章的总结汇总:

第一章开端003

目的:新创企业的进度衡量:经证实的认知,每多一个认知,就又往前了一步。创业是开车而非发射火箭,开车:引擎(增长引擎)+方向盘(假设--mvp--评估--认知来不断的调整方向),也就是不调整,你就到不了目的地。

第二章定义012

目的:什么是新创企业?

答案:新创企业是一个由人组成的机构,在极端不确定的情况下,开发新产品或新服务。顾客在和企业的互动中体验到的任何事或物,都应该被认定为公司的产品。所有在极端不确定的情况下开发新产品的人都是创业企业家。

第三章学习022

目的:创业中如何学习?

答案:精益创业模式中,我们重建学习的概念,称之为:经证实的认知。他是说明企业有进展的一种严格方式。精益创业的核心是避免浪费,顾客所需之外的任何努力都是浪费。经证实的认知必须从真实顾客那里收集到的实证数据为基础。如果创业的根本目的是在及不确定的情况下建立组织机构,那么他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学习,学习哪些战略是可行的,哪些是没用的。如果开发没人要的东西,那么是否能按时开发出来又有什么意义。我们必须了解顾客需要什么,而不是他们自己说要什么,或者我们认为他们要什么。

第四章实验038

目的:如何进行实验?

答案:问题不是这个产品功能能开发吗?而是需要开发吗?实验就是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实验:清晰地假设前提下,预测要发生的东西,用实证法去验证。每个实验的目标都是为了要建立一项围绕愿景的可持续业务。创业的两个重要假设:价值假设和增长假设。实验的意义不在于找出普通员工,而在于找到早期使用者(迫切需要产品的人,他们能提供反馈意见)。

----

----------

创业管理003

目的:新创企业如何管理?

1,传统的管理与新创企业,驴唇不对马嘴。这些管理原则处理新创企业所面对的混乱和不确定性,却并不适用。我们看到产品推出几周后下架,新企业几个月后被人遗忘,精益创业运动就是要致力于避免这些失败。

精益创业的根基006

2,新创企业有着类似汽车引擎的东西:增长引擎。另外,汽车还有方向盘(精益创业需要你的不是基于众多假设的复杂计划,而是可以通过转动方向盘来进行不断调整,方向盘:开发--测试--认知。急转弯的时候:转型),无论如何出差错,都会到达目的地。可悲的是,太多商业计划书,就像是发火箭,而不是汽车驾驶。按照原有的计划坚定执行,就会陷入一种危险境地,细小错误,也会带来惨痛后果。新创企业的目的地:创造一项成功改变世界的业务:愿景。产品在优化的过程中不断改变,我们称其为调整引擎。在普通管理中,如果没有实现目标,要么是计划不足,要么是执行不力。

------------

谁才是创业企业家?012

1,马克所缺的是一种流程:把创新的原始材料转变为真实世界里的突破性成就。所有在极端不确定的情况下开发新产品的人都是创业企业家。

如果我是创业者,何谓新创企业?014

1,新创企业是一个由人组成的机构,在极端不确定的情况下,开发新产品或新服务。顾客在和企业的互动中体验到的任何事或物,都应该被认定为公司的产品。

SnapTax的故事015

1,高级管理层是否不断干涉他们的行动?要知道这是很多公司创新团队的克星。他们的上司给他们开辟了一个自由岛,让他们尽情发挥,最初小组只有5人。

七千人的精益创业017

1,这是我们常常听到的创业事迹:一群失意者凑合在一起,最后终于赢得了名望,喝彩和财富。真正的问题出在领导和中层上,他们热爱分析,以为自己是分析师得出一个结论。应该让顾客决定而不是领导决定。一家企业要想持久的长期经济增长,就要用精益创业的技巧建立创新工厂,不断开发颠覆式创新。开发这些试验系统是高级领导层的责任,必须由领导层将之实现。他令领导者不在同意后否决每个创意,而是让团队以实验系统的速度前进并创新。

1,做为一名创业者,我最烦恼的是公司没有朝着建立成功业务的方向迈进。我开始怀疑前面这句话是否正确。如果我们开发的东西本来就没人要,那么我们能否按时开发出来又有什么意义。每天下班回家,我知道我们又开发了什么,大家又忙了一天。如果失败,我们就说学到了东西(其实你什么都没学到),这是苍白无力的说辞。但是,如果创业的根本目的是在极不确定的情况下建立组织机构,那么他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学习。为了实现愿景,我们必须明确我们的哪些策略是可行的,哪些是过激的。我们必须真正了解顾客需要什么,而不是他们自己说要什么,或者我们认为他们应该要什么。我们必须认清自己是否朝着可持续企业之路发展。在精益创业模式中,我们要重建学习的概念:我们将之称呼为:经证实的认知。她不是事后诸葛亮,也不是掩盖失败的措辞。是说明创新企业进展情况的一种严格方式,而通常这些进展情况极端不确定的惬意成长环境所掩盖。他也是一个实证的展示过程,让团队发现新创企业当下和未来的商业前景的真想。成功执行一项无意义(用户不需要的)计划是导致失败的致命原因,而经证实的认知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IMVU经证实的认知023

价值VS浪费030

1,我们的努力,有多少创造了价值,有多少被浪费了?这是精益生产的核心所在。学会预见浪费所在,并有系统地排除他们,让丰田这样的精益企业称雄全行业。精益创业吧价值定义为:向顾客提供利益;除此之外的任何东西都是浪费。在实体行业,只要产品能工作正常,顾客并不介意他是如何组成的。但是在新创企业中,谁是顾客,顾客认为什么东西是有价值的,都是未知数。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开发,有没有可能发现当初假设中的错漏。

2,学习是创新进步的重要部分,了解顾客所需之外的任何努力都可以不要。我把这种学习成为:经证实的认知。在新创企业的核心衡量标准中,他总是显示为积极地改善结果。你很容易以为自己知道顾客需要什么,然后折腾一堆毫无作用的东西。所以,经证实的认知必须要以从真实顾客那里收集到的实证数据为基础。

从何证实?032

1,任何失败的人都会说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是却没有任何证据。接下来几个月,我们没有精彩的假设,白板上精彩的战略规划,只有对顾客的真实需求的探索,以及调整产品和战略去迎合这些需要的种种艰苦工作。要让企业愿景和顾客接受度匹配,这并非向顾客自以为需要的东西让步,亦非告诉顾客他们应该要什么。数据开始涨,这并非我们更加努力,而是对照顾客真实所需,更聪明的工作。这正是看待新创企业生产力的正确方式:不在于我们开发了多少东西,而在于我们的努力换来了多少经证实的认知。我们终于得到了这样一条启示:顾客想要用IMVU在网上结交新朋友,他们评直觉抓住了我们慢慢才认识的道理。我们每次改进产品,让顾客能更容易地找到并保留新朋友,他们就更加投入,这才是真正的生产力:有系统,有步骤的找到要开发的正确东西。以上例子只是我们周复一周做的几百个实验中的几个,我们开始了解到哪些顾客会使用产品,为什么会使用。每得到一点认知,就表示又有新的实验要做,由此逐步把衡量指标一步步推向既定目标。

零的愚勇034

1,我们用经证实的认知来减少对零的无畏造成的浪费。我们需要展示的是:如何不受诱惑,摆脱虚荣指标,不吹嘘自己多成功,而是凭借我们在产品开发上的努力,走向巨大的成功。

IMVU之外的启示036

1,精益创业,问题不是这个产品能开发出来吗?而是需要开发这个产品吗?和围绕这一系列的产品和服务,我们能建立一项可持续的业务吗。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一种方法,系统地把商业计划分解成其基本的组成部分,并且实证的测试每个部分。这个方法就是下一章的实验。

1,如果他们的计划是看看会发生什么,那么他们肯定能看到发生什么,但是却未必能得到经证实的认知。这是科学方法中的重要一环:如果你无法失败,你就学不到东西。

从点金术到科学038

1,精益创业用实验测试战略。在一个清晰地假设前提下,预测将要发生的事件,接着再用实证法进行验证。科学以理论为基础,新创企业以愿景为指引,每个实验的目标都是为了要建立一项围绕愿景的可持续业务。卖鞋电商zappos,威廉姆可以等再久些,坚持测试一个完整的网站,然而他并没有那么做,他从实验网站看是运行,他的前提假设是顾客已经就绪,并愿意在网上购鞋。为了证明这个假设,他询问本地的鞋店能否让他拍照。他观察到真实的顾客行为,而不是提出假设性问题来估计;他站在一个和真实顾客互动交流的位置上了解顾客的要求。

2,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把大的愿景分解成一个个独立的部分。我把创业者最重要的两个假设称为:价值假设和增长假设。价值假设衡量的是当顾客使用某种产品或服务时,他是不是真的实现了其价值(看留存)。增长假设:是用来测试新顾客如何发现一种产品或者服务(如,怎么在员工中传播,会介绍给朋友吗)。实验的意义不在于找出普通员工,而是要找到早期使用者,就是那些最迫切需要产品的人。他们对错误更容易谅解,而且渴望提供反馈意见。

实验也是产品044

在精益创业模式中,实验不仅是理论上的探寻,也是第一项产品。根植在今天哪些东西有用的反馈中,而不是对将来哪些东西有用的预测中。

过去,产品经理说,我要这个,工程师会说我会把它开发出来。而现在,他会问:顾问认同你正在解决的问题就是他们的问题吗?顾客会买单吗?库克带领团队在开发任何产品之前,先认清风险和假设,然后用实证的方式验证那些假设。婚礼相册活动有2个主要假设:项目团队认为,顾客会想要创立相册;活动参与者会把照片上传到朋友或同事创建的相册中。早期的产品有缺陷,顾客抱怨,但是项目并没有失败,他确认了用户对创建相册跃跃欲试,这是非常有价值的信息。成功不是事先一项产品功能,成功是学会如何解决顾客的问题。

乡村洗衣服务046

租了一台车,放一台洗衣机。验证的目标很简单:证明人们会把衣服拿来洗,并付费。弄清楚人们最希望什么服务:顾客通常要求把衣服烫好,并愿意支付双倍价钱,4小时之内拿回衣服。

政府部门中的精益创业?048

---以下是各章汇总:

第五章飞跃058

目的:如何让信念(愿景,假设)飞跃?

答:经证实的认知是我们的进度衡量,那么需要学习哪些假设呢?“价值假设”和“增长假设”是“信念飞跃”式的大胆假设,是必须测试的(早期的目标是尽快验证这些假设),测试的时候必须用真实用户的数据。我们有很多假设,现实中他们往往是错的。创业的成功和失败就在于,成功者去验证他的计划那些是可行的,那些事误入歧途的,然后相应的调整策略。

第六章测试069

目的:如何进行测试?

答案:确定了要测试什么之后,那么如何进行测试。用MVP来进行测试。MVP是以最少的精力完成假设--开发--评估--认知的反馈询问。MVP不是为了看技术设计的问题,而是以验证商业假设为目标。也就是无论某项功能看起来多么重要,只要在开启认知流程所需之外都是浪费。顾客只在意是否满足他们的需求。

第七章衡量089

目的:测试之后,如何评估(衡量)假设是否正确?

答:用创新核算来评估MVP的验证。创新核算把信念飞跃的假设转为定量的财务模型(数字化指标)。创新核算分为三步:确定基准线(填入真实基础数据,如转化率,留存率等。衡量指标要是可执行指标,具有三个可:(清楚地显示因果关系,说明了要得到什么结果,必须采取什么行动,这样大家才能学习迭代);可使用:指标要简单易理解易获得;可审查(准确可信,抽查实际用户数据,建表尽可能不依赖中介表));调整引擎(尝试把指标从当前基准线优化到理想状态,每次产品开发,都应该以提升某个增长引擎中的驱动因素为目标,每次MVP测试都要提前有预测。);转型or坚持(多次尝试后,如果目标无法达到理想,要承认战略有问题。和顾客谈谈)。

不停地修改产品,业务没有突破,那就说明公司正在执行一项没有意义的计划,而且按部就班地这样做。如果验证了是个没用的想法,就把功能从产品中移除。团队的效率是通过经证实的认知来衡量的。核算的定义:通用汽车为每个部门设定了清晰地阶段性目标,并由各位部门负责人负责达成目标,这就是核算。

第八章转型还是坚持117

目的:如何决定转型还是坚持?

1,顾客和产品互动时提供了反馈和数据,这些反馈即是定性的(比如,喜欢什么)又是定量的(比如多少人认为他有用)。

战略基于假设059

1,每个商业计划都是从一系列假设开始的。在默认这些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一项战略,并阐述如何实现企业愿景。但假设终究是假设,他们未经证实,而且在现实中往往还是错的。所以,早期目标就是尽可能的迅速验证这些假设。

2,需要勇气才能提出的很多假设:比如,认为顾客想要使用我们的产品。正式因为整个企业的成功寄托于这一点上,所以她们被称为信念飞跃(能让信念起飞的假设)。如果对了,无数机遇尽在眼前;如果错了,企业将岌岌可危。多数信念飞跃是用类推法以一种争论的形式出现。比如:以前的X技术赢得了Y市场。那么我现在有了X2技术,也能够赢得Y2市场。这种类推法的问题在于他遮蔽了信念飞跃的真相。

3,总有人认为成功是生逢其时,但是当时很多人也都失败了。成功案例和失败案例之间的差别在于,成功的创业高瞻远瞩,有能力和工具去发现他们的计划中哪些部分运作顺利,哪些是误入歧途,然后相应调整策略。

4,正如我们在Facebook案列中缩减,有两个信念飞跃(能让信念飞起来的假设)非常突出:价值创建假设和增长假设。创新核算的目的之一,就是帮助吧伪新创企业和真正的新创企业区分开来。要把直觉转化成数据,借用史蒂夫布兰克的名言:创业者必须走出办公室大楼,开始学习。

现地现物064

1,注重把战略建立在对顾客第一手的理解上,是丰田生产体系的最核心的原则之一。丰田用现地现场来概括这个原则,他是精益生产词汇中最重要的一个用语,自己去看,以便人们基于深刻的第一手信息,做出商业决定。除非你亲自观察,你无法确定自己是否真正了解商业问题中的任何部分,想当然和依靠别人的汇报都是不可接受的。例如,为了开发一辆车,亲自开车走遍美国50个洲。发现虽然车的拥有者是父母,但是使用者是孩子。所以,孩子的因素至关重要。进行持续创新的企业非常了解他们的客户是谁,在哪里,他们会用现地现物的方法去考察顾客想要什么。

走出办公大楼065

分析瘫痪症067

1,当创业者进行市场调研和顾客交谈时,有两种危险永远存在:跟着感觉走总是想立刻开始开发;分析瘫痪症的受害者,无休止地分析并调整计划,一直在白板就是不动手。如果分析太多是危险的,不分析又必然失败,那么创业者怎么知道何时应该停止分析,动手开发呢?答案就是MVP。

--------------

1,Groupon,网站上发一个帖子,红色,XXL衣服,如果你想要,发email给我。一天内卖出去500张礼券。Groupon成为史上最快实现10亿美元销售收入的企业,颠覆了本地商家寻找新顾客的方式。

2,一个最小化可行产品MVP有助于创业者尽早开启学习认知的历程。他不一定是想象中的最小型产品;他是用最快的方式,以最少精力完成认知--开发--测量--认知的反馈循环。传统的模式总是想把产品做到完美,与之相反,MVP的目的是开启学习认知的流程,而不是结束这个流程。与原型或概念测试不同的是,MVP并非用于回答产品设计或技术方面的问题,而是以验证基本的商业假设为目标。

为什么第一个产品不完美071

视频式最小化可行产品073

1,Dropbox拍了一段视频。这个视频吸引了几十万人访问我们的网站。他证实了Dropbox的信念飞跃:顾客确实需要他正在开发的产品。

贵宾式最小化可行产品075

1,CEO和产品副总裁不去开发业务,而是跑去解决一个顾客的问题。然而从精益创业的角度看,他们的进展意义非凡。每过一周他们多越来越了解如何让产品成功。下周他们又可以再接待一位顾客,直到他们忙不过来,才开始开发自动化。整个过程,团队都致力于把有用的功能提升扩大,而不是想着发明一些将来能用得上的东西。

别在意那八个幕后人员078

1,他们要做一个知乎。他们开发了一系列的产品来进行测试解决顾客问题的方法(比如,是否可以就开发一个叫感人的app)。尽可能的用人工代替后台运行。要吸引顾客使用并转告朋友的话,我们需要做什么?当他们准备好扩大规模的时候,对于要开发什么东西已经有了一个详细的计划。

质量和设计在最小化可行产品中的角色081

开发最小化可行产品中的减速路障084

1,唯一取胜之道就是:认知--开发---测试---认知比任何人都快。要知道,MVP会常常给你带来坏消息,做好接受这些坏消息的准备。最小化可行产品和传统的概念此时或产品原型不同,他并非解决设计或技术问题,而是要解答一系列的商业问题。

从最小化可行产品到创新核算087

1,你必须事先坚定不移的承诺:无论最小化可行产品的测试结果如何,都不放弃希望。成功的创业者既不会一看到麻烦冒头就退避三舍,也不会一条道走到黑。他们兼有坚持不懈和灵活应变的特质。我们需要一个有条不紊的,系统的方法,来确定我们是否取得了进展,有没有真正获得经证实的认知。我把这套替代传统的核算方式的系统称为创新核算。

1,他让通用汽车为每个部门设定了清晰地阶段性目标,并由各位经理人负责其部门成功达标。这就是核算。不幸的是,标准的核算形式对评估创业者没有帮助,新创企业太难预料,无法精确地确定阶段性目标。

为什么看似枯燥的核算将改变你的生活089

1,创新核算使新创企业能客观地证明,他们正在学习开发一项可持续的业务。创新核算始于把信念飞跃式的假设(能让信念起飞的假设)转变为定量的财务模型。

如何实行创新核算——三大认知阶段性目标091

1,创新核算分为三步:第一,使用MVP确定企业目前所处阶段的真实数据;第二,新创企业必须尝试把增长引擎从基准线逐步调至理想状态,这期间可能经过多次尝试;第三,转型还是坚持?如果公司正朝着理想目标稳步前进,那就意味着公司认知得当,并且有效的运用了这些认知。若非如此,管理团队最后必须得出结论,承认目标的产品战略是有问题的,需要重大的改变。当企业转型是,整个流程会重新开始,再次确定新的基准线,并从那一点上调整引擎。如果这些引擎调整的活动更具有成效,就是成功转型的好迹象。

2,第一步:确定基准线。冒烟测试仅测量一件事:顾客是否有兴趣试用产品。MVP让新创企业在增长模式中填入第一串基础数据:转化率,注册和试用率,顾客生命周期价值等。

3,第二步:调整引擎。每次产品的开发,营销或者其他活动,都应该以提升增长模式中的某个驱动因素为目标。比如,一家公司改进产品的设计,想要让新顾客更容易使用。这个做法的两个前提是:新顾客的激活率是增长的驱动因素,而且他的基准线目前低于公司期望。如果这个假定要成为经证实的认知,产品设计的改进就必须提高激活率,反之,新的设计就要被判定为失败的。

4,第三步:转型还是坚持?如果朝着理想状态靠拢,就很好。不能,说明到到了转型时刻。

IMVU的创新核算094

优化VS认知098

1,只要我们好好执行计划,努力工作就一定会有回报。但是,这些产品改进工具在创新企业中却不太好使。如果你开发的东西是错的,那么优化产品或营销方式都不会产生什么重大的结果。新创企业必须以高标准来衡量其进展状况:即它能够围绕产品或服务建立起一项可持续业务的证据。只有当新创企业实现做出清晰,实际的预测,才能对这个标准进行评估。没有这些预测的话,产品和战略的决策就极端困难并耗时。客户对产品功能的要求燃公司应接不暇,每个新发现都变成了一个马上要解决的紧急事件,那些长期项目不断的遭受干扰,不停地修改和调整产品,他们的业务一直表现平平。这凸显了一大可能:公司正在执行一项没有意义的计划---而且按部就班地这样做着。认知阶段性目标可以防止这种情况,创新核算框架说得很明白,当公司停滞不前时,就需要改变方向。在创业初期,由于公司创始人发现了目标市场中尚有很大一块未被满足的需求,所以,产品开发团队的工作曾一度桌有成效。尽管初期产品不够完美,但是早期使用者普遍受到欢迎。但是,公司有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增长引擎。

小心虚荣指标100

1,虚荣指标:他们展现的是最美好的景象(但是AB却没有看到涨幅)。我们判断业务和认知阶段性目标要用另一种指标:可执行指标。

可执行指标VS虚荣指标101

2,根据精益生产的看板管理原则,即对生产量的控制。开发为:排队,开发,验证中,验证完成。验证:了解这个已完成的用户故事首先是不是一个好的想法(AB的形式)。如果验证出这是个糟糕的想法,那就把功能从产品中移除。没有清楚的前提假设,用户故事怎么可能被验证。最重要的是,团队不是根据新功能的开发,而是根据经证实的认知来衡量其生产效率的。

三个“可”的价值112

1,衡量指标三个可:可执行,可使用,可审查指标。可执行:一个产品成绩报告要可执行的话,必须清楚地显示因果关系(从而告诉我们必须采取什么行动)。否则就是虚荣指标。虚荣指标,对准了人的思想弱点,因而造成混乱。在我的经验中,每当数字上升,人们就会认为是由自己的行动,或自己正在进行的工作而产生的。但是数字下降,就会认为都是别人的错。可使用:不要难以理解,要让每个人都能理解,而且可容易获得。很多部门常常自己花力气研究如何使用数据,而不去了解真实的顾客反馈,指导未来的行动。可审查:当我们听到坏消息的时候,我们都会责怪传来消息的让你,数据,经理人,或联想到的人和事。我们必须确保数据对所有员工都是可信的(尽可能从总数据中得到报告,而不是中介)。总结:可执行(清楚地显示因果关系,说明了要得到什么结果,必须采取什么行动,这样大家才能学习迭代);可使用:指标要简单易理解易获得;可审查(准确可信,抽查实际用户数据,建表尽可能不依赖中介表)。

4,创业只有5%是由于构想创意,商业模式,分配胜利果实。95%的都是用创新核算来衡量艰苦的工作:诸如决定产品优先排序,确定瞄准或倾听哪些顾客,以及有勇气吧伟大的理想投入不断地测试和反馈中去。

1,转型:有条理的方向性改变,用来测试新的产品,战略和增长引擎的基础假设。由于科学方法论是精益创业的基础,所以,有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必须采用严格的方式决定是转型还是坚持。科学方法的核心在于,认识到虽然人的判断有缺陷,但是我们可以把理论付诸反复的测试。新创企业的生产效率并不意味着开发更多的产品或功能,而是把我们的努力投入创造价值并促进增长的业务和产品中。换言之,成功转型能让我们走上一条可持续的业务。

创新核算带来更迅速的转型118

能实现的转型数量决定新创公司的跑道126

“转型还是坚持”的会议129

转型失败133

1,增长引擎熄火了,我们必须回归原点,启动创新核算流程,就像再次创业。我们这时候很擅长优化,调整和重复的工作,但这个过程中,我们一味地追求增长,收入和利润,却丢失了对这些活动的目的的理解,即测试一个清晰的前提假设,服务于公司的愿景。我们做了一个实验的沙盒方案:一只跨部门的团队从事这项重要的重新设计工作,开发过程中不断地对比新旧产品。几个月后,收入涨了2倍。

转型列表136

1,放大转型;缩小转型;客户细分市场转型;客户需求转型;平台转型,从应用产品转为平台产品,或者反向;商业架构转型,高利润低产量,低利润高产量,B2B,B2C;价值获取转型(货币化模式,他是产品的一种独立功能,可以任意添加或删除);增长引擎转型(病毒式,黏着式,付费式);渠道转型;技术转型(新的技术能否比已有的技术提供更优越的价格或产品性能)。

转型是一个战略假设139

1,克里斯坦森的颠覆式创新,就是提到该转型没转型必死。转型并非只是一种改变,他是有组织有条理的特殊改变,用来测试一个关于产品,商业模式和增长引擎的心得基础假设。他是我们的方向盘,如果我们转错了弯,我们能发现错误,并迅速找到另一条路。

2,在第二篇里,我们研究了创业的概念,从最初的信念飞跃开始,运用MVP来验证,使用创新核算和可执行衡量指标评估其结果,并且做出是否转型的决定。我们已经学会了如何在低速发展时如何驾驭,现在我们必须学着跑起来,打下坚实基础知识第一步,我们的真正目标是加速。

----以下是各章汇总:

第九章批量146

目的:小批量的好处?

第十章成长163

目的:如何增长?

第十一章适应178

目的:如何建立自适应组织?

答案:通过五个为什么来建立自适应组织。给新员工建立培训计划,让他们在入职第一天就能有效工作,几周后就可以深度参与。指定一位导师,带他全面了解系统,导师和学徒的绩效表现是挂钩的,导师会认真的教导。五个为什么来建立自适应组织,他会根据形势自动调整。另外写高质量的工作手册,清晰的规则,也能自适应。领导要不断念叨:犯这种低级错误我们感到羞愧,允许犯错,但是不允许一错再错。

第十二章创新202

目的:如何进行创新?

答:适合创新的组织架构:稀少但稳定的资源;开发业务的独立权(跨部门的团队);与绩效挂钩的个人利益。奖金也要跟长期表现好的创新项目相连。

第十三章尾声:杜绝浪费217

目的:如何杜绝浪费?

答案:我们最大的问题不是能不能造出来,而是应不应该造出来。创新的真正目标:学习目前未知的事物。在错误的事情上用力过猛,是最大的浪费

-----------

创业活动中的小批量149

2,硬件变软件。汽车这种传统工业产品中,更大部分的价值是由其装在的软件所带来的。(新能源)小批量能比对手更快的完成开发--测量--认知的循环。

小批量的实例152

1,当我们使用大批量的方式让产品经理和设计师一起工作时,每个产品发布之前总是由5,6次要返工。

大批量的死亡螺旋155要拉动,不要推动157

1,这一理想的目标是在整个供应链上实现小批量甚至单件流。流程中的每一个步骤拉动对前一步的需要。这就是著名的丰田准时生产方式。新创企业对他们的制品存货也很苦恼。在产品推出之前,设计,bp,假设都是制品。我们所讨论的所有精益创业的技巧,都以两种方式实现其神奇功效:推动式转为拉动式,缩小小批次数量。在制造业中,拉动是主要用来确保吧生产流程调整至顾客需求的水平。但是新创企业,并非简单的拉动式,因为用户不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我们制造产品的目的是为了进行实验,从而帮助我们学到如何建立一项可持续的业务。因此精益创业中产品的开发流程是以进行实验的需要来拉动,从而做出响应。只要我们定下想要测试的假设,产品开发团队就应该尽可能迅速地着手设计并施行这项实验,使用最小的批次数量把任务完成。因此,不是顾客,而是我们对顾客的假设拉动了这个需求,除此之外的工作,都是浪费。

2,公司的挑战在于,找到一个符合早期顾客需要的产品,性能,价格和形状要样样具备。虽然他们的技术具有革命性的潜力,但在早期使用者看到明确的投资回报时,才会使用它。公司开始用小批量方式来测试这个假设,和很多初期想法一样,这个假设很快就被否决了。只有当我们建立起企业组织能快速适应前面的挑战,精益创业的方式才有用。

增长来自何方?164

三种增长引擎165

3,病毒式增长引擎:他和口碑增长有明显的区别。具有病毒式增长特质的产品依靠人和人之间的传递,是正常使用产品的必然结果。顾客并非有意充当布道者,他们不需要到处为产品说好话。只要顾客使用产品,就自然带动了增长。病毒式传播无刻不在。和其他引擎一样,由量化的反馈循环提供动力,其速度取决于病毒系数。病毒系数:每个注册顾客能带来多少使用产品的新顾客。如果是0.1,这就不是一个可持续的循环,10为顾客会介绍1为。依靠病毒式增长引擎的公司必须关心如何提高病毒系数,这比其他任何事情都重要。这个数字哪怕发生微小的变化,都会让公司未来的前景产生戏剧性的改变。病毒式产品不会直接向顾客收费,因为病毒式产品在获取新顾客和招募他们的朋友过程中,不能有丝毫窒息。对价值假设的真正测试往往是衡量顾客和提供服务的新创企业之间的自愿交换的价值。

4,付费式增长引擎。买入用户,然后用户赚钱,要么提高用户价值,要么降低获客成本。LTV:生命周期内支付一定费用,扣除可变成本之后。

增长引擎决定产品/市场契合174

1,PMF:用来形容新创企业在某个时刻,终于发现了对产品产生共鸣的一大群顾客。你拥有最好的产品,最出色的团队,但是在一个糟糕市场中,这些都无济于事,必然失败。新创企业要找人评估他们是否达到了PMF,这很好回答:你怎么问,就说明你没有达到。如果没有达到PMF,就意味着转型是一场失败,这是错的,反过来说,如果达到了PMF,就不需要再转型,这样的假设也是错的。既然每种增长引擎都可以量化的定义,而且每种增长引擎都各有一套衡量指标来评估新创企业是否距离达成PMF,仅一步之遥,那么,增长引擎的概念可以把PMF想法置于更严格的基础立足点。公司若使用的是付费式引擎,就需要赶紧建立市场和销售团队。

2,一家企业在优化增长引擎过程中,使用创新核算评估每次开发--测量--认知的反馈循环,可以衡量自己是否向着PMF靠拢,使用的不是原始数据,而是企业进展的方向和程度(AB涨幅)。

引擎停滞之时176

建立自适应组织180

1,新创企业应该为新员工制定培训计划吗?几年前我会说绝对不需要,培训计划是给那些能负担起的大公司用的。但我们在IMUV制定了一套相当棒的培训计划,让新员工在入职的第一天就能开始有效工作。仅仅几周后,他们就能深度参与工作。把我们的工作流程标准化,并准备新员工必须学习的概念课程。指定一位导师,帮他全面了解系统,概念和技术,完成一整套课程,最快速度上手工作。导师和学徒的绩效表现是相连的,因此导师会认真地指导教育。我们并非停下工作来制定计划,计划是在我们自身过程中演化的。整个培训流程会经过不断地试用和调整,使之变得有效,长期而言也不会带来过重的负担。这就是建立自适应组织,他会根据目前的形式,自动调整流程和表现。

2,丰田的悖论格言:为了不停止生产而停止生产。安灯拉绳:一旦发现无法纠正的质量问题,就马上停止工作,强制展开问题调查。如果你现在忽略了质量问题,会造成大量的返工,投诉,士气低迷。工作手册质量越高就越容易进化扩充,如果充满了自相矛盾和含糊其辞的规则,任何修改都会造成混乱。以准时生产的方式,同时实现规模和质量。

“五个为什么”的智慧182

1,为了加速增长,精益创业需要一种流程,提供一个自然的反馈循环。如果没有培训计划,新员工在学习过程中会犯错,需要其他团队成员的帮助和干预,这会降低每个人的速度。解决这个问题:用五个为什么。五个为什么的精髓是把各种投入和预防大多数问题症状的方法直接联系起来,找到根本原因。每一个看似技术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人的问题。用五个为什么建立自适应组织的方法是:按照问题的症状轻重投入解决方案(目的是修问题,并非教育工程师)。五个为什么,让你解决更多问题,你的挤出系统就越稳定,你就可以加速了。无论遭遇什么,都可以用五个为什么来找到根本原因(把五个为什么放入五步人生愿望方法)。

五大罪状之魔咒186

1,五个为什么很容易变成把错误归咎于别人,变成五大罪状。

五个为什么的目标就是要帮我们看到事情的客观真相,认识到一些固有问题不是因人们无能,而是由糟糕的流程引起的,从而做出相应的补救措施。避免五大罪状:分析问题的原因的时候,让受问题影响的每个人都在场。没有参加会议的人就会变成靶子。管理人要不断地念咒语:犯这种错误感到羞愧。五个为什么需要双方彼此信任的环境。原则:允许犯错,但是不允许一错再错。要记住大部分错误是系统造成的而不是人们没有能力,我们要让团队在预防上投入精力。具体做法:先从小处做起,尽量具体。不要把历史包袱放到五个为什么中,因为他是公司弊端,自然而然会出现到现有问题中。开始之前,花几分钟解释一下这个留存的目的是什么,以及怎么进行。一个好的五个为什么会带来:学习和执行。

五个为什么的实例190适应较小的批量195

1,企业组织是有肌肉记忆的,要人们改掉旧习谈何容易。做出改变:各个团队都参与了新技术,新流程和新系统的开发;根据好点子成立跨部门团队;顾客在美国功能概念的初期阶段就参与进来。现在每支小组都不超过5人,都重在尽量快速地在顾客中重复实验,然后依靠证实的认知,事实作出哪方面的工作上进行投入的决定。

如何培养颠覆式创新202

创造实验平台205

1,建立创新沙盒。一开始设置的小一点,有一组团队从头到尾观察整个过程,每项试验有5-10个可执行指标。AB测试。培养管理组合211

1,发展起来之后,卓越的运营能力就会发挥很大作用,是通过降低成本来提高利润的重要方式。让有能力的跨部门团队在各个领域发展,是走出困境的解决之道。

答案:我们最大的问题不是能不能造出来,而是应不应该造出来。创新的真正目标:学习目前未知的事物。在错误的事情上用力过猛,是最大的浪费。

组织的超能力220

1,大多数创新来自愿景,粉饰成功,找出支持其观点的数据,而不是把愿景中的各个因素放到真实实验中。

THE END
1.怎样把好内容变成一个好产品?怎样把好内容变成一个好产品? 学习《得到品控手册9.0》第325个锦囊 0.0 老师创作出来有价值的内容或者组织的素材,甚至是一个想法或者选题都有可能是好的内容产品。但是好内容并不等于好产品,它还需要经过产品化的加工,才能真正地交付稳定有效的产品价值,好产品是需要能够被大规模生产和传播的。 https://www.jianshu.com/p/e3a4626ec818
2.李泽湘给年轻人的创业建议:找到市场需求把好想法变成好产品李泽湘给年轻人的创业建议:找到市场需求 把好想法变成好产品 复旦教授孙立坚:亚太合作行稳致远,继续做全球化“火车头” 粤语报道|记者连线:多间国际金融机构代表出席投资峰会 瑞银:内地与香港财富管理前景广阔机遇大 财经热点|英国脱欧损害巨大 预算案及改革遭诟病 美下任财长提名悬而未决团队内部现内讧 G20即将上演中...http://jx.ifeng.com/c/8amsiUDzg4X
3.减肥产品运营(我是如何把减肥产品做到营收千万的)?我是如何把减肥产品做到营收千万的 2018年4月份,我一个人来的南京, 2019年4月份,我整个团队已经有40个人。 这一年,在知乎业余写作,创作了一千万阅读量, 这一年,我积累了八万的个人粉丝, 这一年,我换了3个电商仓库,换了4个办公室, 这一年,我成立了自己的品牌。 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471894-1.html
4.疯传:让你的产品思想行为像病毒一样入侵.docx丹尼尔·吉尔伯特 哈佛心理学教授,《撞上快乐》的作者“伯杰比任何人都更懂得如何让信息疯传。”查尔斯·都希格 畅销书《习惯的力量》的作者“为什么某些思想几乎能够一夜流行,而另一些却石沉大海?为什么有些产品会无处不在,而另一些则无人问津?乔纳·伯杰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并在这本书中揭示了疯传的秘密。”...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423/7062022045002022.shtm
1.从想法到产品分析,你需要经历哪几步?例如,观察出行类App,滴滴的界面设计简洁,操作简便,其业务流程涵盖叫车、行程追踪、支付等明确步骤。我们需根据自身特点,梳理出独特的产品需求,确保App有明确的方向和意义。在此过程中,需全面考虑实际情况,比如目标用户群体,如针对年轻人的社交App,功能需时尚创新;针对老年人的健康App,操作需简单易用。https://www.7claw.com/2795527.html
2.[产品管理93]:《从点子到产品》主要内容与核心思想《从点子到产品》这本书以产品经理的方法论与价值观为主线,系统地介绍了产品经理在从点子到产品的过程中应该考虑的问题、思考问题的思路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产品经理和创业者不可多得的参考书籍。《从点子到产品》的主要章节可以按照以下四个部分来归纳: ...https://blog.csdn.net/HiWangWenBing/article/details/143896524
3.产品读书《自控力: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的心理学课程》书中失去前额皮质的盖奇没有了自控力从“拥有钢铁般的意志力和体魄”变成了经常粗鲁地侮辱别人、想控制别人、极少顺从别人。我要阻止冲动的想法,比如晚上睡前玩手机。 两个自我导致的问题 有些神经学家认为我们虽只有一个大脑,却有两个想法,或是两个自我——一个自我任意妄为、及时行乐,另一个自我克服冲动、深谋...https://blog.51cto.com/u_12667998/6567749
4.AI新趋势期刊#2AI发明计算机算法,如何给大模型排行,照片秒变...想参与AI产品和工具的开发,从哪里能够获得大量的灵感和思路? 我会把AI相关的新趋势、新想法、新思路,和成熟AI产品、工具、模型等整理在这里,帮助大家去除信息噪音,更高效的了解AI前沿发展。 主要围绕: AI业界趋势、想法、思路 AI产品 AI开发者工具 AI模型 ...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2322091
5.苹果40岁了你还只知道乔布斯?这5位同样改变了苹果爱范儿把想法变成产品的匠人 史蒂夫·沃兹尼亚克,1976-1985 在位。黑客,极客,技术大师。 沃兹尼亚克(通常简称沃兹)出生于工程世家,父亲是洛克希德公司导弹部门的一名工程师。他从小就表现出出了电子学天赋,各类科技奖项手到擒来。成年后学习了 Fortran 编程语言并接触到了电脑,遂跨入了电脑设计的大门。一开始他对苹果根本不感...https://www.ifanr.com/639126
6.张小龙演讲全文:如何把产品做简单张小龙演讲全文:如何把产品做简单 不久前,微信团队带头人张小龙在腾讯内部与产品经理进行了长时间分享,以微信为主,间以对腾讯和其他公司产品的点评,详细阐述了他的产品观与设计观。本文系根据现场速记整理。 今天从一个小故事开始讲:为什么苹果的手机只有一个按钮?https://www.tmtpost.com/497929.html
7.乔布斯《遗失的访谈》远见与创新16) 这是一种病。把一个伟大的想法变成一个伟大的产品,需要巨量、辛苦、高超的手艺。 "and the problem with that is, is that there is just a tremendous amount of craftsmanship in between a great idea and a great product. " 17)人们对“手艺”的轻视,是一种灾难。正是“手艺”,把好想法变成好产...https://yishuai.blog.caixin.com/archives/128378
8.为什么你的设计没有品牌感?收下这份近两万字的品牌设计指南品牌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词,那是因为一提到品牌,每个人都会对品牌拥有自己的见解。但作为互联网从业人员尤其是设计这个服务性行业,做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归结为品牌体验而服务的。“先有品牌后有体验”。这篇文章咱们就聊一聊品牌认知的设计观以及在互联网行业中如何提升产品的品牌体验。 https://www.uisdc.com/brand-design-guide
9.广告鬼才叶明桂30年经验!教你《如何把产品打造成有生命的品牌...众所周知,广告营销业千变万化,没有放之天下皆准的学习模板,但前辈大佬们的从业经验却总能给我们带来建设性的启发与指导。所以这次小荐荐带来了台湾广告鬼才叶明桂所著的 《如何把产品打造成有生命的品牌》。 叶明桂是谁? 他是台湾奥美副董事长兼策略长,1984年进入国泰建业广告(台湾奥美前身)从业务策划入行,一路...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449658.html
10.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如何从设计思维转转变为产品思维?平面其它那么对于产品经理是怎样的呢?首先考虑的就是正确的时机,比如我们做工具产品一直就在思考如何内容化,利用庞大的流量资源转变成高的停留时长。几年前做PC时就在思考如何把浏览器变成一个新闻阅读平台,但是当时并不像现在有足够的原创内容爆发和大数据技术背景,大部分内容都把持在传统媒体和几个老编辑门户巨头手中,所以...https://www.jb51.net/pingmian/506790.html
11.Heo读书笔记:《设计师要懂心理学2》张洪Heo切勿完全根据人们所说的话来作为设计决策的依据。你可以把这些信息纳入考量,但是千万不要将其作为重大设计或重新设计的决策依据。 观察人们实际上是如何与你设计的产品和服务交互的,并用观察到的信息来指导对产品和服务的改进,以便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https://blog.zhheo.com/p/1bf845dc.html
12.技术人员应该如何创业b、开发技术类产品。 b、回到公司工作继续做技术。 现在大概总结了产品设计的一些经验,后面再总结下我们怎么把这个想法变成可运行的东西。 技术人员应该如何创业2 “合伙人”其实从古到今都有,指一帮人聚集在一起干一件大事情,这个事情必须要借助大家的力量一起完成。比如水浒里的一百单八将、西游记里的五 人组合...https://www.yjbys.com/chuangye/zhidao/ruhechuangye/560064.html
13.专访喜茶创始人聂云宸:外界总结我们成功的原因,很多都是错的...界面新闻:同时“试”的那些产品,最后淘汰率有多高? 聂云宸:其实不能说是淘汰。我们会搁置一些产品,就是那些真的暂时想不到解决办法的产品,但突然有一天,也许你就有了新想法。 我们第一年出桃子产品的时候有很多问题,包括我自己觉得它还不够好喝,也包括桃子会氧化——刚拿到手是红的,过一段时间就变灰了,而且...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3354352.html
14.2022年河北专接本产品设计联考专业考试大纲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绘画/美术学/数字媒体艺术/戏剧影视美术设计/艺术教育(美术)专业考试说明 第一部分:色彩 I. 课程简介 一、内容概述与要求 系统学习有关绘画中色彩的基本理论,规范色彩写生的基本要领,掌握色彩写生的基本动态和运用色彩的基本能力。学会研究和比较物象的色彩关系和色调倾向,增强色彩刻画能力和色...https://www.51jieben.com/hebei/syllabus/20220303/8645.html
15.产品经理必须掌握的10种优先级决策技术详解CoD的关键维度是直接收益(净利润),因此,从企业范围看,它可以适用于所有的利润部门,当然,如果我们仅从产品管理的角度看,那么,它更适用于产品级及以下,包括产品想法,创意,特征,需求,功能。 延迟成本的优势和不足 优势: 1、它允许产品经理从净利润的角度量化我们的产品事务。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4984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