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唯心理有疾病的人很多,只不过自己没意识到~南方人物周刊

稿源:南方人物周刊|作者:本刊记者吴虹飞发自北京实习记者张莹莹发自北京日期:2018-01-03

时尚这种东西在我们这儿简直是个笑话。就好像穿着特漂亮、特前卫时尚的服装,然后走在垃圾场上。

本文发表于2008年12月,原标题:我总希望结善缘得善果

北京的秋天只有那么十来天。午后阳光明媚,窦唯穿着深蓝色的夹克,双手插在兜里,站在街心公园,气定神闲。

音乐人窦唯今年39岁。当年,香港红磡演唱会上,“小窦”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瘦,清秀,沉静而有爆发力;“黑豹”乐队主唱、“魔岩三杰”之一,才华横溢,幽默风趣。现在,他是“不一定”乐队成员,沉默寡言,不再开口唱歌,有时候弹古琴,或者在朋友的酒吧里玩“拱猪”;一个离过两次婚,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男人。

2008年3月,北京市一中院二审判决窦唯犯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因情节轻微,且是自首,免予刑事处罚。对判决结果,窦唯表示服从,但“如果往后再有类似的不公平事件在身上发生,我还是不会妥协,会抗争到底”。

然而,与他自闭、易怒的公众形象不同,那天我们看到的窦唯宽厚、温和、幽默。他侃侃而谈,力图坦诚交流,声音低沉,笑容天真,似乎心情很好。

话题重心依然是音乐。“录音棚最让我感到安稳。”他说。今年9月,“不一定”乐队又录制了7张唱片:《香春》、《立夏》、《入秋》、《冬轻》……

他说,新唱片里,父亲也录了音。“似乎到了这个年龄,我开始意识到跟父母的关系。我现在是要反过来搀扶他们了,尽孝。母亲那儿呢,就是挣了钱交给她,让她心里觉得安稳。父亲那里,就是在事业上对他回报。他很满意,甚至兴奋。要是我没想错的话,他正在家听新唱片呢。”

——请谈谈爱情吧。

他温和地笑了。想了一下,很认真地说:这是个重要的问题,以后认真谈才行。“我对‘爱情’表示怀疑。在良性社会里,爱情存在;但在这么一个环境下,它一定是变了质的。”

此一时彼一时

星外星唱片公司老板周小川说起窦唯充满敬佩:他愿意很苦地做唱片。和他说话,他总说“不一定”。“唱片什么时候发?不一定!演出什么样的音乐?不一定!窦唯兄近况如何?不一定!”

很多人认为窦唯想挣钱很好办,只要开口唱歌。但周小川说,窦唯“是一个很有原则的人,有所为,有所不为”。

5点半,挡板后有一个不甚清晰的声音说,“大家好,我是窦唯。”而后,演出开始,但人群显然没有预料到他们将完全不能看到乐队,有许多人没有听到窦唯简短的开场白。

6点,靠后的人群开始散去。6点半演出结束,挡板前还站着的人大概有30个。窦唯后来承认这块横亘在乐队和观众之间的挡板是他要求的。他觉得只用音乐与听者交流就可以了。

两个小时后,崔健带着乐队在相距不远的一个较大的场子演出,在唱一首歌之前,崔健仍然要说几句。现场气氛热烈。唱了《红旗下的蛋》、《时代的晚上》、《蓝色骨头》等几首歌后,崔健返场,唱了两首老歌,现场气氛达到最高潮。

如果说,崔健积极参与社会,批判现实,扮演“活动家”的角色,窦唯则缄口不语,演绎了“隐士”脚本。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梦想,在实现这个梦想的过程当中,就做了一个梦。所以我觉得每个人都是活在梦里,各式各样的梦想里面,为了这个梦想去做事。我自己也一样,活在一场梦里面。”这是《摇滚中国乐势力》演出VCD中窦唯的一段话。

1994年,摇滚的声音出现得正是时候,“魔岩三杰”本来彼此独立的音乐,集结以制造声势。可是之后,“魔岩”唱片撤出内地,他们再没有版税收入,也没有演出维持生存。现实压迫着摇滚音乐家,理想遭遇了无穷无尽的功利和尴尬,瞬间的辉煌成为了往后十几年回忆的伤疤。

黑豹乐队

那会儿真是浑身的活力

窦唯1969年生于北京,家住大杂院,父亲搞民乐,母亲在北京第一机床厂上班。父亲把窦唯“领进门,带上道”,6岁时窦唯就在幼儿园演出吹笛子。“小时候我父亲把这些节奏啊、强弱啊、南派啊、北派啊,都通过民乐告诉我了,我都领会到了,都学得八九不离十了。所以我摸起这些东西顺理成章,很自然。”

他喜欢画画、踢足球、听相声,自己也会说,和朋友在一起,大家都会被他逗得乐呵乐呵的。“我遗传了我母亲的幽默。她是个老北京,光那些土话就够你乐的。”但窦唯内心仍有隐秘的一面。朋友说:“窦唯小时候的确开朗,但不是能和你交流的人,他很少跟人有心灵上的交流。”

上中学时,父母离婚,窦唯和妹妹跟着母亲生活。这让他“总觉得惶恐不安,总觉得要发生点什么事。对人际交流,对社会认识,多少都有影响”。“离异家庭子女相对来说都比较独立、我行我素,磕磕绊绊是自己的事儿。好在我们的成长阶段相对和平,起码衣食无忧、生活平稳。”

十几岁正上初中,窦唯第一次听到了摇滚乐,“就只剩激动了,完全就热血沸腾了,从节奏,到旋律,到和声的这些转变,都很令人震撼”。1985年,窦唯进入职高,学习精神病护理。这个专业“音乐的成分比较大,工作加娱乐,带领病人唱唱歌跳跳舞从而减轻他的病情”。“最让我觉得滑稽的是,第一学期一开学,一看这音乐老师我认识,是我小学一个教数学的,连钢琴都弹不利索,还没我知道的多呢。我忍到第三节课,绷不住了,站起来跟他顶。果不其然这个老师后来被换掉了。”

在职高他学了一点吉他,因为对节奏有兴趣,就又学打鼓,“没去打任何教材,也没跟老师学,完全就是自己瞎摸着玩”。

18岁,窦唯考上北京青年轻音乐团,开始走穴跑垫场,“主场”是蒋大为之类的,“啊——牡丹,百花丛中最鲜艳——”,“唱些英文歌,也唱崔健,港台艺人当中唱齐秦的”,跳霹雳舞,“那会儿真是浑身的活力”。“冬天我基本上都在东北,好在北方冬天外面冷,屋里暖和。南方冬天屋里比外面还要冷。有一年冬天去安徽,给我冻得。”当年那些“腕儿”,“《红楼梦》剧组,那穴可没少走,在台上来一个片段,朗诵一下,唱唱主题歌,就已经火得了不得了。观众一看,哟,贾宝玉、林黛玉真的在台上——就跟见了神仙一样。”

王菲与窦唯

没有一场演唱会像这样疯狂

窦唯红了,却在此时退出黑豹,广为人知的原因是“抢了峦树女朋友”——王菲。但那只是“原因之一”:“当我意识到以后要为了所谓成功不断重复的时候,这对我而言是难度非常大的事。这是一个真伪的问题,不是那样的状态却要重复那样的状态,很受罪。”他不再唱黑豹的歌,成立了新的乐队“做梦”,与此同时签约魔岩,于1994年发行第一张个人专辑《黑梦》,与何勇、张楚并称“魔岩三杰”。

1994年12月17日在香港红磡体育馆举行的“摇滚中国乐势力”演唱会成为中国摇滚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魔岩负责人张培仁写道:“……在没有人能预料到的状况下,这场长达三个半小时的演唱会,几乎全程陷入了不可思议的状态。红磡体育馆历来严格的规定阻止不了上万名决心要站起来的观众,他们用双手和喉咙舞动、嘶吼,他们用双足顿地、跳跃,连向来见惯演出场面的媒体和保安人员也陷入了激动的情绪中,在香港,几年来几乎没有见过一场演唱会像这样疯狂。”

当是时,窦唯短发黑衣,表情淡漠,脸上散发年轻的光辉。他开场,唱了《高级动物》、《噢,乖》等歌。至今仍有人在看当年的演出录像时表达对窦唯的惊艳:他的爆发力,他的嫩稚的表情——好一个单纯干净的少年!

摇滚是怎样的黄粱一梦!14年后,窦唯对“摇滚盛世”、对那个在VCD里唱歌的少年感到“惭愧”。“盛世?盛世不是靠吹出来的,你说这还在随地吐痰呢——最后只能让人家看笑话,利用你。咱们这儿的人就是傻了吧唧让人利用,让人戏耍,自己还觉得蛮不错。”

摇滚青年终于要长大,梦终于要醒。“摇滚盛世”如流星一样绚烂划过,魔岩三杰各走各路,各自沉默、萧索。张楚曾偏安青岛,醉心电子音乐,越发寡言。传说他要复出,演唱会也做了。而北京的小圈子里,流传着窦唯离婚后如何穷困潦倒的小段子,他没有辩解过。

左起:赵年、窦唯、何勇、丁武、张楚、张炬

真正有想法有能力的人,更多地是被压制

人物周刊:红磡的演出十分引人注目,后来离开摇滚放弃了挺多诱惑吧?

窦唯:惭愧。红磡那场演出,在我看来是一个阴谋的序幕。从接下来这10年的发展来看,并不像他们当时所说的。扶植内地的原创音乐啊、新音乐的春天啊,这都是他们(台湾音乐制作人)的幌子。他们用这种东西来开发内地市场,占领内地市场。淘金之后回去发展他们自己。周杰伦也好蔡依林也好,近些年的主流是些什么样的人?我觉得这里面绝对有……说轻点叫欺骗,说重点叫欺诈。

做商业没错,但没有基础的话有点像玩火自焚,中国火嘛,引火烧身。商业导致各种各样的矛盾,最后音乐做不下去,乐队也散了。人家正好乘虚而入,有经济实力有制作经验,把脉号准了,按他的策略进行,他不会考虑你的风格、感受。

人物周刊:据说魔岩进入大陆之后,签下的摇滚乐手乱花钱?

人物周刊:问题是国内的公司做艺人扶持不起来。

窦唯:唱歌这个的确比较泛滥,扒拉过去就是一唱歌的,利用少男少女年少无知、充沛的精力和热情,并不根据你的特点去规划怎么扶持。在咱们这儿,如果你是这么一块料,你不会得到扶持,更多的是要么过来占你便宜,要么过来毁你一下。出来的都是一些个没有自知之明的人,像李宇春这样的,都是恶搞。真正有想法有能力的人,更多地是被压制。

人物周刊:有没有听现在摇滚圈比较著名的一些乐手的作品?

窦唯:我没有完整地听过。这个我不去批评什么,存在即合理,我只是觉得比较无奈吧。环境很恶劣,成人有问题,你还能要求孩子怎么样呢?除非他天生有悟性,更多的人只能是乌合之众,随波逐流。

人物周刊:你怎么看有些比较年轻的乐队,他们唱英文歌,很有西方范儿?

窦唯:我们都有年轻的时候,年轻的特点是模仿。有悟性的人他可能会去做转化,学皮毛的人也就是皮毛而已,用这些做煽动的素材。摇滚乐最大的特点就是煽动。我也跟别人说起过真伪。(伪摇滚)留个长头发、装出点艺术气质,行骗,台上也好台下也好,床上也好床下也好。在初期头发长短是衡量是否摇滚的重要标志。

人物周刊:是不是头发越长越摇滚?

窦唯:对呀。摇滚乐这些乐手,刁民很多,斤斤计较的人很多。我有这样的经历,有说这种话的资格:刁的非常之刁,坏的非常之坏,伪善的极度伪善。了解他的人之后再去听他那些所谓表达,就是做出来的,伪装的。

人物周刊:你觉得自己是很本分的?

人物周刊:你完全可以做一个明星。

窦唯:我不这么认为,我们现在根本没有环境。现在的明星,我觉得都是丑儿,红地毯上那些人,不过是被包装打造出来的,我觉得明星这个词贬义的成分更多。明白的人你跟他一说,他就知道怎么回事儿;不明白的你再跟他说他也很难理解,说你放着成功啊名利啊,不知道去利用去获取。

人物周刊:你是知道什么是名利的吧?

窦唯:我也是近些年才好像明白。有名好办事,有利生活好。

歌词已经完全没有意义了,那就免了吧

人物周刊:《雨吁》之后你的唱片几乎不再有歌词,你也不再开口唱歌,为什么?

窦唯:简单地说,想唱就唱,前一阵口号不是“想唱就唱”吗?想不唱就不唱了。没必要因为人说你唱得好,拿这个炫耀。

人物周刊:据说前一段在上海演出你唱了。

窦唯:用他们的话说,是我封口8年后首度开唱。我瞎唱,支支吾吾,完全即兴。找了个音响师在台下播放之前录好的音乐,在这个音乐基础上现场往上加人声,我就是发音,唔,吁,啊,呀,嗯。6段,大概35分钟。

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我发音有音的成分,跟我这个乐声融合在一起,合情合理。来的人不是要听我表达什么思想,这些东西时下来讲近乎扯淡。都后殖民了你还表达什么?我觉得歌词已经完全没有意义了,完全是模式化的东西,那就免了吧。他们说让我唱些脍炙人口的,我觉得我不是那种状态了,你让我再去表演的话,我会觉得那是欺骗。

人物周刊:什么时候意识到表达没用?

窦唯:2000年吧。没什么具体的事,从1990年到2000年,慢慢产生这种感觉。

人物周刊:他们会不会觉得你不够合作?

窦唯:我丑话说在前头,我参加你的活动,这是我的一个标准。同时在这6段里有一段是有歌词的,我这就叫虚实相结合。我更喜欢开场。所谓压轴,都是具有轰动效应的人,很会忽悠,同时也是群众基础比较好的人。

人物周刊:你觉得自己的群众基础不好?

窦唯:至少被别有用心地妖魔化了。

人物周刊:对你跟王菲的关系做过很多报道,有没有伤害到你?

窦唯:人言可畏,现在环境那么恶劣。还好,没有太去计较,我还能够做到平静。

心理有疾病的人很多,只不过自己没意识到

人物周刊:你觉得生活中有很多阴谋?

窦唯:大到政治,小到民生,无处不在。

人物周刊:那你怎么对待它们?

窦唯:就是以不变应万变。不变的就是做人的标准,正直善良,慈悲为怀。只要你能守住战线,就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影响。

人物周刊:是不是经常对人有不信任感?

窦唯:会,这个也是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的确大到政治小到民生,人与人之间、朋友之间,各种心机啊、算计啊,都会有。我也多少受到些影响。

人物周刊:两年前你出事的时候,你的朋友们还是蛮维护你的。

窦唯:我想他们也是依据事实来说的。我生活中还是比较检点的。这些人尽管说我的好话,但我也不认为你替我说一点好话,我就一定要认同你。

人物周刊:你觉得自己易怒吗?

窦唯:我对这些个流氓小丑,经常会有特别暴力的倾向。有时候甚至想,有一天采取更加激烈的手段。

窦唯:我从小到大接受革命主义教育,一直都有这种忧国忧民的心思。中学课文《岳阳楼记》,说的就是这出吧?再加上那些反特影片,“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北京的交通,搭上奥运,也有所改善。不过车越来越多,道路建设又会出现一些隐患,比如路上一个大坑。最近不是从食品到药品都出现问题吗?我觉得就是阶级敌人在暗中搞破坏。听上去像是开玩笑,但是我觉得有这种可能。

人物周刊:这种阴谋论有没有可能错了?

窦唯:我坚持认为有这种可能性。连“911”都被人质疑了,那么大一个场面都被质疑是布什家族的阴谋。

人物周刊:你对自己的行为有过反思吗?

窦唯:说实话我反思过,肯定的东西多于否定的。我离队,继续做音乐,到现在至少不断地有成果。只不过比较担心,在现在这种环境下,人们看到你有成果的时候,更多是挑剔、冷嘲热讽的态度,不断产生新的阴谋瓦解你的创造。

人物周刊:有报道说你有心理上的问题,类似狂躁症。

窦唯:闯报社这场事件中,我接受了司法部门的精神鉴定,他们认为我是正常的。我跟他们说了,现在是反着的,正常的被认为不正常,不正常的倒被人们接受了。所以有这种言论我觉得很正常。现在心理有疾病的人很多,只不过自己没意识到。

我就这样,怎么了!

人物周刊:你现在比较多的是做民乐?

窦唯:我正跟乐队成员一起挖掘编排以外的可能性。就是“不一定”,完全即兴,发挥。我觉得编排有很大虚假成分,同时即便你表达什么也无济于事。与其那样,不如更自由、更真实一些,和谐与不和谐并存。

人物周刊:平时生活是什么状态?

窦唯:我平时……都不一定。前一阵一直都是在整理这些录音素材,前天做完了春夏秋冬这4张。正在跟人谈发行的事,希望12月份能做成。

人物周刊:一般在哪儿玩?

窦唯:之前是在酒吧,最近没有了。我已经厌烦之极。凡是这种经营场所,总会按照盈亏做方针,对我们来说不是一个特别安稳的地儿。

人物周刊:什么地方让你安稳呢?

窦唯:录音棚。我们9月份又录了次音,完全即兴的。

人物周刊:大众可能觉得你越来越远了。

窦唯:有可能。人们现在更多是想唱歌跳舞,我们后来的音乐没那么时髦。

时尚这种东西在我们这儿简直是个笑话。就好像穿着特漂亮、特前卫时尚的服装,然后走在垃圾场上。连城市卫生都还没做好呢,就谈时尚。电视里面慈善义卖那种场面,我一看,一帮伪善分子,一个包就几十万。

人物周刊:有没有觉得自己的音乐意识太超前?

窦唯:我不觉得是超前,相反我们好像有一点返璞归真。

一定要放弃那些模式化的东西:前奏、第一段、高潮、反复、结尾。我觉得到了不破不立的时候。我他妈的上来这一段我就平平淡淡,我就这样,怎么了!现在叫一切皆有可能,我就可以。到一定阶段必须要有反省,这样你才能出新,不是为了出新而出新,而是我们不说让别人,首先得让自己兴奋起来。当我发现摆脱这些束缚,做起来得心应手,不用你跟我说应当怎么样,我干嘛要那样啊。

我就按我的想法去做。我们大家上来就和,排什么练啊,不排练,排练就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到了演出的时候特紧张,演完了每个人都如释重负。这完全不对,在台上的时候应该是最放松的、最享受的。那我们就胡抡胡来,在台上抡得特兴奋,演完了还觉得怎么这么快就完了,要不要再来一节?那会我觉得,这样才在这里面找到乐趣,而不是在台上我要表现给你看,这也是“不一定”一发不可收拾、做到现在最重要的因素。

人物周刊:你不看重音乐技巧?

窦唯:有种不良风气就是,你一定要展现你的技巧,你让我看到技巧,让我服你。当然要注重形式,但走到头你会发现这是特别死的一个事。把技巧展现得特别淋漓尽致、登峰造极,那你感受的部分是什么?

我们一开始做摇滚乐的时候觉得自己挺知道的,多年之后觉得可能这东西是我们想出来的。实际上像洗一次脑,自己更新。我向来欠缺技术,但向来表达的都是真实感受,可能有幼稚的成分,我自己听也觉得傻里傻气的,但我没有骗你没有骗我自己,我不会用技巧去骗得别人认同。

人物周刊:有没有可能不做音乐了?

窦唯:这个我不敢想,除了做音乐,我不具备其他任何生存能力,也想不出别的门路。好在我现在还有想法,还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付诸实施。虽然一直对唱片的销量没有什么了解,但好在还一直在发行。

人物周刊:你不知道唱片的发行量?

窦唯:我从来都不知道,从发行第一张唱片到现在我全都不知道。

窦唯:基本就是唱片。发行公司会给我一个基本的保底。不多,但足够维持。

人物周刊:你对现在的生活满意吗?

窦唯:一半一半。事业的部分我还算满意,不足之处是家庭这一块。

人物周刊:能一直做下去挺幸福吧?

窦唯:我总希望能跟人结善缘,得善果。大家能跟我合作,共同有这些作品,也是冥冥之中,因为心存善念,好事聚来。

THE END
1.医生&小恶霸那一瞬间林好闪过一个念头… “卧槽?他不会…是圈内人吧?” 但后来…苏嘉鸣各种憨憨的事情消除了林好这个想法 因为林好坚定一件事情——她眼中铁骨铮铮艾斯不会醉后嘴里唱两只老虎的… 但苏嘉鸣干过这事儿…她还录视频了 但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你越觉得他不是他越有可能是…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64446437540087
1.知乎上102个简短而深刻的回答:看完人生豁然开朗上次看欧洲杯,一个朋友对德国做出了评价:用哲学忽悠别人,用科学发展自己。 18、女朋友是否无理取闹,要求太多? 平淡其实是很奢侈的。 那意味着有许多爱你的人在为你而付出。 19、如何成为有想法的人? 你们有没有发现,很有想法的人往往“厚脸皮”。 https://www.douban.com/note/491821792
2.9个自我提升的方法一、沟通的重要性 沟通是我们一生一世都在实践和探索着的生存方式,自你出生,无时无刻你不在与人沟通。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竞争的加剧,沟通能力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成为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有人说一个人的成功因素75%靠沟通,25%靠天才和能力,其实这一点都不夸张。 https://www.ruiwen.com/w/172607.html
3.心理测试:别人眼里的你有多厉害?你偶尔会吟诗作对,也会谈凑些乐器,或是喜欢些古风古味的东西。你有着广泛的个人爱好,虽然还谈不上优雅有风度,不过你在别人眼中确实是个蛮有趣的人。你就像是活在自己快乐的小世界一样,玩弄着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而别人却觉得你这样挺好的,蛮有趣味性,相处起来也很有趣,可以从你身上了解很多的东西。 https://www.yjbys.com/xinli/ceshi/219703.html
4.全球管理者必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PPT版读书笔记高级主管真正能由自己安排用于重大事务的时间,普遍来说只有总工作时长的 1/4,而且随着职位越高,其不能自行支配的时间也一定越多,所以现实中大多管理者可能连 1/4 都掌控不了。 而根据人的注意力原理,这些实际上真正有效的时间,需要想办法集中成一整块(通常需要达到 90 分钟),碎片化的时间等于没有时间。常见的...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295133.html
5.真正厉害的人是什么样子?再牛的人,你和他关系熟了,也会发现他的弱点,也会觉得他没有什么了不起。 15、他们懂得“利用”的本质。 你没有利用价值,别人才懒得理你。 人生就是一场相互利用、互惠互利的过程,一个真正的狠人,会懂得“利用”他人,也懂得被他人“利用”。 利用,不是算计,也不是使坏,而是借助自己或他人的实力,成就自己和...https://www.360doc.cn/mip/1080045490.html
6.情商的研究2000年,由Bar-On主编的《情绪智力手册》出版,它标志着情绪智力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情商的水平也可以像智力水平那样用测验分数较准确地表示出来,只是暂时还没有系统、权威、成熟的测试方案,通常只是根据个人的综合表现进行判断,或者在综合测试中加入若干情商因素的考量。心理学家们认为,情商水平高的人具有如下的特点...https://blog.csdn.net/qq877507054/article/details/88659895
7.为什么你思维严谨却没有创新?Why:为什么人们会买、为什么竞争对手没有推出过这个样式 Where:应该放在哪里卖、在哪里打广告 When:什么时候设计完成、何时推出 How:笔记本如何更好使用、如何宣传 这六个问题一来,你的脑洞会更容易打开。昨天的咖啡店案例,你也可以试着问自己上面六个问题,应该会比你之前得到的想法更多。 https://www.36kr.com/p/5217695.html
8.适时?全时?分时?真正的四驱分类,越野老炮儿也不一定知道这两个因为都有中差,所以都是全时四驱。 Ps:途锐还有一套4Motion,和Q7的Quattro一致,用的是托森中差,所以也是全时四驱。 一点自己的想法 4xMotion里这种给差速器限滑的是限滑摩擦片,其实它拆下来就是多片离合器,但是它不能把机械连接的前后桥之间实现“离”和“合”,所以最好不要把限滑摩擦片称为多片离合器。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6761998293888139784
9.自闭光谱与天才荣格集体无意识模式人类心理类型说不是所有优秀的人都是自闭光谱的人。也不是多数自闭光谱的人都真的很优秀;有些是完全无法与人交流,通常不会认为这样的人优秀。但是,在那些优秀的人中,有自闭光谱的人是否占据多数?而在没有自闭光谱的人中,优秀人才的比率是否较低?如果是这样,就可以说明,自闭光谱对优秀做了基因上的贡献。再说一遍,在现代的后天...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127/06/387501_444082397.shtml
10.最伤人的说话方式,是经常说“随便”如果你只乖巧被动地接受任务,那你在工作中的角色就会像是一架机器的零部件,无法独当一面,也就不可能承担重要工作。 所以,在工作中经常表现得态度“随便”的人,领导通常会认为这个人没有真正深入地思考过自己的工作任务,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不敢掌控权力,不肯承担责任。 https://www.cqcb.com/manxinwen/manxinwen/2019-08-15/1803876.html
11.一个没有界限感的女人是怎样的?在婚姻或情感关系里,需要区别什么是你的情绪、想法?什么又是伴侣的情绪、想法? 在家庭亲子关系当中,需要区别什么是父母想要的?什么又是孩子想要的? 在工作团队当中,需要区别什么是你的责任?什么又是他人的责任? 一个没有界限的人将是混乱的,为别人承担责任、过度掌控或顺从、想要改变别人而感到无力和沮丧。一个缺...https://www.chunyuyisheng.com/pc/topic/2631968/
12.一个没有思想的人的自述一个没有自己想法的人,就成了“随便”的人。 吃这个也行,吃那个也行;喝这个也行,喝那个也行;买也行,不买也行;去这个地方也行,不去也行;总之,只要你开口,我都可以。于是,悲伤可以,快乐不行。 一个没有自己思想的人,总是容易伤心,因为别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而伤心。 https://www.jianshu.com/p/6b54e545557f
13.对话正浩EcoFlow王雷:创新的信仰要靠一层层追问极客公园而且我们认为,哪怕正浩在至暗时刻没有活下来,还会有人继续做下去,这种信仰是核心。 极客公园:DELTA 实现了颠覆性的技术突破,中间经历了什么样的过程? 王雷:我们当时认为快充是一个刚需,另外充电器和逆变器不应该分开。基于这两点,我们想做双向逆变技术,简单来说就是一个电路既可以充电又可以放电——当时,刚入职的...https://www.geekpark.net/news/309866
14.我有一个想法作文250字(通用25篇)问题:写成了一整件事,想法变成了直接对爸爸说。 我有一个想法作文250字 篇4 我们班有个图书角,上面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图书。每天下课,同学们都会去看书,它不仅让我们学习到了知识,还给我们带来了快乐的时光。但是,我发现书架上的书越来越少,肯定是很多人借书没有归还,或者是乱扔乱放丢失了。 https://m.yuwenmi.com/zuowen/tuijian/1882145.html
15.夫妻之间没有话说怎么办相处久了的夫妻,很容易出现没有话聊的情况,这会让彼此渐渐出现隔阂,对夫妻关系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夫妻之间没有话题聊是正常现象,但应该怎么破,接下来就聊一聊解决方法。 夫妻之间没有话说怎么办 1、进行一次真诚的交谈 很多情侣之间产生矛盾,误会的原因就是缺少交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两个人都互不交谈...https://www.jy135.com/qinggan/17092.html
16.智慧树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汇总智慧树知到创新创业基础心理降答案汇总...近日北京大学智慧树共享课程还是很受大家喜欢的,不过在学习之后需要完成见面课和章节测试的,很多小伙伴不清楚答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爱生命急救与自救技能,走进故宫,互联网与营销创新章节等测试答案的汇总,一起来看看。 智慧树知到互联网与营销创新章节测试答案 ...https://www.qqtn.com/article/article_319268_1.html
17.《孤注一掷》:细思极恐的23条人生道理潘生、安娜、阿天的经历都印证了这句话。哲学家说得好:“我们并非被对象挑发了欲望,而是刚相反,心底有了流动不居的欲望,才去找寻对象。我们都觉得是外部事物诱惑了自己,但诱惑其实更多来自于自己的心魔。”所以,当一个人特别想赚快钱的时候,就离风险不远了。 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1109117
18.看完这个20岁女孩的信,你会明白她为什么决定去死小麦子说她没有拿到毕业证,住在学校附近的出租屋里,跟家人说在考公务员。 那是个隔断间,大家回家过年了,但有一些人还在,她不想引人注意所以几乎不发出任何声音。上厕所会仔细听外面没有声音了才去,冲马桶的时候也会小心翼翼,总觉得那个声音太大会吵到别人,也把自己吓一跳。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9588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