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岁,是一个什么样的年龄状态?”这个问题引发不少热议,一位网友答:“不断地在迷茫和恍然大悟中切换的状态。”
在作者看来,不管20岁,还是30岁,都是会焦虑的年纪。文末有几个“小妙招”,不妨一试。
推荐给你,静夜思。
如何度过20多岁
这段又穷又迷茫的岁月?
作者:周景
有位读者在后台留言:“如何度过20多岁这段又穷又迷茫的岁月?”
1
青春狼狈是常态
刚毕业,从熟悉的校园环境进入社会系统,有诸多的不适应是常态。
面对独立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有退缩,有怀疑,有抱怨,喘不过气也正常。
年轻的时候,我们努力却找不到方向,怀揣众多疑问却找不到可以咨询的师长,面临决策不知道如何选择,拼尽全力也换不来想要的结果……
蒂姆·费里斯在《巨人的方法》一书里问脱口秀明星帕顿·奥斯瓦尔特:“你会给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什么建议?你希望他们忽略什么建议?”
帕顿·奥斯瓦尔特回答说:“暂时接受自己糟糕的处境。你很可能特别不喜欢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你的生活状况可能也不怎么好。珍惜这几年乱糟糟的生活吧,因为它会让你更快地实现自给自足。如果有人告诉你稳定比经验更重要,那么你要忽略他的建议。”
谁的青春不迷茫呢?20多岁的青春,美丽是常态,慌张也是常态。
有人幻想一夜暴富从而解决人生的所有问题,这自然也不现实,即使中彩票大奖,很多人也守不住这笔意外之财。
罗伯特·清崎在《富爸爸穷爸爸》一书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曾经有一名年轻的篮球运动员,在24岁的时候,一年就能挣几百万美元。但仅仅5年之后,他却只能在洗车房干报酬最低的活儿。在擦车时,他因为拒绝摘下当年获得的篮球总冠军戒指,最终被洗车房解雇。34岁的他一贫如洗,只能露宿桥下。
早一点成功,并不意味着一直的成功。如果自己的修养拿不住财富,也于事无补。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很多年轻人意识到存钱的重要性,也意识到学会生活的重要性。越是变化无常的时候,心一定要静。
《大学》中有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改变现状的第一步,就是接受现状。
2
人生际遇靠努力,也靠命运
年轻的时候,我们都不太相信命运,或者说觉得自己能战胜命运,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发现很多事情自己无能为力。
华杉老师在《华与华正道》这本书里写道:“无论事业、婚姻、家庭,还是个人的身体健康,起决定性作用的都是命运和运气。对世界和社会,我们自己能控制的只是很小一部分,我们全部的努力,就是把这一小部分做扎实,然后听从命运的安排。不要有思维的僭越,否则就是一厢情愿;不要有行为的僭越,否则就是揠苗助长。是谓:滴水穿石,勿忘勿助,顺应天地,化育万物。”
就像年轻人找工作一样,刚开始就喜欢“钱多事少离家近”,找到“自己喜欢、擅长又钱多”的工作,但是大多数时候,我们只能在一些并不完全理想的选项中做出选择。
杰克韦尔奇在其著作《赢》中谈到“你怎样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呢?”
理想是一步一步靠近的,就像西天取经之路一样,哪怕方向已经确定,这条通往终极目标的路,也得一步步亲自走过去。
很多毕业生觉得自己读了那么多年书,上了一个好大学,就应该换得理想工作,走上人生巅峰,但这样的态度是有问题的。
吴军在《见识》这本书里提到:“寒窗苦读只是一种读书态度,这种态度是好的,但是社会竞争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长期系统性的竞赛,寒窗苦读是成功的因素之一,和经济条件好、智商高、出身好、长得美一样,都只是其中的一个变量而已,而命运是多个变量互动的结果。”
为什么说逆袭很难,原因是你在努力,别人也在努力,如果你的努力程度只是平均水平,又怎能期望获得超常水平的回报呢?
考虑到大多数人都有松懈甚至放弃的时候,并不会保持持续努力的状态,因此就给了一些人机会,能够不断向上攀登,超越自己当前的层级。当然,往上前进几个层级可能并没有那么难,但是如果希望超越更高的层级,光靠努力就没有太大的效果了,还得看人生的机遇,或者说命运的安排。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只需要躺平,然后期待命运的垂青。我们能做的就是“尽人事,听天命”。
从行动上来说,我们尽自己的最大努力,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不抛弃不放弃。
从心态上来说,只要自己拼尽全力,就没有遗憾,什么样的结果都能接受,或者说结果如何并不是我们个人能够完全掌控的。
大多数人倒在了“尽人事”上,却总是责怪命运的不公。
至于听众给出怎样的评价,那不是自己能够控制的事情,保持平常心即可。如果有感谢和肯定,保持谦虚,继续努力;如果有批评意见,虚心接受,下次改进。
03
一生只做一件事
当前,不论是20多岁刚进入职场的年轻人,还是30多岁进入中年危机的大叔们,都面临着巨大的焦虑。
有什么办法来克服这种人生低潮期吗?
丹尼尔·平克在《时机管理:完美时机的隐秘模式》一书里给出了一些方法——优先处理最高目标。
据说,有一次巴菲特的飞行员对生活感到很沮丧,觉得自己没能做到自己想做的所有事。
巴菲特就给了他一个建议:首先,拿出一张纸,写下自己未来生活中最重要的25个目标。
其次,在25个目标中,选出来你认为最重要的5个,这5个就是你的最优先级事项。
更严格一点的说法是,一个人一生做好一件事就很难得了。
那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那件事究竟是什么呢?
没有人能够给你答案,帮你做出决定。我们得认识自己,发现自己,通过不断的实践与反思,寻找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最想成为怎样的人。
瑞·达利欧在《原则》一书中写道:“如果你能独立思考,同时保持开放的头脑,清醒地寻找并发现最适合你的事情,如果你能鼓起勇气这么做,你将会让自己的生命发挥最大的价值。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你应当思考为什么,因为这很可能是你面临的实现自己人生愿望的最大障碍。”
没有人一开始就能想清楚,只有做起来,目标才会越来越清楚。
在职业生涯中,我们对工作的选择往往都是为了实现其他人的理想。我们以为让父母满意就是我们的人生使命,却忘记了每个人的生命都不是谁的复制品。
有时候,父母会把自己没有做到的事情,或者他们自认为很好的选择,强行压在孩子头上,不按照他们的思路去做就是不孝顺。这不是真正的爱。你要多和父母沟通、聊天,让他们明白你的真实想法。
如果现在的你也很焦虑,我们不妨一起尝试去反思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寻找真正的目标,就像巴菲特给飞行员的建议一样:
(2)准备好一支笔,一个本子或者几张纸,用来做记录。
(3)在纸上写下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或者自己最想成为的人。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直到自己实在写不下去。
(4)如果你想要的东西很多,就强迫自己对它们进行排序,或者删除那些并不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