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被封杀的18禁游戏,竟只是亿万女性被凌辱的冰山一角?!

最近,一款名叫Lostlife的游戏引起了众怒。

网友们的气愤不无道理,这款所谓的“2D模拟养成游戏”,却无论从剧情还是语音上,都包含着大量的儿童色情内容。

完完全全是第一视角的恋童癖游戏!

我们说,游戏是把双刃剑。

在这里,这句话并不是“玩物丧志”和“玩物怡情”之争,而是回到游戏本身:

有的游戏能帮助你识别PUA、抵制家暴;而有的游戏却行走在犯罪边缘,对儿童造成赤裸裸的威胁!

同样是“双刃剑”的,还有这些游戏所赖以生存的科技。

你也许想不到,科技,在帮助我们实现更好的生活的同时,也实实在在地让女性的处境更为艰难。

技术如何服务于性别压迫?

还记得换脸软件ZAO引发的热潮与恐慌吗?

△“你ZAO吗?你在换脸,别人在想要你的脸”

从刷爆朋友圈到被全民抵制,ZAO的安全隐患让无数用户真切感体会到了威胁:

任何在网上留下面部信息的女性,都有可能成为人脸识别技术侵犯的对象。

可能侵犯你的,不再仅仅是现实生活中的熟人,网络上任何一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都有机会对着你的照片想入非非!

图/《机械姬》

而ZAO并不是孤例,它大有前世所在。

比如火遍外网的软件Deepfake,就可以通过换脸技术来把黄色视频中的女性变成任何人。

只要一张照片,就可以零成本享受盖尔·加朵的“色情表演”。

还比如,今年6月开发出的Deepnude软件,能够借助神经网络技术来一键“脱下”女性身上的衣服,同样引发了颇多争议。

从这些例子中,你能清楚地看见科技是如何置女性于险境的。

此外,科技助长性别压迫,还有许多不同的目的和形式,我们不妨来回顾几个经典案例。

2019年2月,美国参议院要求苹果和谷歌下架应用“Absher”。

这样的软件,不就是戴在沙特妇女脚上的电子镣铐吗?

同年5月,“原谅宝”的开发者宣布,他们的app在半年内已经成功识别了十万多“从事不可描述行业的小姐姐”,为广大“老实人”完成了初步过滤。

△“原谅宝:一个让人无所遁形的神器”

借助人脸识别来“起底”女性,并对她们进行荡妇羞辱,原谅宝实现了对女性的精神控制,从道德的制高点上让她们无地自容。

此外,苹果的siri、微软的Cortana等智能语音助手则提供了另一种隐性的性别压迫。

这些虚拟助手都被设计成温柔耐心的女性形象,甚至在被问及一些性骚扰的话题时,也只会给出顺从的回答。

比如,当用户对语音助手说“你是个荡妇”时:

SIri会作出“如果我能,我会脸红”等回答;

Alexa的回答是“谢谢你的反馈”;

Contana会进行网络搜索;

谷歌语音助手则会说“对不起,我不明白”。

这些虚拟角色在无形中为男性提供了一种情绪安抚、欲望填补的服务,也巩固了“女性应当为男性提供情感劳动”的性别偏见。

当然,还有数不胜数的针孔摄像机偷拍事件,威胁着女性的隐私和人身安全。

谁知道未来,那些藏在黑暗中的红点会进化成什么样呢?

所有这些技术,都致力于让男性对女性的控制和侮辱变得易如反掌。

在技术开发的帮助下,性别暴力仿佛乘上了直通车,可以方便直接地把触角伸到它想要的任何地方。

技术是性别中立的吗?

即便科技所造成的性别压迫已经成为一个事实,但依然有人会为技术做这样一种辩护:

技术是一个中性工具,它只是被别有用心的人用在了性别压迫上;坏的是企图控制女性的人,而技术本身是无辜的。

就像美国步枪协会常用的口号那样:枪不杀人,人杀人。

然而这种说法是合理的吗?并不。

一个基本的现实状况是:整个技术发展史都是一个男性主导的历史,在这种情况下发展起来的技术,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男性气质(控制、支配)。

技术——至少我们目前的技术,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性别中立的工具。

女性在科学、技术、工程等研发领域中一直遭受着系统性歧视,这些领域倾向于将女性视为能力较弱、兴趣较低的研究人员,认为女性并不适合这些行业,因为科技本身就是男性的竞技场。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AntonioGuterres)表示,女性在全球的研发工作中所占比例不到30%。

德国学者K.H.S?rensen则指出,即便在挪威这样在女性问题上非常进步的国家中,女性科学家和工程师所占的比例也很小,可能连十分之一都不到。

图/《隐藏人物》

科研过程中,女性的缺失,导致研发出来的技术成果往往会忽略女性使用者的感受,忽略技术对女性群体的潜在影响。

试想,如果研发人员都是男性,他们能对女性需求和体验感同身受吗?能自发地为改善女性利益做什么吗?

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在医药研发上。

《神经科学与科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显示,2009年,在神经科学研究中,实验室雄性哺乳动物的数量是雌性的5.5倍。

而在生理结构上,男女有很大的差别,因此也就导致试验的结果更适用于男性。

△在实验动物电击测试里,第一次电击后,

会“乱窜”的小白鼠(darters)在性别上有很大差别

不仅动物实验,在医学临床中,“药物公司也更青睐用男性进行药物测试,因为男性没有像女性那样每月波动的荷尔蒙周期,选择男性进行测试更简单。”

但是,男性和女性的身体对于药物副作用的反应是很不相同的。这些研发出来的药物,往往忽视女性身体的特殊性,对女性的身体伤害也就更大。

在美国1997-2000年间被强制下架的10种药物中,有8种对女性身体健康的威胁更大。

图/TheNewYorkTimes

更可怕还在后面,性别偏见显然影响了技术的中立,而技术,却已经自发地去实践这份偏见了。

2018年10月10日,路透社报道,亚马逊的机器学习专家表示,亚马逊设计的AI招聘算法中暗含了对女性求职者的偏见。

而对于简历上求职者提交的自我描述文案,算法也会更多地向“执行”(executed)、“攻占”(captured)等在男性求职者简历中的高频词汇倾斜。

此外,一些图像识别AI,则往往将女性与厨房、购物等特定环境或行为联系在一起。

如果说,AI真的是未来发展的大势,那么世界上的所有女性,该如何对抗这份不掺杂“私人情感”的、“中立”的性别偏见?

“走向一种女性化技术?”

总的来说,技术背后的性别歧视是全方位的:

不仅在人员选拔上,更体现在研发过程、产品应用的方方面面。

既然技术不是性别中立的,而是负载着巨大的男性价值和色彩,那么,我们有可能拥有一种“女性化技术”(feminizedtechnology)吗?

图/CIO.com

对此,德国学者K.H.S?rensen给出的回答是,建立一种女性化技术在未来是可能的,但必须首先突破当下的限制,例如人员配置的壁垒。

让足够多的女性参与到科研过程中来,让女性的“关怀价值”发声,才能改变技术研发的思维和方向。

技术,是汹涌迈进的潮水。

而女性,需要去开垦、去拓宽新的河道,才能让它福泽整个群体。

这片属于女性的大地,别让它枯竭啊。

参考资料:

参见穆旼.“苹果谷歌变帮凶!这个沙特APP害百万女性被监视”,发表于橙雨伞公众号,2019-05-05

参见余一文.”对性骚扰顺从的siri们:虚拟女性在巩固性别偏见?”,发表于澎湃思想市场公众号,2019-09-03

参见王贝宁、顾金涛.“倾听她们说:科学界最不可缺少的风采”,发表于知识分子公众号,2018-02-13

KnutH.S?rensen(1992),'TowardsaFeminizedTechnologyGenderedValuesintheConstructionofTechnology',SocialStudiesofScience,22(1),5-31

参见啖先且.”实验室里的性别不平等:缺的不只是女性研究者!”,发表于橙雨伞公众号,2017-09-12

THE END
1.学会这20条写作原则,从此不再害怕写作15. 性别中立 写作中,要避免使用阳性泛指两种性别,特别是“他或他们”的用法。 16. 排版和设计 杨澜曾说:“没有人有义务必须透过连你自己都毫不在意的邋遢外表,去发现你优秀的内在” 写作的排版也是如此,排版不好,内容在好,也没有人愿意去看。 17. 巧用符合 ...https://www.jianshu.com/p/8b2cd8bdf579
1.性别中立(豆瓣)性别中立 Middle Sexes: Redefining He and She (2005) 导演: Antony Thomas 类型: 纪录片 / 短片 制片国家/地区: USA 语言: English 上映日期: 2005-12-06 片长: 24分钟 IMDb: tt0495729 豆瓣评分 8.6 39人评价 5星 36.0% 4星 56.0% 3星 8.0% 2星 0.0% 1星 0.0% 想看 看过 评价: 写短评...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264149
2.如何看待美国国会以「性别中立」为由,准备在公文中替换掉「父亲...如何看待美国国会以「性别中立」为由,准备在公文中替换掉「父亲、姐妹」等性别指向词汇? 第1页 1 2 3 Kevinywr-54-79 网友的相关建议: 环球时报自知理亏,将题目中的错误言论已经更正了,属实少见,但也值得表扬一下。以下是历史记录,给不明真相的观众贴一下(省的大家还以为我在冤枉环球时报): 原回答: ...https://tinynews.org/new/437699647/1
3.护肤品走向性别中立按性别分类护肤品是否还有必要?的确,男性皮肤比女性皮肤厚20%至25%(因为含有更多的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并往往会分泌更多油脂,但美国皮肤科学院向我们保证,我们日常护肤的基本步骤应该是相同的,无论性别。制定有效的日常护肤程序,最需要考虑的因素并非皮肤是男性还是女性,而是肤质(正常、敏感、油性、干性或混合性皮肤)和肌肤问题——比如抗衰老、 ...https://www.vogue.com.cn/beauty/skincare/news_19g5ac6e5167cadd.html
4.语言影响思维?心理学文章如果德语使用者真的想转向性别中立,他们可能得创造一个貌似现有词汇但实际有所差异的新词。德语中与“the”等价的词是“der”、“die”和“das”——“Der Junge”(男孩)、“Die Mutter”(母亲)和“Das Glas”(玻璃杯),那么他们或许可以造一个类似“de”的性别中立词。https://www.xinli001.com/info/100440400/
5.腾讯社交用户体验发布《20202021年轻文化设计趋势报告》四、Gender Neutral 性别中立 我们称这些年轻人为“中性”的一代,他们接受不同的种族、性别和文化背景,并承认其价值观。与上一代相比,千禧一代和 Z 世代更了解和熟悉那些与自己不同的人,他们对同性恋和跨性别问题也很感兴趣。他们没有按照别人设定的标准去调整自己,而是有一种接受和肯定现状的意识。 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349621.html
6.薛宁兰:《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对“她权益”增加几多149期主讲*第五,收养限制采取性别中立的表达方式 收养问题与“她权益”保护有关的主要是《民法典》1102条。一般情况下,收养都是夫妻双方共同收养。但不排除有的人一辈子未婚或者离婚、丧偶,在单身的情况下申请收养。从1990年代的《收养法》开始,一直强调单身收养子女时,收养人和被收养人应该存在40周岁的年龄差距。因为收养是...http://wenhui.whb.cn/zhuzhan/jtxw/20201022/375889.html
7.从社会学方法论看“价值中立”与“女性立场”之争从社会学方法论看“价值中立”与“女性立场”之争贾玲2013年09月17日 11:39近年来,“剩女”“、花美男”“、伪娘”等类型的汉语新词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社会中兴起的“中性化”风潮也不断挑战我们传统的审美情趣。学界对社会性别的关注也从女性解放、性别分工和性别社会地位等方面拓展到对性别气质和...http://www.sass.cn/109000/16602.aspx
8.女性在社会中的平等地位与性别差异摘要:从表面上看,在性别中立的层面上,女性的社会平等已经实现了,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和男性没有太大的差别,女性在也够在公共领域参与活动,但是,由于性别中立这一理论具有一定的假定性,在这种模式下,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分配都与性别是无关的。但是,与此相反,在性别禅意的模式下,女性是得到独特的关怀的,其特殊的贡...https://www.yjbys.com/bylw/shuoshi/71554.html
9.性别平等联合国联合国成立后的第一年,经济及社会理事会设立了妇女地位委员会。作为专门致力于性别平等和提高妇女地位的重要全球性政策制定机构,该机构最早的成果之一是确保在《世界人权宣言》草案中使用性别中立的语言。 妇女与人权 大会于1948年12月10日通过了《世界人权宣言》,使性别平等成为国际人权法的一部分。这一文件在人权历史...https://www.un.org/zh/global-issues/gender-equality
10.性别预算实施性别预算,对推动性别平等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性别预算有利于提高性别意识。通过分性别的统计数据,可以揭开看似社会性别中立的预算,将性别不平等量化。在不同领域和层次的预算中将社会性别纳入主流,从而能更深刻地了解性别差距,增强人们的性别观念,提高人们的性别意识,最终推动社会性别主流化。 https://baike.sogou.com/v73035451.htm
11.世界著名性别公益诉讼案例选公益案例 最高法院进一步指出,该公司不能建立一个真正的职业资格以此说明有照顾学龄前孩子这种家庭责任的妇女的工作表现会受到妨碍,而男人则不用在家里承担照顾学龄前孩子的责任。最高法院指出,当涉及到个人工作表现特点时,即使与父母承担的责任有关,也只能制定对男女申请人性别中立的雇佣标准。 http://aifatang.web-32.com/Article.asp?id=1691449
12.性别平等优先UNESCO我们所要传达的信息十分明确:女性和男性作为平等公民,必须享有平等的机会、选择、能力、力量、知识。https://www.unesco.org/zh/gender-equ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