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重疾险遭“等待期发病”为由拒赔法院宣判全额支付理赔金

买重疾险后患癌,遭“等待期发病”为由拒赔

法院一审宣判保险公司全额支付理赔金

南报网讯(融媒体记者张源源通讯员刘阳)36岁生日前给自己买下两份大病保险,后不幸确诊肺癌。家住南京玄武区的苗女士(化姓)向保险公司索赔遭拒后,选择向法院起诉维权。3月15日,玄武区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该案,保险公司因未就“等待期”条款作出明确提示,且扩大“等待期发病”的解释范围,被法院判决全额支付60万元理赔金。目前,该案尚在上诉期。

苗女士出生于1983年,2019年,她在自己36岁生日前期,向一家保险公司购买了2份重疾保险,每期保费合计7500余元,保险金额为60万元。2019年7月,苗女士因身体不适前往南京鼓楼医院检查,诊断出“两肺多发磨玻璃结节;两肺下叶实性小结节”。一年后,苗女士到南京市胸科医院检查发现病情发展,后在该院被确诊为肺癌(右上肺微浸润腺癌)。苗女士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要求,不料保险公司却以苗女士“等待期内发病”为由,仅返还1.5万余元的两期保费后,断然拒绝了理赔要求。

在苗女士购买的两份保险合同中,均有俗称为“等待期”的约定:合同生效180天内,被保险人出现因病身故、身患重疾等情况时,保险公司不担责。

不过,合同文本仅对“因病身故”“首次患本合同约定的重大疾病”等拒赔的具体情况进行加黑加点提示,对等待期限“180天”及后果“免除保险责任”“终止保险合同”等文本均未进行重点说明。

玄武法院经审理认为,该条款属于免责条款。根据《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对免责条款有充分的提示说明义务,应当在投保单、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上,作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并对免责条款以书面或口头形式作出明确说明;如果没有提示或者明确说明,该条款不产生效力。该案中,合同文本“180天”等关键语句未以加黑加点的格式进行提示阅读,同时,保险公司也无法举证证明已经对该条款尽到明确说明义务。

另外,针对“等待期发病”的说法,法院认为,苗女士在180天的“等待期”内仅被诊断出“肺部磨玻璃结节”,保险公司无法举证证明该诊断为肺癌症状,不能认定为“肺癌发病”。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保险合同双方如果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存在争议,应当按照通常理解,或作出有利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解释。因此,法院认为,苗女士确诊肺癌日期在等待期外,保险公司应当理赔。

THE END
1.老人确诊癌症为什么还是被拒赔?——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结果说巧不巧,这买保险才刚买一个月不到,老马就被医院确诊为肝癌,从治疗开始一直到现在,将近花了15万积蓄,但抗癌治疗是个漫长的过程,所以接下来仍然需要一大笔费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马某联系了当时接待他的代理人,但代理人却表示,这种情况无法理赔,因为保险买的太晚了,重疾险保单还在等待期内。 https://m.cpic.com.cn/c/2020-12-01/1613511.shtml
2.投保之后得了癌症,符合条件却不能理赔?什么情况下才会理赔?小编在文中提到的第一个案例就属于这种情况,胡大姐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史,在投保的时候却隐瞒了自己之前的病史,以至于得了理赔范围内的重疾,也不会赔付。 5、在等待期间内发生风险 为防止骗保事件发生,投保之后会有一个等待期。意外险等待期时间最短,当天投保,第二天凌晨就生效了;医疗险等待期,30-90天;重疾和寿...https://m.dby.cn/detail-112663.html
3.重疾险新条款案例之等待期内体检出结节,保险人不得免责最后,从保险人对该拒赔条款订立的原意看,是由于在以往诉讼案件中,被保险人往往在等待期内病发,如在等待期内被影像学提示有恶性肿瘤,但在等待期后才被病理学确诊,保险公司往往因此而败诉,因此已有一部分保险公司在保险条款中增加了涉案等待期“医学检查”的拒赔条款。而本案中,原告在2020年9月3日的体检中,仅仅提...https://lawyers.66law.cn/s201748b9b804a_anli587326.aspx
4.等待期内体检出异常要告知吗其他医疗险对于疾病审核比较严格,等待期内查出异常,基本都是拒赔的。 2、重疾险 重疾险一般都会在条款内,针对等待期内发现的保险合同约定的疾病,包括轻症、中症、重疾采取不同的结果。 有的保险公司等待期内确诊轻症、中症,只是不承担此疾病的保险责任,保险合同不会终止,保险合同继续有效。 https://www.shenlanbao.com/zhishi/10-393217
5.等待期查出问题了,到底赔不赔,怎么解决?重疾险和寿险的等待期在90-180天之间,不同公司定的时间都不同。 假设A先生投保的重疾险等待期是180天,他在第179天的时候,拿到医院的诊断报告,确诊癌症。 虽然只差一天就过等待期,但保险公司并不会赔偿。 所以在选择产品的时候,尽量等待期越短越好,同时注意避免等待期内体检。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805494810&efid=q_8of9cxyNxPWhgnjpqdy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