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08年中国钢材市场变化趋势的思考

以mysteel.corn网站2008年3月3同上海钢材市场平均价格与冶金价格信息咨询服务中心公布的3月3日国际钢材市场价格行情数据相比较(见表1),可以看出,当前中国钢材市场价格己处于世界高位。高处不胜寒,高价位将导致进口回升,出口下降,过剩产能加快释放,国内市场由供不应求向供应过剩、社会库存上升转变,增加了价格回落波动的可能。

二、进入2008年以来两个月的钢材价格暴涨

从见表2可以看出:

进入2008年以来两个月钢材价格暴涨,和2007年末比较:螺纹钢筋(至3月3日)涨550元/吨,涨12.64%;中板(至3月7日)涨870元,吨,涨15.87%;热轧板卷(至3月3日)涨620元/吨,涨12.70%;冷轧薄板(至3月3日)涨1050元/吨,涨18.58%;镀锌板(至3月7日)涨900元/吨,涨15.5l%。

钢材价格暴涨,使2月份全国工业品出厂价上涨6.6%,进一步增大了通胀压力,政府宏观调控措施对钢铁行业必将进一步加强。

炼焦煤、铁精矿、冶金焦价格涨了多少?据mysteel网站数据,3月上旬,开滦焦煤出厂含税价1100元/吨,比2007年底上涨180元/吨,涨幅19.5%。

3月7日,二级冶金焦炭含税市场价上海地区2170元/吨,唐山地区2060元/吨,2007年12月29日价均为1700元/吨,涨价分别为470元/吨和360元/吨,涨幅分别为27.64%和21.17%。

铁精矿价格:河北唐山含铁66%精矿粉含税价3月7同为1600元/吨,比2007年12月29日的1450元/吨,上涨150元/吨,涨幅10.34%。

2008年2月份进口铁精矿平均到岸价129.50美元/吨(折合人民币932元/吨),比2007年12月平均到岸价125.28美元/吨,上涨4.22美元/吨,(按1:7.2汇率)折合人民币30.3元/吨,涨幅3.3%。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目前钢材市场价格暴涨己超过主要原燃料涨价增加的成本上升负担,把4月以后进口矿价上涨增加钢铁生产成本支撑钢价上涨的因素已提前透支使用了。

三、2007年以来中国钢材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

2007年l-5月,中国钢材市场价格逐月小幅上升,5月份为上半年最高价位(中钢协价格指数长材104.70,板材118.21,综合指数113.34),国内粗钢可供消费资源(生产量扣除净出口量)增长率(即国内粗钢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率)4月份只有1.6%(因大量出口),5月份只有7.2%,4-5月两个月平均为4.4l%,供应偏紧,促使价格上升。上半年平均为9.26%,供求平衡,价格略升。

2007年下半年9月份开始,国内钢材市场价格超过上半年最高的5月份水平,至12月份逐月上升。12月份中钢协价格指数,长材达131.89历史最高,比5月份水平上涨25.96;板材达125.48,比5月份水平上涨6.15%。12月份价格比上年同期长材上涨43.72%,板材上涨12.55%,。

2007年下半年国内粗钢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12.34%,第三季度为13.04%,第四季度为11.65%,虽比上半年高,但GDP和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比上半年更高。

2007年第四季度以上海市场为例:

螺纹钢筋价格三个月上涨了500元,由3850元/吨上升到4350元/吨,涨了近13%;热轧板卷价格由4300元/吨上升到4880元/吨,上涨了580元/吨,也涨了13.48%;中板因价位较高只涨了220元/吨;冷轧板卷由5200元/吨上升到5650元/吨,涨幅8.65%;这些上涨固然有原燃料购进价格上涨的促进作用,但主要是因为国内市场需求旺盛。

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现价)80575.8亿元,比第三季度的59275.1亿元,环比增长35.93%,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第四季度日均完成425.72亿元,比第三季度的日均完成349.66亿元,环比增长21.75%。但国内可供消费的粗钢资源量第四季度日均只是123.55万吨,比第三季度的同均121.47万吨,环比只增长1.7l%,属于供不应求,市场库存逐月下降,市场价格自然升幅较高。

2007年第四季度平均日出口钢材和钢坯折合成粗钢是11.14万吨,比第二季度的20.63万吨和第三季度的14.98万吨低很多,但因原燃料价格上涨和淘汰落后产能,第四季度钢的平均日产水平比第三季度下降1.29%,第四季度钢产量比第三季度减少162万吨,这是前几年没有过的。

进入2008年以来,1-2月份,由于冰冻灾害,交通运输受阻,设备检修,2月5日以前钢材价格上涨不是很多,部分小企业因成木过高而减产。1月份钢产量按钢协统计估计全国产量日产约132万吨,同比约增长7.2%。钢协会员企业统计的钢产量比2007年12月份减少58万吨,环比下降1.76%,同比增长7.1%;钢材产量同比增长8.9%,其中钢筋增长0.7%,线材-3.0%。据海关统计,2008年1-2月出口钢材合计725万吨,比2007年1-2月减少151万吨,下降17.2%;出口钢坯1月份8万吨,2月份为零,1-2月比去年同期减少103万吨;合计钢材和钢坯折合粗钢出口同比减少264万吨。如果不是l-2月生产减少和国内生产建设对钢铁需求仍保持了旺盛,则国内近期不可能出现钢材价格暴涨。

2008年4月份以后,国内市场价格走势的主要影响因素,首先仍然是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包括产量增长幅度,进出口量变化,国内宏观调控对固定资产投资,外贸出口等过快增长的控制程度等。

中国是钢铁产能对内过剩的国家,这是中国钢铁工业和世界其他各国相比最大的不同。产能释放程度和净出口钢铁程度,对国内市场价格和涨落影响极大。

1.中国国内钢铁产品价格和国际价格的关联度已经很高,互相影响不可忽视

根据国际钢协(IISI)2008年1月23日公布的数据,2007年世界钢产量是13.435亿吨,比上年增加9330万吨,增长7.5%。除中国外,世界其他各国和地区产钢是8.329亿吨,同比只增加粗钢2700万吨,只增长3.3%。中国2007年净出口钢材和钢坯折合粗钢5488万吨,比2006年增加2015万吨。除中国外,世界2007年表观消费粗钢增量为(2700万吨+2015万吨)4715万吨,其中中国的贡献率占42.73%。2007年末国际钢材价格CRU指数为176.2点,比2006年末上涨17.3%,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年平均同比上涨10.5%。亚洲CRU指数最高,2007年末达194点,同比上升34.8%,全年平均175.9点,同比上升22.6%。我国对欧盟出口钢材占总量17.51%,对美国占6.62%,合计占24.13%,我对亚洲出口占总量的70%以上。2008年我国基本上不出口钢坯,长材出口量也将大幅度减少,这对亚洲和世界其他地区钢材市场将产生什么影响,从今年以来亚洲地区钢材价格大幅度上涨己可以看出。

我国今年以来钢材价格暴涨,其中也有受周边地区国际市场价格大涨的影响。2008年1月末,亚洲市场CRU指数达209.3点,CRU全球指数2008年1月份达200.9点,环比上月上升18.2点,上涨9.96。2008年2月第二周CRU长材价格指数高达236.4点,环比上月同期增加30.5点,增幅高达14.8l%;2月份第三周CRU板材价格指数183.3点,环比上月同期增加12.1点,增幅7.06%。

我国2月份出口钢材311万吨,平均日出口10.72万吨,比1月份出口钢材414万吨,平均日出口13.35万吨,环比下降近20%,主要原因是国内市场价格涨上去了。

2.受需求不断增长和美元贬值及能源资源短缺、价格上涨的影响,全球钢铁产品价格正进入高价位时代

①世界经济增长回落,但仍处于增长期,特别是新兴经济体仍处于需求旺盛期。

②美元不断贬值,自2001年以来美元对欧元等主要国际货币累计贬值达40%以上,推高了以美元计价的资源能源等产品价格的上涨。

③发展中国家对能源和矿产资源需求逐年上升,但缺乏战略性准备措施,难于打破国际垄断集团控制,导致国际矿产品价格不断上涨,推高了钢铁产品价格。

④国际资本过剩,能源、资源产品以及海运费指数等期货市场(价格指数)投机炒作盛行,价格被一再推高,并波动机率增大。

⑤国际石油价格、粮食价格、食品价格全面上涨,全球性的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劳动力价格也进入上升期,生产要素价格水平上升,钢铁产品也不例外,中国也不会例外。

3.进口铁矿石协议价格大幅度上涨是今年以来国际国内钢铁价格暴涨的直接诱因,增加了国内外钢铁市场不稳定因素

价格暴涨必然刺激产能释放。2007年第四季度平均日产水平只相当于年产4.9亿吨钢水平,而2007年9月份是年产5.2亿吨水平。2007年全国钢铁工业投资额完成2563亿元,同比增长12.2%,钢铁生产能力约增加5000万吨左右。最近连续5年年均投资完成2300多亿元,年均实际增加钢产量6000万吨左右。

进口铁矿大幅涨价必然加快我国铁矿山采选能力建设。2007年首次年度铁矿采选完成投资超过400亿元,达418.86亿元。2006年国内增加的粗钢消费量3062万吨是由中国自己增产的铁矿满足的,当年进口铁矿增加5107万吨,相当于完全用在扩大钢材钢坯出口上了。2007年我国比上年增加进口铁矿5680万吨,其中的55%约3124万吨是用于扩大钢材出口上了。2008年出口将大幅度下降,今年进口铁矿增幅将显著回落,国产矿数量将进一步增长。

根据巴西矿长期协议进口离岸价上涨65%~71%估算,下半年现货市场价回落后有可能出现长期协议与现货价持平或倒挂。现在就应该引起注意,对进口贸易矿不可囤积过多。

4.人民币汇率继续升值,有利于抑制钢材出口和增加钢材及其他工业品的进口

从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兑美元从8.2765:l到2007年底共升值13.31%。从2007年12月底的7.3042:1到2008年3月6日的7.1168:l,可以看出升值在加快。2007年从1月11日突破7.8关口到12月底的7.3,共升值0.5元,而今年前2个月就升值0.2元。

有机构分析预测,2008年人民币将再升值10%左右,看来很有可能。人民币升值对抑制低附加值钢铁产品出口的作用将日益明显。同时也要警惕钢材进口反弹和我国工业品出口增幅回落对国内钢铁消费的影响。

5.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国策,我国政府必将坚定不移的实行抑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的政策

THE END
1.从4组数据透视中国大市场从4组数据透视中国大市场 新华社近日播发重磅文章《中国大市场观察》,以丰富数据展示中国正拥有超大规模国内市场的巨大优势。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30%,超1.8亿户经营主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平均贡献率超过30%……从这些数据感受中国大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https://m.gmw.cn/2024-03/09/content_1303681605.htm
1.分析中国市场的发展趋势股票频道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市场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其发展趋势备受国内外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分析中国市场的当前状况及其未来走向,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 经济增长的多元化是中国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依赖于制造业和出口。然而,随着国内消...https://stock.hexun.com/2024-08-05/213855314.html
2.国际工程市场变化与中国企业的应对游戏规则的变化导致了国际工程合同管理的底层逻辑的变化,“低价中标、高价索赔”已成为历史,价格和工期几乎成了承包商平衡风险的唯一措施。 (四)流行合同版本的变化 从流行的合同条件,我们也可以看出国际工程市场的变化。中国国际工程1.0版时代流行87版FIDIC红皮书,2.0版时期流行FIDIC标准EPC合同,3.0版时期流行定制的EPC...https://www.hnccpit.org/mch2_flfw/swfl_qtflfw/flfw_hzjz/202402/t20240222_24691.html
3.中国主食变迁史,“老”产业如何寻找“新”市场?从主食变迁史,看中国主食消费市场的变化及发展趋势 米饭、饺子、面条、馒头……这些餐桌上人们吃得最多也最必不可少的食物,我们习惯称之为主食。在《中国居民膳食宝塔指南(2022)》中,主食位于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第1层,是膳食结构的根基,也是提供人体所需能量最重要的食物来源。 https://36kr.com/p/1862038875779458
4.十年来中国奶粉市场的价格变化十年来中国奶粉市场的价格变化 十年前那时候,一罐奶粉终端卖69元,也没有人大跌眼镜。那么,为什么10年后的今天,99元一罐的价格成了行业热议的话题呢?要剖析这个问题,就得看看中国奶粉2005年以来的四次价格变化潮流和代表企业。 **次:雅士利、圣元**主流。价格普遍在2005年左右提升到130-160元左右;...https://anhui.3158.cn/info/20150427/n71620335114263.html
5.独家Gap回应在中国多个城市大规模关店:市场变化迅速,需定期...美国快时尚品牌Gap在中国市场颓势难掩。 界面时尚综合多个社交媒体平台搜索后发现,自2022年以来,Gap正在全国多个城市大范围关店。据不完全统计,此次关店涉及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长沙、青岛、重庆、南宁、南京、佛山、杭州、南昌、昆明和中山。 https://m.jiemian.com/article/7878357.html
6.从市场主体变化看中国经济发展潜力之二市场主体稳定发展夯实经济...尽管新冠疫情仍在全球持续,受益于“六稳”“六保”政策的有力实施和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2021年我国各类市场主体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并于2021年10月历史性地突破1.5亿户,成为支撑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重要基础。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设市场主体2887.2万户,较上年增长15.4%,较2019年增长21.5%。其中,企...https://mobile.my399.com/p/67449.html
7.跨国公司新姿势:从中国制造到为中国制造澎湃号·媒体跨国公司领导人此行目的各有不同,但绝大多数都有这样的共识——中国对于跨国公司的吸引力正在转变——从低端制造到中高端制造,从低成本的生产基地到庞大的市场规模。顺应这种变化,跨国公司也在改变。和过去相比,他们的新姿势更值得关切。 导读 壹|| 随着中国人口在学历、技能等综合素质上的提升,人工成本不断升高,...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8742572
8.2024年中国整体市场行情分析4. 人才培养:企业应注重人才培养,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以适应市场和企业的需求。 总的来说,2024年中国市场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和风险。普通人在面对市场时,应注重风险控制、创新驱动、环保意识和人才培养,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挑战。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827739240&efid=G-Z_Y71_TIz6et2QPcXPQw
9.戴姆勒深耕中国市场20年:在改变中成长,在成长中发展汽车预言家...毫无疑问,戴姆勒会在这个蓬勃的市场中面临更多的竞争,例如新豪华品牌的进入,造车新势力的涌入,全新的消费场景等。它们对戴姆勒以及奔驰带来的冲击,将更加考验戴姆勒在中国的商业应对能力。 技术和资本将催生中国消费市场,尤其是汽车市场发生更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戴姆勒如何更为精准地抓住中国消费者的诉求和市场的变化,是...https://auto.ifeng.com/quanmeiti/20211211/1679159.shtml
10.暴跌4500亿后,扬言要对中国下狠手的丰田,如今境遇雪上加霜另一方面,丰田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如果不能够适应中国市场的变化和需求,与中国政府和市场产生更大的冲突和对抗,可能会进一步失去中国市场的机会和竞争力,甚至影响到其在全球其他市场上的业务和声誉。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287173531635630603
11.证监会副主席李超:股债两市场规模均位居全球第二,中国资本市场...2012年到2021年,中国资本市场走过关键十年。在这十年来,资本市场具体取得了哪些成就?这引起各方关注。财联社记者注意到,除了上述数据,证监会副主席李超在当天的会议上做了十分详细的介绍与回顾。记者梳理后发现,李超在当天的会议以及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的发言共总结了约12个大变化,共近30项数据,勾勒了这十年的新发展、...https://m.cls.cn/detail/1051738